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論語》引證-犂牛之子騂且角
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xīng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雍也》)楊伯峻注:“犂牛,耕牛。騂,赤色。周朝以赤色爲貴,所以祭祀的時候也用赤色的牲畜。角,意思是兩角長得周正。用,義同《左傳》‘用牲于社’之用,殺之以祭也。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仲弓的父親是賤人,仲弓卻是‘可使南面’的人才,因此孔子說了這番話。古代供祭祀的犧牲不用耕牛,而且認爲耕牛之子也不配作犧牲。孔子的意思是,耕牛所產之子如果够得上作犧牲的條件,山川之神一定會接受這種祭享。那麼,仲弓這樣的人才,爲什麼因爲他父親‘下賤’而捨棄不用呢?”
~~~
古之貴族治理家國,必留意選士,否則不足以維持其體系之運行。
周代貴族選士的細節,由于文獻不備,今已不能詳知。《禮記·王制》說:“命鄉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鄉,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 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剔除其中後人構想的成分,隱約可以窺見周代選士的模糊影像
周代社會階層,自上而下爲天子、諸侯、大夫、士、庶民。士與庶民分屬兩個等級,而其間頗有流通,士可以降爲庶民,庶民也可以升爲士。庶民進而爲士,士退而爲庶民,故士庶民每連屬稱焉。
孔子少貧賤,《論語·子罕》:“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魯人初不以士禮待之,《孔子世家》:“季氏饗士,孔子與往。陽虎絀曰:‘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孔子由是退。”卻終于由庶民而爲士,又做到大夫,就是庶民進而爲士的例子。
孔子說仲弓“犂牛之子騂且角”,必得其用,蓋當時庶民升爲士,有其常態途徑,並非偶發事件。孔子因此可以實行“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教庶民做士。
到戰國,庶民做士,見于記載的就多了。
~~~
秦自孝公納商鞅策變法,乃立二十等爵。《漢書·百官公卿表》說:“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庶民有功,初爵得“公士”,是因功勞而爲士。
~~~
漢武帝甫繼位,即于建元元年冬十月歲首“詔丞相、御史、列侯、中zhòng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漢書·武帝紀》),六年後的元光元年,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同上),其舉士制度頗具古意。
其時董仲舒以賢良對策曰:“陛下思惟往古,而務以求賢,此亦堯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獲者,士素不厲也。厲,勸勉。夫不素養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瑑zhuàn玉而求文采也。瑑,雕刻。故養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學。虖同乎。大學者,賢士之所關也,關,由。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國之衆,對亡應書者,對,對策。亡,無。應書,符合經書。是王道往往而絕也。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shuò考問,數,頻。考問,考試策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漢書·董仲舒傳》)這個養士建議也頗具古意。
董仲舒的養士建議,後來折中以“爲太常博士官置弟子員”的方式得到實施。《漢書·儒林傳》:“爲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太常擇民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郡國縣官有好文學,“郡國縣官”《史記》作“郡國縣道邑”。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令,大縣縣令。相,諸侯國相。長,小縣縣長。丞,縣丞。屬所,相當于所屬。屬所二千石,縣的上級亦即郡守或諸侯王國相。二千石謹察可者,常與計偕,計,地方派出的年終向朝廷報賬簿的官吏。與計偕,跟計吏一道至京師。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一歲皆輒課,課,考試。能通一藝以上,藝,五經之學稱經藝。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爲郎中,高第,考試成績排名在前。太常籍奏。列名單上奏。即有秀才異等,即,假使。輒以名聞。其不事學若下材,若,或。及不能通一藝,輒罷之,淘汰退學。而請諸能稱chèn者。”
董仲舒又對曰:“夫長吏多出於郎中、中郎。長吏,郡縣守令。吏二千石子弟選郎吏,又以富訾郎吏指郎中、中郎,宿衛侍從皇帝左右者。訾通資。富訾,資產雄厚。當時郡縣守令每每出身于郎中、中郎,而郎中、中郎又多選自二千石子弟(謂之任子爲郎)和富人子弟(謂之算訾爲郎)。未必賢也。且古所謂功者,以任官稱職爲差差,等次。非所謂積日絫lěi久也。絫同累。故小材雖絫日,不離于小官,賢材雖未久,不害爲輔佐。是以有司竭力盡知zhì知同智。務治其業而以赴功。今則不然,累日以取貴,積久以致官,是以廉恥貿亂,賢不肖渾殽xiáo殽,雜亂。未得其真。臣愚以爲使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擇其吏民之賢者,歲貢各二人以給宿衛,給,供。宿衛,做郎中、中郎等。且以觀大臣之能。大臣有能力,方能察識舉薦賢材。所貢賢者有賞,所貢不賢者有罰。夫如是,諸侯、吏二千石皆盡心於求賢,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毋以日月爲功,實試賢能爲上,量材而授官,錄德而定位。錄,記錄評估。”(《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建議舉士以材德爲首要標準,這就跟秦法的重功勞不同了。
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郡國口二十萬以上歲察一人,四十萬以上二人,六十萬以上三人,八十萬四人,百萬五人,百二十萬六人。不滿二十萬,二歲一人。不滿十萬,三歲一人。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zhòng博士。三曰明習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zhòng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決斷,材任三輔令”(《通典·選舉一》)。此即分科舉士,簡稱“科舉”。
漢武帝建立的分科舉士制度,其可注意之要點有三:第一,庶民有資格被舉薦。第二,郡國有察舉、貢士職責。第三,貢士至朝廷,對策答問,排序分等授官。
後世所行察舉、科舉,皆不出漢武帝規制遺意,世有損益,而加周密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姓》续
孔子为什么能以庶民身份名列《史记》世家?
义利论
盐铁论译著
孔子断案
这些开口就错的姓氏,你都读对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