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方剂学常用的八法是指高层次治疗大法

常用治法有一种归纳总结的过程。这里常用治法所指是指的大法。就我们刚才讲治法多层次的特点,中间的大法这个层次。这个大法是针对一类病机共性。一类病证的病机共性。针对这个共性所产生的治法。这一治法有个归纳过程。历史上归纳很多种模型,我们侧重点长期以来是以程锺龄的《医学心悟》的归纳《医门八法》作为治疗大法。也可以说作为治疗大法的一种代表。所以常用治法这一节的前面一节,我们主要谈到这种归纳这个八法,思路是怎么产生的?这里要补充一点,说明程锺龄思路的一种想法,怎么就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把它归纳出来了?

我们看《医学心悟》,他自己讲:“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这里明确说明了,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是八纲,八个字是来统帅病情的,八纲也是程锺龄总结的。他是根据八纲推导出来的八法。有的时候同学要问,程锺龄制定了八纲,八纲是一种病机的共性,病机不是有多层次,针对病机多层次,针对病机产生治法才是多层次的。

那他的八纲、八法是什么关系呢?大家虽然有时觉得是对应的,但也不是八个和八个具体,机械僵持对应的。他怎么推导出来的呢?因为八纲当中如果分析的话,表里是指的相对的病位结构,历史上相对的病位结构,历史上医学形成过程当中,有很多这个是相对概念,表里,表并不是光指你的皮毛的表,后面我们学到小柴胡汤,这里在回顾《伤寒论》,它那个原文就会体会到,有些表、里它有相对概念,但是它是病位概念,这是确定的。阴阳是总括的一种概念,总体总括的属性。它来统其他六纲的。而其中根据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那是很具体的,它是描述病性的,而寒、热、虚、实描述病性是反映出来了两方面的问题。寒热反映的是人体阴阳失调的程度估计。虚实反映的是人体邪正斗争的力量对比。这两组矛盾复合交叉,反映出完整的病性,疾病性质。

对一个疾病的概念,中西医都一样的,都有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就是了。我们前面提到病因的话,中医是间接综合推导为主,直接观察分析为辅。西医学恰恰倒过来。直接观察分析为主,间接综合推导为辅。不同时代产生了。病位的话,中医学是功能定位为主,结构定位为辅;现代医学是功能定位为辅,结构定位为主。

因为现代医学查来查去查不到的,一定要逼着他说个病名,它要告诉你神经官能症,什么什么综合证,这不是功能定位了吗?它也要功能定位。它是结构定位为主,功能定位为辅的。中医学是相反的。 但性质上,现代医学是贯穿于全病的过程的一组矛盾作为属性,炎证,现在非典型肺炎,当然还没弄清楚矛盾,大叶性肺炎,细菌侵袭,引起炎症,这个炎证贯穿于始终。划分四个阶段,充血期、红色肝变、灰色肝变、吸收消散四个期。这四个期围绕着炎症的演变,一组矛盾。

中医学不是,它二元病性,必须是二元病性,两个角度,就像看电影,立体的,一个交叉点。邪正斗争的力量对比,阴阳失调的程度估计,虚实、寒热两组病性,复合交叉,来描述一个疾病,病性。这两个是决定疾病性质非常重要的。程锺龄正是抓住了寒热、虚实病性,作为确定治法的纲领。因为高层次的治疗大法,它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病位,表里是病位概念。所以抓住寒热虚实,那它怎么演变这个呢?怎么推理这个过程呢?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

寒 → 温单一治法

(七法) 和(复合治法)八法

热 → 清

虚 → 补

实 → 泻

汗吐 消下寒热虚实病性分别对应产生的是,寒则热之,温法;热则寒之,清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里的泻是广义的。这里的泻是驱邪的一种广义的提法。不是光攻下那个泄。驱邪用汗吐下,三个途径驱邪。这三法加在一起,是六个法。汗吐下的驱邪,都是一种急性驱邪,紧急驱邪,都是治疗较快的,有些邪你快不了的,渐渐积累形成的,那这种情况中医有消法,因此实证用泻法里面推导出来了汗、吐、下、消四个方法。加上上面温法、清法、补法七个方法。七法。这七法有个特点,都是单打一的。都是单一的。

但中医学非常强调对立病性的同时存在,中医描述疾病性质,当然这个我们后面找时间还可以再讨论,它容易讲远了。对立病性同时存在,往往在人体身上,对立两种矛盾性质会同时存在。这种情况往往要用复合治法,而不是单一的治法。这种复合治法的一个特点,就体现在和法。因为这七个单一治法,加上一个复合治法,就是八法。这八法就是程锺龄针对八纲里面病性,推导出来的。它反映了高层次的治法,并没有结合具体病位的,你要落实到具体方剂的时候,还是要把它结合到它的病位。组方的时候,又要结合到它的病势,病势就是趋势,传变。哪里传变而来,可能转归向哪里而去。所以我们说八法是属于高层次治疗大法,就指的它不是具体治法。是统帅这一具体治法的,是针对一类病机共性所采用的治法,这样呢,同学们可以根据八纲,怎么推导出这个八法,这个过程也使得针对病机确定治法,形成一个紧密的联系,而不是把它看作是病机是病机,治法是治法,各自一个体系,虽然各自一个体系,但是治法针对病机产生,你这样在理、法到方的时候,主治,你才可以使方形成针对病机,体现治法,融会在一体。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否则是各学各,因为方剂学和前面的中基、中诊、中药不同,它们都是基础的,互相各反映了一个方面,我们要把那组合起来,方剂学要组合起来,也就是说它搞成了那个盖房子的预制板,它搞成的这个门窗,对吧?我们要加工形成一种基本构件,这种基本构件,这一方,它得用在临床见证哪一类的,西式的,中式的,你们分别可以去用,而不是零碎材料。而构成一种基本成品。那你有个组合过程,那就是说病机、治法、方剂这个过程,辨证论治这个过程,方剂到用药,你在当中要给它一个融为一体的一种组合过程。

根据邓中甲讲方剂学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学习笔记8
六经病机与治法初探
胡希恕讲伤寒见解分享
名老中医 俞长荣经验——《伤寒论》精华在于诊治大法
文魁脉学概述
简单实用的八纲辨证,您真的懂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