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家成功将书本内容写进DNA序列

科学家成功将书本内容写进DNA序列

2012-08-19 10:18:35 来源: 网易探索 312人参与
0

核心提示: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将一本遗传学课本的全部内容编码进一小段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确切来说,是将53400个单词、11张图片和一个Java程序共计527万比特的数据存储在了不到1皮克(10-12克)的DNA中。这项新突破可能彻底革新存储数据的能力。

据《新科学家》和《科学》杂志网站8月16日报道,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将一本遗传学课本的全部内容编码进一小段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确切来说,是将53400个单词、11张图片和一个Java程序共计527万比特的数据存储在了不到1皮克(10-12克)的DNA中。这项最新突破有可能彻底革新我们存储数据的能力。

DNA是已知密度最高也最稳定的信息存储介质。理论上而言,DNA的每个核苷酸可以编码两个比特,每克单链DNA的存储容量可达455艾字节(1艾字节=10的18次方字节,1字节=8比特),大约相当于1000亿张DVD光盘的容量,存储密度几乎是闪存等现有数字媒体的五六百倍。而且,存储在DNA中的数据时隔几千后年仍能够被读出。

此前曾有研究人员尝试过将数据写进活细胞的基因组内,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一旦细胞死亡,存储的内容将会丢失;其次,细胞会分裂复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变异,从而更改存储数据。此外,利用DNA长序列读取和写入数据存在一定难度,而且成本很高,这使得利用DNA进行大规模数据存储不太现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哈佛医学院合成生物学家乔治·丘吉尔带领的研究团队不使用细胞,而是用喷墨打印机将化学合成的DNA短片段嵌入到一个微小的玻璃芯片表面。他们将一本由丘吉尔参与编写的遗传学课本转换成“0”和“1”的比特形式,并用DNA的4个碱基中的A或C来编码 “0”,G或T来编码“1”,从而将课本内容写入了DNA中。这个DNA芯片采用了类似于计算机硬盘分区的方式,将课本内容分散为数据块来存储。

读取这些数据则需要一个DNA测序仪和一台计算机。由于每个DNA片段中都包含着一个数字“条形码”,记录了其在原始文件中的位置,因此所有的片段可被重新组装,并转换成数字格式。电脑还能帮助纠错:每个数据块都被复制了数千次,通过与其他副本相比较,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以被识别并修复。

研究人员将课本内容存入DNA,然后又重新转化为数字形式读出,结果显示,这个存储系统的底层读取错误率为每百万比特只有两个错误,可与DVD比肩,远远优于磁性硬盘驱动器。不过,由于数据编码是与DNA合成同步完成的,因此这种方式不支持可擦写数据存储,但适用于长期归档存储。

研究人员表示,因受操作成本、速度(此次花了大约几天时间)和测序仪大小的制约,将DNA作为一种通用的数据存储介质目前还不切实际,但这一领域正在快速发展,未来5年到10年内有望开发出比传统数字存储设备更快、更小、更便宜的DNA存储技术。(记者 陈丹)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责任编辑:NN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来会用DNA来做为存储硬盘吗
陈根:DNA存储,存进了汉字
DNA数字信息存储的研究进展
DNA的另一种新用途——存储数据
【业务交流】DNA存储技术及其在档案信息存储中应用的可能
将数据存到DNA里!全世界的信息只有1公斤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