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涯头条〗轻松学中医系列14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09:55:00
  51、荆芥穗5
  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
  荆芥分为荆芥跟荆芥穗,荆芥穗就像稻穗的道理。
  有穗质就重,它能够直接入到下焦,由于穗辛温发散之力强。
  它能够把下焦的风湿透出来,一般风药只是祛除肌表的风邪,而荆芥穗能深入下焦筋骨,还能入血分,把血分中风湿透出来。
  至于荆芥穗为何能清头目,为何能治便血,为何能疏风散疮,治疗皮肤病疮疡初起等病症?
  我们来看看这里头的道理。
  大家就要来了解一下风药,你如果知道风药的一些特性,那你既可以知道药性赋讲荆芥的作用,还能够知道这里面没讲到的一些作用。
  学药物要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是我们一直跟大家强调的。
  我们要抓住药物作用的原理,荆芥它是风药,风药总结有三大特点,第一它能够解表疏风,说白了就是把你肌表的风邪透出去。
  好比如说你身上有风疹瘙痒该怎么办?

  


  你如果学了荆芥穗,你完全自己就能够想出些招子来,最简单的就是搞一大把荆芥,可以跟荆芥穗一起连用,煎汤来洗澡。
  痒哪里洗哪里,周身痒就洗擦周身。
  中医认为,痒为泻风。
  身体有瘙痒就是在自救,想要把风邪疏泄出去,但要疏泄不出去。
  这时你就要借助一点药力,把它驱逐达表,就像把窗户一打开来,浊气散出去,里面就清新,大家相安无事了。
  这就如同家里飞进来一只蜜蜂,嗡嗡地叫,窗户又关住,它想出又出不来,闹得人心烦。
  你只要把窗户打开来,蜜蜂飞出去,家里宁静了,心就不烦了。
  所以你一把肌表毛窍打开来时,风邪透出去,不痒了,心也就不烦了。
  上次有个病人,皮肤瘙痒,不是很重,就是一抓就痒,搞得晚上都睡不好。
  我们一看他舌苔淡薄,脉有点浮。
  便跟他说,脉浮主表,有一分脉浮就有一分表证。
  然后给他用感冒冲剂,他看了笑笑说,我没有感冒,怎么吃感冒冲剂呢?我这是皮肤瘙痒啊?
  我们跟解释说,我们不管你是感冒还是皮肤瘙痒,中医不管你的病名是什么,看的是你肌表被风寒所束缚,风寒不得外散,可以感冒,可以皮肤瘙痒,也可以心烦失眠,甚至可以咳嗽,没有胃口。
  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买含有荆芥、防风之类的感冒冲剂。
  吃两天,再去挠就不痒了,我们跟他说吃时要用热水,最好用姜枣茶送服,他吃后微微出了点小汗。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10:43:36
  51、荆芥穗6
  古人说,风邪可以一汗而解。
  通过这个病人,我们体会太深了。看来你用得好,感冒冲剂居然可以治皮肤病,中医抓的是病机,抓的是外感表证。
  而且病人痒消失后,睡眠还好了。从此我们更懂得这个道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你身体瘙痒会心烦,你把痒消除了,心也就不烦了。
  所以现在很多病人晚上失眠心烦,表面上是心出了问题,然后你一摸脉,如果带浮的,你要先给他解表,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病人,或者穿裙子,或者经常在空调房,毛孔被风寒闭住,就像关住窗户一样。
  这样五脏的热不能很好地发越出来,闷在心中当然烦了。
  所以你能够用好解表的风药,居然可以治疗顽固的失眠,这正是中医整体观的表现。
  表闭里郁,想要吧里郁疏通,先要把表闭解开。

  


  把窗户一开,凉风自然进来。
  所以古人说诸症当先解表。
  用风药来解表,治疗感冒瘙痒或者失眠,真是一种妙招啊!
  取它就是打开身体肺盖的作用。
  肺主皮毛,当你周身汗孔皮毛开合正常时,烦热自消,瘙痒自除。
  当然你如果要开汤方也可以专治瘙痒的汤方有很多,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祛风邪外出,一类是除湿毒下行。
  像这类风邪束表的瘙痒,脉浮的,我们就用祛风邪外出的风药。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11:31:23
  @翠翠不入 1146楼 2014-04-04 18:36:10
  每天的好习惯,常常看帖,常常顶帖:)
  老师知识渊博,讲解的十分深刻 .健康是人类根本之根本.老师开创帖子,中医教育领域,属于上工之行为.愿我中华永远受惠于中医.
  -----------------------------
  上工治未病,这是传统医学才有的高瞻远瞩目光。
  治病如果不从一辈子的角度来,你很难把握住大根大节。
  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不为终身健康,而学习养生之术者,不足以治一时之病。
  不为全家安康,而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者,不足以治一身之病。
  所以我们要从医治一些病痛作为跳板,进而去领悟如何防治大部分病痛。
  我们要从学习一两味药里头,去领悟中医理法之美,保健之妙。
  治未病应该教育先行,应该普及打头。
  现在不是因为疾病多,而是因为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太少了。
  现在不是因为病难治,而是因为人们太缺乏健康的正知正见。
  现在不是因为药不灵,而是因为人们普遍消耗透支身体精血的程度是古人的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
  生病起于过用,健康源于保养。
  上工治未病,治的就是如何保养好精气神,如何在你大量消耗精血之后,懂得及时给自己充电。
  一个不懂得养生的人,他是不懂得如何做事业的。
  一个不懂得休息的人,他是不懂得工作的。
  一个常常透支自己身体却不以为然的人,他很快就命途多舛。
  所以回归健康才是我们乃至整个人类将来共同的追求,对这些方面的强调再怎么多都不过分。
  所以大家看帖不求贪多,就求每天为自己健康,为自己身心充点电。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11:49:27
  @翠翠不入 1170楼 2014-04-05 10:43:29
  今日看到食不言不视不思,自觉的很惭愧,以前自己小的时候父亲常这样教导,如今自己不够这样做好,也没在这方面去用心教导自己的孩子。真是想来自己很不孝,也很惭愧
  -----------------------------
  食不言从《论语》孔子的时代,就开始教导了,这是中华民族养生文化智慧的结晶。
  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咽炎食道炎胃炎?
  昨天还有一个女孩子她有严重的胃病,又有咽炎食道炎,她问这病是怎么得的,我们跟她说,这是不听爸爸妈妈话得的。
  她立刻呆了,不听爸爸妈妈话,怎么会得咽炎胃炎食道炎呢?
  这样的逻辑出自于一个医生之口,实在是不可思议。
  于是我们再细细跟她解说,以前老一辈人吃饭没电视看,安安静静吃,根本不会肆无忌惮地讲话,让大家都相互吃大家的口水,所以一个家庭文化,就看它餐桌。
  如果餐桌上都吵吵嚷嚷,那这家庭的养生文化可想而知。
  所以说,现在大家去看,为什么那么多病?
  养生文化严重短缺啊!
  这种断层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所以健康危机才重重。
  我们回归来看为何没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居然得了咽炎食道炎胃炎呢?
  原来这女娃子一天到晚,话说不断,止都止不住,来看病一大堂人,从头到尾就她说话最多。
  吃饭也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
  大家想想,中医是怎么认识疾病的,是从升降的角度去认识各类疾病的。
  人吃饭应该把食物往胃往肠里纳,往下送,应该让气血集中地聚在胃肠上,默默地消化。
  但是现在很多人不同了,边吃饭边聊天,都把气血调到大脑上来,调到嘴巴上来,这样脾胃中势必就会缺血而拘挛。
  也会因为缺乏气血的热量,而不能够把食物给暖热。
  同时大家可以看吃饭说话最容易呛到,为什么?
  因为吃饭食物是往下走,说话是把气血往上提,这样上下相互冲撞,你究竟是要让食道往下顺,去送食物,还是要它往上走,去提供语言思想所需要的能量呢?
  这样食道它不知道听谁的,就升降失司,堵在那里,在中间卡轮子,上上不了,下下不了,这样局部的咽炎食道炎胃炎就纷纷来了。
  其实这些炎症说白了就是升降紊乱,局部瘀滞的产物,是气血在局部打结撞车形成的。
  所以各类反流性咽炎胃炎食道炎,纷纷就来了。
  这都是人们自己制造的,在吃饭时,你不单用嘴巴来讲,还用大脑来想工作,所有气血并走于上焦,食物想下都下不了,你就佷容易饱胀,消化不好。
  所以整条食道胃功能都减退,究其源就一句话,把这方面的病痛根除了。
  食不言。
  所以说食不言这三个字,是灵丹妙药,是让自己食物顺利下达的保镖,应该把这三个字写成书法,贴在餐桌最显眼的墙角上,那么你加的健康文化就开始起来了。
  你家里的咽炎胃炎食道炎,必定为为之减少减轻。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15:53:28
  51、荆芥穗7
  最常用的一组药对叫荆芥防风,又叫荆防散,这两味药打成药粉子来冲服,既可以作为治四时风邪感冒的汤方,也可以作为皮肤瘙痒、荨麻疹的基础药对。
  当然你也可以用我们的名方消风散,到时讲烫头时,再跟大家详细分析,为什么治痒要先疏风。
  大家看中药是不是很有趣,你既可以抓一把荆芥、防风来熬水熏洗皮肤,也能治痒,用这两味药打成药粉来冲服,也能祛风止痒。
  因为它们都起到一个疏泄的作用。
  中医是给邪以出路,把汗孔打开,让风邪出去,身体气血阴阳平衡,其病不治自愈。
  我们来看风药的第二大特点。
  就是可以疏肝解郁,一般大家只想到疏肝解郁用行气药,应该很少想到风药吧,就像大家只想到感冒药,只能治感冒,想不到用得好,还可以超出说明书范畴,去治疗皮肤瘙痒,这就要你灵活去变通。
  大家想为什么风药可以疏肝解郁?

  


