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学会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mp3 来自楼上大叔说 14:30

1


我们说,关键对话要在安全的氛围下才能进行。那么,破坏对话安全氛围的元凶是什么呢?是情绪!

当说话的人情绪失控了,说出的话就特别难听。可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一旦情绪激动把话说出去了,要收回来就难了。所以最好是别在气头上说话,怎么才能做到呢?就是尽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要控制情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说情绪控制不好是自己的脾气差,是天生的。如果要认为自己的脾气是先天遗传的,那肯定就没办法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还有人把自己的情绪不好归结为他人,是别人让我情绪失控,是别人惹我生气,是他们老是欺负我,我才忍无可忍的。不是我情绪不好,是这个世界太糟糕。


这样的想法太普遍了,包括我自己原来也是这么想的。要把怎么控制情绪说清楚不容易,很烧脑,需要你有一些耐心。因为它要颠覆我们过去的一些认知。


2


要颠覆哪些认知呢?有两个,就是书里说的两个声明:


声明一:情绪并不是笼罩在你周围的一层薄雾,不是别人给你的。不管你多么振振有词地指责别人,实际上其他人是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自己制造自己的情绪,是你让自己感到害怕、烦恼或气愤。让你产生情绪的永远是你自己。


声明二:产生负面情绪后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控制它,要么被它控制。也就是说,在出现强烈情绪时,如果你没办法驾驭它,就会成为它的俘虏,成为情绪的奴隶。


可能有些人看到第一个声明,就已经被生气的情绪控制了,心里想:简直是胡说八道,如果没有外部的刺激,我怎么可能产生情绪嘛?当然是其他人让我陷入某种情绪的。

3


您别着急,我一开始也和您想的一样,等理解了书里的观点,对自己帮助挺大。


我们先拓展一下相关知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写过一本畅销书叫《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书里创建了情绪管理ABC理论。

A表示激发事件;

B表示个体针对此激发事件产生的一些想法,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大家千万别小瞧了埃利斯,他可是被公认为世界前三名最具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之一。

  • 排在第一的是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

  • 排在第三的则是鼎鼎大名的弗洛伊德,埃利斯居于第二。


一般人会认为是激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


埃利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就是激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激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

这让我想起了心学大师王阳明25岁那年再次参加会试,连金榜都没上,大家都说王阳明丢了大人。

当时王阳明淡定的说了句“世人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这是一句很有圣人气象的话。

同样不被外界事件左右的,还有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成都两个私家车司机,车刮了以后,两个人用猜拳“石头剪子布”来分责任,然后两个人还一起吃火锅去了。同样是车被刮了,有些人是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所以,不是别人或者是外界事情让你生气,是自己的认知让自己产生情绪。

4


好,回到书里。这本书里也提出了几乎相同的说法,就是我们在观察到的事实(看见的、听到的等)和我们采取行动之间还有两个中间环节。

这两个中间环节是“主观臆断”和“形成感受”。完整过程是我们观察到一个事实,然后马上在脑子里做出臆断,也就是在脑袋里对看见的事情加上自己的判断,出现了一个想法,然后这个想法让我们形成了感受,最后才变成我们的情绪和行动——“打或者逃”。


所以,是我们的想法影响了我们的感受,形成了我们的情绪。因此,要控制我们的情绪,关键的秘诀是控制住我们的想法。如果我们有办法控制内心产生的想法,我们就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进而掌控整个关键对话的表现。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就是如果要改善关键对话的结果,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要控制好情绪,先要控制自己的想法。可怎么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呢?

