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疑难脑病案

蔡某,男,68岁,1988年3月8日就诊。六年前脑溢血经治疗出院。就诊时近半年来,神情逐渐呆滞,痴呆面容,记忆严重下降,易怒频繁与家人争吵,思维萎钝,语言謇塞,呕吐痰涎, 行动缓慢,步伐不稳,喜欢呆坐,行动减少,舌淡微紫、苔白厚腻、脉滑。经诊断病为痰阻血瘀脑窍,蒙蔽元神。治以涤痰开窍,化痰通络为法。以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味,处方:法半夏、竹茹、枳实、橘红、胆南星、石菖蒲、郁金、远志、天麻(先煎)各10g,丹参15g,生甘草8g。每日一剂,早中晚三次煎服。守方3月,痴呆面容消失,较前反应灵敏,步伐变稳,记忆较过去明显增强。嘱改用白金丸、天麻丸,以巩固善后。

以温胆汤涤痰之效,其中竹茹且有通络之功,合菖蒲郁金汤共奏开窍解郁活血之效,丹参起到祛瘀活血之用,远志可化痰益神使得元神得养,天麻之功在于治痰,诸药同用共奏开窍化痰,祛痰通络之功,故开启蒙蔽之元神,痴呆得以逐渐康复。

陈某某,女,57岁,1996年3月10日就诊。患高血压病1o余年,今日因暴怒猝发头痛、头晕、面红耳赤,胸闷心悸,口干口苦,溲黄便秘,舌质暗红、苔黄微腻,脉弦。检查:无口眼歪斜,语言正常,四肢肌力正常,无共济运动障碍。脑CT报告:左顶叶脑出血,血肿为6m l 。病系肝阳暴张,络破血溢,治宜泻火熄风、消瘀止血。处方:玄参15g,钩藤20g(后入),菊花12g,茯苓20g,川贝10g,竹茹12g,天麻10g,生大黄10g( 后入) ,淮牛膝12g,三七粉6g,花蕊石12g,蒲黄炭10g。每日一剂。连服十剂,便秘通,

头痛头晕恶除,乃取羚角钩藤汤化载以凉肝增液熄风,调服20余剂获愈。

患者府实邪火炎上,风邪助火上炎颠顶为之发病,先祛府实之热继续拟以羚角钩藤汤化裁以凉肝增液熄风,诸邪皆去,病告痊愈。


肖某,男,65岁,1987年3月1o日就诊。患者时近半年余记忆力减退明显,遇事善忘记事不牢,人格性情发生改变,厌恶与人交流,家描述其做事有头无尾,有时喝完了药忘了又要喝药,家人甚为烦恼。脑cT扫描显示轻度脑萎缩。就诊时见:表情呆滞,神情萎靡,常感觉腰膝酸软,睡眠不佳,夜寐多梦,乏力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边呈齿状,脉细弱。患者症为年老髓海空虚,元神亏损而虚

衰,治法以益精填髓,益脑治呆为纲要。方用孙思邈之孔圣枕中丹加 味:败龟板、龙骨各12g,石菖蒲9g,远志9g,核桃肉9g,熟地12g,炙甘草8g,肉桂1.5g,大枣5g。每日一剂,每剂煎服3次。守方服用4个月,记忆力增强,注意力不集中状况好转,可以联系事物之间正常关系。停药后予以常服人参养荣丸、右归丸巩固。

