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诞生礼俗<一>
2.日常生活中的祈子【本章字数 更新时间:2012-07-09 】

民间祈子的意识和观念无所不在,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祈子习俗。这些民俗趣味浓郁的纷繁多彩的习俗,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延续生命和家族香火的民间智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遵循类比、联想以及承接古代一些信仰观念的思维方式,将祈求子嗣的愿望寄予到具体的物象和行为之中,以求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这类物象和行为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数种。

麒麟送子

为求得生育,民间一般祭祀的神灵是“送子张仙”、“送子观音”,除此之外,能给人间祈求子嗣者带来吉祥如意的还有“送子麒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状如鹿,牛尾,独角,全身长鳞甲,是吉祥的象征。《礼记.礼运》里说:“鳞凤龟蛇,谓之四灵。”民间相信麒麟主司送子,不育妇女多拜之,挂其图,起其名,祈求吉祥、多子。

民间视麒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江南地区,每逢春节,人们便抬着用竹骨纸扎的麒麟,配上锣鼓伴奏,依次到各家门前演唱,以示祝贺,俗叫“麒麟唱”。但麒麟的主要责任是送子。每年春节,民间有张贴《麒麟送子》的年画和举行“麒麟送子”的习俗。前者画面主题突出,描绘生动有趣。画面正中为一匹龙头、狮尾、鹿身、细腿、马足、全身披甲鳞的麒麟,背上驮着一个手抱莲蓬的儿童,寓“连生贵子”之意。后面跟随送子的女子,穿戴华贵,温柔可爱。背景则是祥云缭绕,充满着“天赐贵子”的喜庆吉祥气氛。后者是在春节时,送纸扎麒麟(下巴上有许多胡须)上门演唱时,那些未生孩子的妇女或者才过门的小媳妇,往往被一些大嫂们连抱带拽地把她们推到“麒麟”面前拽胡子。据说是拽一根就能生一子,拽两根就能生双胎。在戏耍麒麟时,旁边则有人唱着“早生贵子早得福”、“寿比南山不老松”等一类吉利话。唱完,每家都给钱致谢。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六载湖南长沙习俗,有以龙灯围绕妇人为麒麟送子者: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

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土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

旧时浙江一带,女子结婚一二年不孕,男家亲朋于阴历正月十六日晚,扎糊一婴儿,用玻璃灯绘“麒麟送子”,敲锣鼓、放鞭炮送至不孕妇女之床榻,由主人倒糖茶招待,喝过茶即刻将碗倒扣,认为这样可生男孩。有趣的是北京“麒麟送子”剪纸,在半鳞半毛的麒麟背上,坐着一只大肥猪,怀抱数只猪娃娃,构思奇特,别具一格,神态令人捧腹,招人喜爱。陕西的泥偶“麒麟送子”已有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每年三月十五日的周公庙会上,祈子者争相购买,极受欢迎。除此之外,枕头上绣花图案、被面上的印花图案、床架的雕花板上也都可见“麒麟送子”。

每当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时,江西樟树市黄土岗镇肖家村的青年都要结伴为当年新婚夫妇预祝早生贵子,这一习俗谓之“麒麟送子”。送喜队伍的前面,有一青年男子手捧长方形木香盘,盘内立放着一兜绿油油的青菜(谐音“才”),菜旁边立放着两只纸剪的麒麟和一盏长明灯。村里的吹打班子敲锣打鼓吹起唢呐,霎时形成一长串热闹的人流。送喜顺序,严格按照族谱辈分高低排列,即使年龄较大的晚婚者.只要辈分低,也要让辈分高的排在前面。送喜队伍每到一家,新婚夫妇即放鞭炮,沏热茶,端出花生、糖片、豆子之类年货,热情招待;也有清留下喝酒的。

关于“麒麟送子”习俗产生的源流,民间有这样一则传说:古代有位画师,老而无子。画师偏爱画麒麟,屋里挂满他所画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麒麟。有天晚上,他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闪闪的麒麟,身上驮着一个小孩子,朝着他走来。画师一高兴,笑醒了,原来是场梦。第二年,他们老两口便得一“老来子”,生下后,聪明绝顶,六岁就能赋诗作画,人们称这孩子为“麒麟童”。于是,“麒麟送子”这一习俗,就在民间广泛传开了。

上面的传说显然是一种附会。其实,麒麟作为人们幻想、神化和美化了的“灵物”,主要是历代统治者因心理和政治上的需要,并借此歌颂盛世,粉饰太平。历史上的“西狩获麟”故事,是个典型的例子。在《春秋》中记载:哀公十四年春天,在西部狩猎,捕获麒麟。此事被孔子知晓,十分哀伤,他流泪悲叹周王室注定要衰亡。因为古代认为麒麟是给人们带来吉祥的瑞兽,它被射死捕获则被视为是凶兆,也是王室将亡的预兆。因此,孔子就中断了他的《春秋》的写作,后由其弟子续成。因此,后人称《春秋》为《麒经》,也称《麟史》。从这里可以看出,那时对麒麟的信仰已经很深了。

至于麒麟何以能送子,则有其他原因。《论衡》云:“麒麟,兽之圣也。”“兽”与“寿”谐音,因此,麒麟寓意福寿。而《礼记.乡饮酒义》说:“产万物者,圣也。”作为“圣兽”的麒麟既能“产万物”,而“圣”又与“生”同音谐意,因而,人们也就视它为能送子。古时,嫁女多在春天。麒麟有孳茸报春的本领,给人们送来春天,带来子孙的繁衍,这样“麒麟送滋”就被人们深信不疑。由于“滋”、“孳”、“子”互通,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使含意更为鲜明,就逐渐改称“麒麟送子”了。

吃食求子

古语说“食色性也”,在很多情况下,食色是难以分开的。民间常常以食的行为来表达"陛”的内容,以为吃某一种东西,可以很快有孕。比如民间流传吃瓜求子的习俗。近代民俗学者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了安徽芜湖一带的一种求子行为:

丙辰清明,适逢阴历三月初三日,芜人谓之真清明,为百年罕遇。据故老相传,乏子嗣者,备一南瓜,于真清明日,全瓜入锅烂煮,于午时取出,陈诸案上,夫妻并肩坐,同时举筷,尽量食之,必然得子。故是日市中南瓜价极昂,每个有卖至七八元者。按此风特芜湖有之,长江流域各处,殆皆有此种传说。

安徽歙县、江谣吉安,每年中元节(七月十五日),富裕人家请僧人普度放焰口,僧人在高台上诵经度鬼毕,要将所陈列的济孤食品如包子、水果之类向台下抛掷,人们争相拾取。据说妇人抢到一只包子,吃了来年就可得子。

这种坚信吃某种食物可以怀孕的观念萌生甚古。在原始母系社会,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在困惑及迷惘中进行的。原始初民不了解生殖的真相,全然不知生命乃男女交媾所致,便对生殖的真相作了错误的阐释。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已不再相信饮食为生命产生的直接原因,但饮食兼有男女通合之功效的观念积淀了下来,并演化成习俗历代传袭。在最能体现或暗示男女关系及生殖的民俗场合,往往伴有饮食活动。人们以吃所包含的古老寓意来表现内心强烈的祈子愿望。

在晋代,潘尼《三日洛水作诗》有“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的描写,张协《禊赋》有“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于中河”的表述。素卵,即煮熟的白鸡蛋。这种“浮素卵”的风俗与求子有关,导源于简逖行浴吞玄鸟蛋生契的古老神话。素卵后来衍变成浮枣。南北朝诗人的笔下,时见描述“浮枣”的诗句,若“浮绛枣于泱池”(萧子范),“参差绛枣浮”(庾肩吾),“浮枣漾清漪”(江总)等等。至宋代又盛行春季妇人在水盆中争食枣子,以求生男的祈子习俗,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多有载录。除枣子外,也有食桃的。广西环江县下南怀对面马山峰之间,有一块类似妇女形象的石子,怀抱一子,当地毛南族认为她是“圣母”,定期祭祀。圣母腹部有一洞,长一棵桃树,每年都结不少桃子。夏天,附近妇女都携带红鸡蛋、粽子,拜祭圣母,吃桃求育。广州有的地方食生菜以求孕。 《清稗类钞》云:“广州元夕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又妇女艰嗣续者,往往于夜中窃人家莴苣食之,云能生子,盖粤人呼莴苣为生菜。”以菜象征子女,生则孕育之意。

在中原,食卵宜子的习俗迄今不绝。若谁家生了男孩,不孕妇女就会踏破门槛,争吃谁家的红皮鸡蛋;在南方还要特意坐在马桶上吃。完后同产妇更换裤带,因裤带又称“带子”,要裤带是借谐音讨生子之意图。广东富阳汉族姑娘出嫁时,娘家要送姑娘12个鸡蛋,新娘拜祖之后,由司仪将鸡蛋从她的裤腰处放入,从裤脚滚出来。

