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贵妃与唐玄宗七夕“盟誓”是怎么回事?

杨贵妃和唐玄宗曾做过一件别人都想不到的事,那就是在七夕节对天盟誓。现在很多男女青年,在谈情说爱的时候,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忠贞,为了让对方放心,往往是海誓山盟,表示自己要海枯石烂心不变。但在古代帝王中,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帝王或者哪一个妃子,他们在一起对天盟过誓。但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他们两个人有这样的举动。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在七夕节盟誓呢?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首诗非常有名,他告诉了我们一件事,那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七夕节的晚上,曾经对天盟誓。其实这件事不光是白居易《长恨歌》里面有描写,陈鸿的《长恨歌传》里面也有所描写,也就是说他们发誓这件事应该是真的。

七夕节又被称为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道教它认为七月七日是升仙的日子,而唐玄宗和杨贵妃他们崇信道教,他们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将来也能够羽化登仙,所以他们在七月七日借助这个七夕节,借这个情人节然后来发誓,这是有可能的。

关于杨玉环和唐玄宗他们两个盟誓的细节,文献中也有些记载,说他们把这个卫士,安排在东西两厢的殿中,晚上半夜了,他让卫士休息。然后他们两个人来到神殿之前,唐玄宗他的手扶在杨贵妃的肩膀上,两个人仰望天空。仰望天空两个人很有感慨,然后双双跪下,对天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就是他们的盟誓。

陈鸿《长恨歌传》:“天宝十载,……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  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些记载说明,唐玄宗和杨贵妃曾经在七夕时节盟誓。这是杨贵妃后庭专宠的最好证明。

关于唐玄宗与杨贵妃海誓山盟的具体年代,史书上没有记载。从有关资料分析,很可能是在天宝十年。因为天宝九载冬幸华清宫,杨贵妃比从前更为玄宗所宠爱。李杨欲作“寻常夫妻”,故次年七夕盟誓似乎合情合理。

至于盟誓的地点,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是“长生殿”。“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白居易《长恨歌》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而“七月七日长生殿”这一句也能反映出唐玄宗与杨贵妃和道教的一些联系。

长生殿在什么地方?一般认为,所谓“长生殿”,就是帝王的寝殿。以长生殿作为寝殿,最早见于《资治通鉴》:武周长安四年(704)十二月:“太后寝疾,居长生院。” 胡三省注云:“长生院,即长生殿,明年(神龙元年,705)五王诛二张,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同此处也······此武后寝疾之长生殿,洛阳宫寝殿也。”并且说《长恨歌》中的长生殿是华清宫的寝殿。

其实,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无论就长安兴庆宫或骊山温泉宫的寝殿,都没有称长生殿的记载。《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天宝元年(742)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旧唐书·礼仪志》也有类似记载。按照此载,似乎长生殿即是集灵台。《类编长安志》卷九“长生殿:按实录,天宝元年新作乃斋殿也,有事于朝元阁,即斋沐于此殿。” 《长安志》、《雍录》也认为长生殿是斋殿。《唐会要》记载“天宝元年十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 ,与《旧唐书》一致。但是,也有人认为长生殿是斋殿,而华清宫的寝殿是飞霜殿。有人认为长生殿不是斋殿,而只能是寝殿。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还要说说集灵台。集灵台是玄宗祭祀天神的神殿。《旧唐书·礼仪志》记载:“玄宗御极多年,尚长生轻举之术。于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中夜夙兴,焚香顶礼。” 寝殿要临近神殿,才便于夜间礼道。天宝元年(742),增建骊山温泉宫,其中可能就有长生殿或者称集灵台。

胡三省根据《长恨歌》推断华清宫的长生殿是寝殿,而《旧唐书》作者刘昫说长生殿是集灵台。事实上,肯定集灵台是神殿而否定长生殿是寝殿,或肯定长生殿是寝殿而否定集灵台是神殿,都有片面性。究其原因,可能是没有考虑到骊宫内神殿与寝殿的建置模式是仿照兴庆宫而来的。

从天宝元年至六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次游骊山,都住在长生殿,并到集灵台祭祀。后来扩建宫殿,在长生殿北面建成老君殿。老君殿之北为朝元阁,相传老君降于此,故改为降圣阁。王谠《唐语林》中记载说:“朝元阁在北岭之上,最为崭绝。次南即长生殿。殿东南,汤泉凡一十八所。”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围绕长生殿呈南北发散的新建筑群。

朝元阁是“北岭”最高峰,王建《温泉宫行》有“朝元阁向山上起”的诗句。朝元阁的启用,意味着集灵台的消失。新的神殿取代了旧的神殿,集灵台并入了长生殿,长生殿就成为单独的寝殿了。

这一时期,因为玄宗逐渐安于现状,出现“武皇一夕梦不觉”、“日光斜照集灵台”的情况,所以也不会有“中夜夙兴,焚香顶礼”的习惯了。自此以后,每年游幸华清宫都有去朝元阁的计划,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礼道生活与朝元阁紧密联系在一起。“那胜妃子朝元阁”,张祜说的正是杨贵妃在朝元阁礼道的情景。“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 ”李商隐这句话则说明杨贵妃是以女道士的身份去祭祀的。

天宝后期,杨贵妃“好服黄裙”,女道士戴黄冠,穿黄袍,朝廷敕令中往往以“黄”作为道士代称。从侧面说明杨贵妃崇道从道衣的象征到虔诚的礼道,都不失为表率。

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多次行幸骊宫,但是从来没有夏天的记载。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夏天没有去过骊宫,那为什么白居易的诗中会写道“七月七日”呢?其实这个日期从多方面都能解释得通。

第一,如果真的是七月七日,则从上述解释中可以得出不可能在华清宫,而应该在长安寝殿,玄宗与贵妃度七夕节,“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第二,从文学的角度理解,那就应该有隐喻的含义了。道书中《列仙传》和《续仙传》中有一篇《王子乔传》,说王子乔是周灵王太子,年轻好道,有一天告诉一个朋友“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然后在那一天升仙而去。故后加号为“升仙太子”。从这方面来理解,七月七日的含义就又与道教升仙联系在了一起。

那么,唐玄宗与杨贵妃到底有没有“七月七日”的缑山之期呢?我们看玄宗所颁的《敕冀州刺史原复边仙观修斋诏》就会明白。“朕承唐运,远袭元(玄)元,载宏道流,遂有灵应······辽海虽别于千年,缑山复期于七日。” 从这段材料能看出,玄宗是相信缑山之说的。

七月七日作为升仙的隐喻,是白居易对玄宗求仙心态的表达。自天宝以来,玄宗也多次表现出“朕志求道要,缅想真仙”的意向,多次流露出羽化登仙的希望。《杨太真外传》中有一段记载:“(上皇)悲悼妃子,无日无之。遂辟谷、服气”。而辟谷和服气都是道教养生求仙的道术。

由此看来,《长恨歌传》描述的李杨七夕盟誓之事,以及《长恨歌》篇末的传神佳句,都是融入道教绚丽色彩、别开生面的浪漫主义大手笔,也是对真挚爱情的歌颂。由于马嵬惊变,“愿为连理枝”的愿望夭折了,那只能愿作“比翼鸟”了。充当传递太真仙子信使的方士还说“但令心如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这样就可以实现“在天愿作比翼鸟”的夙愿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虫诗】七夕
七月七日长生殿
郑培凯《夜半无人私语时》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Love · 芭蕾 | 现代芭蕾舞剧《长恨歌》传统故事的多种演绎法则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