  你一般的药书里头,只记载风药治风湿或皮肤病或感冒,这肝气郁结的就少有记载。
  大家想肝是什么?
  肝它是厥阴风木之脏,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主疏泄,也就是说肝喜欢通达,喜欢快意,不喜欢被拘束郁结。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那么多抑郁的病人,因为一方面外在的空调把肌表给闭住了,坐办公室高楼大厦的习惯,在钢筋水泥里头,就像居住在一个大铁笼。
  大家想想,人被金属包裹着,金克什么?
  金克木啊!
  所以有个现象,城市绿化好的,犯罪率会低一下,绿化差的,都是钢筋水泥,犯罪率会高一下。
  我们中医两句话就解释了,春天肝木主升发,秋天肺金主肃杀。
  经常接触绿草树木之人,升发条达之气足,经常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人,肃杀之气强。
  所以人被高楼大厦捆在那里,就是一个金克木之象,所以郁结难以疏解。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16:25:55
  @喜乐的心2013 1172楼 2014-04-05 11:19:40
  楼主,看到你的帖子我就赶快存起来了,好帖呀!我带着一岁的宝宝,每天抽空看点,学点,谢谢楼主的分享。楼主,想请教个问题。我是新手妈妈,母乳喂养。从宝宝满月开始,不断地积奶是很严重的那种,不发烧,三天两头积。去年四五月份时吃了十几副中药好了,到秋天又积奶了,又吃了10副好了。我以为宝大了,不会再积奶,谁知20天前又稍有些不舒服。还有严重的口渴,夜里要喝一到两杯水(约1000毫升),过年时后脚跟疼,晚上睡觉脚想伸到被子外面,一个多月前有天夜里喂宝吃奶发现自己耳鸣,同时左侧腰酸困难忍,我到底哪出了问题,怎么办?麻烦楼主给个建议,看帖的宝妈若有同样问题也可借鉴或预防。谢谢楼主了。宝现在1岁1个半月。
  -----------------------------
  生完小孩后,做母亲的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精血大亏,亟待恢复。
  另外一个是小孩子晚上容易哭闹,让新手妈妈没法安睡。
  有个新手妈妈,奶水来不了,怎么催奶都催不来。
  后来建议他把娃子分给父母带一下,让她好好睡几天觉,不看电视,同时就吃一些合欢皮、夜交藤、枣仁安神之类的药,把肾精放松放松,想不到睡觉一好,身体气色就变了个样,奶水就来了。
  所以说,很多时候,奶水的问题,不一定是乳房的问题,而是心脏的问题,你心脏躁扰难安,那么生完小孩后,源源不断地杂症都会出来。
  所以新手妈妈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不要稍有挫折困难,就抱怨叹气,就烦躁郁闷。
  你的神经不能很好地放松下来,你的心胸不能很好地喜乐起来。
  要想把一个孩子很健康地带大,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样,很多做母亲的,养一个娃子就把自己身体折腾坏了。
  所以大家以后要知道,见乳不治乳,必须要看到奶水产生的根源,一定要心平气和,睡眠良好,奶水质量才高。
  因为中医说,人晚上睡觉时,血归于肝,精藏于肾,这是身体造化奶水最佳的时候,如果反复被闹醒,反复睡不着觉。
  或者因为怕体虚而大鱼大肉,拼命地吃,导致胃不和也卧不安。
  这样奶水就瘀堵得更厉害了,也变得更浓稠了。
  所以生完小孩的调理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个是睡眠,第二个是饮食。
  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一天不睡,十天不醒。
  熬几个夜,被折腾几下,你身体用再多补药,也难补回来。
  所以我们通常建议,新手妈妈,不要看电视,不要把气血调到眼睛来玩手机,你大量地用心脑,必定会导致乳汁减少,体虚不耐劳。
  你如果有多余时间,要多干活,你看以前的乡村妇女,哪有那么多营养好吃,生完小孩照样要操起家务,干活干活越干越活,会让你气血通畅起来。
  同时也不要为营养是从,不要认为自己虚就拼命补,很多生完小孩过后,猛胖,就是坐月子期间,太急于进补,把两三个月吃的通通都花在一个月里头吃了。
  所以悠着点,把调补身体的时间延长一点,放缓一点,不要操之过急,好事不在急中求。
  这样你身体慢慢地恢复,反而更好。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16:40:37
  @上善若水烟台 1183楼 2014-04-05 13:26:07
  恭喜二位学成归来,深山悟道。看帖子可知功力比以前精进不少。
  请教二位,我以前入睡困难,后来中药调理过,现在每天早上四点左右就自动醒来,不知是尿胀的还是晨勃的影响。问题是几乎每天都是如此,请教何故。
  另外我坐久了很容易腿发麻,甚至连屁股阴茎都发麻,胳膊放到桌子上也很容易发麻,这里谈的主要是容易 发麻的问题,请教如何处理,谢谢!
  -----------------------------
  久坐伤肉,血肉相连,脉管闭塞,不通畅就会麻木或痹痛。
  所以在办公室里头,有条件站立的就不要做,白天并不是坐卧的时候,白天尽量要站,看起来站比较容易累人,站习惯了可以引气血下行。
  现在人都荒弃了两条腿,出入必车马,升降必电梯。
  所以双腿气脉不通畅,冬天容易发凉。
  并不是你气血不够,而是你锻炼太少。
  你半夜容易醒过来,就是气血在局部有瘀滞的表现,这反映你白天心脑转得太多,筋骨劳作得太少。
  你如果把身体劳作一番,每天出半个小时小汗,不要让身体有一处堵塞的死角,就算是做广播体操也可以。
  总而言之,就是各个筋骨点都要打通,那么你不单睡觉能一沉到天亮,而且质量也极高。
  这就是为何我们一见到太阳,就会到后山去赤脚走一个小时。
  你把身体各处气脉通开,让毛孔打开,血管变大,局部没有瘀塞堵车,那么你的精神就不容易有瘀滞。
  晚上睡觉也不容易因为有阻滞而醒过来。
  现在很多半夜醒来的病人,他都是身体某个地方瘀滞堵车过不去的表现。
  所以我们在治疗失眠的病人时,通常会用行气活血的药,配合病人练功,这样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人们最大的病,不是肿瘤癌症,而是好逸恶劳,你白天没有劳作出汗,晚上怎么可能由香喷喷的安稳觉睡?
  我们刚上大学时体会最深了,当时军训白天锻炼站军姿,盯着太阳都快累趴下了。
  想不到晚上睡觉沉得像死猪那样,雷打不动,第二天醒来,虽然筋骨有些酸,但精神饱满,这样连续搞一个夜,你听不到宿舍楼里有哪个睡不好觉的。
  所以说,现在很多疑难杂病,胃口不开,睡觉不好,说白了就是在身体上缺乏锻炼折磨。
  他们心性上自我折磨太厉害了,养生恰恰相反,要用平静的心性,去野蛮其体魄。
  现在人们却用安逸的身体,去折腾心性,这样心性越乱,身体越差。
  我们军训后,一起合照,大家发现,大学期间最漂亮的照片,就是军训后照的,大家并没有穿漂亮的衣服,没有用上好的化妆品,但气色却是那么红润,肌肤却是那么光泽。
  后来缺乏体能上的锻炼后,大家身体都在吃老本,所以很难再照出比军训更漂亮的照片来。
  至于出社会工作后,那就更不敢想象了。
  一个越下来,身体都生锈了,都难得有时间去爬山,都放不下心来去运动锻炼,你说身体气脉不通,疑难杂病,能不纷纷来光临你吗?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20:13:26

  @净业同修 1185楼 2014-04-05 14:05:20
  甘板归是什么?
  -----------------------------

  


