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教授解密冬病夏治

编外话:冬病夏治,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词,但是却有很少人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为什么冬天发作的病,能在夏天得到很好的治疗呢?冬病夏治,能治疗哪些病?冬病夏治又有哪些治疗方法和手段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神农中医馆袁晓红教授,为大家一一解开这些疑问。

 

对话专家: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袁晓红 主治医师,副教授。汉方国药神农中医馆坐诊医生.

专家简介:

袁晓红 女,1965年生,1989年6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民主促进会党支部校分部组织委员。 擅治小儿咳嗽、哮喘、感冒、咽扁桃体炎、口疮、流涎、厌食、腹泻、便秘、营养不良、遗尿、多汗、夜喘、湿疹、细菌及病毒感染等传染;成人失眠、颈腰椎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痤疮、胃肠炎等;妇女月经不调、带下、乳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连续三届获得校级科研优秀个人奖;主持课题2项、参与课题5项。

    

主持人:很多人都在讲“冬病夏治”,到底什么是冬病夏治?

袁晓红教授:冬病夏治的起源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一种特色疗法,

 

   主持人:为什么冬天的病在夏天治疗,反而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科学依据吗?

  袁晓红教授: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夏季三伏时令,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借助外阳之力加以中医药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一些阳气不足,阴阳失调引起的冬天容易复发的疾病会有很好的效果。从现代医学研究来说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脏腑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主持人:那我们经常说的“冬病夏治”,这个“病”是指哪些病呢?

袁晓红教授:所谓的“冬病”,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通过“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冬春季节发作的几率大大降低。

临床上“冬病夏治”最经常用于

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体制虚弱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疼痛性疾病,比如颈椎病、肩周炎、因虚寒所致的腰腿痛、风湿性疾病等,这些都是遇冷则加剧的病,

妇科疾病:女性宫冷痛经,月经不调等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虚汗、慢性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鼻炎、免疫力低下

另外还有一些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梅核气、扁桃体炎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主持人:冬病夏治又有哪些治疗方法和手段呢?

袁晓红教授:“冬病夏治”的方法主要有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比如我们常说的“三伏贴”“天灸贴”,它是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

 

  主持人:穴位敷贴后,通常有什么样的感觉才是正常的呢?

  袁晓红教授:穴位敷贴的方法,每次贴敷时间应在23个小时;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无不适,建议成人可贴68小时,儿童可贴46小时。

 

  虽然皮肤会有发热感,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贴药后皮肤出现局部有发红、灼热、刺麻痒、疼痛、起泡等;或贴敷后形成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等均属正常现象,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果已经发起水泡时,如果水泡比较小,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小水泡已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消炎膏;如果水泡比较大,建议要到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适当调整。

 

  主持人:对于“冬病夏治”,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项吗?

  袁晓红教授: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入伏第一天没赶上的患者,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这个不必担心,但是只要贴了,就一定要连续贴“三伏”,不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某些慢性疾病甚至要连贴三五年。另外,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是不适合采用这个方法的,比如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如对胶布过敏、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阴虚火旺者、孕妇、皮肤过嫩的半岁以下儿童等,都是不能进行敷贴的。贴敷以后不要马上洗澡,而且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患者一定要少吃“发物”,如辛辣食品、牛羊肉、海鲜、生冷食物等,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不能熬夜,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准确知道孩子的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专家提醒:敷贴期间有感染、发烧的现象,要等病好后再贴;如果贴敷期间有皮肤起泡或过敏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冬病夏治” 是因人而异,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所以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贴、三九贴
冬病夏治贴三伏,拨96333有礼相送
不要盲目跟风“三伏贴”
“治未病”贴膏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三九贴第一天,已达1000贴!
冬病夏治有多少种方法?能防治哪些疾病?一文掌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