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校园霸凌,这部纪录片告诉你美国怎样做到的?



事情据说是这样,几个男生用装有厕纸和尿液的垃圾筐扣在同学头上,被欺负的孩子家长率先撰文声泪俱下控诉,引得人们集体讨伐霸凌者和同情被欺负的孩子和家长。

  

且不说,事实真相到底谁被谁欺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小学肯定出现了“校园霸凌”(school bullying)的行为。


而针对这个school bullying的事件,学校方的处理方式好像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由于网上对这个事件的关注持续发酵,学校方不得已发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标准范式的、官样文章的、新闻联播式的声明:


如此简单的处理方式,让美国人很惊讶。

再来看看美国校园凌霸事件,是什么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处理校园霸凌事件最好的国家!


反霸凌伊始:科伦拜校园事件


美国历史上,真正改变校园霸凌在民众中的看法的,是一件可能有不少人可能听说过的惨案,就是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伦拜校园事件。


1999年4月20日,高中生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持枪和爆炸物冲入科伦拜高中,连续枪杀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击伤20余人,最后自杀。



科伦拜校园事件是当年震惊全世界的校园枪击案。导演迈克尔·摩尔为此专门拍摄了纪录片《科伦拜校园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声讨美国的枪支泛滥,并获得了2002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这和凌霸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事后的调查表明,科伦拜高中的霸凌现象非常普遍,两名杀人者,都是霸凌的长期受害者!


更重要的,这不是一次偶然事件。


1997年2月,阿拉斯加州16岁学生伊万·拉姆塞(Evan Ramsey)杀死校长和另一名学生。


1997年10月,密西西比州16岁学生卢克·伍德哈姆(Luke Woodham)杀死两名学生,伤7人。


1997年12月,肯塔西州14岁学生迈克尔·卡尼尔(Michael Carneal)杀死3名学生,伤5人。同月,阿肯色州14岁学生约瑟夫·托德(Joseph Todd)击伤两名学生。


没错,这上面案件中,杀人者都是霸凌的受害者!


2002年,美国特勤局和教育部的共同调查表明,在之前25年间的37起校园枪击案中,有三分之二的攻击者之前曾遭遇霸凌,被羞辱乃至受伤。


第一份全国性的校园霸凌调查


在2000年,美国发表了第一份全国性的校园霸凌调查,报告表明,在六到十年级学生中,每天都有三成的学生遭遇到霸凌事件。


其中,有320万学生被霸凌,370万学生霸凌他人。


同一年,美国全国犯罪预防委员会(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ouncil)表明,有多达四分之三的美国儿童曾是霸凌的受害者。


科伦拜校园事件,就是最后的导火索,让美国校园霸凌的严重性,无法再被回避。


霸凌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有学校,就有霸凌。


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的校园文化甚至放纵一定程度的霸凌,认为这是成长的代价,学生表现自己的方式,只是有点不择手段罢了。


据心理学家贾娜·朱沃宁(Jaana Juvonen)估计,在校园里发生的霸凌事件中,只有十分之一,老师会出面干涉。


朱沃宁还认为,到了70年代以后,随着学校竞争激烈,变得一切以成绩为先,校方更加不在意对学生的管理。


很多学校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霸凌现象是次要的。


这样,美国的校园里,教室之外,就出现了大量教师无暇顾及的公共场所,也就让霸凌现象益加突显。


因为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同是学生,所以霸凌一旦出现,就极有可能重复出现。


在某些小地方,有的受害者可能从小学开始,就遭受霸凌直到高中。


这样造成的长期伤害,会让学生产生抑郁和自杀倾向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学生:


女生抑郁的比例从8%上升到26%,自杀倾向从1%上升到8%;男生抑郁则从3%升到16%,自杀从1%升到4%。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霸凌是学生心中的首要问题,只有毒品在高年级学生中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其他问题包括歧视、暴力和性骚扰)。

 

另一面,虽然科伦拜校园事件中,是被霸凌的学生忍无可忍走上杀人之路,实际上,和我们的常识相符,霸凌别人的学生,犯罪率更高。


霸凌的学生更爱携带枪支到校、吸毒,参与抢劫、斗殴、偷窃等活动。


据调查,到24岁时,霸凌的男学生中有六成被定过罪(没有霸凌也没有被霸凌的男学生比例是23%)。


也就是说,不管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会背上沉重的包袱。


英国的一个儿童保护组织Plan International估计,霸凌带来的犯罪为美国造成了每年320亿美元的损失。




对霸凌问题的研究


如果说90年代的事件中,媒体与社会关注的,是那些因为无法忍受霸凌怒而杀人者,到此时,关注的现象,则变成了因为被霸凌而放弃生命者。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有一半高中生说自己在过去一年曾霸凌过他人,也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说自己被霸凌过。


2010年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有六成表示,霸凌现象比以前更加严重。有半数的家长认为责任在家庭,有四成家长认为责任在学校。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霸凌作为一种新现象,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大部分家长认为网络霸凌和其他形式的霸凌一样有害。

