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越时空的声音 | 90后眼里的百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十四)

这是跨越数十年的秦腔印记

让人久久回味

这是一名90后的心灵感怀

戏中读出百态人生

跨越时空的声音

一种曲调别样情

百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

我们再度静心倾听

百名集锦│066贠宗翰《血泪仇》

(点开蓝字,品味经典)

贠宗翰(1940—2015)

滚白是秦腔中极为特色的旋律。剧中人物在悲愤欲绝之际,从内心深处发出这一声声感人肺腑的呼号。台上,每每响起这样的旋律,剧中人每每唱起这样的词句,总能够深深感染台下每一位观者。台下人与剧中人一起痛哭,一起抹泪,一同经历剧中人的辛酸。

周仁哭妻之时的满腹委屈,贺老六临终之时的难以割舍,王春娥教子之时的语重心长,诸葛亮托印之时的无力回天……剧中人时而哭诉,时而吟唱,彼时的心境,都通过滚白一唱三叹的吟唱准确表达。

秦腔《血泪仇》贠宗翰饰演王仁厚

《血泪仇》中的王仁厚一家五人出门逃难,留宿龙王庙的这一晚上,儿媳受辱而死,老伴又寻短见身亡,王仁厚与女儿孙子将亲人草草掩埋。悲哀的秦腔“葬曲”音乐声中,两个孩子跪在坟前掩面而泣,贠宗翰饰演的王仁厚颤抖着叮咛桂花、狗娃叩头。年幼的狗娃不见妈妈连跳带哭,王仁厚的内心更加痛楚,他紧抱狗娃,两眼含泪望着小孙孙,轻声开始哭诉着。一字一句皆有情。

秦腔《打镇台》贠宗翰饰演王震(左)

秦腔《赵氏孤儿》贠宗翰饰演程婴(右)

百名集锦│067刘棣华《西安事变》

(点开蓝字,品味经典)

刘棣华(1937—1994)

文革结束后,出于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当时的西安市秦腔一团(由易俗社、尚友社合并而成)决心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搬上秦腔舞台。1977年4月上旬启动秦腔现代戏《西安事变》创作,几经波折,1978年9月份完成剧目录像并报送上级部门审查。1978年12月份,根据文化部通知,《西安事变》赴京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

秦腔《西安事变》演出节目单

在京演出期间,文化部组织座谈会,曹禺、张庚、郭汉城均对剧本和演出做了充分肯定。同年,《陕西戏剧》在第三期同时刊发曹禺、张庚、郭汉城评论文章。在京演出后,秦腔《西安事变》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郭葆华、尹良俗、张忠义、刘棣华、广雪琴、伍敏中、孙莉群等秦腔演员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形神兼备的演绎让这部剧目看点颇多。迄今,这部戏依然是许多秦腔前辈、秦腔观众内心深处难忘的记忆。

“灞桥烽火”一场戏中,曹母、苏英“丹心爱国可对天”的片段经刘棣华、广雪琴的精彩演绎而妇孺皆知,被业内外人士广泛传唱。

秦腔《三滴血》

刘棣华饰演王妈,王保易饰演周仁瑞

百名集锦│068华美丽《斩秦英》

(点开蓝字,品味经典)

华美丽(1933—2020)

曾和华美丽老师有过一面之缘。2017年,参加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的雕塑揭幕仪式,出行前,在研究院门口看到了一位被家人搀扶、拄着拐杖、满头华发的老人。旁边的人神秘地说着,“那个老人就是尚友社的秦腔名家华美丽老师。”

再去端详,老人似乎听到了这边的议论,已经悄然的去了旁边。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晚年几乎谢绝了一切社会活动,但却依然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前辈的缅怀活动,内心不由得对这位老人产生了许多敬意。

余巧云、华美丽演出秦腔《三对面》

并未有机会看到华美丽老师的演出,这样一位在解放前就出科的秦腔名家留下的影像资料也是少之又少。近些年,更是深入简出,甚至与世隔绝,许多活动也从未谋面。

尚友社“四大名旦”