  俗话说,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杠板归这味药又叫犁头草,它的叶子三角三角像犁一样。
  在我们广东岭南地带比较多。
  有个皮肤科医生,他经常用这种草药,用新鲜的打汁,治疗皮肤病外用。
  这种草,身上带刺,叶边有刺皆消肿,所以对于疮痈肿痛可以用它。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20:19:43
  @bao241610 1188楼 2014-04-05 16:20:02
  楼主,我是中医爱好者,希望从你这学到去病防身的知识,守护一家人的健康!
  -----------------------------
  中医爱好者是幸福的,学中医是人生一大享受。
  所获得的不仅仅是健康,更有很多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中医不仅仅是用药治病,更是一种生活。
  过一种中医的生活,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就能真正帮助自己跟家人防病保健。
  现在人们之所以多病,是因为离自然越来越远了。
  社会化太厉害,分工太细,导致经济快速发展,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身心的健康,这也是为何大工业时代以来,职业病,工作病,越来越多,亚健康这些名词也随之而来。
  其实这么多病,我们要抓住健康的大根大本。
  不要在枝节上面过于纠结,回归一种平淡安详,从容简朴的生活,过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是《黄帝内经》从刚开始就推崇提倡的。
  只是很多学生读《黄帝内经》一下子就跳过去了,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体会不到平淡是真的道理。
  也没法回归自然,回归淡泊。
  所以大家才有一个接一个的烦恼问题,因为大家始终没有把握住健康的大根大本。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20:38:35
  @木木316 1191楼 2014-04-05 17:54:30
  楼主功德无量
  我也有问题想咨询楼主
  儿子一岁半,十分难带,不知道为何他就形成了过敏性体质
  牛奶蛋白吃不得,一吃就立刻上吐下泻
  而且自打半岁得了一次感冒后,就一直有痰鸣音,每天呼噜呼噜的响
  断断续续吃了一年化痰的药了也没有效果
  最近感冒了一次,更是变本加厉的喘了起来,有变成哮喘的趋势
  而且大便也变差了,已经二十多天都不成形很多水分但是量还少
  有一种理论说肺是储痰之器,脾是生痰之源
  那么他这种情况是要从调理脾胃下手吗
  除了多运动外,他还可以怎么调理身体呢,哮喘有办法避免吗
  这种过敏按中医的理论是怎么形成的
  看倪海厦的文章里面说过敏是因为有胎毒没去?
  不好意思楼主我的问题比较多,但真的是比较着急,怕儿子以后体质太差
  看到楼主的文章后一直在学习,感觉收获很多,很希望听听楼主的建议
  -----------------------------
  你这娃子脾胃一直都没养好,小孩子十岁之前,生的病大都是喂养饮食不当所致,所以这方面一定要严格。
  有一分严格就有一分健康,有十分严格就有十分健康。
  养好脾胃,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七分饱。
  你让娃子吃撑一顿,它三天都恢复不过来。
  而这三天之内,又让他再吃撑一顿,那他接下来一周气色不好,容易哭闹。
  所以你不要以为娃子一哭闹就是吃不饱,很多时候,是肠道有积吃伤脾胃所致。
  所以古人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温饱太过,都会折煞娃子。这就是为何温室中的花朵,生命力不够顽强。
  有个亲戚的娃子,经常吃非常好的奶粉,养得皮肉疏松,怕风怕寒,他问我们中药有什么更有营养的?
  我们跟他说,你搞错了,中药调脏腑,不是讲营养。
  正常饮食,营养就足够了,肥料太过,对于农作物来说,反而会烧根。
  对于人来说,饮食太过就会伤肠胃,肠胃就是五脏六腑吸取营养的根部,所以肠道很多细膜。
  你如果不相信的话,试着往花盆里放大量的肥料,过几天花就枯萎了,整个根都烧烂了,这就是为何很多小孩子温饱太过,脾胃积热,心胸烦躁体质差。
  所以有些家长,他就不解地问,我的孩子脾气大,身体又差。
  他不知道无知的爱,等于伤害,长期关爱太过,保暖太过,导致孩子体质更差。
  肠胃长期都没有得到很好地休息,所以我们叫亲戚把孩子多抱出去晒太阳,多带他到公园去走,胃口一开,就搞点迷糊来吃,身体都养得更强壮,更不容易感冒。
  所以中医认为感冒并不是从病毒细菌入手,不是说一感冒就去吃抗病毒的消炎药,而是重视对正气的守护。
  《黄帝内经》说,四季脾旺不受邪。
  脾胃才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力所在,你的娃子容易过敏咳喘痰多,这表面上看是肺的问题,其实是脾胃的问题。
  脾胃主土,土能生金。
  当脾胃功能受伤后,肺卫外功能就减退。
  所以容易伤风感冒,咳痰喘。
  同时你娃子大便也容易不成形,这都反应他脾胃健运功能减退,越是肠道功能不行的,饮食越要谨慎,越要减少。
  不是说吃越饱越好,身体越差,饮食越要单调,越要减少,你只要顿顿保持一个度,就是孩子吃饭时,非常饥饿,但是你又不让他吃撑,吃到还想要时,就及时终止,这样孩子的胃就会越来越强。
  你如果一下子就把他饥饿感给堵住了,从此他脾胃就越来越差。
  所以懂得如何保持三分饥去养娃子,是养孩子的一大不传之秘。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21:00:53
  @永远幸福健康 1194楼 2014-04-05 20:51:36
  楼主,有没有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效药?我妈妈特别严重!
  -----------------------------
  类风湿不是一个简单的病,但难易相成,看似很复杂的病,治疗的思路一旦明确,治疗起来就能按部就班,特别是这类顽固的关节变形,你要彻底根治,比较难,但你要改善症状,还是可以的。
  当然有些幸运的病人及时发现,趁早介入治疗,居然可以脱离激素,走向健康。
  类风湿在中医看来,不单是关节问题,跟五脏是相关的,总的病因病机是正气不能够敷布到关节肌表,把汗酸逼出去,这些浊阴瘀积在局部,又不能回流到胱肠排出体外。
  所以中医治疗这些病痛,大方向是固护正气,并且让病人微微发汗,同时保持长久的胱肠通利。
  治类风湿最难的不是理顺思路,而是坚持,坚持什么呢?
  坚持微寒,用微汗法,长久地坚持,是让关节屈伸不利症状变轻的一条捷径。
  张仲景很早就在《伤寒论》上提到,他说,治这些风湿,用药需要把握住一个度,就是要让身体长时间处在微微发汗状态。
  既不能受凉受冷,也不能够发汗,发得太凶。
  你的正气是有限的,所以的要在有限的真气范围内,一边用药物来微发其汗,一边通过微运动。
  记住养生不是靠剧烈运动的,如果剧烈运动人长寿,那运动员都是长命百岁。
  《黄帝内经》没有教大家剧烈运动,它里面有六个字,直接把运动的不传之秘告诉大家。
  很多人学习只学习到医理治法,却从来不关注《黄帝内经》教大家如何修炼,这样你虽然得到金子,你却失去了金山。
  你只有进入每天修炼状态,你才能够体会医理,用身体去亲自体证,只有亲自体证出来医理,你再用于临床,才更得心应手。
  所以我们都在做微汗运动,把水谷精气鼓荡敷布到肌表,形成一个金钟罩。
  《黄帝内经》的运动口诀就这六个字。
  微动四肢,温衣。
  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
  《黄帝内经》时代还没有太极拳,但是已经把太极拳的奥秘道破,就是微动二字。
  记住运动的效果,是让自己的衣服微微温热,而不是剧烈的发热。
  所以不管是风湿类风湿的病人,还是湿疹,容易反复感冒的病人,他们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半个到一个小时的微运动,打打太极,练练八段锦,记住运动期间,绝对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跟别人打交道,受到别人干扰。
  只有忘我地运动,才是真正健康的运动。
  只有专一地运动,才能够真正让气通血活。
  像你妈妈的类风湿,一定是经年积月所致,所谓病去如抽丝,除了用中药鼓舞气血,健运脾胃,微微发汗外,还要靠练一两套养生功法,每天进行微汗运动,保持身体温热。
  这样风湿就会像抽丝一般,一点一点除去。
  像治这些顽固疑难病,它得来不是一时半刻,要让它们消失,更需要坚持的精神。
  之所以难以治愈,因为很多病人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医生用药,自己没能够密切地配合治疗。
  这也是一个养生误区,大家要明白,健康靠自己,生病找医生。
  要从病中走向健康,医生跟你自己同时都要用力,而且力要往一处使。
  138、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21:13:07
  @楠妈78 1199楼 2014-04-06 08:17:37
  楼主太好了,我儿子去年3月底查出脑瘤,当时7岁,到现在已经年余了,我们从出手术,就一直服用中药,我现在发现孩子2013年底有一次尿路感染,还没感觉,就尿血了,我当时就觉得会不会是活血化瘀的中药吃的过了?最近,有蚊子咬的小包,他一抠,居然血都顺着腿流,我就更加感觉,是不是我们应该先停一段中药了?但是我们这个量,不好控制,不知道,怎么挺,什么时候停合适?
  -----------------------------
  人的脑部是诸阳之会,阳气应该最足,气化最强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都出现阴成形的产物肿瘤或者包块,那说明这娃子阳气大大地不足。
  清阳上不来,不能把浊阴气化,浊阴降不下去,堵在那里,留为祸患。
  所以中医治疗脑部的瘀积包块,大思路是升清阳降浊阴,从五脏以及督脉,把阳气引到巅顶,在从任脉胃肠道把浊阴痰湿降下来,使浊阴出下窍。
  不管是治疗还是养生保健,都是遵循这条大规律,所以通过捏脊推背,额可以打通督脉,阳气更容易上去。
  通过晒太阳运动,可以帮助阳气上到巅顶去气化,通过饮食清淡,远离牛奶鸡蛋糯米鱼肉,各类粘滑生冷之品,让食物容易进去,容易消化,容易排出。
  保持肠道快速地像箭一样快,这样疾病就会慢慢像健康方面转化,这都是一个的长期的过程不要被一时的不适影响到心态,要树立这种长远观,运用中医的大原则,去保健养生。
  剩下的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不问问结果,但问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没有符合道,符合阴阳。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8 22:06:23
  @郝hq 1203楼 2014-04-06 09:24:06
  老师您讲解的栩栩如生,让人受益匪浅,如果在大黄这一节再把虚性便秘也讲解下就太好了,也许您有安排,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
  虚性便秘也很重要,我们前面跟大家说到,暴病属实,久病多虚。
  一时的食积便秘可以一通而去,运动大黄。
  可是习惯性便秘,便秘日久,靠的就不纯是通肠的大黄还要察五脏六腑虚实寒热而用药治。
  大家学一个虚性便秘的治法,要学一种思维,学如何用五脏相关,去思考疾病。
  那么你不单会分析便秘,各类疾病你分析起来,都可以头头是道。
  首先我们看,肠道给五脏的关系。
  第一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大便失去推动,会容易搁浅在肠中。而肠道的瘀滞也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所以这类病人大多左寸脉力量不够,容易心慌心悸,大便不通,背心凉,脑袋记忆力减退。
  这时我们要跟他强心通肠。
  所以常用桂枝、红参、火麻仁,配合大黄,这样强大心脏,肠道蠕动力就会加强,达到脏邪还腑的效果。
  这类病人要少劳心少操心,又因为劳心操心过度,也会家中便秘,这点很多人都忽视了,老去通肠,从来没有想过上面的心脏动力,才是肠道的动力源头啊!
  你操心操的心血虚心气不足,心脏自己都不够用,哪有力气分给你肠子呢?
  第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活量很重要,你看为什么排便要鼓一口气,就像打气筒打气一样,运动员气力大的人,或者体力劳动者,他们大便普遍偏粗偏大偏快。
  而少运动的白领,他们脉细,体魄也不够,肺主魄,肛门亦为魄门。
  当你肺气不够时,排便都偏于细小,千呼万唤都难以出来,就像为什么像林黛玉这样悲忧的性格,心思过于细腻,肾精不够粗大,肠道自然不够畅快。
  所以这类病人要靠补气补肺,然后肃降肺气,以通大便。
  所以你摸到病人右寸脉不足时,这时你用黄芪、党参,配上杏仁、火麻仁之类的,都可以帮他益力气,助排便。
  当然要注意加强运动,你自己不运动,肠道它怎么能动呢?
  补肺气的药,只是暂时借给你用,帮你一把,哪有可能长时间靠药物来代替运动呢?
  第三脾主大腹,脾胃健运很重要,整个大腹部都归脾所主,所以那些大腹便便的人总是伴有脾虚,你摸到病人有关部濡缓,再看他舌体淡胖,就知道这种便秘要健运脾胃。
  所以为何有些习惯性便秘的病人,他少气懒言,腿脚沉重,我们给他用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50克到80克,脾气一下子被提起来,不用吃大黄之类的泻药,大便都畅顺得很。
  所以大家要懂得找出便秘的根源是哪个脏腑不足,这很重要,认准靶心后再发子弹,别急着一下子吃药,乱发一通。
  当然这类脾虚的病人,你还要再问为什么脾虚,有人长期饱食过度,你要教他七分饱的道理。
  有人吃大量生冷瓜果,以为水果通便,其实水果只对热结便秘有些帮助,如果是寒秘,冬天手脚容易冰凉,月经腹中冷痛,这类便秘的病人,你再吃水果,就是雪上加霜,脾胃受寒后,肠道收引得更厉害,大便更难排畅快,经常还腹中冷痛。
  所以这类病人,你不需要去用大黄这些泻药,相反用补药可以做泻药之用,加强脾胃运化的功能,肠道一下子松通开,大便就下来。
  第四肝别通于大肠,肝主疏泄,肝是木,脾胃是土,你看荒山缺乏树木的,它的土壤板结得厉害,因为没有木气去疏泄条达。
  而种满树木的林地,土壤就很有生气很疏通,这就是木能疏土的表现。
  前几天有个女娃子吃了逍遥散后,反应说,习惯性便秘好了,问我们是不是给她通泄大肠的药。
  我们笑着跟她说,病木如何疏泄土壤,你肝郁得厉害,大便才秘结。
  现在帮你肝部解放开来,重用逍遥散里头的当归30克,既可以养肝血,也可以润肠道。
  一药而二用,既补充你长期谋虑过度暗耗的肝血,也增加你肠道的津液,所以你肝郁一解,如同枯木逢春,肠道就不打结了。
  现在很多女娃子,大便细小,源于心肝细腻,我们常跟他们说,你心肝中有千千结,肠子中才打了千千结,大便是你心态情志的反映,你神经放粗大点,少跟别人纠结计较,你脉管肠管都会粗大些,都不容易堵塞。
  你跟别人计较,其实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保持肠道通畅,要保持自己情志通畅,保持自己肝木通畅。
  看来逍遥散灵活变通也可以治大便秘结,原来把情志一解开,大便就下来。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女孩子,情志郁闷后,二便失调,胃口不开,情志一解开,什么都好,这让我们重视对情志的调理。
  所以这种大便不通,只是情志的反映,你如果只去擦阴影擦不掉,你要去把制造阴影的那根竹竿拔掉,阴影就没了。
  第五肾主二便,老年人的便秘大都跟肾相关,还有长期熬夜的病人,他们的便秘大都跟肾相关,以及房劳过度,手淫,纵欲太厉害的病人,他们大便干燥,额也是肾中精液亏耗所致。
  像这些都不是用大黄泄热攻积的药能够解决的。
  老年人命门火力不足,肠子都是凉的,腰是酸的,腿是沉,的双尺脉是迟的缓的。
  有个老年人夜尿多,尿频急,大便又不通,有腰椎间盘吐出,舌苔白滑,上下楼梯都喘气。
  我们跟他用了肾气丸,加巴戟天、肉苁蓉、黄精,这些温润下焦肾的药物。
  病人一吃,本来三五天一次大便的,就变为两天一次。
  而且尿频夜尿多也减少了。
  看来肾气丸,不单可以治疗消渴,腰酸冷,尿频,还可以治疗便秘,因为病人是年老体衰,元阳不足,肠子失温,动不了。
  这时你给他点上一把火,肠子就动了,人体周身的管道很奇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所以寒积便秘要用温药。
  这就是为何大黄配附子、细辛可以治疗严重寒积便秘的道理。
  什么是寒积便秘?
  腹中冷痛,大便又不通,既有寒凉,又有瘀滞,你不散其寒用温药,他管道就不开,你不降其浊用下药,它浊阴就不出下窍。
  所以常常用温肾配合通肠,加强肾主二便的功能,这样习惯性便秘就能够得以改善。
  同时大家要看到纵欲伤肾,熬夜打麻将伤肾,这些引起的习惯性便秘,你如果不把坏习惯改过来,怎么能够把便秘治好呢?
  这时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好这五脏跟便秘的关系,大概就是这样。
  特别是虚性便秘,这里只给大家提供一种分析疾病的思维,大家具备有这种思维后,就不用什么病都去翻内科书,都去问人了,先要自己琢磨琢磨,思考思考,你掌握好一种思维,就像掌握好一种捕鱼的技巧,远远比你到处请教别人受用。
  我们普及学堂最后能够教大家的也是这种思维,当大家都具备有这种思维时,很多问题根本都不需要问人了,你学习也会越来越轻松。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08:31:06
  51、荆芥穗8
  故而我们经常劝病人,闲余时间别老呆在办公室,走到大自然中去,培养你的升发之气,你的郁闷爬一次山后,一汗而散。
  天地灵气灌进来,身体多么舒服啊!
  再者,郁闷病人多,还跟大家着急欲望有关。
  所求不遂,心中就郁闷。
  所以知足的人比较快乐,这是心性层面的东西,都会导致身体气机的郁结。
  故而我们这个城市,越来越多肝病肝郁的人,所以也决定了我们要用些风药。
  你单用疏肝行气药还不够,因为普通的疏肝行气药,只能帮你肝部周围气机理顺,你还要大胆地用风药。
  把肝部的郁结之气,疏泄开来,打出体外。然后让肝木能够得到春风的苏醒,尽情地条达生长。
  诗曰春风又绿江南岸,大部分胸中郁结的病人,他们一闻到风药,泡一杯风药的茶,如用荆芥、防风来泡茶,闻了都头目清理,喝了身体更畅达,浑身都有劲,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顺其性为补,你只要顺肝疏泄之性,用风药以通肝气,助筋脉条达,那么你浑身都是劲。
  如果稍微有些抑郁,你营养吃得再好也没用。
  所以我们把风药用得好,可以帮病人疏理气机,以通为补。
  以风药来做补药之用,并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张仲景早就提到了。
  他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这是说一个人能保持五脏气机通畅,正常疏泄,人体就很平安很舒服。
  而你让周身气机保持通畅疏泄状态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肝啊!
  肝主疏泄周身之气机,我们再来跟大家看看,名方逍遥散里头,还有柴胡疏肝散里头,这些都是疏理肝气的汤方,为什么有薄荷、柴胡这些解表的风药呢?
  你现在就明白了,原来气机瘀滞,你单纯在房间内开风扇,用疏肝理气药还远远不够,还要靠风药把你的毛孔窗户打开,使内外气机对流,那么你屋里的烦闷之气就消得更快。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09:02:03
  51、荆芥穗9
  所以《医贯》里头讲到用逍遥散来治肝郁,木郁得解的话,周身之郁莫不随之而解。
  方中为柴胡、薄荷二药最妙,为什么这两味药在解郁里头最妙呢?
  现在大家应该看得懂了,这个堪称调理情志的千古名方,它用的正是风药的精妙。
  等我们讲到《医方集解》时再跟大家详细谈谈,用风药解郁的道理。
  为什么古人用风药来解郁的逍遥散变化,既可以治内伤肝郁,也可以治疗外感风气。
  原来《医方集解》上说了这一句话,凡外感者皆作郁看。
  这句话你如果理解了,你可以用一剂逍遥散出入于调理内伤外感杂病而无所住滞,原来用的就是风药的精华。
  风药还有第三方面非常精彩的用途,就是它能够升阳除湿,治疗湿性泄泻,或者白带量多。
  常有病人大便不成形,舌苔偏白或者水滑的,这是湿邪盛的缘故。

