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青铜器的铭文(2)

1939年,司母戊鼎被当地村民挖掘出土后,恐其被外人掠走,又重埋于地下,直到1949年6月第二次安全出土,可惜出土时已失去了一个立耳。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所陈列的司母戊鼎有一个立耳是修复时照着另一个立耳铸成安装上去的。据考古学家考证,这是一件武丁之子商王祖庚时期的彝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了。它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也是世界各地青铜时代文化中少见的大器物。

其实像这样大型的青铜重器在我国出土的远远不止此一件。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内还发掘了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墓,墓内出土了一对司母辛方鼎,通高80多厘米。这一对方鼎的形状和司母戊鼎十分相近,前者仅仅小了一点,鼎内所铸铭文的字体也很接近。

3 唯一的商代人面铜方鼎

1959年,长沙宁乡出土了一件商代人面铜方鼎。该人面方鼎通高38 5厘米,器身高16 6厘米,作长方形,底口唇卷边略小于口,内唇沿斜削。竖耳,耳高7 3厘米。圆柱足,足高14 6厘米。器身装饰为浮雕的四个人面,前后两侧的较大,宽16 4厘米,高13 6厘米;左右两侧的较窄小,宽是13 8厘米。该鼎的耳上部有一云勾纹,耳下部有一弯曲的手爪形纹饰。除了耳较粗大,张扬于两侧,人面五官比例和布局与现在一般面部并无差别,十分准确。面部表情严肃,面宽而方,嘴大而宽,唇部突起,颧骨高耸。专家根据方鼎的造型、纹饰和鼎内侧面中部口处有篆体铭文“大禾”两字等特点,确定其反映出浓厚的商代青铜器风格,大约是商晚期制造的。

早从新石器时代起,这种用人面或以人面为主作装饰的青铜器就有不少。而人面方鼎是用四个人面作为主要装饰的铜器,是目前见到的唯一一件,在历代商周金石图录中都没有类似的著录,足见这是一件稀有的珍贵文物,现由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4 现存仅有的商代铜象尊

1975年2月,在湖南省醴陵县仙霞乡狮形山的山坡上,人们挖土植树时发现了一件铜器。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铜象尊,是现在所见到的唯一的一件商代象尊。铜尊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之一,盛酒。这件铜象尊出土在距山顶10米多的山坡上,埋在离地面15厘米左右土内。经实地调查,周围没有再发现其他器物。根据象尊出土的位置和有关情况分析,这件铜象尊,很有可能是当时统治者祭祀名山、湖泊、河川时掩埋的祭器。

这件铜象尊,通高22 8厘米,宽14 4厘米,长26 5厘米,重2 775千克。出土时已经没有盖子,右耳也是残缺的。尊上象的前额扁平,嘴部向前突出,象牙露出口外,短颈,眼、眉都突起,大耳,长鼻。鼻有向前上方伸的趋势,鼻下端有作为装饰或者别的用途的嵌铜痕迹。鼻端有孔,与腹部相通。背部有椭圆形孔,躯体肥大,臀部出棱,尾下垂。四肢粗壮,足有五趾。象尊的花纹装饰精致且繁缛,就拿长鼻上的纹饰举个例子,象尊的鼻子整个装饰得宛如凤鸟:鼻端作凤首形,凤冠上伏一虎,虎口又衔蟠虺,鼻下端构成倒悬的蟠虺,形态生动逼真且不失华丽。

5 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周艺术——青铜艺术的瑰宝(之二)
狞厉之美——恐怖神秘又充满稚气的商代青铜器
问礼四方——河北出土商代青铜器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珍品
青铜器:罍
商周时期青铜文物鉴赏:工艺真是太赞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