因为这些问题,社会开始意识到法律的不足、学校的应对不力。


比如,法律很大程度上是关注于案件,是事后的处理。有些学校针对霸凌采取了老式的简单粗暴的方法。


比如对持枪的“零容忍”、组织集体学习等,通过快速地将霸凌者开除或处分,来压制任何霸凌现象,同时希望被霸凌者更坚强一些,却缺少具体的帮助。


但是,霸凌现象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复杂。


随着对霸凌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并被广为报道,霸凌的陌生一面被更深地揭示出来。


比如,以前很多人认为,那些霸凌别人的学生,多是失败者:他们无法在学业上胜出,而选择了通过霸凌而肯定自己,走上犯罪道路。


相关研究则发现,霸凌者很多并非是学业上受挫。正相反,他们很多是学校里的明星学生。他们并不焦虑沮丧,也很享受自己的明星地位。


但是,研究同时发现,这些学生都拥有一些反社会的性格。他们本人缺少同理心,爱冲动,态度叛逆。


这些性格让同学和他们会保持一定距离,也加强了他们很酷的自我感觉。


霸凌就是这样一个很酷的行为,让他们能享受这种征服感。对于那些不学无术的霸凌者,成绩更多的是结果,而非引发霸凌的原因。


而对于那些被霸凌者,他们往往更敏感,更不合群,缺少自信与安全感。


因为缺少信得过的同伴,也不太善于和成年人交流,不合群的他们也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他们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支持,让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霸凌,也就常常和一些弱势群体联系在一起。




最常见的霸凌对象,就是胖学生。据调查,85%的超重学生在学校曾被霸凌。


不过,因为他们通常块头较大,对他们的霸凌通常限于语言暴力。


反过来,身体攻击,则更多发生在瘦小的学生身上。


除此之外,像少数族裔、同性恋、残疾人这样的弱势群体,也很容易被捡出来遭到霸凌。甚至,就算是在这样的群体内部,也会有人因为表现得不像这个群体的人,而遭到霸凌。


像偏见一样,霸凌本身是一个习得的过程。


相关工作者通过大量的探索,意识到霸凌不能通过简单的惩罚来制止,而是要通过长时间深入的学习指导,让学生认识到霸凌的危害,改变态度。


行之有效的反霸凌方法


在80年代,英美的一些工作者也开始进行相关的探索。


他们也总结了一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反霸凌方法。他们还发现,校方的认真程度会大大提高反霸凌的效果。


2010年,美国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霸凌峰会,并在10月,发布了全面的反霸凌指导意见,希望学校能采纳已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霸凌问题。


很多州也在这时或通过了新反霸凌的法案,或修正了原来的法案。像麻省的相关法律,就开始强制要求所有学生每年参加反霸凌的课程,同时也要校方职工积极主动地汇报霸凌现象,以期能及早发现。


新泽西州在克莱门蒂自杀事件后,通过了反霸凌法,鼓励学生匿名举报霸凌事件,加强教师的介入度,并向中小学提供了100万美元经费反霸凌。


2013年底,新泽西教育部报告说,相关的霸凌事件相比前一年减少了36%。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无条件支持反对这些反霸凌的努力。尤其是在处于模糊地带的语言暴力与网络暴力上,如歧视一样,有时言论自由和霸凌的边界很难界定,也会引来不少质疑。


也有学者指出,更重要的是帮助容易遭到霸凌的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对抗霸凌。因为这些学生最能感到潜在的霸凌,也有动力保护自己,这样也能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社会生存竞争力。


一些民间组织也开始出现,帮助受到霸凌的学生。


2012年,歌手LadyGaGa就成立了一个“生来如此基金” (Born This Way Foundation),目的就是要帮助年轻人应对霸凌。


不管如何,霸凌是个古老的问题,它不会因为一些简单的规则而改变,而是要靠整个社会的努力。


美国人普遍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过是最近20年的事。

  

那么,面对校园霸凌事件,美国怎样解决?美国学校怎么处理?


反霸凌法的通过


法律规定,美国学校有“反校园霸凌”的责任!

  

美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加强立法,把霸凌的定义逐渐降低标准。


从1999年第一部反霸凌法在佐治亚州诞生,到反霸凌立法遍布全美,历时16年。

  

各州反霸凌法都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反霸凌上的责任,并将惩罚权交给学校,美国学校的“零容忍”政策有了法律支撑。


一旦学校发现霸凌事件,须立即采取行动,例如,对严重的行为可以直接开除学生;涉及刑事犯罪的,司法部门应及时介入;


如果案情严重,即使未成年人,也可以按成年人判罪。

  

后来,美国各州又纷纷将反霸凌的触角延绅到网络霸凌领域。


在社交媒体上辱骂、攻击或披露同学隐私的行为,也被定义为霸凌行为,被称为“网络霸凌”。

  

