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全程防治慢病新时代的开始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2015年,是国家深化医改关键之年,也是慢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和“慢病防治工作10年规划”的制定之年。

国家层面,慢病综合防治战略被列入“卫生计生十三五规划”里。考虑到慢性病防治的长期性特点,所以将规划制定周期由5年扩延至10年,即2016年至2025年,总目标与世卫组织提出的2025年全球慢性病控制目标挂钩。

诚然,新规划的立足点还是“防”字,即要实现“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目标,就必须以坚持综合防控策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围绕探索建立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模式而展开,并加于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来做保障,比如国家癌症防治行动计划、慢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等。



要深化医改,与群众看病难无不关系。数据显示,造成城市大医院看病难与大量慢病患者参与就诊有一定关系。若能科学地实施慢病管理,解决这一难题不是不可能的。

慢病防治全程模式分为贯穿疾病全程流程的管理和贯穿出生至死亡的生命全周期管理,高效地融入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制度,目前已在部分社区医疗机构展开,对一定数额的慢性病患者采取疾病全程动态监测,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肿瘤等慢性病的动态综合监测及患者全程系统管理、高危人群监测及防治干预等,通过实行专科医生定期到社区医疗点做医疗指导和日常社区医生对疾病监测相结合的模式,每月评估辖区患者病情和制定干预措施,实现慢性病防治目标,保卫居民的身心健康。



患上慢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慢病累积后果带来的并发症。全程模式防治慢病的工作方法可以解决慢友后患,其的实施,标志着一个崭新的防治慢性病模式已然盛行,一个全程防治慢病的全新时代的开始!

目前看来,“十二五规划”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借鉴到这一轮规划制定中,使新规划紧贴国家深化医改步伐,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慢性病负担持续上升的严峻挑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疾控局局长常继乐:砥砺奋进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70年
卫计委发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北区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4
【致敬经典】首钢模式:中国第一个慢性病防治网络
慢病管理 中医药大有可为
中国慢性病井喷:2.6亿人患病耗3万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