朝鲜族的婚俗,新婚之夜新郎住在女家。次日女家请新婚夫妻吃饭,碗内要埋两个鸡蛋,新郎先吃一个,待客人散去,新娘再吃另一个鸡蛋。该族认为蛋能孵鸡,人吃了能生育儿女。贵州台江苗族在祭祖仪式中,有一种抬巢巫术,其中以鸡蛋象征孕育。这类风俗源远流长,与远古吞卵祈子的风俗一脉相承。现代社会,文明的帏幔部分地遮掩了人们要求繁衍种嗣的远古内涵,如结婚吃喜糖、新娘新郎喝交杯酒之类,只成了喜庆的附加礼仪。

窃瓜、送瓜

在苏南一带流传着孟姜女出世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姓孟的人家种下了一颗南瓜籽,瓜秧长大后,它的藤蔓从孟姓人家的屋顶爬到了邻居姜姓人家的屋上。这棵南瓜藤上不多不少只结了一只南瓜,结在姜姓人家的屋上。南瓜摘下后,两家争要这只南瓜,孟姓说:“这棵南瓜是我们孟家种的,该归我们。”姜姓则说:“这瓜长在我家屋上,该归我们姜家。”两家争执不下,只好同意剖瓜平分,各取其半。谁知刀还没下,瓜中传出了婴儿的哭声,两家觉得奇怪,便小心翼翼地剖开南瓜,发现瓜中有一个细皮白肉、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孟家和姜家都是没有子女的人家,于是他们又争着收养这个孩子,两家互不相让。孩子可不能各分一半呀。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好办法——让这个孩子为两家所共有,因此给她取名叫“孟姜女”。

这则故事虽是对“孟姜女”名称的附会之说,但瓜果中生人、藏人的描写却有着悠远的神话信仰基础。传说,华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和女娲就曾藏在一个大葫芦里逃避了大洪水,成为繁衍后代的始祖。

在江苏六合一带,中秋夜晚,乡村妇女也有私取园瓜的,谓之“摸秋”,以兆生子。龟兹风俗,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兆男,名日“摸秋”。这是又以瓜为男子性器的象征,以为一经接触,即可怀孕生子了。

《中华全国风俗志》载:

贵州中秋节有一种特别之风俗,为各省所无者,即偷瓜送子是也,偷瓜于晚上行之,偷之时故意使被偷之人知道,以惹其怒骂,而且骂得愈厉害愈妙。将瓜偷来之后,穿上衣服绘上眉目,装成小儿形状,用竹舆抬送,有锣鼓随之,送至无子人家,受瓜之人须请送瓜之人食一顿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将瓜煮而食之,以谓自此可怀孕也。

这种求子方式是模仿巫术与交感巫术的奇妙结合:瓜形似女阴而多籽;偷来之后又衣之以衣,绘以眉目,是仿小儿形状;口中念词,是企图借助语言的魔力;伴睡、煮食,以为可得瓜之神力,从而就能怀孕。

湖南邵阳流行的“送子”活动属类似的风俗。“送子”的时间,一般也在中秋之夜,趁主人在禾场上赏月的时候,他们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进行“送子”活动。参加活动一定要是有儿有女的人。他们先从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园里,偷来一个大冬瓜。然后用毛笔在冬瓜上画上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

窃瓜、送瓜

在苏南一带流传着孟姜女出世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姓孟的人家种下了一颗南瓜籽,瓜秧长大后,它的藤蔓从孟姓人家的屋顶爬到了邻居姜姓人家的屋上。这棵南瓜藤上不多不少只结了一只南瓜,结在姜姓人家的屋上。南瓜摘下后,两家争要这只南瓜,孟姓说:“这棵南瓜是我们孟家种的,该归我们。”姜姓则说:“这瓜长在我家屋上,该归我们姜家。”两家争执不下,只好同意剖瓜平分,各取其半。谁知刀还没下,瓜中传出了婴儿的哭声,两家觉得奇怪,便小心翼翼地剖开南瓜,发现瓜中有一个细皮白肉、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孟家和姜家都是没有子女的人家,于是他们又争着收养这个孩子,两家互不相让。孩子可不能各分一半呀。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好办法——让这个孩子为两家所共有,因此给她取名叫“孟姜女”。

这则故事虽是对“孟姜女”名称的附会之说,但瓜果中生人、藏人的描写却有着悠远的神话信仰基础。传说,华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和女娲就曾藏在一个大葫芦里逃避了大洪水,成为繁衍后代的始祖。

在江苏六合一带,中秋夜晚,乡村妇女也有私取园瓜的,谓之“摸秋”,以兆生子。龟兹风俗,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兆男,名日“摸秋”。这是又以瓜为男子性器的象征,以为一经接融,即可怀孕生子了。

《中华全国风俗志》载:贵州中秋节有一种特别之风俗,为各省所无者,即偷瓜送子是也,偷瓜于晚上行之,偷之时故意使被偷之人知道,以惹其怒骂,而且骂得愈厉害愈妙。将瓜偷来之后,穿上衣服绘上眉目,装成小儿形状,用竹舆抬送,有锣鼓随之,送至无子人家,受瓜之人须请送瓜之人食一顿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将瓜煮而食之,以谓自此可怀孕也。

这种求子方式是模仿巫术与交感巫术的奇妙结合:瓜形似女阴而多籽;偷来之后又衣之以衣,绘以眉目,是仿小儿形状;口中念词,是企图借助语言的魔力;伴睡、煮食,以为可得瓜之神力,从而就能怀孕。

湖南邵阳流行的“送子”活动属类似的风俗。“送子”的时间,一般也在中秋之夜,趁主人在禾场上赏月的时候,他们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进行“送子”活动。参加活动一定要是有儿有女的人。他们先从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园里,偷来一个大冬瓜。然后用毛笔在冬瓜上画上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的腹内,外面露上一寸长,顺着竹管往冬瓜腹内灌水,直到灌满为止,再悄悄地潜入被送子的主人房中,将“冬瓜娃娃”藏人被窝之中,待到深夜主人赏完月进房睡觉时,“冬瓜娃娃”一个翻身,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袋一样。主人知道是恶作剧,但心里却是高兴的,他们十分感谢邻居的关心和爱护。当然,丢了冬瓜的主人,次日清晨就会出来骂园。据说,骂的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旺。所以得“娃娃”的人家听到那些叫骂声,觉得并不难过,而是非常高兴。被“送子”的主人,第二年如果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那些“送子”的人为“干爹”、“干妈”,邵阳人称为“亲爷”、“亲娘”。这一风俗据说已传了好几百年。

湘西花垣苗族于中秋之夜有自古流传的求子风俗。这天白日,先由人暗寻一个肥大的粉冬瓜。晚间将冬瓜偷来,刷去白灰,先在冬瓜的下端抠出小眼,灌入潲水,用红辣椒塞住小眼,由送子娘娘抱在怀里,后面跟着青年男女,将冬瓜送至新婚夫妻或者不育夫妻的家里。恭喜道贺以后,便将冬瓜塞进主人的怀里,抽掉红辣椒,污臭的潲水便撒在女主人身上。接着便有人学着婴儿呜呜哇哇的哭闹声,惹得满堂大笑不止。女主人笑眯眯收下瓜儿以后,马上端出瓜果糖、月饼招待客人,酬谢客人殷切送子的美意。

“瓜”并非非“窃”不可,也有成群结队送上门来的。清末的《吴友如画宝》中有一幅“送瓜祝子”图,其附文记录了当时汉口的送瓜风俗:

汉口每值中秋月夜,凡娶新妇之家数年不孕者,各亲友相约集资作送瓜之举,取瓜瓞绵绵之意也。如缙绅之家,前导用街牌、执事;如中户人家,仅用杂锦、锣鼓,间以细乐。其中扮有“麒麟送子”,手捧南瓜,其次有太保轿,有豆蓬、瓜架、亮伞,殿以丑、旦两人。丑挑马子,旦挈虎子,插科打诨,次第偕行。

这段文字较详细地载录了送瓜的仪仗,反映了清末送瓜祝子之风的荒诞。

在民间剪纸的传统图案中,也有“送瓜祝子”的构图,往往表现一个小孩拖着一个南瓜,瓜上栖息着一只喜鹊,而孩子衣裤的装饰纹为梅花图。这种“喜上眉梢”与瓜、儿同图的构想,隐含着“得子有喜”的暗示。

窃瓜或送瓜,为的是让祈子之人食瓜,而窃食之物并不只限于瓜。广州元夕,有采青求子的风俗。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名日采青。《清稗类钞》有记:“广大元夕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又妇女艰嗣续者往往于夜中窃人家莴苣食之,云能生子,盖粤人呼莴苣为生菜也。”花县曾晓山有诗云:“篱头雨歇湿游尘,弱柳徘桃解媚人。最爱蔬中冬芥籽,年年生子及青春。”琼山元宵,也有“偷青”的风俗。《琼山县志》载,“元宵,府城妇女尽到总镇衙前折取榕叶,谓之偷青;或燃香城门祝之,以祈有子。孩儿则摩总镇衙前两旁石狮,以祈平安。”芥菜叶大多皱纹,因形似女阴而被当作求子的宠物。树叶生人,古有传说。前文提到,满族认为人类起源于柳叶,崇拜柳叶为祖先,至今在祭祖时还保持有祭柳的仪式。云南崩龙族、德昂族,都有树叶变人的神话传说。琼山妇女偷青折叶,想必也是因为榕叶形似女阴,而榕树本身又有惊人的生育力的缘故。 送灯、抢灯 “灯”与“丁”谐音,送灯也就意味着送丁。“添丁进口”是人们所冀求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淮安风俗志”记载:

旧历元宵节后,二月二日以前,此十数日间有所谓送子者焉,此事亦系出于亲友之所为,盖凡年老无子及成婚多年而无所育者,亲友知其盼子心切,咸乐送之,然所送者非人,乃一纸糊之小红灯耳;间有用砖代者,此砖须取自东门外之麒麟桥堍,否则无效,盖取麒麟送子意也。其手续由送者先择一吉日,备柬通知受者之家,临时约集十余人,锣鼓喧腾,乐声大作,持灯或砖送往,受者则远迓于门外,以所送之灯或砖悬于望子者之床中,并以酒筵款待送者,聊答盛意。如得子,尤须谢以重酬,在送者亦受之无愧,一若非吾一送,则此子亦不能得也。亦可哂矣。

由此记载说明“送灯”乃由亲友替无子的夫妇送至,送灯的日子大半是在元宵节,还要乐队同行。

在苏北里下河地区,送“灯”在正月十三上灯时节。所谓送灯,实际不是灯,往往是些用红纸裹好的衬子(存子的谐音,是箍桶匠用来上箍的工具)、钵子、渔网等物。这些都是由全福之人(家中子孙齐全的长者)事前到箍桶匠等人家“偷”来的。

送灯时,衬子或钵子等用红纸包好,置托盘内,由全福之人捧上前引,众乡亲随后,敲锣打鼓来到被送的人家,将托盘供于正堂老爷柜上。这时红烛高照,炮仗鼓乐齐鸣,小夫妻双双行过礼,再由全福之人将灯放置媳妇床上。

有趣的是送“灯”仪式结束后,主人端上汤圆酬谢,每碗4只,每人碗旁只放一根筷子,其余的筷子放在桌子中央。吃者要想获得另一根筷子,须说两句喜庆的话。这喜话还得以筷子为题,是对今后出生孩子的祝愿之辞。一人说完,同桌人齐声喊“好”,方能拿第二根筷子吃汤圆。这种争说喜话犹如即兴命题赛诗会。一般会说:“一根筷子长又圆,养个儿郎会种田”;“一根筷子一头方,养个儿郎开油坊”之类。时代不同,时势有异,喜话也随之变化。如解放战争时期,有人会说: “一根筷子长又轻,养几参加新四军(或八路军)”。解放初土改时,有的会说:“一根筷子圆又细,养个儿郎分田地”;“一根筷子命不苦,养个儿郎斗地主”等等。

同桌人说的喜话不允许重复。碰上木讷不善辞令的人或小孩说错了话,或戏谑逗乐者故意说反话时,主家的长辈就出来带舵。如抗日战争时期,有人故意说:“一根筷子长又长,养个儿郎当保长。”主人立即说:“这个保长真稀罕,身在曹营心在汉。”说得满屋人齐声叫好。

倘送“灯”后主家真的添了丁,自然得“还灯”。还法是当时收的是钵子,就要买一套大小五只钵子;如当时收的是衬子,就得买一套箍桶工具送到当时被“偷”去的人家,以表谢意。由送“灯”而生的孩子乳名往往取什么“存子”、“网子”、“灯钵子”之类。

送灯习俗流行颇广,除江苏不少地方都兴送各种“灯”之外,在广东各地更是花样翻新,有请灯、开灯、庆灯、游灯等等名堂。

此俗也流行于福建、台湾地区。明代谢肇《五杂俎.上元》:“闽方言以灯为丁,每添设一灯,则俗谓之‘添丁’。”凡是生男孩儿的人家,必须买一对新灯,悬挂在正堂梁上表示庆贺。凡已婚尚未生育的妇女,春节期间回娘家过年,必须在元宵节前归宁,并参加“添灯”活动以兆生子。娘家要在元宵节前几天,给年内出嫁的女儿送“观音送子”或“天赐麟儿”等灯,或送绣花灯、莲灯各一对,以求早日“添丁”。

广州灯夕,士女多向东行祈子,以百宝灯供神。夜则祈灯取采头,凡三筹皆胜者,为神许,则持灯而返。逾岁酬灯生子者,盛为酒馔庆社庙,谓之“灯头”,群称其祖父日“灯公”。或谓:元宵节向庙里请灯,告诉司祝喜欢哪一盏,用红柬写上“某宅敬请”字样,故谓“请灯”;元宵后三天,司祝便派人把人们所敬请的灯挨家挨户送去,谓之“送灯”。因“灯”与“丁”谐音,俗信如此即可添丁。

在广东海丰等地,每年正月十五举行拾灯活动。《广东新语》云:“海丰之俗,元夕于江于放水灯,竟拾之。得白者喜为男兆,得红者喜为女兆。”是以所拾灯之颜色作为生男生女的征兆,其根据是因为女孩多红妆爱红妆,还是因为女孩美丽如花红,还是因为成熟女子经血的红色,则不可得知。在正月十三那天,海丰的神庙里,或宗祠里,都挂起许多灯,打锣敲鼓,非常热闹,这叫“开灯”。普通人家也要准备很多茶菜,邀请亲戚邻居一同来吃喝,这叫“庆灯”,又叫“喝灯茶”。尤其是头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元宵一定要具备牲醴,祀神祭祖,设宴欢叙,这叫“灯酒”,晚上灯烛辉煌,锣鼓喧天,一直闹到深夜。也有一族族众联合举行,就用公产来办“灯酒”,地点集中在祠堂里来举行了。不论是哪一种灯,皆是象征性的,希望一一添丁。

广东翁源之俗,在“庆灯”之前,先来“开大正”。妇人要在新年回娘家的,要在开大正以前,回夫家过元宵,参加“庆灯”又叫“庆丁”。大家一定要先准备了猪肉、豆腐和莲子,给她吃得饱饱的,同时准备了花灯,是用竹片做骨子,彩色纸张糊制,缀有宫殿、人物。灯的正中,置一盏油灯。又用红绳把花灯吊在宗祠大厅的梁上,吊的时候,一定要敲起锣鼓,放着鞭炮,这叫“闹灯”。说灯愈闹,则丁愈旺。

以往潮州元宵晚上则有游灯。众人打鼓敲锣,拾着神像出游,每人手提一灯,跟着神像一路游行到各姓的宗祠里,然后大放焰火。待游完转回神庙,再各姓人家用三牲果饼酬谢神明。潮州有两句俗谚:“有游灯,家里生千丁;无游灯,家里要绝种。”由此可见,游灯与添丁的干系在民众看来是何等的相关。

拴娃娃与泥泥狗

拴娃娃本是北方的习尚,最早的记录见于纪文达公的《阅微草堂笔记》:

余二三岁时,尝见四五小儿彩衣金钏,随余嬉戏,皆呼余为弟,意似甚相爱,稍长时乃皆不见,后以告先姚安公,公沉思久之,爽然曰:“汝前母恨无子,每令尼媪以彩丝系神庙泥孩归,置于卧内,各命以乳名,日饲果饵,与哺子无异。殁后,吾命人瘗楼后空院中,必是物也。”恐后来为妖,拟掘出之,然岁久已迷其处矣。这是一种求育巫术,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色彩。北方民间甚至有个传说,说有户人家,主妇锁上门去走亲戚,中午未回,邻居突然听到她屋里有小孩哭声,可是她夫妇没有儿女,哪来娃娃的哭声呢?原来是她拎来的泥娃娃清早忘了喂养,饿得哭了。真是怪诞而有趣,从寺庙里抱来的泥娃娃不但象征着得子,还居然能活起来成为真娃娃。

这类抱泥孩的习俗,安徽叫“偷子”。《寿春岁时记》说:

三月十五日烧四顶山香,山在八公山东北,离城厢约七里余,山上有庙宇数十间,塑女神曰碧霞元君,俗称为泰山娘娘。娘娘殿侧有一殿,亦塑一女神,俗称送子娘娘。庙祝多买泥孩置佛座上,供人抱取,使香火道人守之,凡见抱取泥娃者必向之索钱,谓之喜钱。抱泥娃者,谓之偷子。若偷子之人果以神助得子,则须买泥孩为之披红挂彩,鼓乐送之原处,谓之还子。

《阅微草堂笔记》所记的“拴娃娃”的方式,迄今在河北省邯郸涉县娲皇宫的庙会上仍有展示。农历三月十八日,娲皇宫的女娲塑像头戴凤冠,身披风衣,下面站着十几尊二尺余高的裸体男性的送子神神。送子神神的两腿间有用黄土捏的小鸡(男性生殖器),求子的妇文在娲皇面前烧香上供,磕头许愿后,伸手在送子神神的两腿间抠下小鸡上的一快土,放在嘴里咽下,名日“吃子山”,俗信回去即可怀孕生子,庙会之后,送子神神会被人请到家里,再来求子的妇女只好在娲皇面前烧香、磕头、许愿,然后拿出身上带来的用坠有铜钱的红头绳做成的绑儿索儿,套在一个还愿送来的布娃娃的脖子上,口里叫几声在家已起好的孩子的名字,或叫狗儿或花花,将布娃娃装在裤腰里,便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轻声叫:“狗儿(花花)跟娘走哇,回咱家去。”走几步,就叫一声,直到家里,把布娃娃塞进被窝。是夜与丈夫同房,可以生儿育女,名为“带索儿”。

