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感恩(续三)

三、杂记

1)我家的老爷自行车

在崇明老家,我家算是队里比较贫穷的,但我家却是最早有自行车的家庭,我父亲也是最早学会骑自行车的人。62年下放时,我父亲就带着他那辆26寸的破旧自行车回到了农村。

当时的农村,自行车十分少见,个别人可能还没有见过,所以看到父亲骑在自行车上那潇洒自如的样子,很是好奇。心里疑问,就这么两个狭窄的车轮滚在地上,怎么就摔不下来。他们认为,父亲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羡慕的同时,大家也想跃跃欲试。父亲是个慷慨厚道之人,看到人家想学,他二话没说,就把自行车借给了人家,还不厌其烦地给人讲解骑车的要领。

在我的记忆中,队里起码有三四个人是用我家的自行车学会骑车的。反正是旧车,摔了碰了我爸也不心疼,有几个邻居学会后就很快买了新车。此后,我家的那辆破自行车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光环,无人问津了。

不过,家里有辆旧车,学起来也方便,我趁父亲不用时偷偷地学,当初个头矮小够不上车座,只好骑跨在三角架的横档上骑,比较吃力,也不舒服,但很刺激,很兴奋,毕竟比同龄孩子学得早,心里还是觉得蛮自豪的。但这样的自豪感没持续多久,就发现有好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已经骑上新车了。

文革开始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回家务农了。当时在农村,农民除了地里劳动外,没有任何其他事情可做,也没有外出务工一说。所以,在农闲时或下雨天,家里有自行车的年轻人就会出去做生意,相当于现在的“摩滴”,崇明话叫“踏二等车”,赚点外快。距我家东面两公里左右的三沙洪汽车站是去南门港码头的必经之路,是长江、长征和东风农场职工回上海度假的唯一搭车点,来往人员比较多。当时交通十分不便,公交班车很少,耽误一趟,就会影响到去上海的整个行程。万一赶不上班车,就只能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于是就出现了“踏二等车”这个行业。

用现在的行政规范,这个行业还不算个行业,也不成气候,只是百姓外快而已。所以,想出去拉一单,随时都可以,用不着政府的行政许可,也不需交税,只要不惜体力,谁都可以做。

我家也有自行车,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虽然累点苦点,但毕竟能挣点外快。从三沙洪到南门码头起码有十多公里,用自行车驼一个人只收五毛钱。但就这么点钱,大家都还抢着去挣,拉客人去一趟南门,来回只需2个多小时,就能挣到相当于地里一天劳动所得的两三倍,这么好的差事,去不去挣,连傻子都想得明白?

我当时只有十五六岁,还没有发育到位,个头又小,骑的那辆自行车又比较破旧,只有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才能拉到客人,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把第一位客人送去南门码头的全过程。他是一位身高马大的彪形大汉,身上斜挎着一只大背包,手里还拿了两只活鸡。那天,去南门码头的人很多,他拿那么多东西根本挤上公共汽车,急的满头大汗,我看到后却暗自高兴,我的机会来了。我判定,他带那么多的崇明土特产,肯定是赶班轮去上海的。那天,其他做生意的人都拉上客人走了,只有我和我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他先看看我,又看看我的车,一脸疑虑,但还是无奈地选择了我。

那时,去南门的马路没有现在这样的宽畅平坦,有一条桥就有一个坡,所以上坡下坡比较多。那是我第一笔生意,肯定要按时把客人送到码头,不能让他失望。一路上,天刮起了东南风,时而还下几滴小雨,这对我非常不利。从三沙洪去南门是逆风而行,给我增加了很大的阻力。我登着那辆破车拼命地向南门方向骑去,遇到陡坡时,我劲太小,只能下车推着行走,那位老兄还算配合,不忍心坐在车上,上坡时主动下来,以减轻我的负担,不过嘴里还是不停地抱怨,要我骑得快些更快些。我非常感谢这位客人,终于让我挣到了第一笔钱。

那次的五毛钱挣得实在不易,回家后就寻思着要买一辆新的自行车,但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富裕,也申请不到购车的指标,无奈之下只好给老爸商量,买零部件自己配装。我哥是学工科的,他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在上海买了不锈钢自来水管,自己焊接了三角架,我在崇明买了钢圈、辐条、轮胎和车把等其他零部件,就开始组装。一辆自行车,总共也没有多少个零部件,看似并不复杂,但真的组装起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尤其是辐条与钢圈和花鼓筒之间的交叉连接就极为复杂,我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只好借来了类似的自行车,边看边连,费了好大功夫才安装好。这个关键技术掌握了,其他部件的组装就容易多了。

自行车装好后,没多长时间,我就去了甘肃九条领煤矿。这辆自行车没有为我们挣到多少钱,但自我学会了组装,也就省了好多事,后来家里的自行车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故障,我都可以自己解决,再也没有去过一次车行修理。


2)狗的奴性和文明养狗

记得我上初中期间,有一次放学后和隔壁生产队的同学一起骑车回家,一路上有说有笑,很是开心。我们走的是河沿,道路还算宽敞,右边是河流,左边是庄稼地,偶尔也有住家户。我们在这条路上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从来就没有注意到哪家还养着狗,所以也就没有丝毫的防备。我们边说边走,轮番前后交叉地骑着、说着、笑着。突然一只疯狗从路旁一户住家中窜了出来,一边狂叫一边冲着我们追来。我们被这突如其来一幕吓坏了,本能的反应就是拼命地加速逃窜。我的自行车比其他同学的都旧,尽管也卯足了劲,但还是很快被拉在了最后,眼看着快要被那条疯狗追上,我心里一慌,连车带人摔倒了路旁的棉花地里。奇怪的是,那条狗见我摔倒,还以为我下来要打它,冲我吼了几声就灰溜溜地回到主人那里去了。

