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就是普陀

我在普陀区生活了整整23年

今天,想带大家逛逛看看这个地方

回忆一下,属于我们的310107故事

///

 

Living in Putuo District

- 01 -

普陀区

“上只角、下只角”的说法,在我们95后这代人的时候,已经不常听到了,不过有趣的“区级斗争”尚在,在闸北被纳入静安后,大家调侃的对象就慢慢变成了“又大又破”的普陀区。
 
虽然普陀不像其他地处上海市中心的区域那般繁荣,核心商圈也少得可怜,但普陀区有着一丝市区少有的慢节奏,非常宜居。
 

- 02 -
出生
90年代末

我们这代90年末出生的孩子,赶上了上海高速发展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幸运至极,普陀区的新老更迭,我们都亲身经历了过来。



 街道公园 
 
普陀区的老人多,所以公园也多,几乎每个街道都会有那么几个代表性的公园,长居在那儿的老住户一口就能报出好几个名字。

街道公园往往不会很大,能容纳一两千人已经算是颇具规模;遛鸟的、下象棋的、爬太阳噶散户的,都各自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到了秋天,运气好还能看上几场斗蛐蛐比赛。



 花鸟市场 

上海的阿姨爷叔在普通生活中,常能挖掘出乐趣,颇具闲情雅致,他们尤其喜欢摆弄花花草草,所以每个在上海长大的小囡,大抵上都被长辈带去花鸟市场逛过。

以前上海还没有禁售鸟类的条例,每次被大人牵着走进花鸟市场,总能被动听的鸟鸣声吸引好久,还有那些五彩的鲜花、形态各异的鱼儿、吱吱乱叫的蝈蝈......都成为了童年记忆里的一部分。

但因为消费习惯的更迭,上海所保有的大型花鸟市场已所剩无几,在新村路附近开了十数年的岚灵,算是其中之一,如果有时间,可以去逛逛看看。



 白玉兰小吃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人不高兴做早饭了,总会带着去吃白玉兰的小笼包,十几二十年前,白玉兰小吃不输现在的网红店,市区得有个几十家分店,普陀区尤为多。

如今饭馆选择越来越多,老的本土品牌已经渐渐撑不下去了,整个普陀区只剩了新村路上这一家白玉兰,小笼包还是6元一客,味道和价格都没变过。



 四如春食府 
 
被誉为“上海冷面鼻祖”的四如春食府,也在普陀区,且仅此一家。

每到了夏天时候,这里就是整条石泉路上最火的小馆子,不少附近的阿姨爷叔会自带“钢盅锅子”来打包冷面。
 


 亚新生活广场 

随我们这代人出生而建成的亚新生活广场,曾经是普陀区的地标性建筑,20多年前就有了如今综合商场的影子,也算是能证明普陀区曾经辉煌过的印记。

时过境迁,关于亚新关闭亦或是翻新的传言总是会随小道消息不断提起,但不论它的未来如何,小时候被父母抱在怀里逛亚新的记忆,总是不会被抹去的。



 同济医院 

小孩子大都害怕医院,我也不例外;作为普陀区唯一一家三甲医院,生活在普陀区的家长们,总会习惯把生了病的孩子带到同济医院,促成了不少童年时的黑暗回忆。



 上海火车站 

上海火车站虽然不在普陀区,但因为距离普陀区实在近,所以几乎所有的普陀居民,在选择火车站时,都会自动屏蔽虹桥站和南站。
 
小时候攥着父母的手在上海火车站等绿皮火车,还记得吗?
哦对了,老一辈上海人都不喜欢叫它上海火车站,而是新客站。



- 03 -
成长
21世纪初

随着千禧年的到来,上海3/4/7号线依次建设运营,加之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走出自己生活的街道,往更大的普陀区探索了起来。

 
 
 曹杨影城 

曹杨影城的前身是上海西北地区第一座影剧院,2004年年末才以如今的姿态面向大众;其规模和背景都让曹杨影城成为了彼时普陀区人气最高的电影院。
 
不过按理来说,住在曹杨以外的孩子是不大会专门跑去曹杨看电影的,但我们那时大多初中的中考体检,都选在了曹杨影城附近的那家体检站,体检完看个电影,你们还有印象吗?