此拴娃娃之举,是基于巫术之模仿而产生的。它将庙中神像手上的娃娃与自己祈求的所需要的娃娃放在同等地位,以为两者相似,便可互相等同。用红线去拴他,是一种巫术手段,红线拴住了娃娃,便意味着可以属于自己。这红线的作用,是巫术意义上的作用。在人们的心理中,任何活动中不易抓住的东西,只要用一条红线拴在其身上,这种东西便被控制,服从你的意志,跟着你走。我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就是用一根红线或红布条拴住人参娃娃的。

“泥泥狗”习俗主要流行于淮阳人祖庙会上有大量的“泥泥狗”销售。“泥泥狗”为用当地黄土制成的各种玩具,造型有泥娃娃和飞禽走兽等。凡祭祖进香的人都争相选购,以作求育巫术时“拴娃娃”用和给小孩玩。

淮阳“泥泥狗”中有一种猴面泥人,叫“人面猴”,也有人称之为“人祖”。“人祖”既像人又像猴。据老艺人说:“‘泥泥狗’、‘人面猴’和奇鸟异兽,都是人祖爷爷和人祖奶奶(指伏羲和女娲)造的人和‘狗’。代代相传,谁也不敢改,改了就不是人祖爷爷和人祖奶奶造的人和‘狗’了。”从“人祖”的形象看,非人非猴,人猴之间,想象奇幻,造型古拙。彩绘纹样,装饰化而不死板。整个躯干,看来周身是毛,但又明显像女性生殖器的纹样。这和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子孙的传说紧密相关,可以说这是一个形象的表述。

旧时,人们以多子为福,道教迎合这一心理,编造出了“送子娘娘”这一神位。传说,送子娘娘可以为那些向她求于的人们送去儿子。其时,天津娘娘宫里就供有送子娘娘。求子活动谓之“拴娃妹”。即由求子女子到娘娘神像前偷一小泥娃娃,带回家中,日后,若果真怀孕出子,便排行第二,家中长子的地位就留给了小泥娃娃,并尊之为“娃娃大哥”。因此,在天津,对于一般的男子青年、中年人,均泛称为“二哥”,而不称“大哥”,否则,会遭人白眼。这便是天津“二哥”的由来。

人家生下小孩后,须将当时偷来的小泥娃娃送到娃娃铺,塑一身形较大的泥像,供在卧室炕头。随着其弟妹的成长,“娃娃大哥”的泥像也由幼年而青年,而成年,而老年。弟、妹们有了子女后,便称之为“娃娃大爷”、“娃娃大舅”。每日用饭,做母亲的总是照样给它添上一份饭菜,待如真人。“娃娃大哥”像每隔一二年要送娃娃铺“洗”一次,即加大体形和改变形貌。娃娃大哥习俗的流行,致使天津兴起了洗娃娃铺一种新行当。五十年代此俗渐衰,洗娃娃铺也渐次消失。

“打生”和“拍喜”

在浙江温州地区,旧时,有一种“打生”的习俗。未怀孕的妇女,和同伴们一起虔诚地去城隍庙求子。女伴们去折了几根细竹,俗称“神鞭”。求子者要裸露肩膀,跪在神前。女伴们就用“神鞭”轻轻鞭打,一边打一边喃喃向神祈求赐子:“愿神鉴我诚,赐我石麒麟。”这种习俗,民间称为“打生”。意即妇女不生孩子,就会灭宗废祀,断一家香火,应该受到神的薄惩。只有请神宽恕之后,才能得到“天赐贵子”,以续后嗣。石方洛《且瓯歌.打生》歌:“打生,打生,打尔何不把孩生。跪神前,请薄惩,袒而鞭之呼声声。”台州“打生”是另一种形式,不育妇女偕一女伴,于立秋日夜,到橘林中,跪于一棵挂果最多的橘树下,女伴用橘枝轻轻抽打求子者,边打边问:“会生吗?”被打者连声回答:“会生的,会生的”。当地民间流传的《打生歌》日:“结橘树下夜三更,女伴相约去打生,不管他人来偷听,会生自己叫连声”。

旧时因受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愚见的影响,民间形成了一些求子祈嗣、早生多育的陋俗。其中以正月十五乡人以竹杖、木棍抽打新妇以求得孕的“拍喜”风俗最为鄙陋。杖打新妇称“拍喜”。如果说“打生”只是象征性的“体罚”的话,那么“拍喜”就令妇女难以忍受了。《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记录了一则福建闽侯“拍喜”风俗:

闽侯西门外某乡,风俗鄙陋。其最足令人喷饭者,则乡民娶妇,至次年正月十五日,亲邻持竹杖觅新妇打之,谓之“拍喜”。随拍随问日:“新娘有喜未?”应曰:“有。”则挟竹再往他家。设畏羞,或倔强不答,则连打连问以逼之,必使答应而后已。妇呼号痛苦,至于身无完肤,不恤也。如未经受胎,则后此届期,仍不能免。生子后方脱此厄。故每当元宵节,举乡奔走若狂,竹枝纵横,与火把灯球相挤。新娘拘于例,是日不能避回母家。天甫黎明,问喜之人,即鱼贯而至,妇仓皇闪避,如鼠投穴,间有躲入米瓮中者,亦可谓谑而虐矣。

如果打后还未受胎,第二年到时还要再打,直到怀孕生子后才能摆脱这种厄运。按当地风俗,新妇这天不得回娘家,而手拿竹杖者在乡内“奔走如狂”,竞“与火把、灯球相挤”。一般天刚微明,拍喜的打手们就串门走户,搜寻新娘而“拍喜”。其中不乏冤冤相报者和趁机调笑者。新妇见“拍喜”之徒前来,则四处躲藏,有勇敢者便与客相打,亦有不堪羞忿而自尽身亡者。

“拍喜”之所以用竹杖,是因“竹子”与“祝子”谐音,取其祝贺得孕的寓意。此外,竹子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藏儿、得儿之器。古代夷狄中的夜郎国竹王,传说就是从竹子中出世的。从时间选择看,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首次月圆。月亮作为“太阴”,被看作女性的保护神,专司妇女的生育。月亮自身圆缺的变化早被古人看作一个不断生育的过程,其满月的天象又当作“团圆”的象征。因此,在正月十五日“拍喜”亦隐含着乞月感孕的文化成分。

“拍喜”的陋俗不仅见之于福建,也曾流传于江苏。在苏北泰兴县某乡传承的“棒打求子”的风俗,实际上是“拍喜”的又一种形式。在那里,每年到了正月十五的清晨,如果村里有新媳妇婚后两年还没有怀孕的话,就会被一些手持棍棒的汉子们从家里拖出大门。他们前拉后推地赶着新媳妇绕着村上的大粪坑跑,边跑边用扫帚、竹条、木棍抽打,只要不打脸就行。做丈夫的往往袖手旁观,听任自己的媳妇被人抽打,直到小媳妇被打得浑身青紫,或做丈夫的实在看不下去了,才从家里拿出香烟、糖果散给众人,请他们罢手。如果新妇下一年还是没有怀孕,那还得照样挨打。

这种野蛮而愚昧的陋俗同棍棒能驱邪的迷信联系在一起,而妇人不孕又被愚民们视作身上有邪,所以动用了木棍。此外,封建家庭中“棒打出孝子”的信条被曲解,附会为“棒打出小子”的妄说。至于时间选择仍在正月十五,而地点选择为粪坑。正月十五、十六夜是旧时妇女迎紫姑神的日子,而迎神的地点是在厕所里或粪坑边。过去妇女迎紫姑神往往伴有箕卜活动,所寄心中原就有的“得子”的祈盼。因此,苏北的“棒打求子”风俗,除竹子、月亮外,又与棍棒、紫姑等信仰相联系,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风俗形态。

其他日常祈子行为

摸钉求男

明清时期,京师妇女流行摸钉求男的习俗。清朝《觚剩》说:北京元宵之夜,妇女们成群出动,到正阳门中洞摸钉而回,俗呼为“走百病”。俗以为摸着钉便是宜男吉兆。白云观大门圈的石刻中有一凸出处,专供烧香妇女抚摸,以致被摸得黝黑发亮,其用意与摸钉相同,目的在于孕男生男。

这一习俗起源于生殖器崇拜。铁钉等尖实之物常被视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而受到崇拜。如果摸到了男性生殖器象征物,这昭示着摸钉之人必然孕男。

吃碰头蛋

此种祈男习俗在天津一带流行。如果妇女不生男孩,可托人寻觅头胎生了男孩的人家。当男孩满三日洗澡后,留下洗澡水在盆里,往盆中放许多鸡蛋,用手将水和鸡蛋搅动,找两个大端相碰的鸡蛋中的一个,让求男妇女吃下,这就是吃碰头蛋。俗以为不生男孩的妇女吃了这个碰头蛋,就能像生男孩的妇女一样,也生男孩。但吃碰头蛋时,必须坐在门槛上,脸朝里背朝外吃,否则仍不能生男孩。原因大概是考虑男孩贪玩,往门外吃男孩就可能跑掉,往门里去男孩就到家了。

