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云天下】郭晓明:国际低油价是大变局的前兆

  油价“跌跌”不休已有多时,低油价可不只是令石油出口国处境艰难,对于全球经济也有全局性的影响。当国内外不少舆论蓄意制造看空人民币、唱衰中国的氛围之时,不妨看看低油价预示着什么。

低油价能拖垮俄罗斯吗?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欧美制裁俄国。然而,这个制裁有如隔靴搔痒,效果只具宣示性而没有实质性。原因之一是乌克兰和欧洲强烈依赖俄国的天然气。到了年末,原油价格开始暴跌,引发俄国财政紧张。2015年油价持续下跌,到2016年初竟然跌破30美元一桶。

有一种分析认为,低油价是制裁俄国的国际政治延续,并预言低油价将重创甚至摧毁俄国经济。一年多过去了,西方经济制裁和低油价确实重挫了俄罗斯经济,俄罗斯GDP降低了4%,通胀率达到13%。但是,俄罗斯却在叙利亚大展拳脚,不像是个经济羸弱之国,而倒下的却是巴西、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家。可见,认为低油价将拖垮俄罗斯的观点未必有把握,因为在俄罗斯经济倒下之前,全球秩序可能就已经大乱。

另一种分析认为,持续的低油价是冲着美国的页岩油而来的。沙特为代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坚持不减产,就是要打垮美国页岩油,以维护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市场垄断地位。受低油价影响,美国40多家页岩油公司申请破产,近十万名职工遭解雇。

美国页岩油是被打下去了,但美国的石油产业却不断地增长。2015年美国每天的原油生产比2104年多出130万桶[1]。不仅产量增加,而且在2015年12月27日,美国解禁了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低油价虽然打击美国的页岩油,但对于保护沙特石油市场却无能无力,美国生产的原油反而进入国际市场。美国出口石油,表明美国有压低国际油价、控制油价定价权的意愿。

为什么沙特压低油价对美国石油产业整体伤害不大呢?因为美国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价格密切相关。

2014年底到2015年底的一年多时间里,原油价格从每桶94美元降到每桶40美元,降幅达57%,而成品油价格从每加仑3.55美元降到每加仑2.73美元,降幅仅23%。其它石油化工产品的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如塑料饭盒价格没有下降,塑料袋、塑料布、塑料材料价格没有下降。

如果一个石油公司囊括了从石油开采到炼油到加油站网点的全产业链,这个石油公司内部必然有一个成本管理的内部原油价格,这个内部成本管理的原油价格应该是公司开采原油的成本加上一个利润边际,而不是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降到低于这个公司内部原油价格的时候,公司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采购石油替代自身开采。

国际原油的高价格不是市场价格,而是地缘政治价格,是资源垄断价格,不反映市场真实供求平衡点,而只反映石油产业链上下游分蛋糕的国际政治。

如果我们把石油产业链分成采油和炼油两段,高油价打击的是石油产品国和石油消费国,低油价打击的是原油出口国。如果一个国家既有原油生产又有石油产品生产,则该国这两段产业链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一定程度的对冲,降低了对国际原油价格的风险敏感性。可见,炼油能力强的石油生产国家,承受低油价冲击的适应力也强。

让我们聚焦2015年石油价格博弈的三个主角美国、俄国和沙特,看看它们的相关数据。

石油生产美国国际排名第一:每天1397万桶;沙特国际排名第二:每天1162万桶;俄罗斯国际排名第三:每天1085万桶[2]。炼油业美国国际排名第一:每天炼油1738万桶,占全球能力18.8%;俄国国际排名第三:每天炼油575万桶,占全球能力6.2%;沙特国际排名第八:每天炼油212万桶,占全球能力2.3%[3]。石油消费美国国际排名第一:每天1984万桶;俄国国际排名第五:每天320万桶;沙特国际排名第六:每天280万桶[4]。

