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修崇正书院落成碑记>张行简 蒂尕字禺草
   自从汉阳区党史办暨地方志办陈老师那,带回武汉市汉阳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千古文赋品汉阳》(上下)、《汉阳典故传说》、《新辑汉阳识略》等文献,从中寻觅到几篇先祖撰述的文章,和相关记载,让手中零星资料得到补充和完善。看了行简公所撰《创修崇正书院落成碑记》一文后,到过实地进行考察,初步泛泛了解到崇正书院大致位置,及汉阳钟家村的凤栖山(今凤凰山)北麓。

   据 明·嘉庆《汉阳县志》载:“凤栖山在府治后,因山为城。宋知军刘辟疆记曰:古有凤凰栖于此,故名。”民国后,凤栖山改名为凤凰山。此山今海拔高度42.9米,山体面积为2.66公顷。上网一查崇正书院,马上看到南京城清凉山崇正书院,安徽庐江县崇正书院,上述两院均有大量的图片和资料;但,偌大个汉阳崇正书院却寥寥数句。哪怕上百度中搜索,也只在介绍万里学先生万斛泉时带上那么一句:“历任汉阳崇正书院,省勺庭书院,上海龙门书院主讲......”翻阅《新辑汉阳县识略》中到有这么一段:“崇正书院,在梅岩九莲池西(今汉阳公园内)。道光二十九年,学正杜翰(如)知府赵德彻建,杜翰有记。咸丰二年毁。其遗址于民国某年被不肖士绅卖与教会,经地方发觉争议,教会亦未安业,仍归县有。”南京清凉山东则的崇正书院遗址有刻碑为证,而汉阳崇正书院的遗址却未留下什么痕迹,仅从行简公文章中略知一二。

  《创修崇正书院落成碑记》   张行简

   崇正书院  之役,创于龙启瑞幹臣宗师。手定学规十条,为诸生圭臬。规模未定,龙宗师奉制回粤西,临别犹谆谆致意,属贾世陶翰生郡伯,海顺苍山明府成其事,适海明府移篆襄阳,贾郡伯亦卸府篆,其事遂寝。迨杜翰继园宗师视学楚北,极力兴复。赵志翰静山司马兼摄府篆,面斯举遂成焉。

   昔司马之宰吾邑也,多惠政,民甚赖之,欣然以斯文为己任,集生等而谓之曰:“民俗醇朴,关乎世风;世习端正,在于党塾诸司事。其共襄斯举,无负两宗师与予期望之深心也。”生等敬诺谨诹zou。

   庚戌九月十五日兴工,高其閈han闳,厚其墙垣。由头迤yi而西为二门,门外门房一间,二门内建讲堂,讲堂西建六贤祠,皆新造之。讲堂后二堂,堂上东西二房,堂下东西二房,为收藏书籍之所;二堂后三堂,堂上东西两房,堂下东西两廊,为山长下榻之所。由讲堂迤而西,屋五间,东西廊房四间,门外隙地一段为监院厅,均补茸之,由讲堂后迤而北抵凤凰山麓,建斋房二十号,诸生肄业其间。山上建圣殿一座,山长率诸生以时习礼。

   当时监理院事者,惺轩陈广文也。弹压工人者,吴经业莱庭参军也。工未峻,陈广文奉制旋里,按监理院事者,广文刘炯次猷师也。经营规划,各殚dan勤劳,四阅月而成工告。于是邦人幸甚,爰属笔而为之记,将见证人心,正风俗胥,于是乎在。愿与邦人共勉焉,庶不负两宗师郡伯栽培士林之至意云尔。

 汉阳梅岩村
凤栖山梅岩遗址(今梅岩村)
 汉阳共勉街牌坊(原府学大门前贡院坊)

注:1. 万斛泉(1808~1904),字齐玉,号清轩,湖北兴国州(今阳新)人。家贫,少好程朱之学,时称"万理学先生"。 1833年,在太尉山结茅,课徒自给。1850年后,历任汉阳崇正书院、省勺庭书院、上海龙门书院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校理,兴国州叠山书院院长。先后受领国子监学张衔、国子监博士衔及五品卿、国子监司业衔。1904年卒于叠山书院,时年96岁。万以《小学近思录》、《朱子大全》、《张杨园集》、《朱子仪札经传通解》等为主要教材,要求学生"知行合二,学用一致"。著有《资洽通鉴纲目前编辨误》、《资治通鉴正编正误补》、《春秋诂经》对《朱子全集》、《张杨随先生全集》、《掘修集》、《小学集解》等书均作过校理。并重订《新三字经》l册。他依据朱熹的《童蒙须知》编纂了《童蒙须知韵语》,也是一部著名的蒙养教材。

      2 . 张行简(1835-1906),字敬亭,号儒三,湖北省汉阳县柏泉(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张三异七代孙。15岁入县学,17岁为廪生,24岁列副榜,32岁中举。初任水部郎官,不久改任知县,又改选为蕲水县学官,候选国子监学正。后弃官退居,以著书立说和教子孙读书为事。著述有《四书骈字集解》、《啸孙轩攒存》、《啸孙轩诗文集》、《春秋分合纂》等。清同治六年(1867),汉阳县编修县志,被聘为分纂,后因赴京而未终其事。次年回乡,新志告成,谬误甚多而遭邑人批评。张行简著《汉阳县志沿革表疑》,对新志《沿革表》中的疑点一一考证,又偕同学许盛春著《汉阳县志校》,纠正新志讹谬数十条。光绪十年(1884),独自编纂印行《汉阳县识》,知县濮文昶称其为“以邑人谈邑事,易于传信。括以《三略》,附以《七錄》,若网若纲,要而不繁,简而不漏。”此外校刊书籍有《来青园诗文集》、《郪啸轩诗文集》(并编次年谱)、《张氏诒糓遗集》、《榘选公文集》、《张氏墨存》等。清光绪十五年(1889)冬,在家乡西湖中绳草场旁黄脚湖修筑“救命墩”一座,以救助夏秋水涨船舶翻覆溺水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长阳诗征】龙门深处水溶溶——明清民国长阳八景诗词汇编之龙门春水篇
东方朔在黄石:遗迹与传说
新泰的清代书院
《汉阳县识》编撰之浅谈 禺草号汉阳
曲阜的“四大书院”规模各异
肥城明清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