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权的误区与反思:独一无二 海权决定历史?|海权| 英国

因此,就对历史的“决定”程度而言,海权至少应该排在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之后。

再看一下海权的功能。从马汉开始,很多人都列出了海权所谓“独一无二”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在军事上,拥有海权的一方可以按自己选择的时机和地点在沿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而不掌握海权的一穷则缺乏反击手段,只能被动防御。因此海权实际上是通过建立军事力量投送的单方面优势,确保了军事上的主动权。第二,在经济上,海运的成本比陆路低,特别是在大宗货物的运输上具有优势,因而海权是组织远距离贸易和跨地区生产的必要基础。第三,更重要的是,海洋是一片将世界各个地区联结起来的广阔“公地”,海权可以实现“全球到达”,从而成为迈向世界领导者地位的必由之路。

首先应指出,这些功能本身都是以历史的一定发展阶段为背景才形成的。在古代,海权与陆权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海洋大国与陆地大国的争夺甚至往往以海洋大国的失败而告终。当雅典败于斯巴达,伽太基败于罗马的时候,这些功能几乎不存在,或至少是不明显的。从13世纪开始,有两个因素开始改变海权的命运。一是在航海设备、航海知识、造船和海军装备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海上力量的机动范围、火力打击范围和运载量有了飞速提高;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扩大了对原材料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控制海洋的重要性开始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三种功能才逐步显露。

其次,即便这些功能已经形成,也不意味着它们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比如,第一点在历史上就不是海权的专利。当亚欧大陆中部的游牧民族耐周围农耕文明人侵时,马匹资源和广阔的地形也同样形成了这种力量投送和机动的单方面优势。比如匈奴人可以“自由”地侵扰汉帝国的边境地区,汉朝的反击则需养精蓄锐数十年,才能“深入大漠两千余里”,即使如此,匈奴的力量依然得到保存,当汉帝国衰弱时就卷土重来,甚至一度入主中原。公元七世纪开始的阿拉伯人的征服,也是将沙漠作为他们的海洋:“他们可以随意发动进攻,且一旦需要,又可撤回到沙漠的安全地带”。而20世纪出现的空权在这一点上更是超过了海权:“(海洋)的质地到处一样,各处表面都同样可以航行。但由于海洋受海岸线限制,航行自由常常不能实现……飞机在行动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它可以用最短时间(沿直线)沿任何方便的路线向任何地点往返飞行。”20世纪末,控制外层空间也逐渐起到同样的作用,而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越是发展,制太空权的意义就越是重要,2002年的美国国’防报告明确指出信息优势主要依赖空间能力,并计划将更多的军事信息系统向外层空间转移。如果再在外层空间部署天基火力平台的话,那么拥有制太空权的国家就可以对全球的任何地点实施“单向”打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制太空权带来的军事主动权将远远超过诲权。如果忽视这些事实,可以追求制空权和制太空权的“性质还是服务于制海权”,就容易出现海权服务于陆权的对海权“用情专一”的误区。

相形之下,第二和第三种“特点”的生命力似乎更强一些。可陆地和空中运输的发展、跨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国际贸易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相对下降,也使海权对经济的“独特”作用受到削弱。这在麦金德的时代就已经得到体现;在“全球到达”上,对外层空间这片比海洋更广阔、更具战略意义的“公地”的争夺也在动摇着海权的地位。总之,即使海权在历史上一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那也是以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条件为背景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作用的特殊性和绝对性应该说是有所下降。所以是历史决定了海权的地位,而不是海权决定历史。(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海权的重新思索:海权的误区与反思(一)
讲“海权故事”不应疲于应对
2049年,中国海权或将取得重大进展
专家视点 | 国际海洋政治发展趋势下关于中国海洋战略发展的思考
黑海,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地缘战略何以成为美国崛起的推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