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芝、赵壹与草书的世界

书谱有云:'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彼之四贤,古今特绝'

彼之四贤,钟张羲献。其中张指的是张芝,我们今天就说说张芝,“草圣张芝”以及其所处的世界。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汉族,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人,虽出身宦门,而无纨绔气,勤学好古,淡于仕进。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潜心习书。朝廷以有道征之不就,故有“张有道”之称。张芝擅长草书,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昔人经篆素,尽妙许张芝。

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

舒笺观鸟迹,研墨染鱼缁。

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

——前人《墨池咏》

最早称张芝为草圣的是韦诞:“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崔氏法之,书体甚浓,结字工巧,时有不及。张芝喜而学焉,转精其巧,可谓草圣。超前绝后,独步无双。”,草圣之名因是而传。

勤奋刻苦、淡泊名利,使得历史上对于张芝的评价都是一边倒的赞叹。据后人相传,张芝还是一个制笔的专家。除了写字,他还在闲暇时间,自己制造毛笔。这足见他对于书法艺术的精湛。

在张芝所处的时代,社会上出现了学习草书的狂热潮流,当时的赵壹在《非草书》中对此有所记录,“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划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这些是东汉末期士人阶层对草书狂热追求的鲜活写照。

赵壹为东汉灵帝光和年间著名的辞赋家,与书法家张芝、思想家王符为陇上三大家。《非草书》以长篇专论强烈非议当时刚新兴的草书艺术,是最早论及早期汉字发展的理论文章,并对草书这种书体进行评论的一篇赋文,文中对草书产生的渊源作了客观的、理性的分析,对当时的习草之风之盛也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并对这一流行时风予以了尖锐的批评,阐述了他对草书这种书体的认识和他自己持有的态度。

出于艺术的角度,后世对《非草书》的评价褒贬不一,以非议居多,普遍认为赵壹缺乏书法艺术的素养,不理解草书,更不应该对草书横加指责;或认为他是切实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者,否定了艺术的种种功用等等。

我们先不要急下做出结论。通读一下《非草书》,对草书的渊源、技法、功用如此熟悉的赵壹会如此的非草书吗,是真非草书吗?

赵壹对“博学余暇,游手于斯”的书艺是肯定的。非的是“特定时期的专用为务”。

诸葛亮《出师表》中写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张芝、赵壹所处的草书的狂热时期,就是恒灵时期。桓、灵之后,何进、董卓先后登场,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三国时代登场了。

汉灵帝虽以生活荒诞著称,但也是多才多艺的一个皇帝,他的文化兴f趣十分广泛。东汉末期,汉灵帝于洛阳鸿都门内设立专门机构,使自己的兴趣公开化于政治生活,开设“鸿都门学”,通过地方长官或朝中三公举荐,招收能为尺牍、辞赋、书画之人,经过测试之后步入仕途,“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李贤注后汉书)。鸿都门学非常有名,应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大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蔡邕为汉末著名的辞赋家,又熟懂音律、书法甚至方术,而鸿都门学始立,蔡邕就对汉灵帝提出严厉的谏议:“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赵壹在《非草书》中没有对草书给予肯定和赞扬,不是反对人们研习草书。

因为赵壹说的根本不是草书,而是恒、灵之际的倾颓现状,那是赵壹发自心底的悲鸣。

河清不可恃,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

——赵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孟云飞:一代草圣,池水尽墨——张芝
《长空风月——草书之美漫谈》:草书的境界
中国书法史上的首位巨匠——张芝
经典你懂的丨“草圣”张芝的《冠军帖》
王羲之自叹不如的草圣张芝,书法成就如何?
练书法,咱把河水写干,草圣张芝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