  


  《黄帝内经》认为,湿盛则濡泻。
  那么该怎么办呢?
  古人认为风能胜湿。用风药来治疗湿气那可是一绝,有学生就有疑问说,你同样是泄泻,怎么以前讲用车前子来利小便来实大便,现在又讲用风药来除湿之泻,到底哪种治法更好呢?
  问得好,一般属于水泻哪种,就像倾盆大雨,你这时怎么用风吹都吹不干,赶紧要挖沟,赶紧把水倒到下游去,那么土壤就容易变干。
  而一般的湿泻大便不成形,不是暴泻水泻,就像土壤里头有湿很粘一样,你即使用车前子挖沟渠利水,也利不出什么水。
  这时更适合的是用风药,用风把湿土一吹就干了。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09:35:44
  51、荆芥穗10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取两个象,一个是衣服湿漉漉,你通过放到洗衣机里帮你一甩,就把衣服里的水通过下水管利出来了,衣服就变得更干。
  而你头发如果洗完澡后湿漉漉,这时你怎么挤它还是湿的,你如果急着想睡觉,告诉你头风没干一定不要睡觉,一睡这头部就容易受风湿,以后得了顽固头风可不好治。
  那怎么办?
  这时你会把吹风筒拿出来,一吹吹头发很快就干了,中这种日常生活小事,用吹风筒很快让头发干的现象,我们就可以认识到风能胜湿的道理。
  所以对大肠里不成形的湿便,我们只要用点风药,你就抓几克苍术,几克羌活,或者用痛泻要方加点荆芥来泡茶都管用。
  一吃下去,肠道水湿被风干,脾胃一健运起来,那么你长久的大便不成形的状态立马为之改善。
  像这个思路我们用它来缓解不少大便稀溏,舌苔水滑的病人,普遍反映,效果都不错,这个宝贵的经验大家可以好好的分享,这是临证的心得,中医的干货。

  


  特别是现在白领,受一下凉再吃点冷,大便就溏不成形。
  你在办公室里抓几片苍术、羌活,再放点荆芥,泡一杯茶来喝,外感受凉的症状解除了,脾胃伤冷的症状也消失了,很快肚子就不胀,大便就不溏了。
  而像荆芥穗这些风药更用于妇科白带里头。
  你看来妇科白带跟大便稀溏是两个病,但在我们中医看来,它们共同点都是湿邪下陷,都需要升阳除湿,《黄帝内经》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这是说,有智慧的人总能够看到事物共同的本质,然后抓住这个共同点,把药物发挥到极致。
  所以你治疗妇人白带量大清稀,舌苔水滑,这太简单了,几剂完带汤立马帮她缓解。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0:17:25
  @阴阳明易 1217楼 2014-04-06 19:27:17
  敢问楼主,重病患者的压疮如何用中医治?
  -----------------------------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受压局部的红斑,麻木,疼痛,破溃,坏死,溃疡。部分因局部感染出现全身症状,甚至败血症。
  这段话是现代医学对压疮的描述,也就是说长期卧病在床的人,局部气血堵塞,就会瘀滞腐败。
  所以瘫痪还有重病患者要注意,因为他们大都卧病在床,背部跟床紧贴。
  气不通血不畅,就佷容易出问题。
  中医认为湿性趋下,你站起来湿气就往脚下注,所以湿气重的病人,白天腿都是沉的,而你睡下去,湿气就往腰背下掉。
  所以湿气重的病人,早上起来腰背都是酸重的。
  如果长期湿气重,又卧病在床,局部就会被湿气腐烂掉。
  就像大家看,桌角为什么脚底更容易腐败。
  大家看为何糖尿病的病人,后期脚部容易烂呢?
  所以如果不懂得治湿,糖尿病很难根治,特别是在南方,是湿邪腐烂了人的双脚人的肌肉。
  所以防治压疮褥疮,也是在防治湿邪。
  第一制阳光可以消阴翳。
  有条件要多晒太阳,或者用暖水袋温通经脉,把湿邪带出去。
  第二少食生冷瓜果凉饮这些助湿生湿之品。
  第三即使是病中稍微有些精力也要小动四肢,拍拍掌,按摩按摩脸部,只有自己运动自己能动,才能最快把湿邪带动出体外。
  第四要注意增加如常通便的药物,为什么叶天士在治疗中锋偏瘫的病人,总喜欢加火麻仁,因为从实际考虑,病人肠不通腑不畅,会大大延缓疾病康复。
  而且大多数卧病偏瘫之人,或重病在床者,他们大便都不太畅通。
  你老卧在那里,肠子怎么肯动呢?
  所以平时还可以多揉揉腹。
  第五煲汤食疗也可以选一些除湿之品,我们前面跟大家讲了,薏苡仁、赤小豆,这些把身体湿邪多带出体外,就不容易长压疮。
  当然病人也要多换体位,多帮他按摩,床单也要常换。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0:27:41

  @醉里得真如2010 1227楼 2014-04-06 22:25:52
  老师好,可否这样理解:黄芪也可以与前面讲到的瓜蒌子,栀子,枳实等配伍,也可达到连补带消的效果。
  (我是一个门外汉,喜欢而不得门径,提一些可能很低级的问题,见笑了)
  -----------------------------
  这就是涉及到虚实夹杂的用药思路,连补带消,是病人体力中气不够,身体又有痰浊积热,这时单纯的攻积,他气不够,不足以运药,单纯地补虚,他身体痰实挡道厉害,也很难补得进去。
  所以我们常用补气消积法,这是取法于张锡纯的十全育真汤,你看张锡纯用这个汤方,用到了黄芪、人参,大补体虚,同时配合三棱、莪术攻积消瘀。
  张锡纯说,无论何病,凡服药后饮食渐增者容易治,饮食渐减者难治。
  三棱、莪术,以人参、黄芪、白术,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补虚消积,是我屡用屡效的道理所在。
  原来张锡纯用补药配合消瘀药,这样有瘀滞瘀滞可以慢慢消,通道可以慢慢打开。
  而没有瘀滞的,也可以借助这流通之药来行补药之滞,从而补药的功力更大。
  所以病人如果有痰积瘀热的,又有气虚不足的一面,你就可以一边补气升阳,一边除湿降浊。
  究竟是三补七消,还是五补五消,这里头就要看你的辩证,跟病人实际情况的需要。
  这也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张仲景行之有效的理法。
  张仲景他治疗虚人腹胀,用朴姜半草人参汤,三补七消。
  大家看,有人参甘草补其虚,有半夏生姜厚朴降其浊,除其胀。
  当病人中土亏虚得补,腹中胀满得消,那么病症自除,不然你单去补它,它胀得更厉害,单去消它,它体虚不运药,消受不了。
  所以中医灵灵活活,量体裁衣,辩证论治才能开出最适合病人当下的方子来。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0:41:26
  @刀在飞 1230楼 2014-04-06 22:34:41
  希望老师讲讲怎么配药~~~
  -----------------------------
  大家可以去看《得配本草》,现在以讲单味药为主,将来还会讲对药学,三药学,药阵学,方剂学。
  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
  当然在讲每味药的时候,我们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对药配药,请大家细细读贴,里面还会穿插一些脉法诊断。
  不必刻意去讲,碰到的时候,自然会流露出来。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3:15:08
  51、荆芥穗11
  大家看完带汤里用了什么药呢?
  出了健脾利湿外,还用了柴胡、荆芥穗这些风药啊!
  用风药来升阳除湿,你的湿气被风气带上来,风是一种阳气,阳能够化阴邪,所以风药能够把水湿升腾度化成津液,就像大自然的阳光跟风可以把下游的水通过蒸发疏散,升到天空中变为云彩。
  所以我们治疗湿泻或者白带异常,不是在治肚子,也不是在治阴道,而是在治疗身体的升降。
  你湿邪下堕,我就把你升上来。
  那么你白带异常好了,阴道湿痒好了,大便不成形也好了。
  所以风药就是一个升提的作用,是一个升清阳的效果。
  它能够让清阳出上窍,把你水液蒸腾上去,《黄帝内经》说,清阳在下,则生飧泻。
  你清阳没有风带不上去,郁在下焦就会拉稀,所以为什么大便不成形的病人,我们跟他说要多晒晒太阳,多运动出汗,你只要把肚腹下面的阴湿通过阳光出汗,变为津液,充实到上焦去,通过出汗宣发开来,那么湿泻就没有了。
  大家要注意了,现在我们完全是借助药物来谈医道升降,来论法度。

  


  我们要回过头来看上节课讲的旋覆花,你不要把荆芥、旋覆花只看成一种药物,它们不那么简单。
  放在这里代表的是一组升降之法,旋覆花治疗痰气不降,痞硬中阻,它能够降气消痰水,所以它是降浊阴的,《黄帝内经》说,但凡浊阴在上,则生胀满。
  故你胸肺胀,肝木胀,或者胆胃胀,痰浊不降,这时不管是胀在哪,我们中医都要通过理顺你的降机,令气机下达。
  这时你心中看到的不是旋覆花,而是一味味往下顺降的药,所以代赭石、半夏、生姜都自动跳出来。
  这样浊阴出下窍,满胀自消了。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4:48:01
  51、荆芥穗12
  现在我们再来看旋覆花跟荆芥穗,它们完全是走两条路子,一个是自九地之下把气机升往九天之上,这叫巅定之上唯风药可到。
  所以荆芥穗可以清利头目,可以治疗湿盛便血,可以疏风解表,医感冒,可以疏散皮肤湿疹疮疡,说白了一句话,把阳气升达上来,把邪风逐出去。
  而旋覆花则是另一条路子,它在九天之上把气机旋转覆盖下来,降到九地之下。这叫诸花皆升,唯旋覆独降。
  故你不管是泛酸嗳气痞硬咳嗽,肝郁,只要是有形痰浊留滞,气机不降的,都可以用旋覆花,取它气降则痰浊自降,浊阴自下。
  外感病以风为百病之长,内伤病以气为百病之长。
  荆芥能够由内而外把风邪疏散开来,旋覆花能够从上至下把气机降下来。
  这样两味药其实就像太极图里头的两条阴阳鱼,一生一下,一升一降,一左一右。
  人体气机要像这样升降开合如常,那么疾病就很难在身体待下去,你如果身体卡轮子,气机转不动,当升不得升,当降不得降,那么百病便从此而生。
  所以《此事难知》中后句话,非常符合《黄帝内经》的宗旨,里面说道,大凡治杂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

