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阴县的故县治
userphoto

2023.10.25 陕西

关注
《汉阴县志》“故县治”与北宋《寰宇记》汉阴县治
据《宋史》记载,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汉阴迁治新店。即汉阴县政府迁移到月河新店,今汉阴县城老城区。有县政府有城叫县城,县政府叫县治、县署、县理、县衙,多称县治。汉阴县自古及今有几处县治?一九九一年版《汉阴县志第二章 建置沿革》有答案,后附“故县治”三处。北宋乐史撰有《太平寰宇记》,也记载了汉阴县治三处,但位置不同。本文对比分析,鉴别故县治。
一九九一年《汉阴县志》“故县治”辨析
“故县治”
辨  析
在汉阴县域内,据史书记载,有故县治3处:
〔安阳故城〕
西汉初置安阳县。《水经注》载:“汉水自城固又东过安阳县南”。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安阳故城在城固县东。汉置。后汉因之。魏晋时徙废。”因此,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通志.卷八》在汉水条下注释为:“安阳城在洋县境内”。
三国魏文帝重设的安阳县,《太平寰宇记》载:“安阳故城在汉阴县西二十四里,即今滶口东十里,汉江之北故城是也。”《太平寰宇记》为宋初著述,此时的汉阴县城设在石泉县东南120里的汉江南岸。所记敖口,据嘉庆《汉阴厅志》载:“敖口即敖头”。《陕西地理沿革》载:“敖口在今石泉县城附近”。若按此种解释,汉阴故城距敖口约120里,而《太平寰宇记》只记在汉阴县西24里,敖口东10里,两者悬殊甚大。故此时的安阳县城址存疑待考。
〔安康故城〕
晋太康一年(280),改安阳县为安康县。《读史方舆纪要》载:“迁治于今汉阴县北二十里”。而康熙《陕西通志》载:“安阳城在汉阴县西二十里,安阳即安康。”两书同一时期而记载不一。据1985年安康地区文物普查资料载:汉阴县城西北9.7公里的高梁乡政府附近有汉代至明代村落1处,面积约3850平方米,与记载颇近(此时安康县治所存疑待考)。
南朝宋(420)将县治迁到敖头。《水经注》载:“汉水迳平阳城,……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崄凑,魏兴安康县治。”平阳城即今西乡县治,敖头的方位在西乡县城与石泉池河(直水)之间,即今石泉县城附近。
北周时(557),安康县治迁至今石泉县南偏东120里的汉江南岸,即直州故城、汉阴故城,迁治时间,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宇文周始从旧县移于今所”。至于城址,《陕西名胜古迹》一书中认为在今石泉县石泉嘴,似觉不确。按《宋史·地理志》载:“绍兴二年迁县治于新店,以旧县为镇。”说明这个地方县治迁走后仍是集镇,所以应是汉阳坪。况石泉嘴与汉阳坪仅一溪之隔,只有数户人家,当时可能联在一起。另从地名上看,汉阳坪位于汉江南岸,本应为汉阴坪,因与县名同而改阴为阳,恰与县名阴阳颠倒(是否与史吻合,存疑待考)。
唐至德二年(757),安康县改名汉阴县,县治未迁。即是北周后的安康故城。民国《汉阴县志.宋代社溪行香院碑文》载:“宋皇祐四年(1052)六月九日,汉水大溢,邑署漂没。请于郡,迁署于尉厅(县尉衙门)东方。至和一年(1054)冬,而城始完。”这里只记县署湮没,可见县城只湮部分,同时尉厅与县署不会相隔很远,故新筑之城是在原址上进行修复,并将县署向东迁移重建。此城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迁治于新店后,改为集镇。
〔宁都故城〕
在今汉阴县东南紫阳境内,今据文物部门和紫阳县志办公室考,记为白马石,在汉江北岸。《水经注》载:“汉水东迳晋昌郡之宁都县,县治松溪口。”《读史方舆纪要》载:“宁都故城在县(汉阴)东七十里。”
“故县治”三处:1.安阳故城,2.安康故城,3.宁都故城。
《寰宇记》汉阴县治三处:1.冉家坝安阳、安康故城,2.汉阳坪汉阴故县署,3.漩涡镇田堰一组新县署即“今所”。
1.安阳、安康县城属同一城。北齐《魏书》“安康县,汉时汉中郡之安阳县也。”《寰宇记》同前。
2.楚国上庸六县、汉中郡皆有安阳县,非西汉新置。《汉书》汉中郡,“安阳县,鬵谷水出西南,北入汉。左谷水出北,南入汉。”据方位应为直水与木梓河。《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122》:“晋桓温平蜀,以巴、汉流人立晋昌郡于上庸之西。”安阳县位于上庸之西。
