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国博弈」浅谈技术进步对战争形式的影响

前言:

英国和法国在经历大革命之后,其政治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随即便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秩序当中。而它们的崛起也就自然而然地对其他欧洲国家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降维打击”能力。但这个时候,那些处在不利地位的国家就得拼命的发展技术,并且还要建构起属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专有新观念,从而才能形成反降维打击的能力。但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个结果,技术和观念演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国际规则的演化速度,过去的规则无法再用来规范新的现实,历史上的人们所习惯的各种国家政治的逻辑也纷纷走向失败,人类最终将走到可怕的战争当中。

但是,想要弄清楚人类为何会走入到大战争时代,仅仅说是技术观念造就的是不够严谨的,我们必须还要知道的是,这所谓的技术和观念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演化,为什么就超过了规则演化的速度。

法国大革命

技术进步对战争的影响

首先来说,技术的进步使得战争动员变得十分危险。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在近代历史上,各国在进行外交博弈的时候,战争动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谈判的筹码。举个例子,在谈判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或者其中某个大国判断,用武力动员来威胁对方更有利可图的时候,就会进行战争动员。而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在十九世纪的时候,通讯手段还都比较落后,交通水平则更不用说,所以一个大国想要进行一次稍大规模一点的军事动员,那么就需要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在这段时间里,外交官就可以在谈判桌上表达出明确的威慑,同时对方也有一定的时间选择妥协,如此一来,问题便解决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战争动员就是从属于外交谈判上的有力工具。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后期的时候,电报技术和铁路都发展起来了,大国进行战争动员的效率也就随之得到了大幅提高。所以很多时候,军事动员都完成了,但是外交官还没有谈完。结果便造成了一个问题——到底打还是不打?

如果不打,就意味着要让军队再回去待命,可是这时候对方就很有可能也把自己的军队给动员起来了,如果这时候选择撤军的话,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但如果打的话,又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毕竟一开始把军队动员起来也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威慑一下对方,从而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利益而已。

欧洲大革命时期

所以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就对外交技巧的要求非常之高,因为留下来斡旋的时间太短了,一旦操作不慎就立马陷入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中。历史上的一战就是这么开始的。所以,到了这一步,技术的演化就让战争动员有了独立的逻辑规则,不再仅仅是从属于外交谈判的手段了。

我们还要知道的一点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战争本身也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了。最明显的就是武器的杀伤效率高度的工业化,其中马克沁机枪的出现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马克沁机枪是于1884年被发明出来的。它首先是被列强应用在殖民战争中,几十个欧洲军人只需要人手一挺马克沁就可以轻松的击溃几千甚至是上万的土著军队。马克沁第一被应用在欧洲战场是在一战时期。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军用马克沁机枪打败了原本想击退他们的法国军队,据记载,当时一天就打死了六万人左右。由此可见,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武器升级有多么的可怕。

马克沁水冷重机枪

到了一战末期的时候,主要参战国的军队里都大规模地配备了马克沁机枪。所以每一场战争近乎于一次大屠杀。可是这种屠杀式的战斗已经与勇气无关了,此时战争的味道已经变了,人们已经很难再从战争中获得那种所谓的“意义感”,剩下的就是全无意义的杀戮行动了。而战争的味道经此一变,战争法底层的法理根基就被抽走了(《国际政治学》)。

这也就带来了战争工业化的第二个表现,因为武器屠杀的高效率,基于武器生产的高度工业化,于是各国在进行战争时,比拼的首先就是工业能力。所以,如果你的工业能力落后,那即便你的军队规模再大,那也只能等着挨打,而且对此你还毫无还手之力。

而这又进一步带来了一个后果,既然工业能力是基础,而工业能力是没有清晰的民用和军用的界线的,很多工业设施会同时满足民用与军用的需求,那么战争打击也就没法在照顾到不伤害平民这种基本的战争原则了。因为一国为了遏制另一国的工业能力,便会打击其特定的工业设施,以及对其进行禁运,但被击毁的工业设施、被禁运的物资,同样也是平民要用的,战争因此一定会以各种方式伤及平民。传统国际法的逻辑也遭遇到了巨大挑战,无法再规范新的现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图

这种模糊掉军人和平民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无差别地打击所有人,这被总结为一套军事理论,叫做“总体战”,这是一战当中德军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发展出来的理论。他提出,现代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卷入战争的人员由军队扩大到全体民众,所以:“战争和政治都应服从于民族生存,但战争是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体现。因此政治应为作战服务。”(选自鲁登道夫-《总体战》)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也就是说,战争应该为政治目标服务,但是在“总体战”这里反过来了,变成了政治为战争服务。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种翻转呢?这实际上就跟大革命时代后期的观念演化相关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下一讲再说!

参考文献:

  1. 《枢纽》
  2. 《世界史》
  3. 《国际政治学》
  4. 鲁登道夫-《总体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战秘史:不惜任何代价的代价
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32)德国最有胜利希望的几个月
专家|中国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大国博弈的逻辑 100年前的《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已经讲清楚了
经典重机枪缘何成为步兵“天敌”,延续近130年还在使用!
当年为什么要对越南开战?开战后苏联为什么没有南下支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