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棱

       黑三棱又名带皮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以上均以质坚、体重、干燥、去净外皮、表面黄白色者为佳。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中文学名三棱
别    称黑三棱,湖三棱
二名法SparganiumStoloniferumBuch-Ha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    纲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目禾本目
科黑三棱科(Sparganiaceae Hanin)
属仅有黑三棱属1属
种黑三棱
分布区域分布于东北、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及西藏。
目录
1药源
药材简介
药材鉴别
2药用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药禁忌
医药选方
临床应用
各家论述
3化学成分
4原植物
生长分布
本科概述
栽培技术
种植鉴别
1药源
编辑

药材简介

【名称】:三棱[1]
【拼音】:Sān Lénɡ
【英文名】:Common Burreed Rhizome, Rhizome of Common Burreed
【别名】:萆根(《抱朴子》),京三棱(《开宝本草》),红蒲根(《本草图经》),光三棱(《药材资料汇编》)。

黑三棱
种中文名:黑三棱
种拉丁名:Sparganiumstoloniferum(Graebn.)Buch.-Ham.exJuz.
种别名:京三棱,湖三棱,三棱
科中文名:黑三棱科
科拉丁名:Sparganiaceae
属中文名:黑三棱属
属拉丁名:Sparganium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江西、湖北、云南省区。
国外分布:阿富汗、朝鲜、日本、中亚地区和西伯利亚及远东其它地区亦有分布。
海拔:below1500
中国植物志:8:025
最低海拔:1780米
生境:湖泊边草丛中
别名:芩根(《抱朴子》)、京三棱(《开宝本草》)、红蒲根(《本草图经》)、光三棱(《药材资料汇编》)、黑三棱(《救荒本草》)、芩草(《字林》)、三棱草(《千金翼方》)。[2]

三棱相册(9张)
处方名:三棱、京三棱、醋三棱。
商品名:荆三棱,又名京三棱、去皮三棱。为植物黑三棱的块根。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江西等地。
药材基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细叶黑三棱、小黑三棱的块茎。
采收和储藏:秋、冬二季均可采收,挖取块茎后,去掉茎叶及须根,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炮制
三棱: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醋三棱:取净三棱片,照醋炙法炒至色变深。每100Kg三棱,用醋15kg。
性状:该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鉴别
黑三棱
该品横切面:皮层为通气组织,薄壁细胞分枝状,枝端彼此相连,形成大的细胞间隙;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中柱薄壁细胞类圆形,壁略厚,内含淀粉粒;维管束外韧型及周木型,散列,导管非木化。皮层及中柱均散有分泌细胞,内含棕红色分泌物。
须知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4.5-9克。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备注
(1)同属植物的块茎作三棱入药的还有:
1.细叶黑三棱:SparganiumstenophyllumMaxim.其特点在于根状茎短不横走,叶窄条形,宽2~3毫米,花穗无梗。
2.小黑三棱:SparganiumsimplexHuds.特征为叶宽条形,扁平,宽5~8毫米,最下部花穗有梗。二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北等省。雌蕊。
药材鉴别


黑三棱
干燥块茎呈圆锥形或扁卵圆形,上圆下尖,长2.5~5厘米,直径1.5~3.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细腻或粗糙不平,有刀削痕迹,并有密集的点状须根痕,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两侧面有突起,凹凸不平;质坚实,极难折断,切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灰白色,向内色较深,中间有多数不明显的维管束小点;气微弱,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以个匀、体重、质坚实、去净外皮、表面黄白色者为佳。主产江苏、河南、山东、江西、辽宁、安徽、浙江、四川,湖北等地亦产。此外,尚有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flaviatilis(Torr.)A,Gray的块茎,在东北及内蒙古、陕西、新疆、江苏等地亦作三棱使用,商品习称“黑三棱”(《开宝本草》记载的黑三棱即此),或称“带皮三棱”。
荆三棱为多年生草本,高70~150厘米,根茎横走,先端具球状块茎;茎锐三棱形,叶扁平,线形,长20~30厘米,宽5~10毫米,基部呈鞘状抱茎;长侧枝聚伞花序有3~8辐射枝,每辐射枝有1~3(~4)小穗,小穗长圆形,长1~2厘米,宽5~8(~10)毫米;鳞片膜质,长约7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先端有芒,芒长2~3毫米;刚毛6,雄蕊3,雌蕊1,柱头3。小坚果三棱形。药材呈近圆球形或倒圆锥形,长约3~4厘米,直径约2~3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红棕色,有皱纹,须根痕较少;去皮者外形与上述品种相似,质轻而坚,横切面平坦,黄色,有散在的维管束;气微,味淡。显微鉴定:块茎横切面:皮层细胞时有残留,偶见草酸钙簇晶散在;内皮层明显,细胞内壁及侧壁增厚。中柱维管束散列,外韧型和周木型。
该品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分泌细胞,内含深黄色分泌物;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黄白色。
① 粉粒单粒圆形或椭圆形,层纹不明显,微小者常数十粒聚成类圆形、卵圆形团块,复粒由2-3分粒组成。
②壁细胞短梭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分枝状,边缘微波状凹凸,长14-270μm,直径9-54μm,壁厚2-27μm,非木化或微木化,壁极厚者层纹明显,孔沟细密,壁较厚者纹孔及孔沟较稀疏。
③ 木化薄壁细胞类长方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长22-234μm,直径9-45μm,壁稍厚,连珠状,微木化。
④ 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54-90μm,壁稍厚,非木化,有稀疏纹孔及孔沟。
⑤ 梯状具缘纹孔导管及少数梯纹、螺纹导管直径9-23μm。
⑥纤维长梭形,长126-280μm,直径7-17μm,壁稍厚,微木化或木化,有稀疏单斜纹孔。此外,偶见类长方形和方形导管傍薄细胞及星状细胞。
2药用
编辑