 
 西乡路体育场 
 
其实西乡路体育场有个官方又大气的名字:普陀体育中心。开放性的大操场在十几年前并不多,当时有不少区级的学校体育比赛和训练都安排在这里,也算是承载了好几代人的回忆。



 沪西工人文化宫 
 
拆迁前的老西宫

沪西工人文化宫,又称西宫;不知为何,上海的本地媒体似乎对西宫情有独钟,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拿它说点事,光是即将回归的传闻,我就听了不下20遍。
 
记忆里我们这代人逛西宫的时候,隔壁的我格刚开不久,老西宫已经略显萧条,反倒是新西宫人气更高些,新西宫各种新奇的廉价小物件充斥着我们的童年,也是初次学会砍价的地方。

拍摄那天我们又去新老西宫看了眼,老西宫依然没有动静,谢绝入内,而新西宫已经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生气,破败的空间内仅剩下寥寥数个小铺位。



 普陀区图书馆 
 
90年代末出生,在普陀区读完初高中的孩子,应该都有去大渡河路的普陀区图书馆组队写作业的经历吧。记得当时图书馆内的独立包间区域,可是绝对抢手位置,稍晚一些就没有了。



 上海市体育宫 
 
当然读书时会主动去图书馆学习,多多少少有假公济私的因素在,男生们之所以都选择普陀区图书馆,隔壁上海市体育宫的存在,是一个主要原因;往往是作业还没写多久,就溜去隔壁打篮球了。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华师大之所以会存在于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并不因为这所学校是多少普陀学子的目标高校,而是因为我们读书时代大半的补课时光,都是在华师大度过的。



 曹杨二中 

但要说到普陀学生都想考的学校,倒也不是没,在仅有三所市重点高中的普陀区,能跻身全市高中排名前列的曹杨二中,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普陀学生们向往的地方。



 M50 

M50——上海最负盛名的创意园区,很多人知道它还是因为曾经莫干山路的那一条涂鸦街,那时的M50似乎引领了整个上海的街头涂鸦文化。
 
2018年,因城市项目规划,莫干山路延绵百米的涂鸦墙被推倒,一时间掀起了整个上海媒体圈的哗然大波,在一轮追热潮的报道后,M50最终沉寂了下来。
 
但一种文化怎么可能局限于一座墙呢?如今再去莫干山路,因项目设立的临时围栏组成了新的涂鸦墙,整个M50周边的很多区域也有着涂鸦作品,并没有像当时一众媒体说得那般消极,反而是更显得活力。
 
当然,M50不止有涂鸦这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园区内也会时不时展出一些优秀的独立艺术家个展,足以称得上是普陀区的文化艺术地标。
 

 
 环球港 
 
环球港的名字,相比较楼上几位,就显得颇为年轻了,作为普陀区新时代(仅有)的城市地标级商场,也算是成为了普陀人民日常逛街的好去处了。
 

 
- 04 -
记录
未完待续

当然普陀区这么大,一篇文章是远远说不完的:
真如的羊肉馆和水产市场、长征的中环百联、宜川的新上海影都、曹杨的新翔溜冰场和曹杨商城......
太多太多已经消失和仍然存在的地方,组成了普陀人民的点滴生活记忆
还有新建成的长风大悦城、将建成的天安·千树......普陀区未来的故事也让人值得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陀旧照】武宁路天桥见证的荣光
刚刚宣布!上海这个低调的区,明年即将发生大变!
官宣!西宫回归!对不起,我要回普陀了!
一组旧照,带你回眸30年前的普陀区
西宫改造:几代上海人的集体记忆
普陀区的木知木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