捉雀盗魂

赫哲族人认为年过30岁的妇女如不能生育或只生女孩,是由于缺少男孩“转生魂”的缘故。他们往往请巫师举行“捉雀”盗魂求子仪式。他们认为,小孩死后都化身为雀,因而要使妇女怀孕或怀上男孩,就必须请巫师作法捉雀,送到无子妇女家,使之投胎到求子妇女腹中。仪式一般在麻雀繁殖季节进行,当麻雀飞进屋时设法捕捉,念咒画符使之投胎。俗信如此做了,该妇女定能孕子。

搭果桥

水族之家无男孩,人们相信是命中某关煞所致。人们往往选择一个吉日,在一无桥的沟道之上,用梨、桃、柿、桔等果树的树枝架设一座“桥梁”,表示阴阳相通,结果生子。届时要用花糯米饭、红鸡蛋、好酒好肉在“桥”边设祭;并从“桥”头牵红白两根线到求子妇女的房中,表示打通关煞,可以孕男生子。这天忌说“不结果”之类的不吉利的话,男子不许责怪妇女,长辈不许责骂小孩,以使男婴之魂顺利进入求子妇女腹中。搭桥附近还要严禁鳏夫、寡妇经过,否则将抵消祈男功效。

女名祈男

在汉族地区有一种普遍的求男习俗,如果某家接连几胎生的都是女孩,往往就会在女儿的名字上打主意,给女儿取名“招弟”、 “来弟”、“连弟”等。民间以为通过女儿名字的魔力,下一胎就一定能生个男孩。女名祈男习俗来源于对语言、文字、符号魔力的信仰。中国民间对语言、文字、符号的魔力历来深信不疑。求神拜佛时的祷告,施巫作法时的咒语等,人们都以为说了就会变成现实。于是,相信名字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完全同一的效应关系,所以取名“来弟”等就一定能带来一个弟弟。

“补做风流”

仫佬族夫妇婚后多年不育,民间认为他们做“后生”时耍风流不够。青年男女要先走坡后结婚,就是说通过走坡对唱山歌,交流感情,经过充分恋爱相互了解情投意合后,才能结为夫妇。如果婚前没有走坡,或者走坡时感情没有达到水乳交融就结婚,婚后就不会生育。要想生育就得“补做风流”,使夫妇感情更为融洽。

仪式在人们经常来往的十字路头进行。事先包好一二百斤糯米的粽耙挑到路口,请法师去念经。凡是过路的人,每人分给两三个棕耙,分的人越多越好。从早到晚,逢人就给,直到路上断了行人为止。如果所备棕耙不够分,只要行人中有人讲一句“没有了”之类的不吉利的话,第二年就得重做。

“补做风流”同走坡的形式一样。夫妻俩穿着崭新的衣服,一手拿巾帕,一手拿小圆镜,每人各有一个伴,男东女西,或男南女北,相对行来。远远吹一声口哨,男子摇巾帕招引,女子摇巾帕还礼。按走起的歌路,从“邀唱”一直唱到“定情”。夫妻俩各与其歌伴一起,二人二声部男女对唱,边行边唱,从远而近,到十字路口时,丈夫送小圆镜,妻子赠巾帕。完成“定情”仪式,再在小沟上架一小木桥,方便花婆所赐花魂过桥进入主家。所以“补做风流”也称为“添花架桥”。师公做法事祈唱,大意是夫妇诚心诚意,苦无子女,如今愿意“添花架桥”,恳请花婆赐花。回到家,师公在夫妇房门上架起“花棚”,表示修善积德,有心栽花。接着宴请亲友,犹如新婚酒宴。

这种法事活动要请法师二三人,来家中设坛作法事一天一夜。除在村庄附近的小水沟上架一座小型的石桥外,法事中所架木桥是象征性的,有时架在祖坟附近,有时架在路边。桥身以长约五尺左右、宽约四寸左右的木条做成横梁,两端各用高约一尺的木板做蹬,钉在地上,再把横梁钉在两蹬上即成。此外,还要在石山脚下架一座长约一尺的小木桥,称为“岩桥”。这三座桥架成后,必须在桥旁点三昼夜明灯。

三座桥中最为讲究的是架五尺长的木桥。架设时,法师在桥旁作法事,用三匹白布连接起来,请岳丈和五位房族亲戚把布扛在肩上,从头到尾拉着,一个紧跟着一个,岳丈居首,手持“花童”(用红白纸剪成人形贴在小竹片上),拉牵着白布跟随法师绕桥三转,然后从木桥上踩过,称为“踩桥”。踩桥时都脱掉旧鞋,由求子的夫妻及其婆家跪在桥头替踩桥的六位亲戚换上新鞋。踩桥之后,这支队伍从村旁的小石桥上经过,一直把白布拉着扛回家。入门时,求子的夫妻跪在厅堂里“阴桥”(用一长凳架成)的桥头,迎接法师和拉布的亲族过桥。法师在香火龛前“安花”,再把用竹片编成长约三尺的卷拱形的“竹桥”钉在求子夫妻卧室的门槛上。竹桥上覆盖着红布、黄布各一层,同时将红、黄、白三色纸剪成的高约五寸的54个“花童”分插在竹桥两头。这便是“架房门桥”。

架桥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称为“填井”(有的填七井,有的填九井)。其做法是:在石桥边的大路上平行地挖七个或九个土坑,第一个坑深七八寸,如碗口大,其余的坑深三四寸,用酒杯盛油点灯放进坑内。法师作法事之后,杀一只小狗,将狗头斩下,放在第一个坑里,然后连同杯灯一起掩埋,再把各个小坑用土全部填平。民间认为,无子的人命带天狗,小孩子恼狗,把狗埋了便能生娃仔。

架桥时必须请岳丈来踩桥,如果岳丈自己的儿子不多,民间认为他的“八字”也不算好,没有福气去为女婿踩桥。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求子人的妻子又必须拜认一个寄父,并请他来“踩桥”。如果找不到寄父,就出大礼恳求别人来承担这个任务。也有不请岳父来踩桥,而由本家的祖父来代替。凡在法事中承担“踩桥”的人称为“新外公”,表示求子者不再是从前的夫妻了,而是一对新婚夫妻,这样才有希望生育孩子。

有的求子者不“架桥”,只“填七井”。这种小型法事只请一个法师,祭拜半天,把井填了也就完成法事。还有在求子妇女卧室内,用布做一朵莲花,将几个红纸剪的花童安在莲花台上,早晚烧香敬奉的。也有在第一个坑上架座小木桥的。但“安花”、“架房门桥”、“施粽”等项目必不可少。有的人并不是没有儿子,但为了祈求子孙兴旺,也作架桥法事。

求子夫妇补做风流,唱罢走坡情歌,法师做法事,分发粽子。晚上回来,法师架好房门桥,还像新婚那样宴请亲朋吃“喜酒”。众亲朋唱歌祝贺:送子娘娘在上方,补做风流圆道场,来年花开生贵子,添花架桥再焚香。

龙舟夺彩标

潮州端午节,农村都要举行赛龙舟活动。凡夺得锦标者,除有奖金外,还有一面约八尺长的彩旗(彩旗串在一枝带叶的青竹竿上)。村里居民中,凡是婚后没有生男孩的人家,端午节便争取赛龙舟夺标者将彩旗送给自家,期望吉祥,生个男孩。送彩标时,龙船队打着龙舟鼓,敲着龙舟锣,划桨者排成两行作划龙舟状,掌舵者在后作掌舵状,一直前进到那户人家。那户人家盛装出来迎接,煮一锅甜面或糯米粥给划龙舟的人员吃,并呈送一个红包。礼仪结束后,龙舟队又作划舟之状归去。

念咒与念经

在台湾地区的一些汉族中,流行一种戴花换斗改变胎儿性别的巫术。如果一位妇女只生女孩,而不生男孩,家人便在她怀孕之后,叫算命瞎子拿一盆美人蕉放到孕妇的床下,并在床前画符念咒,焚烧金银纸钱,祈求胎儿变女为男。然后把美人蕉放到后屋,每日浇水,如果花不枯萎,就可换胎变男。之所以要用美人蕉,大概是因为美人蕉象征女胎。画符念咒,焚烧金银纸钱,意在召神作法变女为男。巫术的主角为瞎子,则是因为俗信瞎子具有通神功能。

怀孕,彝族人称为“有喜”。生育,彝族人称为“喜事降临”。不生育的,要请毕摩(巫师)念经“促育”,彝族称为“曲耳比”。请毕摩搞一次“曲耳比”,要用两头黑(一母猪,一小猪)、一只鸡、一个鸡蛋、一坛酒,柳枝十五双(每根都要割去一刀),请毕摩念经两天。