性味归经

【性味】:味辛;涩;凉。【归经】:入肝。脾经。
【入药部分】: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细叶黑三棱、小黑三棱的块茎。
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中药

黑三棱
治症瘕,积聚,胁肋胀痛,食积胀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蒙药治肺热咳嗽,气喘痰多,肝热,脉热,痨热骨蒸,“宝日”病,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3]
1、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三棱水煎者沸30min,制成含生药75%的煎剂,在100ml保养液中加入三棱煎剂0.2ml,观察对离体肠管的影响,实验重复8次,结果表明,三棱可引起肠管收缩加强,紧张性升高,但其作用可被不同浓度的阿托品所拮抗。对离体兔子宫也有兴奋作用。
  

黑三棱
2、对大白鼠血液凝固的影响大鼠体重200±50g左右,禁食(不禁水)14-15小时,ig三棱煎剂6-8ml,连续2次,间隔1.5小时,总量相当中药15-20g,给药后1.5h,麻醉后自颈总动脉放血。对照组用自来水。观察药物对体外血栓形成的时间,长度,重量,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影响,结果见表1-4。有报道用小鼠做三棱的活血作用,结果表明三棱水煎剂给药(每只相当生药10g),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和减轻重量的作用,还有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致活酶的趋势,降低全血粘度。其结果对传统的活血化瘀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中还发现荆三棱(Scirpusyagara)的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强于该品,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则该品强于荆三棱。
用药禁忌

1、体虚、血枯经闭及孕妇禁服。
2、《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脾虚无瘀滞者忌用,孕妇禁用。”
3、南药《中草药学》:“体虚者忌用。”
医药选方


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25克,肉豆蔻、槟榔各50克,硇砂10克,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50克、川大黄50克,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小儿气癖。
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反胃恶心,药食不下。
用荆三棱(炮)50克、生丁香1.5克,共研为末。每服5克,开水送下。
5、乳汁不下。
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6、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250克,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7、治疗妇人、室女血瘕 月经不通 脐下坚结大如杯 久而不治 必成血蛊:三棱、蓬术各100克芫花50克青皮(去瓤净)75克.上锉如豆大 用好醋一升 煮干 焙为细末 醋糊为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食前用淡醋汤下.(《济生方》三棱煎丸)
临床应用

功效[2]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三棱别名泡三棱、芩根、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黑三棱、芩草、三棱草,三棱具有祛瘀通经、破血消症、行气消积等功效。
药名:黑三棱
  功效分类:祛瘀通经药;破血消症药;行气消积药。
  科属分类:莎草科

 别名:三棱、泡三棱、芩根、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黑三棱、芩草、三棱草
处方名:三棱、京三棱、醋三棱
  商品名:荆三棱,又名京三棱、去皮三棱。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效:祛瘀通经;破血消症;行气消积
  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瘀肿;腹中包块;食积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蒙药多入丸散剂。
  来源: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细叶黑三棱、小黑三棱的块茎。
  炮制方法:
  1、三棱: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2、醋三棱:取净三棱片,照醋炙法炒至色变深。每100Kg三棱,用醋15kg。