  


  这是说你大凡治疗各种杂病,有气机瘀滞的,你先要把气机理顺,不要一下子盯着疾病转。
  围绕着疾病转是被动,我们通过理顺气机而达到治病的效果,那是主动,所以中医治病到最后就是调气机调升降。
  你看我们用风药的三大特点,不外乎就是由下到上,由内到外调气机而已。
  好比如说,风疹瘙痒荨麻疹或者流感,你用风药解表,使得汗孔开合如常这时风药最浅层的运用,令皮肤肺表,气机外达,给邪以出路。
  所以为什么后世称荆防败毒散乃咳门第一神方。
  这荆防败毒散本来是治疗外感风邪的,它可以化裁为治疗泄泻,用的就是风药升清阳,逆流挽舟的作用。
  而更重要是它治疗风寒咳嗽,效果也是顶呱呱的,轻微的风邪咳嗽,止嗽散就拿下了。
  但是你风寒咳嗽,肺部气机郁闭得厉害的,大气转不开来,导致乌云盖顶,这时荆防败毒散,利用风药来旋转胸肺肌表大气,这样大气一转,病邪乃散。
  所以咳嗽不需要刻意去治疗咳嗽止咳嗽,你只需要调其气机,令气机升降如常,痰咳自止。
  我们再看风药中层次的运用就是疏肝解郁,助肝疏泄。
  你中焦关脉堵得严严实实,憋在那里,人逍遥不起来。
  你没有阵阵清风来荐爽,人怎么会开怀呢?
  所以才利用风药春风又绿江南岸,使你肝木恢复条达之性。
  能够在这一层次上用风药的人就比较少了。
  而更深层次的人,用风药作用于下焦,来升阳除湿止泻止血。
  取它风能胜湿,风能令水干之意。
  对于荆芥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要学到的是一大批的风药,而不是局限于一味荆芥,那么你不仅就会用荆芥这些风药来治疗感冒皮肤痒了,内科的杂病,情志病,脾胃病,妇人带下病,你一一都有一个新的治疗思路。
  希望大家在这些思路上,再进一层,我们下节课讲瓜蒌根。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5:12:29
  @沧海eeje 1249楼 2014-04-07 10:21:19
  请教楼主,芍药甘草汤里面的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因为前面有说过“白补赤泻,白收赤散”。
  -----------------------------
  古代赤白芍不分,一般现在用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用的是白芍。
  这组药对非常好,各随药引,可以缓解不同地方的急痛。
  譬如颈椎僵急加葛根。
  头部急痛加川芎。
  手部急痛用桂枝、桑枝。
  寒痹用桂枝,热痹用桑枝。
  腰部急痛用杜仲,膝部急痛用牛膝、木瓜。
  腹中急痛,本身当归芍药散里头,就有芍药。
  还有个各脏腑的疼痛,也可以用它。
  比如肋部紧痛,生气加重,加香附、郁金、柴胡。
  胃病拘挛疼痛加良附丸或金铃子散。
  所以大家一听到病人有急痛的,要想到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
  但你用它缓急止痛,一般剂量要大。
  最少起步各二十克。
  甘草大剂量用有甘能缓急之意,一般用炙甘草。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5:22:55
  @碧血情天2011 1254楼 2014-04-07 12:50:00
  楼主,我有头藓,看了您的帖子,用黄柏和大黄的粉用醋泡了,擦在头上,效果很明显,刮了个光头,就是这个太疼了,今天特别明显,是不是快好了,头皮下面全是小疙瘩,有没有内服的药,内服快还是这样擦的快?求您解答!
  -----------------------------
  前面我们跟大家讲过,苔藓是怎么形成的?
  是因为有苔藓的种子,还是因为环境阴湿?
  所以种子没有阴湿的环境长不了苔藓,故身上长癣的病人,必定是有湿邪在体,你如果不从里面除湿,那么癣疾杀灭了它还会再生。
  就像大家试试把墙角下的苔藓刮掉,你没有改变它阴寒潮湿的环境,过不久苔藓又长起来了。
  所以古人造字很妙,为什么叫皮肤癣疾,就是要大家联想到苔藓,你看苔藓怎么长的,你就知道怎么治皮肤癣疾,一个不懂得除湿的病人,是没有办法把癣疾治好的。
  所以外用药只是治标,通过内服汤药,改变体质,才是治本,不然你体内脾胃虚弱,湿邪泛溢到皮肤,癣疾瘙痒湿疹又来了。
  所以大家学中医要有整体观,要能够看到身体什么环境长什么病,我们不是去杀灭病菌,而是去改变病菌生长的环境。
  这就是古人说的,是风雨寒暑得的病,不是细菌病毒。
  如果你知道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衣服要常晒太阳,身体要常运动出汗,少呆在阴冷的空调房内。
  少用瓜果凉饮冷水,来给自己身体制造潮湿,晚上少熬夜。
  这些如果你都懂,然后再稍微配些健脾除湿的药物,或者食疗之品来服用,让脾胃功能恢复,湿邪自除。
  所以为什么懂得养生的病人,他即使长了癣疾,就用一些除湿的薏苡仁来煲汤,少放油盐,就取其甘淡之味,频频服之,湿邪退去,癣疾也就不再生了。
  你如果不懂得养生,还是大鱼大肉,应酬熬夜,生冷瓜果,那么医生就会给你开蛇蜕蝉蜕,全蝎僵蚕,黄连黄柏,等这些猛烈之药,把你皮肤搜刮开来,把癣疾剔除。
  虽然又效果,但随后又易反复,不是医生的药物,不够凶猛,而是你的生活太糜烂了。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5:28:09
  @刀在飞 1278楼 2014-04-07 20:59:53
  老师讲的很好,希望后面还能有结合方子的实例讲解~~~
  -----------------------------
  基本上很多药物讲解过程中都会带讲一些粗浅的案例。
  到大家基础牢固的时候,我们讲起汤头来,那案例就多了,到时汤头歌诀选讲,大家可要做好准备。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5:42:53

  @ok_wyp 1279楼 2014-04-07 21:12:07
  楼主您好
  之前因打篮球扭过腰,有两年多时间,腰痛,现在经常全身无力,手指上只有大拇指有月牙白,去医院找中医检查,医生说是肾气虚,给开的药方为:党参(生)、地黄、川芎、全当归、鸡血藤、麸炒白术、桑寄生、盐杜仲、醋延胡索、烫狗脊、炒白扁豆、菟丝子、桃仁、红花。吃了之后,手指是牙白慢慢出现,可是腰痛好像没有明显改善,
  ,此副药,还请楼主帮忙看下,是否有改善之处。
  -----------------------------
  手指甲上的月牙代表着你的生机,生机旺盛,就长得富有光泽,而且长势也比较好。
  这些月牙是肝的余华所注,也就是说,肝血充足有余,就会去长指甲。
  当你肝血不足,谋虑过度,熬夜过度,用眼过度时。
  月牙慢慢就变小了,甚至到后面长霉了。
  说明脏腑里面气血耗得很厉害,甚至一些抑郁的女孩子,气血被闷在胸中,肝郁不放血出来,情志很纠结,月牙也长不好。
  再加上稍微吃点冷饮凉果,这样身体寒凉后,指甲就更难长了。
  为何?大家看春夏阳气足,是不是草木茂盛,秋冬阳气少,是不是万物凋零?
  所以月牙反映你身体阳气足不足,生机旺不旺。
  一个人身体生病后,恢复得快不快,就看他的阳气生机。
  如果你经常透支过度,那么你的病就会反复,而且绵绵长长,难有出期。
  伤筋动骨一百天。
  这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凡是伤了筋骨腰肾,一百天内远房劳戒手淫,肾精保得好,你筋骨才恢复得好。
  我们看到很多没有这方面知识的病人,他们一般骨折卧床,一边就在床上熬夜看电视,你这是在恢复疾病,还是在制造疾病呢?
  看来没有健康的正知正见,你即使再最好的医院,请最会接筋续骨的医生,然后再用上最好的壮腰肾之药,但你因为没有这方面养生保健常识,那些好的东西,最后都会被你消耗殆尽。
  相反还不如那些条件不太好的村里人,用最基本的医疗,然后懂得卧床休息跟运动练功,少看电视戒房劳,加上早睡,保它一两个月精血,最后恢复到比你损伤前还更强壮。
  你身体在服用中药后月牙长了出来,虽然腰痛还没完全好,但已经有向好方面发展的势头。
  所以要继续保肝肾,强筋骨,用药一定要配合节欲,早睡一定要配合练功。
  你只要不去过度折腾身子,它自动修复起来的能力必定会让让你吃惊不已。
  至于汤药,你只要找普通的中医师帮你辩证去开,都是常规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
  记住三分治七分养。
  再好的药物都是尽到三分,你如果懂得保健养生,尽到另外七分,那才是高手。
  就像医生在那三分上面帮你靠个满分,也是三分,你自己在七分上面稍微考个七八十分,也有五六分,这样五六分加上两三分,也有八九分,都不错了。
  现在很多人眼睛只盯着医生的那三分,不断地去换名医换方子,不知道向内观,盯着自己那宝贵的七分。
  这七分如果做不够,又是纵欲熬夜,又是疲劳过度,你那三分给你打满,也是不及格啊!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16:12:08
  @332889 1298楼 2014-04-08 09:36:00
  老师,男孩9岁,已到2个医院确诊是银屑病,有办法治疗吗?能控制不复发也好啊,大家经验多,见识多,请帮帮忙!!
  -----------------------------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关于癣疾我们在上面的答疑解惑中跟大家谈到了。
  这个癣字通苔藓的藓,古人造字从不虚设,设必有因。
  我们透过苔藓可以知道这种植物长在阴湿环境,是环境造就了它。
  同样牛皮癣也一样,身体潮湿阳气不够,最容易发作,大家看,大自然只要阳光所到之处,断无长苔藓之理。
  所以在娃子身上只要阳气足,癣疾就容易去掉。
  中医治癣是治潮湿环境,什么主湿?
  脾主湿!
  小孩子脾常不足,加上饱食过度,吃得很复杂,很撑胀,脾胃消纳不过来,不能把水谷化为精微就会变为湿浊,湿浊累积日久,就会外溢肌表。
  就像你脏腑湿气盛时,就会往皮肤外面泛溢,皮肤湿气大,都是多余的营养成分堵塞毛孔,不透气出汗,加上现在孩子又很少晒太阳运动,都是习惯地呆在空调房吃零食凉果。
  这样一边湿浊蔓延,一边去路又被堵塞,瘀在皮下,各类湿疹癣痒就来了。
  并不是说细菌病毒喜欢长在你身上,而是你身上潮湿寒湿的环境瘀久化热,才自动长出细菌病毒,发为皮肤湿疹。
  所以对于皮肤病的娃子,所有都要减少饮食,关爱太过,反而为弊害。
  消化不完全的牛奶酸奶,生冷瓜果,通通成为大量细菌病毒滋生的温床。
  所以古人看到这一点,感慨地说,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不要老以为营养不够,你要想到你的营养是给身体吃,还是给病菌吃。
  如果你缺乏运动锻炼,晒太阳,那很多营养都被病菌吃了。
  如果你加强了锻炼,那你可以适当吃多一点。
  我们看这么多小孩子的病,没有哪家的小孩子不会吃坏的。
  因为小孩子的病很简单,就是足太阴脾虚,跟手太阴肺气不足外感。
  而肺气不足外感,也是里面脾虚所致的。
  所以我们给出的养生忠告都是最根本的。
  都是看大量娃子生病,以及通过养生保健调整过来后的经验之谈。
  希望大家不要以为简简单单的道理就忽视它。
  就像七分饱胜调脾剂一样,这句话你即使读个滚瓜烂熟,都不如你真正去践行啊!
  你如果践行了这一句话,那你就入《黄帝内经》之门了。
  如果你读《黄帝内经》千经万论,读之前是你,读之后气质也没多大改善,那么你还不如没读。
  还不如那些只听闻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句话,就自动减少饮食,自动七分饱,自动细嚼慢咽,自动食不言,每顿都保持饥饿感。
  这样闻到一个道理就去执行的人,才是真正的上士。
  所以说践行很重要。
  一分的行动力胜过十分的思考力。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20:17:31
  @欲火重生237849 1313楼 2014-04-08 16:33:42
  请问楼主,想用鸡内金治膀胱结石,要用什么作药引,你在芒硝的篇章提过,谢谢,目前被膀胱结石折磨中,手术后又复发,痛苦求解?
  -----------------------------
  治疗结石,不是单纯地祛邪就行,一定要适当时机地扶正,在关键的时候再祛邪。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因虚留积,结石乃成。
  结石如果是纯粹实热的,那好治,像用八正散配合鸡内金都管用,如果是虚实夹杂的,那治疗起来时间就要漫长一点。
  因为你补虚药照顾到攻实,攻实不能忽略补虚。所以大家看为何中成药复方石韦片,治疗结石它需要用黄芪配石韦?
  也就是说你体力中气不足时,不要说是石头拉不出来,就算是一泡尿也射不远,容易滴脚。
  现在我们见过几例结石的病人,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有疲倦,气力不足。
  其实湿热炼熬,只是标,长期熬夜劳心才是本。
  这种本虚标实导致的疾病,你不能纯靠攻石头的思路,要靠养生保健,恢复自己体力,充满自己精气,这样脉管鼓动变大,身体在气血的充盈下,变得满壮。
  你每次排尿都像江河发大水那样,结石都会慢慢减小,甚至被洗刷下来。
  之所以你的结石能够由小到大,阻在那里,不是因为刚开始就是一个较大的石块,而是你长期尿道不够通畅,排尿量小,不够大泡。
  正如河流流量不够时,浑浊的水,都会把泥沙沉淀下来,板结成河床就是我们说的河流结石了。
  这时你去打河床,随后它又沉淀为河床。你只有保持河流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连排泡尿都精气神十足。
  那么石头想在你身体留住都不行,因为急流可以漂石啊!
  但是现在我们发现,人们普遍不爱运动了,血脉也沉下去了,加上熬夜多,打麻将的多,饮食又肥甘厚腻,脉象更没有后劲,久而久之,不要说沙石沉淀,连肿瘤包快都纷纷找上门来,为什么?
  瘤者留也,结石也是气血津液留滞的产物,你要通过运动人身血脉流,保持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气通血活,何患积滞留而不去。
  所以长结石,我们要读得懂身体给你的信号,是因为你好逸恶劳,是因为运动少,因为你肥甘厚腻吃得多,因为你睡眠睡得少。
  所以知道这些基本的常识,你去进行根本性的保健养生,结石都不想再光顾你了。
  既然结石可以通过不良生活习性,慢慢由小变到大,当然它也可以通过良好生活习惯,让结石由大变回小,甚至消失没了。
  只要你的方向正确,生活起居回归正常,那么重新恢复健康,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在你气充血足的情况下,再稍微用点药,即使是普通的中成药,也能够达到顺水推舟的功效。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20:34:49

