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名著《孙子兵法》的全新解读(分论之七:军争篇)

先说点题外话。有朋友说,孙子兵法这么神,每个军人都背一本就可以打胜仗了。这虽然是开玩笑,但还是有一点道理的。如果反过来说,胜仗都符合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那就非常正确了。孙子兵法,在当代军事上运用最好的是美军,在当代商业上运用最好的日本。最近的几场信息化局部战争甚至是战略性战斗,都能看到若干战略战术与孙子兵法若合符节。当然,即使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也不一定能够打胜仗。毛泽东说,一上战场,兵法全忘了。《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而且已然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宝贵的财富。兵法之妙,存乎一心,全在运用。所以有用兵法而制胜的将军,亦有用兵法而取败的将军。就象大家都学巴菲特去投资,有大受其益者,亦有血本无归者。

运用之道在于:正确、坚定、坚持

三者缺一不可

书归正传。《孙子兵法》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历来为研究者所推崇,论述、注释、阐发之作汗牛充栋。去年,大笑先生说公众号分四期推出了对《孙子兵法》整体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从2018年11月29日开始,我们全新解读按篇分论。一期一篇。本期是

军争篇

 

内容提要

军争是指争取有利的战场态势。作战双方都在竭尽全力争取有利于己的态势,这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难以为之的事情。要在军争中获利,关键是要懂得迂直的相对性,善于以迂为直和以直为迂,处理好行军速度、辎重和环境对军争的不利影响,使用金鼓旌旗灵活指挥兵力,掌握好治心、治气、治力和治变的时机以及在各种情况下战场处置方法。


原文 :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合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罢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草则亡,无委积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篇  义

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的解释:

其一,是解释为争胜。如曹操注:“两军争胜。”刘邦骥注:“此一篇,论两军争胜之道也。”陈启天注:“军争者,谓使用军队与敌军实行战斗以争取胜利。”黄朴民注:“军争,指两军争利争胜,即敌对双方争夺取胜的有利条件——有利的战地和战机”。

其二,是解释为争利。如李筌注:“争者,趋利也。”张预注:“以《军争》为篇名,谓两军相对而争利也。”施子美注:“军以利用,故必有所争。然争而不利,反为己害,故其争实难。此孙子所以有《军争》。”李零注:“'军争’,意思是两军争利,争夺会战的先机之利,看谁跑得快,抢先到达会战地点。”刘寅注:“两军相对必争,争者必以利而动,故篇名中多以言利。利非货利之利,乃便利之利。利于我则我胜,利于彼则彼胜,故不得不争也。”

其三,是争形与势。如黄巩注:“军争者,争形势也。”

以上三种解释,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其中,争胜是目的,争利是手段,争形势是表现,目的必须通过手段来实现,手段必须通过一定的形态表现出来。因此,军争就是争取致胜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形势。

篇  序

虚实既定,接下来就应该按照避实击虚展开战略战役部署以实现避实击虚的目的,所以此篇应紧接《虚实篇》之后。如李筌注:“虚实定,乃可与人争利。”张预注:“先知彼我之虚实,然后能与人争胜,故次《虚实》。”邓罗廷注:“虚实形而争端起,次《军争》。”刘邦骥注:“庙算已定,财政已足,外交已穷,内政已饬,奇正之术已熟,虚实之情已审,即当援为将者以方略,而从事战争矣。”

中心论题

存在两种认识

其一,是吴如嵩的观点,其注为:“《军争》讲的是行军,即军队进行的有组织的移动,是军队机动的基本方法”。

其二,是付朝和郭化若的观点。付朝注:“本篇的中心就是研究如何在兵力展开中尽快抢占战略要地、布成有利态势。”郭化若注:“主要论述敌对双方在战略展开中互相争取先敌到达或占领战略要地,先敌展开有利地形上布成有利态势,先察明敌人弱点,以便出其不意,先发起进攻。”

两个观点相比较而言,前者所涵盖的内容有些窄,未能包括本篇所述内容,后者不仅包含了吴如嵩所说,而且还贴近文本内容,故较为合理。

关于后述各篇的战略与战术问题

部分文献在此注解了孙子十三篇的整体结构,认为此篇之后各篇主要论述战争中的战术问题。如陈启天注:“本篇以前,如《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等篇,皆泛论尚未实行战斗之前的要务,必须预为讲求者。自此以下各篇,乃分述关于实际战争之各事,临敌决胜必须注意者。”钮先钟注:“从第七篇到第十二篇,这六片构成全书的第三段,所讨论的大致都是层次较低的问题,换言之,大部分都是属于战术和技术的范围。所以,概括地说,对于战略研究并无太多重要性,不过其中又还是有若干名言值得注意。”李零注:“这五篇(指从《军争》到《九地》,笔者注),从内容上看,应属形势家言。前面,我们也讲'形势’,那是从理论上讲,很哲学,很抽象。这一部分不一样,主要是从战术应用的角度讲,很实用,很具体。”这些观点,虽然比较正确,但还是有补充之必要,其关键点在于这些内容并非一般性战术问题,而是影响和制约全局的战术问题,具有明显的战略性。

因此孙子论述这些问题是从战略的高度来论述的,因而严格地说,仍然是战略问题。

   大笑先生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兵法》第七篇《军争》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七,如何争取到竞争和博弈中的主动权?
七、《孙子兵法》谭 军争篇
在交易中,分析好比军师,而制度好比军规,军规大于一切!
《孙子兵法》译文
孙子兵法 原文与翻译 (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