此病案治法以填髓益脑为大法,补脾之品兼而用之,旨“ 中宫输精及肾",通

过调理脾胃起到养精生髓的作用。


童某某,男,58岁,1990年6月21日入院。患者去年11月脑卒中而口眼右喁,左侧肢体瘫痪。经住院治疗2月,功能逐渐

恢复,生活可以自理。唯近数月来,神情呆滞,精神抑郁,遇事多忘,尤其是近期事情多遗忘,头目不清,闷重而痛,肢体麻木,舌紫暗、苔白腻、脉弦滑。脑血流图报告:1、颈内动脉供血不足;2、两侧脑血管呈现收缩状态;3、脑血管弹性差。据查治拟涤痰开窍,益气化瘀通络法。方用补阳还五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处方:黄芪25g,赤芍、当归、川芎、桃仁、地龙、石菖蒲、郁金、远志、天麻(先煎)、僵蚕各10g,红花、桂枝各8g,蜈蚣4条。日一剂,煎二次服。守方连进一月,神情呆滞主头部闷痛诸症消失,常面露笑容,记忆力明显增强,舌质转淡红、苔薄白。脑血流图复查:1、颈内动脉供血良好;2、脑血管弹性仍欠佳。出院带药巩固疗。

患者久病入络合并痰瘀阻窍,防以虫蚁搜逐,祛痰化瘀通络为法,治病于本。


张某某,女,27岁,1979年5月7日就诊。偏头痛屡发屡止,历时8年不愈。面色暗滞,舌紫暗有瘀斑。治以通络止痛。处方;当归12g,生地l O g,桃仁lO g,红花6g,枳实lO g,川牛膝lO g,川

芎l O g,柴胡9g,赤芍l O g,全蝎5g。十剂痛除不反复。

患者久病入络,气血瘀滞,以通络止痛为治疗之法。


严某,女,58岁,2004年7月6日就诊。患者因患有右额叶大脑镰旁脑膜瘤而致头痛于2003年12月底施行右额叶大脑镰旁脑膜瘤r-刀手术治疗,手术后发作性眩晕,耳鸣时作,常感口中干渴,

尿量减少明显( 600m l /日) ,依赖使用脱水药维持尿量,于2004年8月15日经M RI检查示:手术区域病灶间隙水肿,为求诊治于我院就 诊。症见:患者时感头晕目眩、耳呜频作,视物觉眼花不清、

口渴、尿量减少( 24小时小便量600m 1) 、精神疲乏倦怠、自觉腰膝酸软无力、舌红少苔、微紫间布裂纹、舌尖有瘀斑。辩证系髓海不足、邪阻脑窍、清阳被蒙而致疾病。一般情况而言髓海不足多因为肾精虚衰所导致,而本患者则因颅脑肿瘤术后直接伤及脑髓,且因瘀血滞留于脑络之中,且营血溢出于脑窍而为病害。拟补肾益髓、除瘀降浊为治疗大法,方采用杞菊地黄汤、泽泻白术汤、补阳还五汤化裁:枸杞、菊花、生地黄各12g,山药、牡丹皮各9g,茯苓20g,女贞子9g,泽泻、白术各l O g,葛根、丹参各l O g,黄芪15g,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l O g,白茅根15g,葫芦瓢l O g。每日一剂,每日煎服3次,停止脱水

剂治疗。该方连近3个月,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小便逐渐增加日1000~1200m l 。治疗后复查,手术区域周围水肿消失,予以服杞菊地黄丸善后。

右额叶大脑镰旁脑膜瘤r-刀手术后脑髓受损,脑络被产生之瘀血阻碍,是故营血溢于脑窍发之为病,系为髓海不足,

治法以补肾益髓、化瘀降浊,采用功补兼施之法。


王某,男,59岁,1996年7月17日就诊。患者半年来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常伴头昏难受,耳呜频发,夜寐不安,神疲多梦,自觉腰膝酸软,夜间常感口渴,行路时身体往右歪斜,有明显的书写功能障碍,脉虚细,舌淡少苔间布裂纹、边呈齿状。脑CT扫描检查报告示:右侧丘脑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变性,伴轻度脑萎缩。治以左归丸加味。处方如下:熟地黄12g,山药、山茱萸、菟丝子各9g,枸杞12g,川牛膝9g,龟甲胶、鹿角胶、狗脊、肉苁蓉、益智仁、补骨脂各9g。每日一剂,每日煎服三次。连续服用该方服60剂,患者记忆力逐渐恢复,步伐逐渐稳健较前歪斜有明显好转,其他诸症亦随之明显好转。继服该方一月后,患者记忆力明显增强,行路平稳如常,开始恢复书写功能,能书写简易文字。予以杞菊地黄丸善后巩固治疗。