  @郝hq 1334楼 2014-04-09 07:35:10
  多谢老师的解惑,受益良多。周围很多小孩子都是喉咙或支气管发炎,从而导致咳嗽或者高烧,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该如何辩证及用药呢?我是河南洛阳的。

  -----------------------------
  如果娃子体内有积热,不通过咳嗽发烧法出来,身体就更难受。
  所以你别看咳嗽发烧,也是身体再自救。
  是身体在调节,是一个散热,充气的过程。
  很多娃子扁桃体一发炎,接下来烧就来了。
  我们要去细细分析,为什么扁桃体发炎?
  它的前面是什么?
  看问题要看前因后果,才有助于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最厉害的管理专家,并不是最善于解决问题的,而是最善于让问题不发生。
  我们中医普及学堂,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些答疑解惑的工作,目的并不是怎么帮大家去治病,而是让大家在将来少得病,甚至不得病。
  不要被眼前两个病限制住眼光,要看到将来一生的健康。
  这样你去学习中医学习养生才真正有益。
  我们来看扁桃体发炎,它的后果可能是咳嗽或发烧,而它的前因为什么会发炎?
  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有积滞,积滞化热,火曰炎上,最后都烧到咽喉来。
  所以看似咽喉的问题,实则是肠子里头积滞的反应。
  你不要把反应点当成疾病来攻打治疗,上次有个咽炎的娃子,我们没有给它开射干、山豆根,为什么?
  三天都没来大便了,肠道积滞火热不下,它不冲道咽喉来才怪,治咽喉不管用,得治肠管。
  于是叫他父母去买几片大黄泡水直接喝,吃到大便通畅后,就可以不用喝了。
  这大黄泡茶,效果真快,当天泡,当天大便就通畅。
  阳明腑热一降,诸经之热莫敢不降。
  《黄帝内经》上说,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你肠胃大海之水一下去,各路河川之水莫不下而归之。
  所以肠道大气一转,咽喉部的浊火就撤下去了。
  所以我们看很多小孩子,发烧咳嗽,大都跟食积分不开,这也是治小孩病的心得之言,更是很多老先生治一辈子的不传之秘。
  所以为何有些儿科的老先生,看准了这点,用一首最普通的保和丸,随手加减变化,就能治疗数十种疾病,小孩的常见病更不在话下。
  所以大家看看这见病知源重不重要啊?
  非常重要!为什么扁桃体会发炎?
  肠道中有积。
  为什么肠道中有积?
  生活太好了,家里太宠爱了,零花钱太多了,零食太泛滥了,三餐太丰盛了,小孩子养成胡吃海塞的习惯。
  这健康不是靠吃出来的,而是靠节制饮食,七分饱修炼出来的。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现在有哪家的娃子不是饮食自倍,有哪家的娃子不是经常吃撑吃坏肠胃?
  所以为何我们藿香正气胶囊,保和丸,大山楂丸,陈夏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这一系列的中成药用得那么频繁,你如果没有积滞我又何须用这些药呢?
  大家要知道肠胃的积滞不单表现为胃肠病,很多疑难杂病都跟着积滞分不开。
  所以说肠通一身净,腹中无积一身轻。
  为了娃子你要以身作则,要七分饱,适可而止,你如果不懂,以为把最好东西给娃子,这样没有正知正见的关爱,反而是一种伤害。
  就像你拼命给花草下肥料,最后花草就被烧根枯黄了。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20:47:45
  @武陵书人 1341楼 2014-04-09 09:51:38
  楼主您讲的太好了,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枯燥的东西趣味化,让吾等中医门外汉对中医和养身长了见识、学了东西、有了兴趣,楼主善莫大焉。另楼主请教一个问题,我经常头皮痒,经常长一些小疮,头发油、头皮屑多如何调理。
  -----------------------------
  你这问题是一个常见问题,为为何头皮屑会多,为何头发油垢会多?
  这在中医看来都是浊阴,浊阴应该归哪里,应该出下窍,应该归六腑,但它为什么不能够很好从六腑排出去呢?
  因为大便通而不畅或者堵塞瘀滞,这样浊阴出下窍的速度不够了,所以才会上泛到巅顶皮肤外面来,成为疮疡滋生的温床。
  所以治疮痒要治胃肠,阳明通降热下达。
  那些疮痒会随着肠道的肃降,而被收下来,排出体外。
  在大学期间,有两个同学都是头皮流油,脸上痤疮很多,一问大便都是两三天一次,尿也偏黄,随手就叫他们去买防风通圣丸。通降胱肠,都是吃了一个多星期,就好了。
  结果一年多都没怎么犯过,因为大便都变得比以前更通畅了。
  同时大家要注意,晚上最好吃全素,因为晚上消化功能减退,随之日落西山,阳气内收,脏腑要休息了。
  你如果还强迫脏腑工作,加大脾胃负担,那脾胃运化不了,就会产生湿浊垢腻,这些湿垢纷纷外溢于肌表,要么就长湿疹癣痒,要么就得脂溢性脱发,要么就早上睡醒口苦口臭。
  都是一派浊阴不降之象,这时不是去用药物来降,而是身体向你发出信号,要少吃点,吃淡一点,吃清淡点。
  你如果还听不懂这信号,身体就开始有体臭,口腔也容易出溃疡,咽部也容易产生炎症,食道胃也容易反流。
  为什么?
  都是下面堵塞惹的祸,都是肠道超负荷,超载,导致蜗行牛步,运不动了。
  所以这类病人如果懂得清淡饮食,那病就非常好治了。
  不懂得的话,就缠缠绵绵,拖延多年。
  不是说中医治疗这些疾病没有捷径,而是大家都不肯走捷径。
  都不肯放下欲望,看到好吃的,非得吃撑吃胀,哥们一叫,还是要去熬夜喝酒。
  玄幻小说一看,不到深夜都不罢休。
  零食一买一大堆,吃到口中嗳气,口苦,都不知道放一放。
  你说这样的病能治吗?
  所以大家要懂得什么问题要自己解决,什么问题要交给医生解决,那么你一定会是一个很懂得生活,很幸福快乐的人。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09 21:00:48
  @米豆满钵 1345楼 2014-04-09 10:49:21
  老师,我孩子十个月,母乳虽然不多,也还在喂,平时也不觉什么不适,就有一点,非常口渴。我是图书编辑,每天坐办公室,水杯不离手,还是觉得口干,半夜每次醒来都是被渴醒的。请问这个问题严重吗?如何缓解?
  前面也有母乳妈妈发帖问口渴的,一直没翻到答复,所以也发帖一问。盼答复!切切!
  -----------------------------
  口渴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简单的阴液不足,阳火太亢,暗耗了阴津。
  另外一种是阳气气化不够,水液不能被蒸发到咽中去滋润咽喉。
  第一种口渴,渴欲饮食,而且水量比较大。
  第二种口渴,水量就比较少,甚至伴随尿频尿急。
  为什么会阴液不足呢?
  我们来看,不是你每天补充的水分少了,而是你消耗阴液的渠道太大了。
  我们曾经跟大家比喻,人体就像一个的灯盏,心脏就是灯火,周身的体液是灯油。
  如果你灯火开得太大,每天杂念纷飞,妄想很多,那么你的灯油很快就不够用。
  所以我们临床上碰到口中干渴的病人,大都会摸他的手少阴心脉,如果手少阴心脉亢盛,那么就反映这个病人思虑过度,静不下来,心意识止不住。
  这心就像平原烈马一样,易放难收,个人的自制功夫不够,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我们总是给他们开导赤散,导心经之火从小便出。
  这样心平气静,暗耗阴液少了,口中就没那么燥渴,心也没那么烦,晚上睡觉也沉了。
  连平时爱发口腔溃疡,都随着心性平静下来而变少了,因为在中医认为,舌为心治苗窍,脾开窍于口。
  当心脾思虑过度,郁热就会上攻,通过懒口腔舌头来泄热,吃饭都容易咬到嘴。
  这时你把他心意识通过导赤散收下来,他就平静多了。
  但大家要知道,他力不如自力。别人帮助,不如自助,靠外界药物,不如靠自己内心修炼。
  所以很多文书工作者或白领,他们最大的弊病,就是一整天到晚,心意识挺不住,老喊烦躁,其实这是微狂躁的表现。
  你不能心平气静地生活,你的身体怎么可能健康呢?
  所以对他们而言,每天单根筋,一心把事情做好才是最充实的,如果一边干事,一边又想到别的东西去,非但做事效率不高,还会把身体折腾坏,就像不专心开车的人,佷容易累,佷容易出问题。
  你看那些踏踏实实干活的员工,气色反而更好。
  所以不是工作繁忙,不是任务重,而是心念杂乱,不能制心一处,所以人容易烦躁,容易干渴,容易像锅鼎那样沸腾。
  这时如果你是个知识分子就多学学一些修心养性的学问,这样对事情明达看破,能够知足常乐,那很多健康问题,不攻自破。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08:25:52
  52、天花粉1
  瓜蒌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荆芥穗,提到了风药的特点。
  常人认为风药只是治疗风邪感冒或者风湿,亦或者皮肤病。
  其实风药远不止这些用途,我们用它升散的特点,还可以疏肝解郁。
  通过打开毛窍,可以缓解脏腑压力。
  很多抑郁的病人,除了在里面疏肝解郁,还要打开肺盖,使人跟大自然相同应,这时就不会那么自闭抑郁。
  用风药来疏肝解郁的思想,不是我们独创,而是《黄帝内经》早已有之。
  病机十九条上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也就是说,你要懂得用风药来打开肺盖,来达到解郁的效果。
  故而经常碰到寸关脉郁滞的病人,我们可以用风药,加疏肝理气药,比如荆芥、防风、薄荷配柴胡、川芎、香附。
  这样肺郁得开,肝郁得解,周身烦闷之感,顿时烟消云散。
  故曰:
  麻黄解郁,妙在宣肺。
  荆芥疏肝,妙在开表。