彝族人认为天上有天君,主管天地的一切事情。创世之时,人种是天神找的。这一点,在彝族史诗《梅葛》中就说到了。因此,妇女生孩子也是天神送的。同时,还认为人死灵魂在,生孩子后,要祖宗保佑子孙,保佑孙媳。如果祖宗认为孙媳前世造下冤孽,就要请毕摩念“解冤经”帮她赎罪。彝族不设庙,不供菩萨,很相信山神,在“促育”的过程中还要上山。毕摩和妇人及家人同去,妇女坐在前面,毕摩坐在她的后面念经:高贵的山神,我们来祭奠,我们来敬献。用猪祭奠你,用酒敬献你,请你快出来,接受我们礼。……高贵的山神,请你吃猪肉,请你喝荞酒,酒肉下肚去,望你要开恩。我们住山脚,山脚是你管。你看这妇女,结亲好几年,身子都急瘦,脸儿都急黄,黄得像葱叶。请你同情她,给她送个孩,……念毕就烧猪、献酒敬山神。然后,毕摩、妇女、家人共同吃猪肉,喝酒。最后将妇女的全套衣服和男子的帕子绑在树上,并将鸡蛋扔掉而告结束。有识药的毕摩还带妇女及家人挖药,主药是“双胎参”。双胎参下面结两个椭圆形球茎,味道淡甜,是一种补剂和受孕之药。一年半载后妇女怀孕,他们往往认为是毕摩经很灵,十分崇拜,到处传扬。


1.生殖崇评:祈求生命的孕育【本章字数 更新时间:2012-07-09 】

进入父权社会以后,人们的生活以“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为最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的,早生贵子,多生贵子,成为几乎所有夫妇和家庭最殷切的希望。祈子的愿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很多物品上,寓于某些仪式中。

民间求子的方式多种多样,象征意义十分复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根据所见到的民俗象征材料,稍加处理,可以看出两个强有力的观念在影响着中国的象征,使其与其他国家的象征有所区别,从而出现了两个庞大的系统,即祈福纳吉的生存观念系统和子孙繁息的生殖观念系统。后一类象征,在民俗生活和风俗习惯中俯拾皆是。



3.婚礼中的祈子【本章字数 更新时间:2012-07-09 】

求子不但是全部婚礼鲜明的主题,而且是许多仪礼风俗赖以存在的坚实基础。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过去,婚嫁的主要目的是生子。家庭的组成毕竟是宗法血缘关系延续中的一个环节,其终极目标是求得种族的繁衍。这具体到每个家庭中,便是对生儿育女,尤其是生育法定继承人——儿子的企盼。所以在婚期中,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子孙繁衍的强烈祈求。婚礼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了生儿育女的意识。

嫁妆

姑娘出嫁的时候,父母需要准备许多日常用品,让自己的姑娘到婆家使用。这些生活用品就是嫁妆。

湖南西部古夜郎地区姑娘出嫁时,娘家得送给新郎家两蔸连根带叶的完整无损的小竹。夜郎《古老话》中的《亲言姻语》是这样记载的:“栽竹堂中,树植屋里,像竹发来满山满岭,如树长来满垄满坪;发成超山高竹,长成超岭高树。”据汉代史书记载,夜郎地区屡遭历代封建王朝的征剿残杀,人口发展缓慢,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出嫁的女儿很快繁衍后代,送这两根竹子,是预祝姑娘结婚后早日生男育女,人丁兴旺,儿孙满堂。

苗族姑娘的嫁妆,其中有一个大南瓜,因为南瓜的籽特别多,而且生长快,希望新婚夫妇像南瓜一样生育子女,象征着人丁兴旺。

旧时汉族流行赠石榴以祝福新婚夫妇多子多孙。在西安秦始皇俪山行宫所在地的临潼,出产的石榴又大又好,一个足有一、二斤重。里面的石榴子白里透红,晶亮晶亮的,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玛瑙。当地人结婚时将它作为新娘的礼品,形成了一种异趣的婚姻习俗。这石榴及与之相关的习俗是外面传来的,是二千余年来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汉以前,中国无石榴的记载,古文字也没榴字。公元前130年,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到安息国。他13年后返汉,带回安息国(古帕提亚国,因汉使到达时适逢阿萨息尔王朝,故汉书称安息国)盛产的一种瘤状多子水果,取名安石榴(安石即安息的音变),以后简称石榴。赠石榴在北齐时已有流行,据唐李百药《北齐书.魏收传》载,安德王到李妃娘家赴宴,李妃之母宋氏送皇帝两个石榴,皇帝不知其意。太子傅魏收说:“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纪母欲子孙众多”,皇帝悦而纳之,并赐其美锦两匹。到了唐宋时期,宫廷内外与民间,婚礼赠石榴祝愿多子之风就已很盛行了。解放后,下聘礼时赠石榴或石榴花盆,婚礼中新娘衣藏石榴的风习在一些地方仍有流行。今日,苗绣的图案仍常见传统的石榴,以象征子孙繁荣昌盛。

在汉族许多地区,嫁物中的绣花被、绣花枕头上,除了绣上鸳鸯戏水、祝愿夫妻恩爱之外,有的还要绣上莲花荷叶,象征连(莲)年多子;绣上“鲤鱼跳龙门”,鲤鱼是繁殖力非常强的一种鱼类,跳龙门意味着男子进入政治领域的最高层,二者结合在一起,象征多子多富贵;绣上“麒麟送子”,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手持莲花,抱着竹笙,骑在麒麟背上,象征连生贵子,吉祥荣华;绣上石榴,表示多子多孙,等等。所有陪嫁的棉制品、毛织制品,必须为红色,并且还要覆之以红布或红纸。婚礼尚红的深层含义,来自于原始意识的遗留。原始人看到妇女月经停止时,胎儿开始在母腹中孕育,胎儿出生时母亲又失血很多。他们看到人死苍白,血去人亡。在他们看来,血即是生命;血是红色的,红色就是生命的象征。婚姻的目的既然在于繁衍子孙,红色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婚礼的基本色调。

广东梅县客家居民结婚时都要有“油纸伞”陪嫁。姑娘到了二九年华,便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出嫁。嫁妆除了定金、金簪、金环、茶包、糖桃等外,最取兆头的是“油纸伞”。这把“油纸伞”在客家的风俗里是吉祥的象征。“纸”与“子”谐音,作为嫁妆有“早生贵子”的兆意。古体“伞”字由五个人字组成,在大“人”下有四个小“人”,兆意为“多子多孙”。“油纸伞”做嫁妆取兆头的习俗,现今南洋和台湾等地的客属人中,仍然流行采用。而在国内,“油纸伞”虽然极少了,但另外一种“花布伞”仍是不可缺少的陪嫁品。

浙江、杭州一些地区的嫁妆中,一只红漆马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几乎是头等重要的。马桶叫做“子孙桶”,用马桶作象征物,显然一是因为它与生殖器官常常接近,二是因为这个桶状的东西与妇人的孕育器官和生产通道相似。马桶中要放进枣子、花生、桂圆、栗子、荔枝,取“早生贵子”、“五子登科”之意。还有的用五只红鸡蛋放人马桶,亦取“五子登科”之意。送“子孙桶”不但是祝愿男家早日生子,而且男家亲友中如有久不生子者,也可以向主人要“子孙桶”中的红蛋和喜果吃。据说,吃了很快就会有喜,就会生男孩。

安徽黟县的习俗是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请人到女方家中搬嫁妆,嫁妆里也必有马桶一只,内放红枣、橘子、花生等物,以兆新娘“早生贵子”。到了男家,取出马桶里的物品,选一健康活泼的男孩儿,朝马桶内撒第一泡尿,以兆新婚夫妇头胎生男孩。

糊窗

在迎娶新娘之前,男家对新房的准备也反映了祈子的愿望,可以说,新房里的一切物品都蕴含了求孕祈子的象征意义。

西北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在布置新房时,有贴窗花剪纸“喜娃娃”的习俗。喜娃娃左男右女,男娃娃身下有牡丹,女娃娃身下有绣球。据考证,这是古代男女生殖崇拜的象征符号。直到现在,还有些老人仍然相信依靠这些符号的巫力能够保佑新人多子多孙。

苏北农村有一种风趣的“麒麟送子”之俗。按当地风俗,新婚之时洞房的窗子必须用红纸糊得严严实实,等新人进入洞房后,再叫一个惹人喜爱的小男孩,拿一双红筷子将红纸戳破,从纸孔往里看新娘。新娘在洞房中看见胖胖的,可爱的小脸蛋映在窗上,一对眼珠骨碌碌转,笑眯眯地往里瞧,即象征着“麒麟送子”。窗口边放着一个喜包,是特别奖赏小男孩的。

这一风俗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相传早先有只美丽而又骄傲的九头鸟,它听说人间洞房中的新娘子最美丽,总不服气,要到人间与新娘比美。有一天九头鸟来到人间,落在一家洞房的窗口,偷偷把头伸进窗内看新娘。谁知新娘发现窗口伸进一个多头怪物时吓得魂不附体昏过去了。人们闻声赶来,七手八脚用棍棒打九头鸟,可怎么也轰不跑它,又打不死它。有个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扎了个火把点着烧它,九头鸟生怕烧坏自己漂亮的羽毛,只得悻悻逃走了。后来人们便派专人手拿火把守着洞房窗口。这样做到底很不方便,聪明人想出了红纸糊窗的办法,通红的窗口映着洞房中闪闪烛光,远看如火烧一般,九头鸟远远看见就不敢来了。但民间俗传麒麟在洞房之夜从窗口送子而来,可窗口糊严了怎么送呢?于是就有了男孩戳洞的习俗。红纸糊窗既可防邪,又不误麒麟送子,此俗乃大合民意,故广为流传而不衰。 铺床 新人这张床上颇为讲究。首先是被褥,江苏淠淮之间,洞房里的被子用的是带籽棉花,称为“下子棉”,是以“棉籽”这“籽”谐音生子之“子”。谢告叔诗云:“无端阿嫂傍香肩,笑浯冰人下子棉。九月刚刚逢大利,不寒不暖菊花天。”陕西人,则在棉被的四角放置四种东西,有红枣、花生、桂圆、瓜子,说是让新娘夜间饿了可以吃,实际是取“早生贵子”的意思。