可见首先在立法上对霸凌行为明确的定义为犯罪行为,才能有法可依,才能使霸凌者明白其行为是犯法行为。


于是,在科伦拜校园事件后,以科罗拉多州为首,很快就有一连串的州通过了相关的反霸凌的法律。


从1999年佐治亚州第一个通过反霸凌法,到2006年,有16个州通过了反霸凌法,2012年这个数字升至49个。


到今年4月,在蒙大拿州通过了反霸凌法后,美国所有州都通过了反霸凌法。


不过,光有法律还不够。


美国的震惊性霸凌事件依然连连出现。


2006年12月,密苏里州13岁女生梅根·迈尔(Megan Meier)因在网络上被霸凌而自杀。


2008年,俄亥俄州女生杰西卡·洛根(Jessica Logan)因为男友在分手后将其裸照在网上传播自杀。第二年,相似的故事在佛罗里达州的另一名女孩身上发生。


2009年,伊利诺伊州11岁男孩卡尔·沃克-胡佛(Carl Walker-Hoover)因为同性恋被霸凌而自杀。


2010年1月,因为在学校里被几名学生霸凌,麻省的15岁女学生菲尼克斯·普林斯(Phoenix Prince)自杀。同年发生了前面提到的克莱门蒂事件。


2012年1月,田纳西州14岁的菲利普·帕克(Phillip Parker)因为同性恋被霸凌而自杀。


2014年3月,爱荷华州14岁男孩Kenneth Weishuhn因为同性恋被霸凌,受到死亡威胁而自杀。




美国对校园霸凌行为采取“零容忍”的对策

  

美国除了特别重视法律的执行到位之外,美国法律给于学校对学生行政处罚的权力,一旦学校出现霸凌事件,必须立即行动,对严重行为可以直接开除。

  

此外,还要求学校必须采取三项措施:


第一,提供举报霸凌事件的渠道,老师和教职员一旦发现霸凌行为必须举报(有一学校发生霸凌事件,没有报警,被家长举报后,校长丢了饭碗)。


第二,对被举报的霸凌事件必须进行调查。


第三,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开除学籍。对开除学籍的学生,社会组织也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不能放任自流。

  

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严厉措施,美国的校园暴力犯罪在过去十多年中有所减少,校园霸凌得到有效遏制。

  

防患未然,美国学校把“反校园霸凌”纳入日常活动

  

既然“校园霸凌”已经被纳入了法律的高度,所以所有美国学校,尤其是小学,都极为重视。甚至有一个美国政府建立的“反校园霸凌”官方网站。(stopbullying.gov)

  

具体来说,美国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患“校园霸凌”事件。

  

1、每个学校都需要认真地评估自己学校的“校园霸凌”情况。(Assess Bullying in Your School )

  

要认真收集和分析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频次、地点、时间、学生和家长如何处理、学校的处理方式是否有效等。


学校需要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对全校的校园霸凌情况进行定期的全面调查。


美国学校会做非常详实的针对各个方面的校园霸凌情况调查

  

2、充分接触家长和学生。(Engage Parents and Youth )

  

美国学校认为,要让整个社区的所有人一起参与,包括学校、家长、学生、社区,才能传达出“反校园霸凌”的强烈信号。


美国学校一般会建立一个“学校安全委员会”,负责提出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估学校反霸凌工作是否做的到位等。


3、制定政策和规则。(Create Policies and Rules )

  

根据本州的法律和学校的自身情况,设计和制定出一整套规则:包括目标陈述、行为法则、诉诸全校的具体规则和建立“校园霸凌”报告体系。


在学校形成一种强烈的氛围:校园霸凌,零容忍!


美国小学会在很多公开环节强化“反校园霸凌”规则

  

4、创造安全的环境。(Build a Safe Environment )

  

努力创造“接受、包容和尊敬”的学校文化。


美国学校会利用各种形式来营造正向的氛围,包括校职工会议、全校集会、班级和家长会议、学校官方致家长信件、学校官网、学生手册等。


美国小学会经常张贴海报,随时提醒“反校园霸凌”

5、在日常教学中体现。 (Educate Students and School Staff )

  

美国学校会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具体体现反校园霸凌的题材和课程。另外,也会针对性地培训相关老师和职员学习和熟悉相关的规则和政策,以便在事情发生时,他们有能力合理正确地介入和处理校园霸凌事件。

  

美国学校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如果遇到“shcool bullying”该怎么办:

  

1)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并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Tell them to stop.)

  

2)逃离现场,不要让他们得逞。(Walk away).

  

3)跑不了的时候,保护自己,不提倡正面反击。(Protect yourself.)

  

4)告诉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者,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Tell an adult you trust.)

  

5)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跟欺负你的人去一些私隐的地方。(Find a safe place.)

  

6)和信任的伙伴在一起,结伴同行。(Stick together.)

  

7)寻找新的朋友(Find opportunities to make new friends.)

  

校园,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环境,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欺凌却苦无寻求解决管道,受害学生将以何种眼光看待社会呢?


期待校园的每个角落,不再有欺凌,还给孩子一个纯真快乐的成长园地!

  

防患未然,社会和学校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科伦拜校园事件】中文字幕
校园欺凌频发,如何破局?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该如何教孩子预防和面对?
照片和背后的恐怖故事
震惊美国的4·20科伦拜校园惨案
杀了13名同学老师的凶手,竟成为美国青少年偶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