  


  所以用解表药来作疏肝理气之用,这看得更远,因为它不仅把你郁闷之气在里面疏通,更把郁闷之气达到毛孔窗口外去。
  那么疏肝理气之药跟解表的风药有何区别呢?
  我们可以取一个象,你家里油烟很大,这时你开起电风扇在里面转疏肝理气不管不管用?
  不太管用,因为烟搅来搅去,还是不管用。
  但是你开开抽油烟就看看就不同了,为什么呢?
  因为抽油烟机把你房子里的乌烟都抽到屋外去,如果把疏肝理气药比喻成屋子内的风扇,那么解表的风药就是把里面郁滞之气,排到外面的抽油烟机。
  因为疏肝理气药大都照顾到脏腑内的气机,它是对内的,像风扇一样。
  而风药它更能够照顾到内外气机的对流,它能够把里面郁滞之气抽到外面去。
  就像皮肤毛孔打开后,随之微汗把邪气都带出体外。
  所以《黄帝内经》曰,体弱燔炭,汗出乃散。
  你想想一个身体,它像痰火一样高热,你把毛窍打开,就清凉了,更何况你身体一时的抑郁烦热难眠,只要有表闭情况,你尽管用风药,开些腠理,烦热顿消,失眠自好。
  所以风药为我们开了一扇门户,开了一扇使无形之邪气往外透发的通道。
  这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如顽固性头痛失眠咳嗽颈椎病腰痛里头,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09:41:18
  52、天花粉2
  懂得这个机理,然后你再去看《药性赋》里头,讲风药有疏风散疮之用,你就看得明白了。
  你知道吗?我们碰到一些痤疮初起,舌尖红的病人,并不着急立刻给他解毒。
  大家想想,痤疮初起长在哪?长在肌表。
  《黄帝内经》怎么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用什么药能够发汗呢?
  当然用风药是最快的。
  因为风性善行,善于开泄。
  你看那局部的痤疮不就像皮表的一团垃圾郁结之气,鼓一个小包,它本来想要往外排的,像火山爆发那样,这个小小的窗口,不就像一个小火山。
  它需要把热气透出来,你要读得懂身体发出的信息,身体就是想把邪气挤出体外,是在自救。
  聪明的医生,并不是把这种自救的身体反应压制住,而是顺其性,给邪以出路,打开风热疮毒往外透发的门户。

  


  在《黄帝内经》中称这种治法为火郁发之。
  所以你只需要顺其性,就像顺着水推舟不费尽,中医调理病人身体,有点像太极大内高手,善于以四两拨千斤,善于避实就虚,借力卸力。
  我们用什么去借力卸力呢?
  用的正是风药。
  助肌表开散,使疮毒如烟消云散。
  你有听过用感冒的药方治疗痤疮吗?
  告诉你,同样行,就像我们前面提到治疗感冒的汤方治疗瘙痒一样,虽然病名不同,但是我们只要抓住它同样的病机——邪郁肌表,都可以异病同治,用风药开发腠理,给邪以出路。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10:18:27
  52、天花粉3
  上次才有个病人,脸上长痤疮六七天,刚开始不以为然,后来长了十来个才引起重视。
  一看舌尖红,脉象浮数,就叫他别再吃煎炸烧烤之物。
  然后叫他去买银翘片来吃,他以前吃过银翘片是治感冒的。
  他很惊讶地问,我没感冒,吃感冒药做什么?
  我们笑笑跟他说,你虽然没有感冒,但你的病机是邪束肌表,风热外扰。这样郁热不得透发,闷在里面,所以心烦。
  这时用治疗感冒发表的药,可以达到治疮的效果。
  他听后似懂非懂,看来中医的普及,还需要用更浅显易懂的讲法跟大家说,因为病人有时不懂医理药理,他吃起药来都在迟疑。
  这也是为何中医现在发展不是太理想的缘故所在。
  因为你没有很好地普及。
  病人回去买来一吃,第三天痤疮就退了,高兴得不得了,说,究竟是银翘片起作用,还是我们教他的用薄荷香皂打湿热毛巾敷脸有关系呢?

  


  我们跟他说两方面都管用,银翘片在里面往外面透发疮热。
  银翘散里就有荆芥,荆芥就有疏风散疮之用,你里面的风热应该外外面疏散开来,一旦疏散开来,就像气球瘪了一样,不鼓了。
  而在外面用含有薄荷的香皂,打湿热毛巾来敷脸。那也是取这风药薄荷辛凉透热的作用,帮助毛孔开散,从外面把里面的郁热拔出来,这样一个在里面推,一个在外面拉。
  就像一辆马车陷到泥潭里,你一边在后面推,一边在前面拉,很快马车就出离了泥潭。
  所以小小的痤疮治疗起来并不难,关键是你要辨明是风湿,就用风药来疏风散疮,你如果辨明是热毒就要通降阳明,这个我们以后再说,到时再跟大家说同病异治。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14:57:38
  52、天花粉4
  即使人们同样得了痤疮,但甲乙丙的治法却不一样。
  甲是风热束表,应该疏风散疮,用风药。
  乙是血脉瘀滞,应该活血化瘀。
  丙是热毒上扰,应该通降阳明,撤热下行。

  


  按《伤寒论》上说,知其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你即使一个小小痤疮,也要知道脉法病机,这样才能同病异治,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你脉浮的,用风药清而扬之,一疏泄就好。
  脉郁结滞涩的,用行气活血药,一打通瘀滞,心主血脉功能加强,那么心其华在面,脸蛋的疮痒就好了。
  你脉数热有劲的,乃六腑有积,积滞化热,上攻头面。
  为什么要通降阳明?因为人体面部是阳明经所过,面部浊阴不降,应该通降阳明。
  所以古人说,面黑者必便难。
  通降阳明可以使面目恢复光洁,容光焕发。
  现在很多都不懂,以为美容就是做脸上功夫,真正的美容是做经络血脉肠腑的功夫,这才能够把容貌美到根结上。
  当然风药还有升阳除湿,治带下,便稀溏,下焦湿痒的效果,我们前面都提了,这里就不再多讲。
  你要明白风药在完带汤、荆防败毒散里面的运用,等以后我们讲风药时,再跟大家一起去把古方的神韵挖掘出来。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15:19:19
  52、天花粉5
  下面我们看瓜蒌根,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瓜蒌子全瓜蒌的根部,它又叫天花粉。
  它能够清热泻火,消肿排脓以降其浊,又可以生津止渴,以养其真,看来也是两栖药物。
  既可以空降,也可以在陆地上行走。
  怎么说呢?
  天花粉,像上天洒花下雨一样,从天而降,它降的是人体的热火烦扰。
  所以肺热燥咳,经常用到它。
  你看病人秋天时,天干地燥,嘴唇都裂了,身体缺乏水分,阴液濡养。
  一旦伤了风燥,咳出来的声音清脆,像瓦罐裂开来一样,这种干咳少痰的状态,甚至痰中带血,中医称之为肺热燥咳。

  


  好比如一辆自行车,你永久后,就会发出各种摩擦声音,没那么滑利。
  原来机器轮轴之间,没有充足的油去滋润,变干燥了。
  故而古人说,凡物燥则破绽百出,润则密合无间。
  这时说世间的物品,比如大地木柴,一干燥后就会裂开来,所以脏腑肺部一干燥后就会干咳发出燥裂之声,这该怎么办?
  燥者润之滋之!
  你要用滋润的药,能养其真,然后还要用清热的药,以去其燥,这两方面同时结合,燥咳可治。
  而大家看,天花粉不就专为这两方面而设吗?
  人体天干物燥,脏腑津液失养,身体最渴望的是降一场甘霖露雨,这样热退身凉,肺燥得润。
  所以天花粉以它从天而降,清热泻火之功,又以它能生津止渴,养阴润燥之力,两方面相结合,正是肺中燥咳良药也。
  所以在古籍孙思邈《千金方》里头,就记载有一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除烦止渴的汤饮。
  最适合肺热燥渴,干咳少痰,热病津伤的病人。
  这个汤饮说白了,就叫天花粉粥。
  用天花粉煮成稀粥,你可以直接用天花粉20克左右,煎出汁来,用这汤水煮稀粥,也可以把天花粉加到稀粥里面煮。
  可见一味天花粉,乃退五脏烦热解消渴干咳之要药也。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15:59:03
  52、天花粉6
  为什么呢?
  因为五脏之华盖在肺,肺为水之上源,法象天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你周身的水都是从口咽胸肺这里顺降下去的,所以你天中布雨充沛,那地下得到灌溉就足。
  故你只要摸到病人脉象上亢偏数,这病人身体就像处于水深火热的干旱状态,这时久旱盼云霓,都想要肺中布雨。
  天花粉粥入肺,肺气一降,则诸经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
  你天空肃降雨后,天空中一降雨,整个大地都凉快了。
  所以烦渴可消,干咳可除,郁热得退,自然气不上亢,脉静身凉,烦闷得安,诸症自除。
  故而古籍上又说,天花粉是消渴圣药,所以在问诊里头,你问到病人口中干渴、燥咳的,《本草纲目》说用天花粉可以止咳润枯。

  