我爬起来一看,还好,自行车没有摔坏,还可以骑,拍去身上的泥土,骑上车就走了,可心里还是有些害怕,又回头看了几次,见狗不再追来,才放下心来,快速赶上了其他同学。回到家后,我觉得腿上有点疼,拉起裤腿一看,才知道原来在路上摔倒时擦破了一块皮,没什么大碍,也不敢告诉父母。我知道,就是给他们讲了,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担心,弄不好还不让我骑车去上学了呢。走着去?那多不划算!从家里到猛将庙学校,路上要走十几里路,步行要一个多小时,多无聊啊。再则,别的同学上学都骑车,唯独我走着去,多没面子。所以,我对谁也没有提起过此事。

那次摔倒让我掌握了狗的特性,我后来再路过那里时,也就不那么害怕了。看见狗出来,不要慌张,更不能撒腿逃跑,你逃得越快,它就追得越快,两条腿的人哪能跑过四条腿的狗。你不跑,它是不会追你的,更不敢咬你。如果你站着不动,回头看它一下,它也就回去了,它也会害怕。在很大程度上,狗的叫声是吓唬人的,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狗的个头越小,它的叫声就越大,尤其是狗和主人在一起时,狗的叫声最凶最疯狂,谚语“狗仗人势”就从这里来的。要注意的,倒是那些平时不吭不哈的大狗,陌生人可千万不能靠近它,更不要去逗它惹它,弄不好它倒是真的会伤人的。

狗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如今已成为人类的朋友和帮手,以前只有在偏远农村才养狗,其目的就是用来看家护院。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狗的功能也彻底改变了,由原来的看家护院变成了养尊处优的宠物。狗的品种繁多,身价也在不断提高,穷人富人都在养,似乎养狗也能提升主人的身价和品味,成了当今社会时尚。把狗当宠物养,把其当成家庭中的成员是从西方社会学来的,它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这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狗主人疏于管理,也会给社会给他人带来不便,甚至是伤害。如果狗主人的文明层次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就会出现一些与文明社会不相匹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大马路上、人行道上和广场上。本人也曾多次踩到“地雷”,深受其害。我想,有这样经历的人何止我一个人,从踩到“地雷”后跐到地上的垢痕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养狗扰邻扰民和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纠纷不断,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同时,我想告诫那些养狗的主人,既然要高雅,要时尚,也应该学学西方人的文明,外出遛狗时带上小型塑料袋或废纸袋,把狗拉的粪便随手捡起装进纸袋,扔进路边垃圾箱,以确保城市的美观,养成文明遛狗的习惯。


3)拾柴

和许多电影和小说里描写的一样,拾柴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历。这活不需技术,不需要政府批准,更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只要有时间有力气就行。在崇明老家,像我这个年龄或比我大点的人都有过拾柴的经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随邻居到合龙沙(后来的长征农场)拾柴,因没有准确掌握潮汐的时间,错过了返回的最佳时机,险些丢了性命。

等我能独立出去拾柴的时候,三沙洪东北约两公里处的那座大坝已经建成,中间只隔了一条一百多米宽的河流,去河对面农场拾柴已经不再受潮汐的困扰,但也颇费一番周折,那时河上没有任何桥梁,也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要想去对岸拾柴,只有泅渡或绕道而行。但绕道对我们来说太远,浪费时间不说,拾到的柴火运输代价也太大,我们只有选择泅渡。

我们去这么远拾柴不是因为家里的柴火不够烧,主要还是想拾点柴火换点零花钱,顺便也可以向父母证明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

选择去农场拾柴,主要是农场职工吃的是食堂,他们做饭不用柴火,用的是煤炭。那里的柴火烂在地里也可惜,把它们收拾回家,是废物利用,没有什么不妥。就这样,我们几个年龄相仿的男孩约好,拿起扁担、绳子和镰刀,乐呵呵地到河对面的农场去拾柴火了。

所谓拾柴,不是说人家已经把它们砍到在地,我们拿回家就可以了。我们得去那里找,找那些容易砍伐、晾晒和运输的柴火,选择的是那些长在河边粗壮、柴质坚硬、易干耐烧的柴火。我们把它们砍倒,稍作晾晒,然后把它们扎成小捆放进河里派成一排,再把它们串连在一起,类似伐木工人在河里运输木材一样,当然,我们没有他们那样惊险复杂,放排是在平缓的水面上进行。我们在柴排前方栓上一根长长的绳子,先拉着柴排沿着河岸浅滩前行,到达离我们家最近的对面河岸时停下,准备泅渡过河。由于我们当时年龄太小,个子不高,走到河中央深处地段,我们只好将绳子接长,将绳子一端绑在腰间,先游到河的对岸浅水区停下,站稳后再使劲地把柴排拉到岸边。

接下来的任务就比较简单,但也很辛苦,我们把柴排拆解逐捆捞起,放在岸边空地上晾晒一段时间。期间,我们还要不时去查看,防止有人顺手牵羊,让我们的劳动果实付之东流。那时,我们买不起架子车,只能靠肩扛手提,用蚂蚁搬家的方式运输,前后起码要用一两个月,才能把它们运到家里。

拾柴的过程是痛苦的,记忆是苦涩的,但这样的经历是宝贵的,对我们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说你怎么愿意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呢,原来那辆自行车是他从宝马后备箱拿出来的
休息一下爸
卡尔,快回来(上集)
思念父亲
New Bike
狗的钱是多少?犬体价格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