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版原油期货即将上市 对中国油品行业影响有多大?

中国原油期货即将于3月26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原油期货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期货品种,推出中国原油期货交易将增加中国原油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长期以来原油期货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WTI以及布伦特基准价,其基准价格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亚太地区的原油供求关系,形成自身的价格标杆。

从战略层面看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将形成具有反映中国及亚太地区市场供求关系的基准价格体系,同时将推动国家商业石油储运体系的建设,改善我国石油金融体系,为我国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原料来源与风险管理工具。中国原油期货推出后,预计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将会逐步增加从而形成区别于欧美地区的亚太原油价格,将陆续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后期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参考体系将更多转向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价格走势。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主要采用美元计价,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中国原油期货理论定价=(FOB离岸远洋运费+保险费)*汇率+其他费用(代理费 港杂费 中转费 仓储费 交割费 货损等)人民币计价捆绑汇率,可以为部分投资者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同时原油期货上市将为国内原油采购企业提供套期保值以及可以运用期限结合方式进行原油进口操作从而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2017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在6.1亿吨其中原油进口量4.2亿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这为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提供必要条件。另外2015年中国地方炼厂放开原油进口双权后,推动近三年国内原油进口总量不断攀升,2017年中国地方炼厂原油进口总量在5540万吨左右,地炼成为国际石油贸易领域的重要参与力量,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攀升至1.42亿吨,未来地方炼厂或将成为国内原油期货的潜在操作用户,但是目前从地炼初步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炼厂对于原油期货上市持谨慎观望的心态,且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和配套的制度体系,开户操作意愿并不强烈,目前地炼原油采购主要参考布伦特期货或是现货均价,另一部分炼厂通过期货点价采购原油,通常与石油外商进行原油现货交易,后期在原油进口非国营贸易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为规避原油价格波动风险地炼企业进口原油通过期货操作的群体有望增加,但地炼进行原油期货对冲风险操作仍需引导和更多的关注,后期随着对原油市场深入了解,部分地炼企业也计划在原油期货上市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参与进来。一旦后期地炼部分原油进口配额参与原油期货上市,整体期货贸易体量将出现大幅攀升,市场活跃度提高将更能反映亚太地区的供需关系,同时上期能源设在山东地区的原油期货交割仓库将大大方便周边原油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目前原油期货上市初期市场观望心态较浓,这与与中国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习俗等因素相关,由于前期原油供需变化向国际市场传导相对较慢,国内相关企业运用境外原油期货工具很难有效对冲市场波动风险,这也是地炼对于原油期货相对谨慎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满足原油企业对冲风险需要外,中国原油期货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形成机制完善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采取国际原油期货十个工作日的短期平均价格加上加工利润的方式计算,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直接与其进行对接,更加真实反映中国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需变化。另外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纷纷上马,很多地炼企业逐步向“油头化尾”转型,国原油期货上市后有望将国内化工行业的供需状况变化及利润预期在整个产业链内向上游进行传导和分配,同时有利于指导企业合理调配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生产计划。

整体来看,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不仅对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帮助,将更加真实反映中国炼油行业以及化工行业的供需变化对于原油市场变化的影响程度,增强企业原油采购对冲价格风险能力,未来国内原油-炼油-化工的关联度将更加紧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油期货有助提升我国石油产业风控能力
建言国内原油期货:采用实物交割以美元计价
中石化"黑天鹅"事件落地 2018年净利创近5年新高
成品油期货待产
头条| 滕超:从定价机制看原油进口信用证风险把控
油价为何冰火两重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