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种口渴叫越喝越渴,解法:健脾益气+温补命门火+疏肝宁心活血

口渴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有时一整天忙得忘了喝水,又或是太阳底下运动后,口渴难耐,咕咚咕咚喝几口水,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但有的人,“口渴”却成了一种病。喝了水也不解渴,越喝越想喝,一喝就想上厕所,还伴随身体消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中医又是如何看待与应对?

有这么一位朋友:

口渴喜饮,小便频数,消瘦乏力近3年余。口渴喜饮(以饭前为甚),小便频数伴遗尿(咳嗽、喷及听见水管流水声有遗尿现象),形体消瘦,少气懒言,精神萎靡。伴胃脘部胀满不适,自感胸闷如石头压堵,甚则感到呼吸困难,纳呆少食。平素怕冷也怕热,以怕冷为主,尤以冬天为甚。夜寐一般,多梦。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大便塘薄,日行1-2次。唇色紫暗、舌暗红。

我们以他为例来具体说明吧:

他以口渴喜饮、小便频数、消瘦乏力为主诉,故诊断为“消渴”病。是手术后出现上述症状,从中医理论而言,手术耗气伤血,加之患者表现为少气懒言、精神萎靡故“气虚”当为病机核心。

《内经》言:“脾为胃行其津液”,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津液输布不利,为其核心。脾胃运化失职,胃主受纳失常,故见纳呆食少、身体消瘦。

气虚日久或气虚严重累及伤阳,阳气不足,气化失职,津液失于温煦蒸化,津不上承,故见“口渴喜饮”。结合患者症状,小便频数伴遗尿,机体畏寒怕冷,以冬天为甚,所以温阳化气当与健脾益气同等重要。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胃脘部胀满,自感胸闷如石头压堵,且严重时呼吸困难。

从理论上来看似乎应为脾虚运化失职,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不降,“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然结合平素情绪不稳、易激动,加之病久多方求医显效一般,必定导致心情郁闷、愁思胶结。

因此在考虑脾虚导致胃气不降的同时,必须明白胸闷、压堵感、呼吸困难实为精神情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性症状。所以用药时应佐以疏肝理气,但应留意克伐太过之虞。

唇色紫暗、舌暗红为气虚血瘀之象。

综上,对该患者的组方应以健脾益气为主,温补命门之火为辅,佐以疏肝、宁心、活血。

这里说明一点,为什么这里没有具体的方和量,只有思路?内行人只需要一个思路,就可以随症加减,而外行人只会盲目照搬照抄,但是每个人的问题都是有差异的,如此盲目乱用,只会适得其反。

消渴一病首见于《内经》;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详细论述,并给予了治疗方法;明朝戴思恭的《证治要诀》中明确提出上、中、下三消;《证治准绳》中对三消临床做了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提到消渴病“多发痈疽”,故后人常将消渴病与西医的糖尿病混为一谈。我个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左振素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治验两则总结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益气养阴汤治头痛头晕等症
补脾,有这十四种方法
遗尿、淋漓不禁特效按摩方法
产后实用调理方法 ▏泽正健康
中医有效提高免疫力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