3.安阳、安康县城在汉阳镇冉家坝。347年安康县分置永乐县后,永乐县属晋昌郡,安康县属魏兴郡,南朝宋帝刘准升安康县为郡,分置宁都县。504年安康郡属北魏,保持不变。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立东梁州于安康郡,(东梁州领郡三,县四,户一千二百二十二。金城郡,领县一,户二百八十六,直城。安康郡,领县一,户六百一十八,安康。魏明郡,领县二,户三百一十八,汉阳,宁都)。西魏改东梁州为直州,直州领郡三县四:金城郡领直城县,安康郡领安康县,宁都郡领汉阳、宁都县。北周保持不变,直到隋朝建立。
4.隋朝,直州各郡县撤销,合并为安康县;安康与石泉县并入西城郡。从347—581年的230年安康县与石泉县不属于同一郡。
5.从527—581年原安康县分为直城、安康、汉阳、宁都四县。直城县地有池河与汉阴月河,安康县地从石泉后柳到汉阴县汉阳镇。安康县城还是安阳县城,在冉家坝,从冉家坝到后柳,汉水北岸只有冉家坝为平坝子,具备建县城的条件。
6.误解了《水经注》的安康县与《寰宇记》的汉阴县。郦道元(约470年-527年),这个时期安康县升为安康郡,但地域未变,池河口马岭关以西为晋昌郡永乐县(石泉县),以东为安康县。347—581年之间安康县与石泉县无关系,安康县城更不会建置在石泉县境内。池河及沿汉水到与西城县交界的鱼脯口,属于安康县境。《寰宇记》汉阴县见后文注解。
7.错误:北周时(557),安康县治迁至今石泉县南偏东120里的汉江南岸,即直州故城、汉阴故城。
8.至德二年—宋皇祐四年(1052)汉阴县县署在社溪,新选址在漩涡镇魏明郡、宁都郡故址重建县署,1054年完工并新迁,在江北,保留汉阴名,江南旧汉阴改名汉阳镇地名汉阳坪。明代从石泉嘴到池河划归石泉县。
其一,明万历戊午年(1618)《汉阴县志》:《后纪岁月碑》“于社溪行香院石记之”,“在石泉西寺,因掘地得之,乃知汉阴旧治之所在”。
其二,道光二十九年《石泉县志》:“魏宁城,故址在梅湖街,县东南九十里,其地为入川要津。古汉阴县,在石泉嘴,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汉水之南。(按《宋史》,绍兴二年,汉阴县迁治新店。《汉阴志》亦云,旧治在今石泉县界。宋皇祐四年没于汉水,此其遗址也。)”
民国二十一年《石泉县志.卷一.古迹》:“古汉阴县,在石泉咀,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汉水之南,城址湮没无存。”
其三,中国历史地图隋唐地图安康县位置在汉阳镇冉家坝,北宋地图汉阴县在汉阳坪,南宋地图汉阴县在今县,汉阳镇标注为汉阴镇。
9.安康县城不是宁都故城,宁都故城不是安康故城。
安阳、安康故城,一直生存到公元754年秋:公元280年安阳县更名安康县,县城未变动;347年分置晋昌郡永乐县,余下部分名安康县,县城即《水经注》的魏兴郡安康县城,《魏书》、《周书》中的安康县。南朝宋帝刘准置安康郡分安康与宁都县,安康县地域变小,县城未变动;527年安康分为置直城县与安康县,安康县地域又缩小,县城未变动。隋唐安康县城继续存在,孟浩然在安康县城《登安阳城楼》留诗,743年苗晋卿为安康郡守,744年安康人怀让禅师去世,754年连阴雨六十多天,安康县城被汉水冲毁,迁社溪(汉阳坪),《舆地广记》:“至德二载(757年)以安禄山姓改为汉阴县。”
1052年汉阳坪汉阴县署被大水漂没,重建,1054年冬完工,1055年春在汉阴县故址立碑。在新县署78年,1132年金兵侵金州,汉阴县治迁月河新店,今县城。
北宋《太平寰宇记》汉阴县
原文
汉阴县(州西一百一十里[1],旧十二乡,今六乡)
本汉安阳县,属汉中郡,有安阳故城,在今县西二十四里,即今敖口[2]东十里汉江之北故城是也。晋太康元年更名安康县,《太康地记》及《太康志》、臧荣绪《晋书地理志》并属魏兴郡。宇文周始从旧县移于今所[3]。唐至德二年改安康为汉阴。
梁门山,在今县东十八里,即月川水之源也。
鳯凰山《周地图记》谓:“鳯凰山,为龙子山,叠嶂有十二层。”按《道书》云:“鳯凰山,二十层上有仙人药园。”
直水,源出永兴军干祐县弱岭姜子闗,经县理西[4],又南注于汉,北流当终南山子午谷路是也[5]。
汉水在县南二里,东流。
一、注释
[1]汉阴县署在金州西一百六十五里。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中下,汉阴,州西北一百六十五里,四乡,有凤凰山,汉江,直水。”
[2]敖口:与敖头在同一地。《水经注.沔水》:“汉水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险凑,魏兴安康县治,有戍统领流杂。”《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122》:“萧承之缘道收兵,得千人,进据磝头【《水经注》汉水迳黄金南,东流历敖头,魏兴安康县治,磝敖同音】。”