病由髓海不足所致,治拟益精填髓,培补督脉,填髓益脑。


万某某,女,53岁。2002年8月1O 日就诊。2002年6月28日患者因从高处跌落,经紧急抢救治疗,于7月9日出院,出院诊断示: Ⅱ级颅脑损伤;右侧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已手术治疗),右侧额部

膜外血肿,左侧额颞部头皮下血肿。出院后历时月左右,每日发作头痛不止,为求诊疗逐于门诊求治。刻下:患者自述头颅脑勺部疼并牵延至后项处隐隐胀痛,痛疼部位固定,伴失眠、健忘等症状、患者精神意识状况正常、面色紫黯、无晕眩感、无呕吐,四肢肌力及动状况正常,舌质紫黯尖部瘀斑、脉弦涩,血压:128/80m m H g。

证为颅脑损伤,血瘀脑络。治法分为两步:首先采用化瘀通络之法,然后采用填髓益脑之法治本,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处方如下:当归12g,赤芍9g,生地黄l O g,桃仁9g,红花9g,枳壳9g、怀牛膝9g,川芎9g,柴胡9g,生甘草8g,桔梗9g,三七l O g,丹参12g,葛根9g。每

日一剂,每日煎服三次,守方十五剂后头痛症状逐渐好转并消失,但仍偶有头昏感、双眼视物有云雾感、耳鸣偶作、入睡情况尚可,夜寐多梦、舌质紫黯、舌尖瘀斑变浅,脉弦细。治疗后查显示:外伤处血肿吸收情况良好,未见其他明显异常状况。

此例为外伤直接伤及颅脑,血瘀脑络,治法以化瘀通络为先,填髓益脑为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张某,女,26岁,1982年5月21日就诊。患者反复周期性发作偏头痛2年余,初起发作较稀,近期发作为密,约1周1发,每发头痛偏于一侧,左右不一,牵延眉棱骨及后颈侧痛,多呈胀痛,伴情志不畅,胸闷太息,胁肋作胀,舌微显紫色,脉象弦涩。综析本案头痛,额、目眶及后颈均为足厥阴肝经及与之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所循行分布,情绪不畅,肝失疏泄,气郁脑络一侧,故致偏头痛。治以理气通窍。药用:柴胡9g,当归12g,白芍5g,白术12g,茯苓12g,薄荷3g,蔓荆子9g,菊花12g,辛夷9g,红花6g,生甘草8g。服药5剂,偏头痛诸

症悉除。守方迭进5剂,复诊诉偏头痛未发。再进5剂以出:‘’邪闭心窍,不容置疑,“ 邪阻脑窍"必须成立。前巩固疗效。停药观察半月,病未反复。

此例为肝气瘀滞,气瘀脑络,治宜理气通窍。


胡某,男,60岁,2004年7月24日初诊。患者发作性头部晃动,步履不稳1周。行脑cT检查示: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刻 诊:头不自主晃动、行走则甚,伴健忘耳鸣,腰膝酸软,怠卧,神清,语言清楚,口眼无歪斜,四肢功能无异常,舌红有裂纹、少苔,脉弦细。西医诊断: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证属髓海不充,脑络失养。

治以填髓益脑,方以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用:枸杞子12g,菊花12g,熟地黄12g,茯苓12g,山药10g,泽泻10g,牡丹皮9g,山茱萸9g,女贞子9g,墨旱莲9g,桑椹9g,首乌9g,蒺藜9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守方服6月,头部晃动消失,步履正常。复查脑CT示:未见明显异常。脑梗塞不用通络药物而络通病愈,正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随。