王玉琴、李爱云、华美丽、傅凤琴(左起)

华美丽解放后进入尚友社,与李爱云、王玉琴、付凤琴被称为尚友社“四大名旦”。曾在《梁山伯与祝英台》《金麒麟》《慈母泪》《斩秦英》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时光匆匆,尚友社的“四大名旦”连同那个年代许多真正的艺术大家都已作古。我想,他们在生命的后期是孤独的,因为属于他们的年代已经远去,能读懂他们的人早已荡然无存。

华美丽、张新华演出《写状》

百名集锦│069刘茹慧《辕门斩子》

(点开蓝字,品味经典)

刘茹慧、王玉琴《辕门斩子》

小学,一次和乡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去县里参加活动,爸妈给的十块钱零钱愣是揣到兜里一分没舍得花。县文化馆大门旁边有一家音像店,参加完活动,几个人一起去店里转一转。一进门,在最显眼的展架上就放着刘茹惠、王玉琴《辕门斩子》的磁带。临走,三块钱买回了这盒磁带。

秦腔《大明英烈》刘茹慧饰演郑成功

回去之后,在单放机里把这盒磁带听了不知道有多少遍,从头到尾的唱词旋律几乎都能完整地哼唱下来。喜欢极了刘茹惠老师饰演杨元帅的潇洒与飘逸,也颇为喜欢那份游刃有余的演唱。

那时在村里的自乐班经常唱“焦赞传孟良禀太娘来到”“娘不记举家在山后”两段,直到现在,唱段里的一个个旋律依然记忆犹新。

工作后多次接触刘老师,格外崇敬、喜欢这位可爱的老前辈。台下,可爱、活泼、朴素,台上,潇洒、飘逸、老当益壮。

《胭脂》刘茹慧饰演吴南岱

她讲,《辕门斩子》的杨六郎、《铜台破辽》的吕蒙正是她艺术生涯中仅有的两个须生角色。在很多人看来,她的《胭脂》《游园逼宫》《法门寺》《郑成功》这些小生戏似乎更胜一筹,但毋庸置疑的是她两出须生剧目也有着广阔的受众群。

百名集锦│070郝彩凤《祝福》

(点开蓝字,品味经典)

郝彩凤(1940—2019)

郝彩凤演绎祥林嫂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不可能觉醒的,但是舞台艺术作品并不单单是文学作品的再现,可以加工、凝练、提升。这样来说,秦腔《祝福》的改编是成功的。戏情压到最后,观众与主人公都需要情感的爆发,于是就有了有所争议的“砍门槛”。戏究竟是戏,不要给戏强加过多,听得过瘾、看得过瘾足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秦腔《祝福》由李继祖改编并执导,肖炳、赵季平、吴复兴等集体作曲,郝彩凤、任哲中主演,首轮就演出一百多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2019年复排版《祝福》上演


郝彩凤老师曾介绍,剧目演出前夕就由电台对主要唱段进行录制并循环播出,直至演出观众已对很多唱段较为熟悉,产生了未演先热的效果。前几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庆期间复排了这一剧目,勾起了很多年长观众的回忆,自己也得以在现场一睹剧目风采。距离首演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祝福》留给我们的思考远远超出了戏的本身。

剧目的改编如何与本剧种观众的欣赏习惯相吻合?剧目的唱段如何设置才能够真正留得住传得开?在本剧种范围内曾经产生强烈影响的剧目如何常演常新、久演不衰?这是留给大家需要认真思考与求证的问题。

编辑:杨瑶

审核:妍薇

终审:王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腔《王晓玲唱段集锦》
珍贵资料:百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
1934~1982年近50年100名秦腔艺术家的拿手唱段
穿越时空的声音 | 90后眼里的百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十五)
秦腔《经典唱段集锦》共10段
好听!秦腔《经典唱段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