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部书,让学霸变成学渣,又让学渣成为伟人

乱看科外书,学霸变学渣

在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左宗棠可谓最具传奇性的一位。

清朝中兴四大名臣,从左至右依次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

十六岁前的左宗棠,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他十五岁时取得童生的资格,十六岁参加府试拿到第二名的好成绩。接着只要再通过院试就可以成为生员,如此一路考下去,就可以顺风满帆地跻身精英行列,无论做官还是在野,都是这个帝国特权阶层的一分子。

但是,就在十六岁这年,左的母亲不幸去世。按清朝的规矩,孝子要丁忧二十七个月,期间官员必须离岗,考生不能考试。似乎是为了佐证祸不单行的老话,左的母忧还没有结束,他的父亲又去世。于是接着守父孝。

就是这个时期,左宗棠逛书店的时候买到了一部书。这部书让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让他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让他为之神魂颠倒、脑洞大开。

但是,他的同学、师长却不以为然,“莫不窃笑,以为无所用之”。并且纷纷预言,左宗棠误入歧途,即将付出惨重代价。

代价确实惨重,就像一个被突然废掉内力的武林高手,左宗棠的科举能力从此直线下跌,一路跌入学渣的行列。

科场连续失利,年龄却越来越大,无奈的左宗棠只好靠捐钱买了个监生,接着又侥幸赚了个举人。之所以说侥幸,是因为左的考卷本来已经被打入不及第,多亏当年道光皇帝下谕旨,指示要加强对淘汰试卷的复查,以免漏掉人才。当时有五千份落榜试卷,最后挑出的复活者仅六人,而左竟成为其中之一,岂非侥幸?

然而,一个人的好运气终究是有限的。到他四十岁的时候,还是要钱没钱,要文凭没文凭,要职务没职务,只能当个教书先生,困顿于天地之间,连同学聚会也没得参加了。

但左宗棠没有后悔,反而时常把那部书拿出来,在常看常新中思考起了一些无人思考的问题。

这究竟是一部什么书?能让他如此沉浸其中,无怨无悔?要知道这个答案,我们就要把历史的时钟倒拨三百年,回到前朝的苏南,寻找另一段奇人、奇事。

奋五世之余烈,穷一生之皓首

在明朝的苏南,顾家算得上是标准的书香门第。但是,就是在这个书香门第中,却连续出现了关心边防、仗剑北行的豪杰之士。

先是嘉靖朝的顾大栋亲自去北部边疆考察,写成《九边图说》一书刊行于世。(注:明朝以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为“九边”)万历年间,他的儿子顾文耀出使九边,悉心舆地,收获颇丰。顾文耀的儿子顾龙章、孙子顾柔谦都有志继承这个传统。不幸的是,顾龙章“请缨有志,揽辔无年”,在顾柔谦九岁那年就不幸过世。顾柔谦精通史学,痛感科举无益于世,有志于制度史和人文地理研究,以补《大明一统志》“于古今战守攻取之要,类皆不详;于山川条例,又复割裂失伦,源流不备”的缺失。不幸又遭逢明朝灭亡的天崩地裂,举家避入常熟虞山隐居,最终贫病交加而死。

临终前,顾柔谦向家人喟叹“四海陆沉,九洲沸腾”,自己这一代人只能做到在下葬时保留故国的衣冠去见先人,后事如何,还看不到分晓。故国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园陵宫阙、城廓山川俨然在望,而十五国(注:指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幅员、三百年之图籍泯焉沦没,文献莫仿,能无悼叹呼?”故而希望儿子顾祖禹能继承先祖遗志,竟自己未竟之志,对历史、对家族,有一个交代。

顾祖禹“匍匐呜咽”,拜领父命。从此走上一条奋五世之余烈,穷一生之皓首,也要完成父亲遗愿的孤军奋战之路。

顾祖禹(1631-1692)

受经济条件和时代环境的局限,顾祖禹一生主要在苏南地区活动。但他在史地方面的天赋极高,虽然去的地方不多,却能“独身闭一室之中,心周行大地九万里之内外”(彭士望)。他考辨史籍疏漏,论实地险易远近,每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甚至亲临其地的人,看了顾祖禹的著作,也叹为观止,为其记述详细准确而瞠目结舌。至于自然地理背后的军事因素、区划沿革、兴衰治乱,更是如数家珍,让亲临其地的人汗颜无比。