患者髓海空虚以致发病,髓海不充,脑络失养,治法亦为填髓法。


马某某,男,59岁1994年1O 月6日就诊。患者脑卒中病史4年余。患者平素起居不喜运动,好卧床,嗜食肥甘厚味,身体严重肥胖。就诊患者时诉:近日来,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常感疲乏,厌恶运动,饮食少思,呕吐痰涎,舌胖质水滑,苔白厚腻,脉滑。辩证为:痰浊上逆,迷蒙元神。治以化痰降浊,开窍醒神为法。处方以顺气导痰汤、菖蒲郁金汤加减:法半夏10g,桔红9g,胆南星9g,

广木香9g,石菖蒲9g,香附10g,郁金9g,枳实9g,茯苓12g。患者连服一月余,精神状况明显好转、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嘱其忌过分安逸,应参加适当户外运动,禁食肥甘,以防痰浊湿邪再生,迷蒙神机。

基于怪病多痰,肥人多痰涎,治以化浊开窍,醒神为法。


王某,女,64岁1999年9月5日初诊。患者家人代述,其有高血压病史15余年。2年来思维反应能力逐渐变得迟钝,智力水平明显下降,步履不稳,醉酒样步伐,小便失禁,夜尿频。近年来

病情加重明显,痴呆面容、精神淡漠,经常迷路,无时间意识,喜怒无常,无端吵闹,家人对其束手无策,苦不堪言。刻下见:面容痴呆,面色晦暗,脸颊微肿,口角痰涎自流,言语不利,精神萎靡,舌淡紫、苔腻,脉滑。血压160/90mmHg.脑CT扫描示:1.多发腔隙性脑梗塞;2.正常颅压性脑积水。辩证系由痰湿之邪闭阻脑窍,邪蒙元神导致精神迷乱发为痴呆。治拟化痰祛湿,降浊开窍,解郁醒神。采用半夏白

术天麻汤合菖蒲郁金汤:天麻、浙贝母、橘红、苍术、白术、石菖蒲、远志、法半夏、僵蚕各9g,郁金8g,丹参15g,茯苓、白术、续断各12g。每日一剂,每日煎服三次。守方30剂,其家人述,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语言功能恢复,言语较前清楚,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记忆能力逐渐增强,能独自出门返回家中,能与常人简单交流,问答自如,控尿能力增强,偶有失禁,夜尿明显减少。行路仍欠稳,面色较前明亮,舌淡微紫。血压:140/90m m H g。予前方加红花6g。11月25日复诊。守方15剂,面色转红润,步行能力明显好转,行路无

需搀扶,舌红润。上方去红花,加薏苡仁15g,其意在于运脾化湿以绝痰源。守方连服30剂,患者痴呆面容消失,面色光泽红润,记忆能力恢复,精神意识如常人,言语流畅,应答自如,小便正常;能独自行走,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血压:135/80m m H g.脑CT复查示:

脑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病灶吸收好转。治为痰湿之邪已除,郁闭之窍已开,元神清利故诸症皆瘥。

患者因痰湿之邪闭阻脑窍,邪蒙元

神导致精神迷乱发为痴呆诸证。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与菖蒲郁金汤共奏化痰降浊,解郁开窍之功,继方,加重理脾之效,痰逐郁开,是故诸症皆瘥。