5


要控制自己的想法,首先要看看想法是怎么回事儿。


想法首先是在大脑里面形成的,是对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的主观加工。换句话说,想法就是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我们是在用想法来解释、判断我们看见、听到的事实。


人的想法是受自己世界观、价值观影响的,这些东西给人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你看见的事实,都是自己意识加工过的事实。也就是说你所谓的事实是受你大脑意识影响过的事实。这就是量子力学里面说的“量子纠缠”,也是佛家说的“一切唯心造”的意义。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你看见的世界是你意识影响后的世界。也就是“相由心生”,这个“相”不仅仅是人的相貌,而是指你看到的一切实相。


可为什么普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或者说不能靠自己的意识“心想事成”呢?因为意识本身太快,远远超过光速。比如我说一句,月亮。你的意识马上就到月亮上去了。我说秦始皇,你的意识马上就回到2000多年的秦朝了。所以人的意识可以超越时空,又因为它实在太快,快到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它就已经在脑袋里面帮你完成主观臆断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普通人的意识特别散乱,我的眼力是散乱的、听力是散乱的,嗅觉、味觉、触觉同样都是散乱的,也就是每个人的状态都是散乱的。散乱,使人的想法不稳定,又因为每一个想法都对应一个情绪,人的想法不稳定,所以情绪就不稳定,变化无常。不稳定就是散乱的,散乱是没有力量的,所以普通人的意识就没有力量,也就是念力不够,也就没办法心想事成了。


6


我们说人的想法是受脑袋里面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世界。这就是同一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


在人的头脑里面经常会有3种错误的认识,影响我们的主观判断。


第一种是受害者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这种想法的模式是:对方是邪恶的、错误的、愚蠢的,自己是善良的、正确的、聪明的,是别人做出错误或愚蠢的举动,结果让我成为无辜的受害者,替罪的羔羊。


比如,你不断跟别人抱怨老板是个混蛋,免了你项目经理的职务,太不公平了。但实际上你是隐瞒了自己工程延误,让老板陷入危机的事实。


第二种是大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我们在脑袋里面虚构这样想法的时候,会把别人想象成十恶不赦的坏蛋,把问题归咎于对方的邪恶目的,我们会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的想法。这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一句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比如,我们会给对方贴上某种特色“标签”,像是自然地认为,当官儿的都是坏蛋,没有好东西。


第三种说无助者想法——这事儿我也没办法!我们总认为自己无力做出任何积极努力或表现的有所帮助。我们会说:跟老板说也是白说,他肯定听不进去;或者,别对孩子大喊大叫,他不会听你的。


正因为我们脑子里面总是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认为我很难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看待别人。

7


问题找到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也找到了,那怎么解决问题呢?有两招儿:行为回顾和改变主观臆断。


行为回顾是什么意思呢?先看看正常人行为是怎么产生的。正常人产生一个行为,包括说一句话,都是这么个程序:

看见或听见一个事儿——产生一个想法——形成一个感受——采取一个行动。


行为回顾就是倒着来。先放慢节奏,然后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看看自己有没有沉默或暴力回应。

我怎么说了这么一句话?——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

问自己是什么情绪让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

要问自己产生这个想法有什么依据?


这个反推过程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理解和描述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感受理解的越准确,越容易解决问题。二是在分析自己想法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把想法和事实混为一谈。比如说:路易就是个大男子主义的白痴,不信你去问问大家。这就是想法儿不是事实。这个练习在《非暴力沟通》里面有,可以看一看。


实际上区分感受想法和事实是非常难的。比如,他朝我瞪眼、他挖苦我。这是事实吗?不是,实际是带有判断和归因性质,这些措辞实际上还是女的想法而不是事实。不是有一个东北人的段子吗:你瞅我干哈?我瞅你咋地?于是两个人打起来了。

8


改变主观臆断是什么意思呢?

  • 第一个就是把前面说的自己是个受害者,变成自己是个参与者。简单说就是不要觉得都是别人的错,看看自己在这个里面是不是有错;

  • 第二个要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就是学会别老把对方看成大坏蛋,而是看成正常人,是一个充满人性的人;

  • 第三要把自己从无助者变成行动者。就是问自己:要实现这些目的,我应该怎么做?


我们今天学习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的秘诀,就要控制自己的想法;要控制自己的想法就要学会看事实,也要学会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这样看世界,我们的情绪会更好,生活也会更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成熟的职场人,都懂得如何控制情绪
情绪永远是你自己的,和别人无关
认知升级:看见主观,回到客观
真理实现篇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想法使然
关键对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