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湖秋月的中秋夜
-

杭州西湖,历来是最佳赏月之地。在白堤西端,就有一处月白风清的地方,那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景区,它背靠孤山,面临西湖的外湖,景观沿湖一排敞开,包括御碑亭、水面平台、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筑。由于它伸出水面的平台非常宽广,视野十分开阔,所以成为一流赏月胜地。 历史悠久的平湖秋月,可以称得上是风水宝地。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改建为龙王祠,清代康熙三十八年,又在龙王祠的旧址上建"御书楼"。这里不仅百姓爱来,连皇帝也十分中意。康熙六次南巡,五次光临此地。清朝被推翻后,1918年,这一带又被"外商"看中,犹太富商哈同将它霸占了十年,成了他夫人罗嘉琳的私人别墅,取名"罗苑",直到1927年才被收回,改作国立艺术院(即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的校园。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增添了一份书卷之气。 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在此眺望湖光山色,无论春夏秋冬、晴雨阴晦,都会令人觉得趣味盎然。真可谓"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一张是嘉兴月河的中秋夜。朋友相机拍的,水平也高。看上去比西湖的更美!


作为西湖十景中的一景,从南宋时起,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

景区美景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所描写的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是多方位的。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在平面秋湖旁曾有一座戚继光纪念塔。[1]

站在平湖秋月,可以欣赏西湖水面的全景。每年农历8月14日-16日,平湖秋月都将举办"月是西湖明"中秋赏月晚会。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

折叠邻近景点

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孤山、西泠印社

古代时候,外西湖这一带原是有座秦楼的,该楼初名水明楼,后来叫的拗口,莫若望湖楼点明心意,也就叫了望湖楼了。古文记载:"秦楼初名水明楼,东坡建,常携朝云至此游览。壁上有三诗,为坡公手迹。过楼数百武,为镜湖楼,白乐天建。宋时宦杭者,行春则集柳洲亭,竞渡则集玉莲亭,登高则集天然图画阁,看雪则集孤山寺,寻常宴客则集镜湖楼。兵燹之后,其楼已废,变为民居。"

折叠编辑本段苏轼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放生鱼鸟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浪能令山俯仰,风帆似与月装回。未成大隐成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此诗流传至今几乎家喻户晓。

文学家张岱在《西湖寻梦》中记载道:"修葺华丽,增筑露台,可风可月,兼可肆设席,笙歌剧戏,无日无之。今变建龙王堂。"

舟戢不动凝青玉,双峰含黛泻烟霾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西湖秋夜之月,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美术木雕项目的摇篮,既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西泠书画院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会集了江南众多的书画篆刻名家,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在承接传统文化方面显现了独特的魅力,一直备受书画界关注。画院始终以继承、发展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为发展宗旨,艺术追求多元,创作交流活跃。在深研传统,面向当代,广泛联络、对外艺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国际性和全国性的一些重大展览当中频频获奖,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平湖秋月之所以闻名,是有科学原因的。杭州地处亚热带北园,从地球和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看,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从地球和月亮的关系看,勾弦圆确都有规律,秋季时,月亮离地球北半球较近,从杭州所处的地理位置看月亮夹角不会超过60度,月光是太阳的反光,柔和清凉,产生一种虚泛,虚无的感觉。杭州秋季的天气以晴好为主,晚上的气温20摄氏度,相对湿度的80%,风速每秒三米到四米,大气中的飘尘杂志较少,月光的穿透率特别高,云淡风清,天高气爽,气候特别宜人,因此看到的月亮显得特别大,特别圆,特别亮,特别清澈和皎洁,所以就有"四时月好最宜秋","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

诗歌

《平 湖 秋 月》

---王大壮

静驻断桥翘首白堤西,

素笺书札依稀追忆起,

如妆红亭里烛影映飘絮,

留恋石櫈小憩,

品味那杯龙井,

倾听油纸伞边的雨滴;

孤山南麓溟朦暗香起,

沧桑岁月如今归梦依,

落花虽有意忍踏作浊泥,

犹忆西窗别离,

何惜折菡香满衣,

残梦未醒酒独斟叹息;

平湖映秋月茶香带墨语,

转眼一丝涟漪扶醒了沉寂,

波中画舫描摹水明楼御笔,

棹歌舟中观素雅月影一盘棋;

平湖映秋月梅屿来相依,

碧波倒影残宵枯叶谁拾起,

掬水凝月冷怎堪花雨,

穿牖风拂面纱不懂你眉角神韵,

篮舆惟我独坐怅望待天明。

折叠天风清冽流云聚,花影婆娑水榭裁

《平湖秋月》

--扬眉

一碗醇香的老酒闲置在小孤山的山麓,

酒面飘散着清幽的香气,

荡漾着柔静的清波;

一颗通透的宝石镶嵌于钱塘江的岸边,

戒面反射着晶莹的光泽,

辉映着橘黄的朗月。

望湖楼上推开樟木的窗棂,

看远山跌荡近岭起伏,

环绕着花雕的银樽,

六朝的江山到今无恙风景依旧;

望湖楼中入坐花梨的桌椅,

眺浩月当空星瀚稀疏,跌落在善酿的青瓷,

千年的玉盘于今更明娇羞依然。

南北的高峰苍劲巍峨,

在湖面留下了深邃的倩影,

印证着古老的传说;

上下的天竺群峦起伏,

在湖畔漂浮着稀薄的雾霭,

述说着历史的烟云。

拂堤的垂柳柳浪起伏,

环绕着星光斑斓的水面,

水面上飞旋着娇巧的夜莺;

踏浪的莲荷荷叶翩跹,

舞动着肥硕幽绿的飞裙,

裙幅间闪露着细碎的波光。

驾一叶扁舟驶入香雪海的海塘,

融进灰朦的夜色里,

聆听着南屏山的晚钟振响于湖面;

划一双木浆拨开桂花露的露池,

撇入浓郁的熏风中,

吸嗅着南满陇的桂香飘逸在身边。

轻柔的波涌动着船弦,

吴音越语里述说着痴心的私话,

那是冷桥边的小小羡慕着良才;

浩瀚的水铺盖着山川,

清波柔光地叨念着呢哝的絮语,

那是断桥旁的素贞幽会着许仙。

朗朗的月印落在瀛洲的潭边,

披青烟拢秋水一介无影,

淡寒纱撩星辰数楫有波; 悠悠的岭缠绕在西子的眉间,

送金风传清爽衣带渐宽,

沾秋露凝寒气肌肤湿滑。

渺渺的波凝聚在蓬莱的池中,

涌金门泻锦带楼阁高耸,

白堤推阮墩水色幽深;

皓皓的光覆盖着钱塘的福地,

看水天会一色平湖高远,

览疏星伴彩云秋月犹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湖十景之六:平湖秋月-1(组图)
名胜古迹22.西湖十景之三:平湖秋月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
诗词转踏·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行走浙地》轻音袅袅伊人来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