夏某,男,56岁,2001年8月3日就诊。患者一年以来发作性头晕困重,语言謇涩,反应下降,左半身肢体麻木。查脑

cT扫描示:1.脑萎缩;2左侧内囊前肢腔隙性脑梗塞。刻下见:呆滞面容,面色晦暗,思维迟钝,反应能力下降,行路不稳,言语謇涩,患者记忆力明显下降,数学计算能力丧失,书写能力障碍,喜卧恶动,患者自觉头晕困重,夜寐欠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舌淡紫,苔白厚腻,脉弦滑。辩证为:痰瘀脑络,元神被扼。拟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补阳还五汤、菖蒲郁金汤加减:天麻l O g,僵蚕l O g,姜半夏l O g,赤芍lO g,川芎l O g,地龙log,益智仁lO g,桃仁lO g,石菖蒲log,当归12g,白术12g,红花6g,郁金lO g,茯苓20g,黄芪18g,炒水蛭5g,远志9g。日一剂,每煎服3次,守方三月,患者智力水平逐渐恢复,计算能力逐渐增强,思维反应能力逐渐灵敏,睡眠状况改善, 头晕困重现象明显减轻,右半身肢体麻木感消失,记忆力逐渐增强,

语言较前流畅,应答如流。舌质淡苔薄白,脉和缓。予以复方丹参片、天麻丸,巩固善后。

风痰上扰已空之脑窍,故发病为呆滞,治法化浊通窍。


胡某某,男,57岁,1980年4月17日初诊。8年前诊断出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时作,视物旋转,犹如天旋地覆一般,恶心呕吐不止,血压降低。为求证治逐前来

门诊就医,患者近2月来头昏目眩感频繁发作,阅读是尤甚,劳累而更甚,自觉头痛困重,耳鸣不止,恶心欲吐,眩晕欲扑,食欲下降,二便如常,舌淡无苔,脉弦细无力。辩证施治为中焦脾气虚弱,夹痰之邪困阻中焦,中焦清气不得上注脑窍,拟补中益气,醒脾升阳为治疗大法,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炙甘草8g,茯苓12g,炒远志9g,法半夏9g,生姜5g,大枣5g,炙黄芪12g,党参9g,柴胡9g,升麻9g,白术9g,当归9g,陈皮9g。每日一剂,每日煎服三次,守服七

剂,患者自觉头晕困重,目眩欲扑等诸症发作减轻,劳累后稍作休息便可恢复,不至于发作难耐;复诊见舌正中苔黄腻,脉迟滑,依前方之法,改黄芪为9g,加酸枣仁9g;守方服用一月余,患者食欲状况

明显增强,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精神状况改善,工作状况良好疲劳后亦不再发作头晕欲扑,舌淡红无苔,脉缓。逐以补中益气丸巩固治疗以观后效,半年后患者见面述诸证悉除,头晕目眩,耳鸣时作,视物

旋转,犹如天旋地覆一般等症状再无发作。

本案为清阳之气不能上注脑窍,则见眩晕,神明失用,故而健忘。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效显然。


马某某,男,38岁,1998年6月15日就诊。1o年前因车祸有颅脑外伤史,近2年来每每发作性偏头痛,早期发作规律为约半年发作一次,如今则每半月发作一次一次,令其痛苦不已,每次发作轻重状况多与天气变化、情绪波动、睡眠质量有关。患者述发作时头左颞侧呈抽掣样痛,固定不移,其势难挡,唯有服用大剂量止痛片方可缓解。刻下其面色晦暗,精神萎靡,情绪焦虑,舌质紫暗,脉沉涩, 辩证为血瘀阻于脑络,治以化瘀通窍为法。处方如下:赤芍9g,桔

梗9g,甘草8g,丹参12g,丝瓜络l O g,伸筋草1O g,全蝎3g,川芎

9g,柴胡9g、生地12g、桃仁12g,红花9g,枳壳9g,川牛膝9g。每日

一剂,每日煎服三次,服药一周疼痛发作明显好转。守方连服一月号后,自述头痛状况未见复发。

外邪瘀阻脑窍,是故不通则痛,发为病症见头左颞侧呈抽掣样痛。治以驱邪除瘀通窍止痛。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511674115/blog/14207881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觉人通窍法.脑病
周慎从阴虚血瘀论治中风经验
张琼林五十年临证验方通络清脑汤
辨证治疗脑出血50例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白质病中医治疗
温阳祛寒通络法肺纤维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