作用
三棱具有祛瘀通经、破血消症、行气消积等功效,三棱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以破血祛瘀之功较强,三棱药性峻猛,能伤正气,非体虚者所宜,如体虚无瘀滞及瘀症出血者不宜应用。
1、三棱治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三棱治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三棱治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4、三棱治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5、三棱治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三棱适用于多种肿瘤,如卵巢癌、宫颈癌、肝癌等。三棱常与香附、莪术、紫草根、木馒头等配伍治疗气血结积、瘀血瘀滞的卵巢癌、宫颈癌等。三棱常用白花蛇舌草、大腹皮、茯苓、莪术等配伍治疗气滞血瘀、热毒蕴结的肝癌。此外三棱还适用于血瘀气滞、腹部结块、肝脾肿大、经闭腹痛、食积胀痛等。
用药禁忌
体虚、血枯经闭及孕妇禁服三棱;脾虚无瘀滞者忌用三棱,三棱以破血祛瘀之功较强,药性峻猛,能伤正气,非体虚者所宜,如体虚无瘀滞及瘀症出血者不宜应用三棱。
各家论述


黑三棱
1.王好古:三棱,破血中之气,肝经血分药也。三棱、莪术治积块疮硬者,乃坚者削之也。通肝经积血。治疮肿坚硬。
2.《纲目》: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
3.《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棱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血之要药。以治男子痃癖,女子症瘕,月经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症。若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若细核二药之区别,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
4.《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
5.《开宝本草》:主老癖症瘕结块。
6.《医学启源》: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气。
7.《本草经疏》: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症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洁古谓其能泻真气,真气虚者勿用,此见谛之言也。故凡用以消导,必资人参、芍药、地黄之力,而后可以无弊,观东垣五积方皆有人参,意可知矣。何者?盖积聚症瘕,必由元气不足,不能运化流行致之,欲其消也,必借脾胃气旺,能渐渐消磨开散,以收平复之功,如只一味专用克消,则脾胃之气愈弱,后天之气益亏,将见故者不去,新者复至矣。戒之哉。8.《本草图经》:今三棱荆、湘、江、淮水泽之间皆有。叶如莎草,极长,茎三棱如削,大如人指,高五、六尺,茎端开花,大体皆如莎草而大,生水际及浅水中,苗下即魁,其旁有根横贯,一根则连数魁,魁上发苗,采时断其苗及横根。形扁如鲫鱼者,三棱也;根末将尽一魁,未发苗,小圆如乌梅者,黑三棱也;又根之端,钩屈如爪者,为鸡爪三棱,皆皮黑肌白而至轻。三者本一物,但力有刚柔,各适其用,因其形为名,如乌头、乌喙,云母、云华之类,本非两物也。今人乃妄以凫茨、香附子为之。又《本草》谓京三棱形如鲫鱼,黑三棱形如乌梅而轻,今红蒲根至坚重,刻削而成,莫知形体,又叶扁茎圆,不复有三棱处,不知何缘名三棱也。今三棱皆独旁引二根,无直下根,其形大体多亦如鲫鱼。
3化学成分
编辑


黑三棱
黑三棱,块茎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苯乙醇(benzeneethanol),对苯二酚(1,4-benzenediol),十六酸(hexadecanoic acid),还有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3,4-二氢-8-羟基-3-甲基-1H2-苯并吡喃-4-酮(3,4-dihydro-8-hydroxy-3-methyl-1H-2-benzopyran-4-one),1-羟基-2-乙酰基-4-甲基苯(1-hydroxy-2-acetyl-4-methylbenzene),β榄香烯(β-elemene),2-呋喃醇(2-furanmethanol),2-乙酰基吡咯(2-acetylpyrrole)等共21个成分。又含多种有机酸:琥珀酸(succinic acid),三棱酸(sanleng acid),9-11-十八碳二烯酸(9-11-octadedicenoic acid),9-12-十八碳二烯酸(9-12-octadedicenoic acid),10-十九烯酸(10-nonadecenoic acid),11-二十烯酸(11-eicoseno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3-苯-2-丙烯酸(3-phenyl-2-propenoic acid),壬二酸(azelaic acid),癸二酸(decanedioic acid)以及含有C8-C10、C12、C14-C20的脂肪酸。还含刺芒柄花素(formonet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
2.小黑三棱,叶、根含生物碱;地上茎含维生素C。
4原植物
编辑