  但是是不是所有干咳都要用养阴清热的天花粉呢?
  不一定,就算是一个消渴也要分阴阳,有的是阴消,有的是阳消。
  阴消是阴液不足,被热邪蒸干了。
  如同大地在暴阳之之下,地底干裂,这种消渴,就要用到张锡纯的玉液汤。
  里头用黄芪配知母、天花粉,大有云升雨降之功。
  而另外一类消渴,那又不同,这类病人,口中干渴,晚上夜尿频多,冬天手脚冰凉,中医认为是阳消,是身体阳气渐渐消减,结果不能够把水液蒸上去,清阳不能出上窍。
  所以手足凉,咽中干,阳不能化气,水液不上承,往下掉,所以尿频。
  大家看阴消就好比你锅里没什么水了,结果锅盖是干的,这时你加水就能够滋润。
  而阳消就是你锅里虽然有水,但锅下火力不够,阳气消减,导致水不气化,不往上蒸腾滋润,那么锅盖一样是干的。
  所以大家看看,你一大锅水,下面火力不够,你放一整天,上面锅盖都是干的。
  一旦下面加把火,就像蒸馒头一样,上面自然水雾蒸腾,锅盖得润,对于人体而言,五脏的锅盖就是肺就是咽喉,所以你想要上面肺咽得到滋润,那么你下面阳气一定要足。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16:21:46
  @专业产品认证 1379楼 2014-04-10 11:17:50
  请问脂肪瘤怎么消除
  -----------------------------
  鱼生痰,肉生火,首先脂肪瘤的病人,要少吃鱼肉这些黏滑容易生痰湿之物。
  有些脂肪瘤患者,不知道这个道理一边天天吃这它最喜欢吃的鱼肉鱼汤,一边又拼命地咳吐痰,身上痰浊很多,而这些痰浊留助在经络肌肉里头,痈毒不去,粘糊糊的,堆积在一处,越变越大,就是脂肪瘤。
  那些村里的农人都知道,走地鸡吃的很少油腻的,这些鸡宰杀后,鸡脖子上很少瘤结,而那些喂养饲料,吃得顿顿丰满,又养在笼子里头的鸡,宰杀后满个鸡脖子都是瘤结包块。
  我们看到一家人养鸡,他们没有把含有油垢的菜直接倒给鸡吃,而是把油垢洗去,剩下些渣才给鸡吃。
  我们问他为何这样做,别人都巴不得把这些油腻之品给鸡吃,这样鸡长得很快很肥,他笑笑说,长得快长得肥有什么用,这样的鸡最多病了,而且长大后,都是些肥肉瘤子,那是养给别人吃的鸡。
  我们听后,才恍然大悟,这养人跟养鸡一样,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养生之道,为什么走地鸡健康病少,为什么笼养鸡容易引发禽流感,为什么走地鸡苗条善走,而龙养鸡笨重难跑?
  庄子说过,那些野鸡,五步一啄,十步一饮,乐在其中,并不羡慕笼养的鸡,天天有好吃好喝,为什么呢?
  因为笼鸡有食近庖厨,野鸡无粮天地宽。
  所以顿顿大鱼大肉,未必是福,福兮祸之所伏,肿瘤包块就是这样吃出来的。
  清淡萝卜糙米饭,未必就是贫穷堪忧,清贫之中健康常在。
  看起来清瘦,没那么富足的,身体却通畅没有瘀塞。
  所以健康幸福,不能用表面物质金钱来衡量,更不能用餐桌上的食品来权衡。
  要靠你的观念,你的思想,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多大腹便便的病人,越来越多脂肪瘤的病人,绝大部分是吃出来的。
  肠胃堵塞了,经脉就不通,肠胃运化不了水谷,变不了精血,就会变为痰湿,痰湿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外溢肌表,留住经络,因而长成包块瘤子。
  大家看,肿瘤的瘤字是怎么造字的?
  瘤者留也,气血留而不去之物也。
  为什么气血留而不去?
  现在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好吃懒动,好吃肠道超负荷,就像汽车超载动不疗,血脉也不够通畅,本来像奔马那样快速,因为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在血脉流通起来就像蜗行牛步那样,昔日的奔放气势荡然无存,所以垃圾痰容易留而不去。
  而懒动又助长了垃圾堆积,痰浊留住。
  你如果动不了,你的气血就动不了,你如果不灵活,你的脉道就不通畅,你如果出入必车马,升降必电梯,那么你的血脉就彻底涩滞不通了。
  各种病理产物痰浊瘀血,都停下来不肯走。
  我们治病一定要从大处着手,从生活入手。
  不单从药物上帮你通肠减压,流通血脉,同时更要病人配合少荤多俗,以及适当运动。
  这样内外结合,人药合一。
  懒动气血重新动作起来,贪食肥腻的嘴巴被节制下去,这样近来的食物越来越容易排出,身上的气脉越来越通畅快速,又何患肿不消,瘤不去,又何患脂肪堆积不消散呢?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20:41:57
  52、天花粉7
  《黄帝内经》叫做,地气上为云。
  但是这个地气向上变为云的过程,靠的是一股阳气,中医称之为阴随阳升。
  你阴液没有充足的阳气,不能够被度化到上焦,滋润蓝天。
  所以大家看地球外表那层大气层,对应人体是肺,大气层充满着水气云朵,全屏阳气把地面的水蒸发上去。
  所以你想要咽喉不干渴,心不烦,肌肤润泽有光,你不要以为身体只要有阴液就行了,没有阳气那可万万不行。
  就像很多女孩子喜欢吃凉饮,越吃皮肤越难看,原来阳气不足,蒸不上来,津液不能润泽肌肤。
  一旦她们贪凉阴冷的习惯改掉,然后再多运动多亲近太阳,身体马上得到阳化气,皮肤更加润泽,人也更加阳光好看。
  所以想美容就要保阳气,阳气才是第一护肤品。

  


  《黄帝内经》认为,上焦如雾。
  有阳气作用,才能够上使无色修明,肌肤润泽。
  所以你中医看一个问题,都不离阴阳,中医认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你如果看到干燥,就想拼命地饮水,或者饮冰冻可乐来解渴。
  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在残害身体,你只有越饮越渴,为什么呢?
  因为寒凉伤了阳气,你这边喝进去的水,根本蒸不化,通通从尿道排出来。
  结果喝到胃痛,喝到手足冰凉都不能解渴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20:43:57
  52、天花粉8
  大家看看,为什么冬天大地还会干裂,是因为缺水吗?
  不全是,也有很多冰块啊!但照样干裂,因为缺乏阳气,一到春天冰雪一荣华,干裂的大地,就复苏滋润了。
  所以我们治疗消渴,属于阳消的,应该制阳光化阴液。
  有个中年妇女,口中干渴尿频,腰膝冷,双脉沉迟,舌苔偏白,明显是一个寒湿偏重,阳不化气之象。
  这时你如果用天花粉、麦冬、生地,这些大量滋阴的药,非但不能解渴,还会加重病人水液泛滥,他身体不是阴消而是阳消。
  是阳气渐渐消退,不能够气化阴液,这样上焦失去滋润而干渴,就让他买两瓶桂附地黄丸,还没吃完,夜尿就少了,口中不渴了。
  真是药证对应,用中成药也效如桴鼓啊!
  桂附地黄丸目的是帮她下焦之火暖起来,使水液气化上承则不渴矣,就像你往锅底丢些燃料再点火。
  那么锅中水一热气化,那锅盖就是湿的。
  所以局部的阴虚一定要从整体来看,是整体阳气不足,气机不能升降所致。

  


  就像我们去看,天地为什么干旱,总是在某个地方,并不是一旱,就整个世界都干旱。
  而是天地间气机没有很好均匀地对流,所以中医治病一定是治整体,你整体气机对流,局部病变被对流动的气机,一冲过来,那所过者化。
  这叫小处要服从大处。
  我们治病不能只见到均部干渴就去浇水,你要看到是真的阴水不足,那么你得去降雨,浇水不解燃眉之急。
  你如果看到真的是阳气不足,你得去点火助阳,那么水液气化自然为我所用,不再干渴。
  至于为什么用桂附地黄丸可以治疗阳消,这里头哪些药物是燃料,哪些药物是在点火,哪些药物是在排浊。
  我们要留到讲汤方的时候,要跟大家再详细分析,大家可以思考思考,算是留给大家一道思考题。
  现在大家应该对瓜蒌根这味药能够解渴的机理有所了解了吧。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20:45:14
  52、天花粉9
  大家看《伤寒论》里头的小柴胡汤,治疗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阳证。
  张仲景说,若渴者,去半夏加瓜蒌根。
  可见古书也认为用瓜蒌根生津止渴,可以在辩证汤方中加入。
  但一个渴字,有多种原因,有人心火亢盛,口中燥渴。
  所以我们天花粉可以配竹叶、麦冬。
  有人肺火亢盛,咽喉肿痛。
  我们天花粉可以配射干、山豆根。
  当然还有温病热后气阴两虚,咽干口渴,我们最常用沙参、麦冬汤,里头还配玉竹、天花粉,这就是燥邪伤了肺胃阴分所致,告诉大家这个汤方很好用。
  对于久坐电脑桌旁,津液暗耗的病人,口干舌燥,脉象洗,这正是身体渴求一场云霓露雨,沙参麦冬汤,就是专门滋养气阴给肺胃天地降一场甘霖露雨的妙方。
  那么咽干可润,口渴可消。甚至你可以不用那么麻烦煎汤药,我们常见病人包上一包,放在办公室的杯里,泡上茶,在工作透支比较厉害时就喝一喝,那么津液得到滋润,连皮肤都没有那么容易干。
  所以我们用古方要与时俱进,不要说非得要温病热后津伤,才用这生津止渴方,对于经常开车的司机,或者就在电脑旁暗耗身体,导致内热阴伤的白领,而这机器电脑跟汽车,不正是大大的温热之邪吗?
  最容易把人体的水箱肺部给蒸干,所以你用古方沙参麦冬汤,迅速就给你水箱补满了水。

  


  有人脾胃火旺,口舌生疮。
  我们天花粉可以配石膏、栀子。
  当然更有人肝郁化火,肋胀,干渴,就像很多人生完气过后找什么?找水喝,这时你单纯以水济火还不够,还要把肝郁疏解开来。
  所以我们天花粉可以配郁金、香附。
  更有人长期熬夜,阴虚火旺,骨蒸烦热,导致口中燥渴,那么你单用天花粉力量就不够,那该怎么办?
  你随手加进生地、玄参、或知母、黄柏,滋阴泻火之药,使火降阴生,燥渴自制。
  故《黄帝内经》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而《本草汇言》中提到,天花粉退五脏郁热,乃治渴之要药也。
  所以我们要从五脏来看天花粉,通过配伍来加强天花粉退五脏郁热的效果。
  所以我们也不是见渴就纯去养阴止渴,必须要察病人舌苔脉象,五脏盈虚亏虚,损其有余,补气不足,调气寒温,乃为正治之法。
  好天花粉这味药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讲地榆。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14-04-10 21:01:36
  @sjtusjtu123 1384楼 2014-04-10 15:01:27
  楼主讲讲 宫颈糜烂
  -----------------------------
  宫颈糜烂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因此而引起白带异常,滴虫,霉菌等病菌感染,后续的问题就比较复杂。
  但是中医不治病菌治环境,大家要去思考,为什么会宫颈糜烂,临证取象很重要。
  《黄帝内经》就用这种最朴素的取象思维,揭示医学大道。
  我们来看这个宫颈糜烂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它就像桌角因湿而腐烂一样。
  所以我们在南方看到腐木,就应该想到这是湿邪令木腐,湿能腐木,这就是为何湿性趋下,低洼之处的木头容易腐烂的道理。
  所以在南方你如果不懂得治湿,那么很多病治疗起来效果都不够理想。
  对于人体下焦的病变,你如果不懂得治湿,也很难彻底根除。
  所以宫颈糜烂不是去治炎症治病菌,而是去治湿,湿邪下注,瘀腐在局部,成糜烂之象。
  你如果能够在源头上杜绝湿邪,那么你下焦就会慢慢干爽过来。
  如何杜绝湿邪,我们前面跟大家讲过很多,其中最大一点就是脾主湿。
  你看宫颈糜烂的妇人,很多都有脾虚湿盛,这就是为何用完带汤加减变化,表面上失去治白带,实际上通过治湿来恢复糜烂,减少引导瘙痒。
  湿邪不难治,难在病人源源不断地生湿,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脾虚就会湿浊下漏,这是很多妇女最容易犯的毛病,想事情太多,纠结计较太多,当然还有不爱运动。
  运动可以升阳除湿,女的不爱运动非常吃亏,体质一差,妇科疾病就多,其实对于一个善于运动,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很多疾病根本没法在它身上滋生成长。
  有运动习惯后,湿邪都没法在身上停留,还没来得及成形,就让你发汗排便通出体外了。
  也只有你经常不爱出汗不爱运动,才会把湿浊留滞在身体。
  所以宫颈糜烂的妇人,以及各种妇科病,要注意两条。
  一是不要思虑太过,二是要勤运动。
  不思虑太过,在源头上杜绝湿邪。
  勤运动,升阳除湿,把已经生出来的湿都通过气化蒸腾掉了。
  这样你再稍微用点健脾除湿的药物,宫颈糜烂就容易拿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淡渗利湿,中医还有风能胜湿,芳香化湿等祛湿方法。荆芥就是一种驱风去湿的好药,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风药,在祛湿的同时,可以把气机向上引,同时荆芥也是一种蔬菜,可以平常吃点。
伤口久久不能愈合的一味药——黄芪茶还能不能喝?
风药
我们的中医缘17
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怎么用药才对症?一味四季感冒方,用药不发愁
感冒还在区分风寒风热?推荐一味四季感冒方,用药不发愁—荆防颗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