被褥由有儿有女的全福人缝做,禁忌孕妇和寡妇参加。在东北,床要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女人来铺,认为这样能把生育的能力带给新娘子。边铺还要边说吉语逗笑:“被角挨被角,当年就抱小”,“被边压被边,养个儿子好做官”;还要在床上撒栗子、枣:“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紧跟大的跑”;有的在床上撒花生:“花生花生,插花生”,祝新娘既生男孩又生女孩。江苏金湖县流行着这样一首《铺床歌》: “蒿草青,稂草黄,我替新人来铺床。两头铺得高高的,中间铺个子孙塘。预祝今年生贵子,明年定是状元郎。”

在山东的一些地方,铺床一般在婚礼前一天的晚上,由儿女双全的婶子和嫂子来铺床叠被。铺床时还要一问一答,唱着喜歌:“床上铺的是什么?”“是豆秸,养活儿来做秀才。”“床上铺的是什么?”“是麦穰,一代一个状元郎。”

歌谣表达了人们对生育的后代寄予的期望。有的地方在床的四角放上枣、花生和栗子,以求早生贵子。

被褥本来讲究舒适,此时却不,套被子的人要往里套红枣、楝枣、核桃、火棍、砖头甚至蒺藜狗子。红枣、楝枣,叫早生贵子。“套火棍,引举人”,“套个砖,引个官”。套蒺藜狗子,是怕新人睡不醒,学懒了。边套边数歌,大伙几十二分的快活。以流传在新乡一带的歌谣为例:今年滚滚斗,过年小孩就会走。今年滚滚升,过年小孩就会吭。今年撒黑豆,过年得侄喽。今年撒芝麻,过年小孩会叽抓。今年套煤炭,明年领个黑大汉。

撒一把黑豆,大伙儿接着套;再撒一把芝麻,大伙儿接着乐。用斗滚一遍,唱;用升滚一遍,还唱。唱着乐着,被褥里套进个大煤炭。

河南的光山、许昌等地,是请一位长辈妇女铺床,边铺边唱“铺床歌”,并把花生、糖果等撒给看热闹的人。而在豫东杞县等地,铺床者却是新郎的哥,俗唤作“大伯子哥”。铺时,要放声数唱:这个床,铺的美,四个金砖垫床腿。床上铺火棍,来到生举人。床上铺豆秸,来到生秀才。床上铺个砖,来到生个官。

不要以为只是唱,他真的“说到做到”,铺火棍,铺砖头,铺乱七八糟的棍棍棒棒。在民间,大伯子哥一般很少和弟媳妇说话、打交道,这时例外。在豫南商城、光山一带,铺床之后,还要在四个床角放四个鸡蛋或四个萝卜、,它预示着新媳妇将生四个儿子。鸡蛋、萝卜头子都是男性生殖器的暗喻,虽然粗俗了些,但意义表达准确、直接。

喜床铺好后,接着“滚喜床”。即找一个男孩,最好是新郎的晚辈如侄子、外甥等,让女迎亲的抱到喜床上,满床乱滚,大家跟着一齐引逗,笑闹,儿童嬉笑声不断。兴致一过把小孩拖下来。滚床目的,希望新娘来后当年能生个大胖小子。

从喜日起,一个月内不能空床,就是床上每夜必须有人住。如果在一个月内新娘回娘家,新郎必须居住;如果新郎外出,家中要找人去居住,如小叔子或小姑子。

喜被一头敞口不缝,说是留作钻小孩的,喜被当中只引一道线。喜被四角放艾叶,寓意“爱”。放栗子、大枣、花生,叫“立子早,早立子”,而且还要“掺和着生”。九月不套喜被,套喜被犯“九女星”,即新娘一连生九女才生男孩。不能全部“引上线”,否则把新娘比作“石女”。石女不能生小孩。另外留作被口,其余引线在喜日第二天让新娘来做。

河南一些地方也有类似的习俗。安置好新床之后,新郎不可一人在新床上独睡,必须找一个十四五岁左右的男孩与新郎同床,先在新床上睡一宿,以为这样可以使新娘及早怀孕生男。有的地方还要请一个父母兄弟都全的男孩在新床上翻跟斗。新床旁的妇女们在这时要唱:“翻落铺,生男孩。翻过来,生秀才。翻过去,生进士。”民间有一宝塔诗揭示了“压床”的意义。诗云:啥?压床。陪新郎,讨个吉利。菩萨帮啥忙?小夫小妻安康。生个儿子状元郎,光宗耀祖让人称扬。

早晨起来,压床的男童要讨枣子汤喝。喝枣子汤不用汤匙而用筷子,以求“早子”,“快子”。

铺婚床,民间还讲究口彩。浙江喜兴一带流行专门在“摊被头”时唱的“口彩”:

一摊状元,二摊解元,三摊连中三元,四摊四方平正,五摊五子登科,六摊六六顺,七摊七子保平安,八摊八仙过海,九摊九子九孙,十摊十相齐全。被头叠得高,添个阿官中阁老;被头骨碌圆,添个阿官做状元。在苏州为了得个生子的预兆,也流行“暖床”的风俗,即在婚前数日便邀新郎的亲戚朋友中尚未结婚的男子进行暖床。

在浙江台州一带作兴“照床”之俗。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时辰快到了,先由福命妇人给新床铺好被褥,拿一只盛红鸡蛋的木升,插上两支点燃的红烛放在喜床上,让烛光照耀新床。由伴娘伴郎将新郎新娘牵入洞房,边牵边唱:今夜送洞房,鸳鸯凑成双,明年生贵子,得中状元郎。

江苏扬州的“还碗撒床”之俗十分有趣。所谓还碗的碗,是男方撑花轿船的人从新娘家的酒席上“拿”来的。这只顺手牵羊拿来的碗在洞房还新娘子时要撒床,即由一小男孩在婚床上撒尿。这个男孩可由新娘自找,也可由还碗者带来;这时还碗者手捧托盘,盘里放着碗和一双红筷子,以及红枣之类的干果,用红纸蒙盖,敲锣打鼓人洞房。来撒床的男孩一听到锣鼓声,忙从床上跳下,抢吃碗中的红枣。这时,还碗者便用红筷子捣着碗底(同样含有筷子戳通红纸糊的窗户之意),边捣边唱,众人和“好”:“筷子筷子,快生贵子。”“好!”“筷子一头方一头圆,养儿金榜中状元。”“好!”“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养儿胜过李春芳。”“好!”

唱和后,还碗者两手向左右一伸,筷子给新郎,碗给新娘。接着小男孩子撒床。往往由于事先新娘与还碗人协商好,不在床上撒,而撒在房里四方的空地上。这时同样有人说词唱和:“撒床撒到东,“好!”“撒床撒到西,“好!”“撒床撒到南,“好!”“撒床撒到北,“好!”

养个儿子做国公。”养个儿子穿朝衣。”养个儿子做清官。’养个儿子当都督。’

仪式结束,新郎新娘备酒饭相酬。

上轿

新娘出门,是婚礼中第一个重要场合。从此时起,新娘便应牢记自己作为“生殖工具”的任务。她要随身带上几件象征自己任务的物件,这些东西都是母亲或嫂子为了祈子给她准备的。要在轿子里放上一个铜火炉,里面装着一点炭火,表示新娘是带着火种到婆家去传种的。而最多见的是,要带上一个“子孙袋”。袋内装喜蛋和喜果,也多是红枣、白果、莲子、花生、桂圆之类,取其百子多孙的意思。浙江缙云一带准备上轿的新娘,衣服的前襟里准备了许多铜钱。当新娘出轿时,铜钱如天女散花似的撒落地下,一群小孩欢呼嬉笑着又捡又抢,俗称“鲤鱼散子”,形象地表达了新娘进夫家可如鲤鱼般生子育女的愿望。位于湖北西部的神农架地区,新娘在上轿前要由舅舅把她抱放在量谷的斗上,站在斗梁上面,新娘手持一把筷子刷地一声撒落在娘家堂屋地上,才挥泪上轿。“撒筷子”意寓娘家盼望她快快生子。广东饶平一带新娘上轿前须用石榴等十二种植物的花或叶泡水沐浴,浴毕坐在浴盆中吃下两个煮熟的鸡蛋,以祈求婚后生子顺利。旧时流行于台湾省高雄美浓镇一带有“带路鸡”的祝福习俗。带路鸡又称“毛婆鸡”,结婚之日由女方随新娘礼车,由女傧相用花篮子提到男家。“带路鸡”一定要大要壮,其中母鸡最好在进洞房的当日能够下蛋,以示日后子孙满堂。