黑三棱
黑三棱为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横走,下生粗而短的块茎。茎直立,圆柱形,光滑。叶丛生,2列;叶片线形,长60-95cm,宽约2cm,先端渐失,基部拖茎,下面具1条纵校。花茎由叶丛中抽出,单一,有时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集成头状花序,有叶状苞片;雄花序位于雌花序的上部,直径约10mm,通常2-10个;雌花序直径12mm以上,通常1-3个;雄花花被片3-4,倒披外形,雄蕊3;雌花有雌蕊1,罕为2,子房纺锤形,花柱长,柱头狭披针形。聚花果直径约2cm,核果倒卵状圆锥形,长6-10mm,径4-5mm,先端有锐尖头,花被宿存。花期6-7月,果期7-8月。生于池沼或水沟等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宁夏、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细叶黑与本种与黑三陵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较矮小,根茎短,块茎较小,茎直立,纤细、叶片决条形,长达65cm,宽2.5-4mm,中脉明显雌花序1-2(-3)个,无模,球形,直径约8mm,雌花密集,花被叶膜质,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1.5-2.5mm,雌蕊长约3.5mm,子房狭长,上部变细成花注,柱头狭长圆形;雄花序通常7个左右,本月茎或分校预部,谁花密集,花被片3,膜质,狭匙形或匙状条形术1.5-2mm,雄蕊3,长2-3mm,有长花丝。
小黑三棱与本种与前两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茎不分枝,通常无根茎,块望较小。叶片狭条形,长达60cm,宽5-8mm,中脉明显。雌花序2-4(-6)个,最卜面的1-2个有便,球形,直径约8mm,雌花密储,花被片3-4,狭匙形,有不整齐小齿,雌蕊纹外向锤形,长约5mm,花柱长约2mm,柱头钻形;雄蕴含序5-7个,雄花密集,花被片膜质,近狭条表,长约3mm,雄花长达5mm。聚花果直径约1.5cm;果实纺锤形,先端渐狭,有宿存花被片。此外,在吉林、安徽和江苏等省的个别地区用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yagaraOhwi的块茎作三棱商品收购。
生长分布


黑三棱
生态环境:
生于池沼及水沟等地。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宁夏、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分布于东北,河北等地。
分布于东北各地。
本科概述

黑三棱科仅包括1属—黑三棱属(SparganiumL.)约20余种,分布在北温带和澳大利亚,中国有约6种,分布在东北到西南一带。本科植物为水生植物,生长在沼泽地带和湖泊边缘浅水处,有根茎和茎;叶狭长,无柄,直立或浮水;花单性,雌雄同株,每一花序上,雄花束生于雌花束之上,花被由延长的鳞片组成;果实的外果皮为海绵质。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香蒲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将起放在新设立的禾本目内。
栽培技术


黑三棱
生物学特性
喜暖湿润气候,宜在向阳、低湿的环境中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可栽种在沟渠、池塘的浅水处,也可栽在水田里。栽培技术用块茎繁殖。冬季收获的块茎,放于客中贮藏,翌春用贮存的块茎或临时挖取的块茎为繁殖材料,按30cm开穴、深约10cm,每穴平放块茎2-3个,栽后浇灌清水,经常保持有水。
田间管理
苗出齐后,须经常拔除杂草;生长期中追肥2次,夯苗后追肥1次,以人畜粪水为主,也可施用硫酸铵,5-6月进行第2次追肥,先撤施草木灰或圈肥及过磷酸钙,施后中耕薅到土里,并实行浅水灌溉,切忌断水干旱。冬季苗枯时收获,割去枯残茎叶,挖取块茎,洗净,晒至八成平时,放入竹笼里,撞去须根和粗皮,或削去外皮,晒或炕至全干。 春、秋季采挖块茎,除去茎叶及须根,削去外皮,洗净泥土,晒干,切片备用。生用或醋炙用(三棱100公斤,醋30公斤)。
种植鉴别


黑三棱
名称:黑三棱
来源:该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stoloniferum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植株质地疏松呈海绵质,绿色。根状茎圆柱形,横走于泥中,下生粗短的块茎及多数须根,茎直立,圆柱形。叶丛生,排成2列,长条形,长60~-5厘米,宽8-4毫米,先端钝,全缘,中脉在下面突出成棱,基部鞘状,三棱形,抱茎。6-月间从叶丛间生出花萼,不分枝或分枝,具叶状苞片,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密集成圆头状,排成疏离穗状花序,雄花具有3雄蕊,雌花具单心皮雌蕊,或少为2个离生的单雌蕊。果为核果状,具棱角。分布于东北、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及西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棱[图]
荆三棱
不老药 --- 锁阳
锁阳(中药)
益唯森小课堂|沙生植物锁阳
毛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