三家比较,美国是石油净消费国,俄国和沙特是石油净出口国。低油价对美国有利,对俄国和沙特不利。低油价时间越长,美国受益越多,低油价不仅仅对美国打击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有利,也对美国国内经济有利。

除了出口原油以外,沙特需要进口成品油,而俄国是出口成品油。俄国炼油能力接近沙特的三倍,成品油出口能对冲原油低价损失部分。俄国出口的成品油比美国多36%[5]。就减少收入而言,低油价对沙特的伤害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俄罗斯除了石油还有很多其它资源,还有军工等其它产业,俄国经济并不只吊在石油一棵树上,这是俄罗斯的优势。沙特石油有开采成本低的优势,但沙特的开支预算已经包括了这些收入,低成本红利已经在国内分配中瓜分完毕。

所以,低油价是先击倒沙特还是先击倒俄国,依然是未定之数。俄美是国际石油政治中打架的两头大象,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等是这两头大象打架踩踏倒的小草,沙特可能将是这两头大象踩踏倒的灌木。

2015年叙利亚局势中,俄国势力上升,沙特和美国势力下降。如果低油价击垮沙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低油价拯救了欧美债务危机

高油价引发欧美债务危机,低油价拯救欧美债务危机。高油价的经济特征,在宏观经济教科书里有论述,就是经济体成本推高导致滞涨。这种现象在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后就引发过一次,也是众多经济学家研究得出的共识。1973年10月到1974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上升到每桶12美元[6]。2003年美国占领伊拉克时油价还是40美元一桶,2007年升到70美元,2008年升到疯狂的140美元一桶[7]。这使得70年代的滞涨现象在2008年重演。

高油价导致的滞涨经济,引爆了美国2008年的债务危机。

美国次级房贷债权被证券化放到资本市场中流通,成为房利美和房贷美两家公司从资本市场上为美国低收入家庭房贷融资的曲折手段。这些以房贷债权抵押的证券被美国权威信用评级公司评为AAA优质资产。这个2008年变为垃圾证券的金融资产被评为AAA,虽然套了中国许多美元资产,毕竟被连累的还有华尔街大银行和英国几家银行,很难说这是美国为了欺骗世界人民上演的苦肉计,也很难用华尔街金融界的愚蠢来解释。这个资产被评为AAA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如果不是全球油价上涨的话,这个评级虽然不能打100分满分,打个60分及格还是说得过去的。

这个证券化的次房贷资产考虑到了风险管控。一方面,房贷债权来自全美国,分散性降低了风险。美国房贷银行网络分布在许多不同地区,每个银行的业务服务于银行商业点附近的居民,如果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出问题,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出问题,那么分摊到全国范围来说这个风险就小了。即一两家房主付不起房贷月金,或一个地区比较多的房主付不起房贷月金,本来对该地区的银行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但是证券化可以让它与其他地区的房贷资产平均起来,就分摊了风险。这是常见的分散化降低风险的方法。毕竟,房贷资产证券化也有几十年历史了,历史证明是一个可行的降低风险的融资操作。

另一个风险就是系统风险,即经济周期问题。这不是一个地区的风险,而是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经济周期的风险也要有对冲处理。对冲经济周期的工具就是浮动利率。主流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经济过热时就业率上升,资金需求攀升,利率随之升高;反之,经济萧条时就业率萎缩,资金需求减少,利率也降低。这些次级房贷是浮动利率的房贷,理应是经济好的时候房贷月金升高,经济不景气时房贷月金降低,这刚好对冲了经济周期的风险。如果经济繁荣,房贷月金升高了,几家房主付不起房贷,银行没收房产后很容易转手把房子再卖掉。反之,经济不景气时,房贷月金降低,减缓房主资金周转困难。不料,这个对冲机制撞到油价上升的枪口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罗斯与沙特的暗战
【七禾之声】苑文其详66--沙特与减产原油的讯号
美国回应沙特石油战获胜:要等一阵才有资格幸灾乐祸
原油战争:油价下跌是阴谋还是阳谋|原油|期货
美国或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石油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