[3]宇文周即宇文泰,旧县指宁都郡,西魏宇文泰的长子次子皆为宁都郡公,魏明郡更名宁都郡,宇文泰将宁都郡迁移到北魏的魏明郡故址。1052年选择此地重建汉阴县署,1054年完工并迁署,所以称“今所”。
[4]直水经直城县城转向西流,马岭关下转向南流。县理指527年北魏分安康县设置的直城县,在直水向西转弯处。581年隋朝建立后,合并于安康县。
[5]子午谷路即王莽改名的子午道。《读史方舆纪要》杨“守敬按:《地形志》,安康有直水。今曰迟河,出长安县腰竹岭即子午谷岩岭也。《史记 索隐》引《三秦记》,正南谷名子午。颜师古曰,旧子午道在金州安康县界。《元和志》,在长安县南百里。子,北方也,午,南方也,道适南北,因名子午。安康与长安南北相对也。”
二、解析
至《寰宇记》时,汉阴县治三处:冉家坝安阳与安康故城;汉阳坪从754年到北宋皇祐四年(1054)汉阴县署;漩涡镇田堰一组旧名米家庄今名江上的北宋后期汉阴县署,《寰宇记》称“今所”。
“今所”与明代《汉阴县志》所载社溪行香院碑文一致:县署向东迁移重建。向东即向汉水下游迁移。
“今所”县署在江北,大门向南俯瞰汉水,大门到汉水边二里。
《尚书》“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汉水向东流,逆水而上就是汉水之西。出汉阴县署大门沿汉水上行,经沙沟渡,丫角漩,渭子溪口,大坝村祖师殿,田家砭,长沙坝,石羊滩,终点冉家坝,这是老路。二十四里,就是冉家坝到田堰村方家牌楼的里程,方家牌楼就在北宋汉阴县署邻近,此地到漩涡老街六里,当地百姓众所周知。
冉家坝沿汉水上行十里,必经“傍山通道,水陆险凑”路段,接着就是磝头与敖口,进入敖口才有道路,若继续沿汉水上行,悬岩峭壁,无路可走。
《水经注.沔水》:“汉水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险凑,魏兴安康县治,有戍统领流杂。”就是对这十里路的记载。《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122》:“萧承之缘道收兵,得千人,进据磝头”,就是安康县城西十里的敖头戍。今为喜河电站北坝基所在。
敖口沿江上是悬崖峭壁,山顶就是唐太宗时期设置的方山关,今三台寨。《道光石泉县志》记载,道光前石泉县有三个寨子,其中就有三台寨。
《元和郡县图志.卷逸文卷一》山南道:“方山关,在县(安康县)西三十二里。贞观十二年置,北阻方山,南临汉水,当东南驿路《纪胜金州》。”“当东南驿路”就是子午道,山下有幺铺子,为驿站,安阳、安康县到长安为第一个驿站;长安到安阳、安康县为最后一个驿站,名幺铺子。
《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64》引《五代志》:“西城郡安康县,齐置安康郡,魏置东梁州,西魏改曰直州。”四个名称,为同一地,地名冉家坝。
三、白话试读:
1054年后的汉阴县政府所在地,在金州府西一百六十五里,唐代有十二乡,现在有六乡。汉阴县原本是汉代的安阳县,属于汉中郡,现在还有安阳县故城,在今县治沿汉水西上二十四里处,就是现在的敖口沿汉水向东十里处,汉江之北的故城,就是这里。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三国结束全国统一,安阳县更名为安康县。西晋的《太康三年地记》及《太康志》和臧荣绪撰写的《晋书 地理志》,记载的安康县都属于魏兴郡。宇文泰协助在长安建立西魏(535-557)政权,他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封安定公,后为太师、大冢宰,掌实权,他的长子宇文觉与次子宇文毓先后封为“宁都郡公”,宇文泰将魏明郡更名宁都郡,迁移宁都郡治到魏明郡,今汉阴县治也在这里。
唐肃宗至德二年改安康县为汉阴县。
汉阴的山水:
梁门山,在今县治向东八十里,就是汉阴月河水的源头也。
到梁门山要翻越凤凰山,《周地图记》写到:“凤凰山最早叫作龙子山,重叠的山峰有十二层。按《道书》说的:'凤凰山十二层,山顶上有仙人的药园。'”
水有直水(池河),源头出自北宋永兴军路京兆府乾佑县(南宋绍兴九年(1139)乾佑县隶金州)今宁陕的弱岭姜子关(江口),沿直河到直城(前池),经直城县城而转向西流,水到马岭关下又转向南流注于汉江。从宁陕弱岭北流的水正是终南山到长安的子午谷路。
汉水,在今县政府南门二里,向东流。
陈世奎2023年10月24日于汉阴家中草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考察议定:怀让禅师出生地冉家坝
我国名字中带有“汉”的城市,除了武汉,你还知道谁?
说说石泉县的来历
兴安府(安康)
什么是陕南?
汉阳典故传说——千年古堡汉阳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