上轿仪式充溢的本应是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但在传统生育观念的驱使下,离别之情被父母对女儿美好的生育祝愿所淹没。

“传袋归阁”

全国许多地方,当花轿临门新娘下轿时,都要举行“传袋”仪式。近代浙杭地区新人人洞房时,地上铺几条麻袋,新郎在前,新娘随后,履之而行。麻袋辗转传递,直至洞房前。袋与代同音,也即传代之意,俗谓“传代归阁”。这个时候,众人必须以麻袋(或者是布袋、席、蒲团之类)铺在地上。一对新人前男后女地走在麻袋上,众人要传递着麻袋,一个袋接着一个袋地铺。铺袋的人都喊着:“传代,代传!”袋与代谐音。如果是麻袋,麻也叫棕麻,棕谐宗。这一风俗自然是取传宗接代的意思。其通过谐音暗示的手段,预祝新人婚后早生贵子,实现婚姻的目的。

清人笔记《不下带编。卷二》载:“今杭俗用米袋承毯,名日‘传袋’,又日‘袋袋相传’,以袋隐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记述了江浙的传席风俗:“新妇进门,以布袋铺地,辗转更换,令步其上,谓之传袋,犹言传代也”,“出轿时,用米袋直铺至花烛前,新娘脚踩袋,日步步高,代代好”。显然,这三则资料都一致地指出了传席仪式祝愿多子多孙,是世代不绝的主题。

“传袋”仪式举行的同时,还有“撒谷豆”仪式伴随。陕西洛川县民间,新媳妇进洞房门时,新郎揭去盖头,挂在门上,手端盛有麸皮、草秆、核桃等物的升子,向新妇身上撒去,边撒边说:一撒面,二撒料,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今年要,明年抓,生下娃娃叫大大(即爸爸)。

撒帐

新娘被送入洞房后,有的挑盖头,喝下轿面,有的开脸、冠戴,新娘又梳妆,然后踩着糕,或者墍、石板等上床,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这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

撒账礼仪至迟汉代已流行。《土风录》卷二引《汉武帝内传》说:“武帝与李夫人共坐帐,宫人遥散五色同心果,帝与夫人以衣裙受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中也说:“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共坐,欢饮之后,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果,帝与夫人以衣裙受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

唐代撒帐习俗有所发展。据洪遵《泉志》记载,唐代景龙年间,唐中宗下嫁唐睿宗之女荆山公主,曾特铸“裙帐钱”作为撒帐之物。洪氏考证:钱呈梅花形,上有“长命守宝贵”等铭文。中宗“敕近臣及修文馆学士拾钱。其银钱则散贮绢中,金钱每十文即系一彩绦,学士皆作却扇诗”。皇室之外,民间也流行撒帐之俗,撒帐钱多为铜制。

宋代撒帐除了用钱币外,还有彩果等物。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中记载此俗云:

男倒行出,面该相向,至家庙前参拜毕,女复倒行扶入房讲拜,男女各争先后,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谓之“撒帐”。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卷二十《嫁娶篇》中也记述此俗云:

行参诸亲之礼毕,女复倒行,执同心结,牵新郎回房,讲交拜礼,再坐床,礼官以金银盘或金银钱、彩钱、杂果撒帐。

南北二宋撒帐所用之物都是钱币、果子 之类。

明代以后,撒帐之俗更为普及。 《宛署杂 记》介绍明代北京地区婚俗时说:“妇进房,令 阴阳家一人,高唱催妆诗,以五谷及诸果遍撒, 号日撒帐。”另,明代诗人蒋元翘《天启宫 词》中也记有撒帐诗句。其诗日:“叶二笄联烂紫磨,扇茛云簇月生波,两行引赞交迎跪,撒 果争闻唱得多。”自注云:“撒帐果即唐宋撒帐 钱遗制,世俗合卺,至今如此。”至清代,撒帐 之记载更不胜枚举。常州婚俗,“婚日,新郎新 娘既人洞房,皆坐于床沿,傧相者以果盘所盛 之果掷帐中,述吉祥语以祝之。”又,“齐鲁之俗,娶妇必用枣栗,谚云早利子也。”此后,撒帐已无固定用物,或用谷豆,或用钱币,或用花果,甚至多种混杂在一起,它们都含有祈求多子与吉祥如意的象征内涵。

福建、广东等地多用“五子”撒帐,“五子”分别是:红枣,俗称“早子”,取早生儿子之意;落花生,俗称“生子”,取生儿子之意;榛,俗称“增子”,取增加儿子之意;桂圆,俗称“龙子”,取生子富贵之意。

云南昆明一向作兴由福寿双全的老人用瓜子、松子、莲子、白果子、枣子五种果子,在新房中,特别是在喜床上播撒,取意“五子登科”。

山东乡村新娘人洞房上了炕头,须脱去外面的红棉袄,顿时从袖子里哗啦啦撒落下许许多多的红枣、栗子、花生和钱币,滚满整个炕面。原来新娘准备上轿之际,母亲已将果子藏入她的红棉袄袖内,让她一上炕即撒下果实,祝福她早生贵子,添丁发财。

甘肃农村时兴婆婆在洞房中用衣服前襟或小簸箕盛红枣、栗子、桂圆,不停地撒在新娘身上,意寓新娘“早生贵子中状元”;而公公要往炕上撒香烟,以取意“香火不断”。

福建晋江一带撒帐俗称“撒缘”。当新娘入洞房之际,总有一位福命大娘在出入之处,纷纷扬扬地撒切的碎碎的青竹叶屑。只见她一个劲地往新娘、新郎身上撒去,口中还念念有词:“竹心切的缘,夫妻恩爱到百年”。她还将竹叶屑撒在洞房的喜床上,并念道:“竹叶色青青,新娘今年入门,明年抱阿仔。”

撒帐时还要唱撒帐歌。撒帐歌自唐代逐渐兴起。由于唐代的现实生活深受诗歌的影响,在整个婚礼的进行中,都用吉利话编成韵语,或用诗歌酬答,撒帐当然也不例外。此俗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一直到近现代仍在我国许多地区流行。20世纪20年代末河南南阳地区流行这样一首《撒帐歌》:

绣花门帘三尺长,扎花女,绣花郎,叫秋菊,并海棠,你端茶盘我撒床:头一把撒得美,四个金砖支床腿;第二把撒得金玉满堂;第三把撒得荣华富贵;第四把撒得四四如意;第五把撒得五子登科;第六把撒得王姑娘堂前坐;第七把撒得七星;第八把撒得八保双全;第九把撒到床里边,生个儿子坐武官;第十把撒到床外边,生个儿子中状元;十一把撒到床头,抬抬头,打打床,过年三个状元郎;十二把撒到花席上,生个姑娘封娘娘。同省的洛阳有首《撒帐歌》:永床还新人房,新人请我来撒帐,叫秋菊和海棠,拿来瓜果我撒床。一把撒在床里边,得了个小孩做武官,一把撒在床外边,得了个小孩做状元。一把麦,一把盐,大的领着小的玩,一把核桃一把枣,大的领着小的跑。

字里行间透示了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婚姻意识。

催子灯

在江西许多地方,都有过年给新婚孕妇送灯的习俗。这项活动大多表现在新春佳节之时。在江西靖安每年正月十五,都要给新人送龙灯,俗称“送龙崽”。每到这一天,新婚夫妇都要在大门外迎接龙灯队的到来。待龙灯一进门后,新婚夫妇就尽自己的全力去扯龙须,并将扯得的龙须放到新媳妇的贴身衣袋中,准备新年怀“龙崽”。龙须被扯下来,并不会受到任何人的责备,而是引出舞龙人要新人的笑声。当龙舞到洞房门口时,舞龙人当即停下来,向主人乞讨红包。待讨到红包后,舞龙人还代表龙,向新人“回礼”。这些宝贵的礼物,是舞龙人早已准备好的石头、破烂等杂物,他们边舞,边将“礼品”放置于新房内的床上和桌上。随后,戏珠人站在新房中央,口中一边喝彩,一边将龙珠舞至床上,在床上稍停片刻,徐徐提起,龙随珠转,龙灯飞向床中,不停翻滚,真是“相亲又相爱,兜个龙崽崽,全家光彩唤——恭喜呀!龙崽将从床上来。”

而江西宁都民间新年娘家给新人送灯,只能送给那些没有怀孕的新婚女儿,每年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之前,娘家要给新婚未孕的女儿送去“观音送子”和“童子骑麟”两盏纸扎灯彩,当地俗称“催子灯”,以祈祷女儿在新的一年喜得贵子,好让女儿在婆家立稳脚,有一个实在的地位。在这天女婿家收下灯后,要将灯彩挂在婚床的两边,夜晚点明,以“照”与“早”的谐音,求神保佑,早生贵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求子选择吉日的习俗
古人5大求子风俗,为了生孩子真是拼了…
祈子·习俗/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荆南风情Ⅱ土家族结婚四言八句
潮汕婚嫁习俗,贴“麒麟到此”的由来
古代关于床的风俗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