顾祖禹从二十九岁开始著述《读史方舆纪要》,以二十一史为基本文献,结合地方志,出入经史子集之间,旁及稗官野史之言“凡百十种”;考订同类著作一千余家,列为书目。

在交通、通讯极度落后,学术资源极难获得的当时,他写作时使用的很多书籍是历尽困难,徒步远行借来的,全靠自己手抄备份,以保证如期归还后还可随时查阅。又因为他坚决不接受清朝的官位俸禄,所以生活非常拮据,他靠教授私塾自己支持自己的研究,虽然“子号于前,妇叹于室”,也从不放弃自己的志向。如此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十易其稿,终于完成巨著。此后又用了十一年的时间反复修改,至死方休。

数千百年所绝无而仅有之书

这部书,就是让左宗棠神魂颠倒的《读史方舆纪要》。

全书一百三十卷,二百八十多万字,附舆地要览图三十六幅,沿革表三十五份。

卷首录有魏禧、彭士望写的两篇叙,和熊开元、吴兴祚写的两篇序,以及顾祖禹的三篇叙。在第一篇自叙中,顾祖禹追述了自己的家世,并揭明撰写该书的缘起和目的。第二、第三篇叙,则以主客问答的形式,阐明全书大义。并附有凡例二十六则,介绍全书的写作体例。

《读史方舆纪要》手稿

正文一百三十卷,前九卷写“历代州域形势”,以历史为经,以方舆为纬,从上古一直讲到作者的时代。等于是用作者自己定义的“方舆学”的视角,将中国历史重新梳理了一遍。

接下来的一百一十四卷,按照明朝南北直隶、十三省的划分,逐区讲述,以方舆为纲,历史为目,一山一水,一城一池,和战攻守,治乱兴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实在是研读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百科全书。

接着用了六卷的篇幅讲川渎异同,最后以一卷天文分野结束全书。

全书以地理始,而以天文终。看过的人无不叹为观止,魏禧评价此书为“数千百年所绝无而仅有之书”。彭士望说:“读古今上下数千百年之书,以自成一书;兼括数千百年之上,使数千百年下之人不能不读。”

为了这部书,顾祖禹耗尽形神,最终在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辞世,享年六十一岁。除于康熙五年,在朋友的资助下,曾以《二十一史方舆纪要》的书名,出过一个早期简编本外,全本并未刊行于世。

顾祖禹去世后,一开始顾家并不轻易以该书稿本示人,后来实在是家庭穷困,才以出售抄本补贴家用。于是各种抄本便开始在世间流传,后来又逐渐出现了刻本,而且出现了多个版本。俨然有“畅销书”的势头。

究其原因,在于该书规模宏大,很宜于装点门面,加之图文并茂,所以逐渐得到两类人的青睐,一类是以类书装点门面的有钱阶层,一类是以藏书为乐的有闲阶层。因此之故,个别版本刻印非常精美,附图都做成对开的彩页,极其适合藏书家把玩,更使该书身价不菲。

《读史方舆纪要》插图

在这热销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种深深的寂寥。因为顾祖禹当年感于时变,秉承先祖遗志,写出这部书,决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更不是供人把玩的。其一番经世济用的志气竟最终湮灭在藏书家的把玩里,不能不令人喟叹。直到这部书出现在左宗棠的面前。

活学活用,学渣变名臣

左宗棠的幸运,就在于他在十六岁就读到了《读史方舆纪要》。左宗棠的不幸,也在于十六岁就读到了这部书。

因为明白了考试不等于学习的道理,左宗棠被孤立在自己的世界中,独自前行。自嘲“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虽然他先后遇到过两位封疆大吏——陶澍和林则徐的赏识。但陶澍死的早,林又因鸦片战争被贬官。左宗棠不免哀叹,除非当今皇上也像当年殷高宗做梦访贤,周文王占卜找到姜子牙那样见到自己,恐怕自己这辈子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但历史的巨浪,让有准备的霸才乘风而上。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西洋列强挟工业化、大航海之巨浪,席卷而东,破门而入。海上人乘火轮船而来,侵扰万里海疆。北方的俄罗斯又利用新兴的铁路技术,万里逐鹿,渐逼国门。

内部的持续内战,更使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帝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内外势力进而联合,玉门关外似乎即将非复我有。

因为这场大动荡,左宗棠异军突起,尽展平生所学,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由一个在野举人,变成了闽浙总督,并加太子少保衔,赏穿黄马褂。

