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像刀割、像电击、像烧灼、像撕裂……这种“天下第一痛”不直接致命,但让人痛不欲生!

【刀先生按】四招遏制“天下第一痛”。

有一种骨折痛痛叫撕心裂肺;

有一种生育的痛叫痛不欲生;

有一种失去的痛叫痛彻心扉;

   有一种晚期癌痛叫生不如死……

然而,很多门诊病人说,以上的这些痛在她们面前都“不值一提”、“提都不愿意提”。因为她们正在经历那种痛,被医学界称为“天下第一痛”。

没错,这种痛就是三叉神经痛。

这种疾病是一种发生在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非常强烈的疼痛,阵发性发作,异常剧烈。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分娩,堪称人类最痛的疾病之一。

这种疾病的发作也极其“无理”——在日常面部活动的时候,比如洗脸、刷牙、吃饭、说话,甚至被冷风吹到面部,都会诱发强烈的发作。患者脸上容易触发疼痛的部位,譬如如口唇、鼻旁、下巴、眼周等,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叫“扳机点”。为了避免疼痛发作,患者往往尽量避免碰到这些地方,不敢洗脸,不敢不剃胡须。

中国现在大约300万人正在遭受三叉神经痛的折磨,这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得了这个病,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这个病不易治好,常有复发。病程长的可以达数十年,患者往往痛苦不堪。经年累月的疼痛折磨,让患者身心身心俱疲,相当多的病人会出现心理问题,痛不欲生,有些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曾经有一位老年患者,因三叉神经痛多年痛苦不堪,坚决要求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发现老人有严重手术禁忌症不能手术,但是她恳求医生:你就给我开吧,开死了我就解脱了。

这,正是三叉神经痛患者生不如死痛苦心理的真实写照。

在临床中,三叉神经痛常被误认为是牙痛。随着大众健康认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疾病有所耳闻。不过,对于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不少患者存在种种顾虑。

沿“路”病变,触发疼痛

三叉神经属于脑神经,由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大分支构成,分布于额部、眼周、鼻翼两侧、下颌角等,几乎覆盖整个面颊部。三个分支分别经眶上裂、圆孔、卵圆孔进入颅内,在麦克囊腔内汇集成三叉神经节,在脑池移行一段距离后进入脑桥(如图)。眼支、上颌支及部分下颌支为感觉纤维,主要接收面部、眼眶、鼻腔和口腔的感觉信息,然后传入颅内;部分下颌支为运动纤维,从脑桥发出,主要支配咀嚼肌等。

神经传递信号就像电线传导电流,髓鞘好比电线外包裹的一层塑料皮,可起到绝缘和保护神经的作用。如果三叉神经某一部位的髓鞘因各种病症而损毁,便会导致神经“短路”,受周围组织刺激而产生痛觉信号,并直达中枢。三叉神经沿“路”发生的多种病变均可引起三叉神经痛,如血管、肿瘤等压迫三叉神经,炎症等因素导致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等等。

三叉神经痛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面部刀割样、针刺样、电击样、撕裂样、烧灼样剧烈疼痛,常突然发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发作时患者不能进食、刷牙、洗脸等。部分患者发病存在“扳机点”,也称触发点,一触即痛,多位于鼻翼外侧的眶下孔、下颌角的下颌孔等处。


外科治疗四驾“马车”

三叉神经痛早期患者可服用卡马西平,有助于控制神经异常放电,从而缓解神经痛。不过,此药不良反应较大,长期使用会损伤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且随着用药时间增加、病情进展,药效会逐渐减弱乃至消失。针对病因的外科治疗手段可获得较长期的疗效,甚至治愈。

1

1.微血管解压术

三叉神经痛有两个主要的诊疗靶点:一个是三叉神经节,位于颅内三叉神经压迹处,是感觉纤维胞体集中部位;另一个是三叉神经入脑区,即其在脑池内移行入脑桥段,无髓鞘包裹,为三叉神经最薄弱处。神经压迫多发生于这两处,压迫神经的血管称为责任血管。手术时,医生在患侧耳后的颅骨上切开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小孔,在显微镜下入颅并沿脑组织自然间隙找到三叉神经病变处,然后松解、隔离责任血管,解除其对神经的压迫。责任血管可能不止一条,术中可通过电生理监测验证责任血管,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微血管解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面部其他感觉和功能不受影响。

2

射频消融术

在CT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面部穿刺,将消融导管经颅底卵圆孔送入颅内,针尖到达病灶处;释放射频电流,利用热效应选择性灼烧痛觉纤维,使其发生变性而达到止痛效果。这类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术后复发率为10%~35%,但对神经有一定破坏性,可使患者面部产生麻木感。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不适合三叉神经眼支的治疗,以免损伤视力。

3

球囊压迫术

近15年来,球囊压迫术开始应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手术时,医生从患者面部穿刺进入颅内,将球囊导管送入麦克囊内,打开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3~5分钟,阻断痛觉神经,缓解疼痛。该手术有效率可达95%以上,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不损伤神经。

4

伽马刀

将患者头部固定于半球形头盔内,将伽马射线汇聚照射三叉神经病变部位,致其变性,以达到止痛效果。该治疗方式无创口,副作用小,止痛效果会逐渐显现,有效率可达90%,完全缓解率可达75%,复发率与射频消融相当。

找出“痛点”,斩断病根

三叉神经痛病因复杂,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同。选择治疗方案前应仔细检查,明确病因。

● 

 典型三叉神经痛

多为阵发性、反复发作的面部疼痛,70%以上患者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所致,通过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显影(MRTA)检查可发现血管压迫部位。此类患者若无手术禁忌证,多可选择微血管解压术治疗;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而不能耐受手术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病患者,微血管解压术后复发者可选择射频消融术;微血管解压术无效或复发者可选择球囊压迫术。需要指出的是,微血管减压、球囊压迫等手术治疗后,患者若仍存在扳机点,可触发三叉神经痛,此时可选择射频消融术消融三叉神经扳机点。

● 

 非典型三叉神经痛

多由其他疾病所致,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可阵发性加重,通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常见病因如颅内肿瘤、脑动脉瘤、胆脂瘤、颅底卵圆孔狭窄、海绵窦血栓、淀粉样变病、颅底肿瘤、上颌窦炎、扳机点骨折、三叉神经鞘瘤、淋巴瘤等。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老年患者做颅脑CT检查时可发现一侧颅底卵圆孔狭窄,多因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引起,亦可选择微血管解压术治疗。

专家提醒: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疼痛,不少患者因疼痛剧烈,难以缓解而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患者应尽早治疗,对开颅手术存在惧怕心理者,亦可选择其他外科治疗方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叉神经痛早期需谨慎!该如何治疗呢?
关于“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你想知道的问题全在这里了
面部疼痛十余年,显微手术治愈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齐鲁医答】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该怎么治疗?
说来就来的脸上剧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