再后来,左宗棠经略陕甘,出兵西北,剿灭阿古柏叛军,收复新疆,更是达到他一生功业的顶端。

在外交上,他利用英俄矛盾;在军事上,主张缓进急战,沿途招揽流民屯田,开发水利,种树绿化,缓和民族矛盾。以求从生态、民生上根本解决西北问题。前后历时七年,倍尝甘苦,此后又推进新疆的立省工作。以武功始,而以文治终。观其前后所规划,每多得益于《纪要》一书的启发。

也就是在这次西征途中,年过花甲的左宗棠以一品大员的身份上书朝廷,要请假回京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成为京师的天字号新闻。朝廷只好特恩赏赐进士出身。也算是出了一口鸟气了。

但是,他本人虽然出了气,却并未能从根本上改革这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反而在无意间扮演了旧制度维护者的角色。《读史方舆纪要》也依然在藏书家的手中流传,直到今天,也还是没有几个人能从军事地理、地缘战略的角度,对之进行继承和发扬。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近代以来,真正能从经世致用角度,对这部书念兹在兹,持之以恒的,是日本军人与学者。

知己知彼,日军师华长技以制华

日本陆军参谋总部是研究《纪要》的本阵。当时日本军方特别注重两部书的研读,一部是《读史方舆纪要》,一部是《大清一统志》。后者名为徐乾学编修,主其事者其实是作为幕宾的顾祖禹、阎若璩、黄仪、胡渭四人。而其中的军事指导和方舆考证主要是由顾祖禹主持。所以日本人拿这两部书作研究,确实是下足了知己知彼的功夫。很多日军将领,对这两部书,简直可以说是达到了烂熟于心的程度。

这个风气同样存在于当时日本的学术界。钱穆先生早在抗战前就注意到,泷川资言写《史记会注考证》,提到地名必引《纪要》,而且是反复征引,不厌其烦,“必为其入侵吾国之野心者所发起”。(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在北线用兵,不从北面攻北平,而是先集中兵力取南苑,然后自南向北席卷二十九军。其南下追击,避开铁路,而以子牙河与大运河为补给线,用兵路径每出乎守军意料之外。其入晋,先取阳高和三千户岭,再攻天镇,兵不血刃而陷大同。再取道平型关入晋中,以第五师团自北向南攻忻口,威胁太原正面,继之以第二十师团、第一零九师团主力和第一零八师团部分兵力自东向西,由河北入山西,取道娘子关,袭太原之侧背。

其在南线用兵,于淞沪会战后期登陆杭州湾夹击我军侧背,取胜后向南京方向追击,除以一路向“长江-太湖”之蜂腰地带作正面推进外,更以一路在海军支援下沿长江推进,一路经太湖之南向南京做外围包抄,再以一路兵济舟横越太湖,迂回攻击我既设国防线之后背。得手后,仍兵分数路,在制空权和制水权的支持下,以大迂回姿态分进合击,先在外围断我南京守军去路,再向南京城展开向心突击。其中一路部队甚至已经迂回至长江之北。

全面抗战初期日军侵华路线图

日军此类行动的背后,首先固然是学自德国的军事地理和外线作战理论,但也不乏来自《纪要》的中国传统地学智慧。可叹国人数典忘祖,至今未明关键所在,简单归因于汉奸引路。却忘了顾祖禹早就告诫国人,苟有备而来,用“乡导”已是末节。当时日军手中的中国地图普遍比中国军队使用者还要精确详细,单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好好反思。须知抓几个汉奸很容易,但是以人身道德的臧否,混淆长期的文化不振,动辄以所谓的“民族劣根性”妄自菲薄,却实在是历史的鸵鸟政策。

以我中国之广土众民、源远流长,不乏英雄豪杰之人,也不缺震古烁今之书。但是,人如何用,书如何读,却值得我们反复思量。今天的中国,无疑又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在大时代的十字路口前,忆古抚今易,鉴往知来难。正需要每一位有心人真正做到自强自新,方能在个体的乘风破浪中,实现大中华的复兴崛起。


声明


本文由王鼎杰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用于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左宗棠的三本书,有两本是江苏人写的
《读史方舆纪要》
丁小明、柳和城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稿本之发现与研究——以上海图书馆藏叶景葵、顾廷龙往来信札为中心
我国古代优秀兵书系列之二十六部《读史方舆纪要》
世纪奇书《读史方舆纪要》与它的作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叙·南昌彭士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