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的朝圣》:只有爱才能救赎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在1201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早就听说过《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我一直认为是关于宗教信仰的,不知道这是一部小说。作者蕾秋·乔伊斯,是一名英国剧作家,《一个人的朝圣》是她的处于作。这本小说目前已经畅销三四十个国家,2012年入围“布克奖”。

读完这本小说,想起前几天读的费尔南多佩索额近乎充满哲学的《惶然录》,与《一个人的朝圣》决然不同的气韵,却让我体会到同一个感受,就是面对活着和死亡,虽然认知不同,骨子里却是同一个体会,爱有时就是生命的命。早几年粗略的读过《月亮与六便士》,与《月亮与六便士》文化气浓郁和崇高追求风格相比,《一个人的朝圣》更贴近小人物的心理和生活,写出了小人物的胆怯和卑微。

他敞开自己的心,让世界走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

读到这类似的评语时,我想起莫琳拉开窗帘,摘除窗帘,阳光一下泄进来的情景,竟然有点想流泪了。以一个母亲的角度体会莫琳的痛苦,真的可以理解她对哈罗德怨恨。只有这样,莫琳的疼痛才减轻一点。儿子抑郁自杀,作为母亲,就没有责任吗?她对自己的谴责比对哈罗德还严重,只是无法表达。

作者在前半部分介绍哈罗德的脾气、性格和待人接物,其实几乎算是有点自闭症的嫌疑了。儿子后来不愿意见到哈罗德和莫琳,大学毕业后也不出去工作,已经是典型的自卑症的表现。可惜夫妻二人不懂得,错过最好的治疗和开导的机会,儿子戴维自杀了。

哈罗德的沉默少言,不等于他就是个不善于动脑子思考的人,在接到奎妮的信是,哈罗德看到奎妮得了癌症,就哭了。哈罗德本身还是一个感情细腻的男人,不是木头似的人。终于有一个契机让他“开悟”,他就像英雄、像勇士一样,开始了自己惊人之举!

《一个人的朝圣》讲述了一个退休老哈罗德收到二十年不见面的老朋友的信,原来她得了癌症了。在老人给病友回信的路上,听到一个小姑娘的话,受到启发,为了探望得癌症的病友,给予她坚信信念的力量,他独自踏上旅程的故事。哈罗德出发点是为了朋友,最后自己却得到救赎。他这种看起来近似“荒唐”的行为,却激发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成长缺陷的新认识,以及对现实、命运的接受和理解。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哈罗德的妻子,在为等待哈罗德担心等待的日子里,对痛苦的过往进行了思考和审视,触发了对爱的新的认知。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哈罗德·弗莱

(一)

哈德罗·弗莱是个高大的男人,一辈子却弯着腰生活。

读到这句话,心酸酸的,我们多数人都是弯着腰生活的。在今日头条读到一首小诗,其中有几句话是这么写的:

父亲

父亲走了七年,

我几乎没有更多想他

走了就是走了

人最终都要走的

况且他走了也没有来看我

在梦里也没有

他知道我还在世上谨小慎微的活着

这就够了,他从不给我添麻烦

……

我和哈罗德以及这首小诗《父亲》的作者,我们不是都在谨小慎微地活着吗?就像哈罗德一样。但是当我们遇到奎妮这样的病友,会和哈罗德一样做出这个勇敢的抉择吗?我想多数人不会,所以哈罗德是英雄,我们是凡人。

《自卑与超越》中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观点强调,自小身体有缺陷或者家庭环境不美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童年的情境可以用许多不同方式来解释。童年时期的不愉快经验是可能被赋予完全相反的意义的。

哈罗德卑微沉默的性格,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他父亲没结婚前是个好丈夫,后来参军后就完全变成了一个人,小小年纪最先学会的是做个隐形人,很少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哈罗德的工作时销售代表,他工作勤恳谦逊,独善其身从来没有想过升职加薪。哈德罗是个孤独的人,既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他在酿酒厂工作一生,优惠券一直在存放着,他从不喝酒,也从没有想过跟其他人喝酒。他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即便有人听说哈德罗有故事,也没有人知道拿故事是什么。

就是这么一个不喜张扬、不善与人交往的男人,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人,向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人的朝圣》开头就这么写到:

那封改变一起的信,是星期二寄到的。

哈罗德的妻子莫琳告诉他,有他一封信。然后,故事就开始了。哈罗德接过莫琳递过来的剪刀,看到一行小字:

亲爱的哈罗德:这封信也许会让你小吃一惊。他的目光一下跳到信的末尾。

谁啊?莫琳又一次问道。

天啊!是奎妮·轩尼斯。

作者写过哈罗德和莫琳一些生活的小细节后,然后写到:

哈罗德一言不发。突然他站起来,嘴微微张着,脸色苍白。到他终于能说出话来,声音却微弱和遥远:“她得了癌症。她是写信来告别的”。然后哈德罗猛地从裤袋里抽出一条手帕,他哭了。

(二)

哈罗德回信,作者描写的很形象、生动。

该对一个患癌即将离世的女人说点什么呢?眼睁睁的面对死亡,似乎什么的话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事情,看着熟知的人陷入困境,我们却无能为力。哈罗德也是,一封回信他修改好多次。因为哈德罗从来不善表达自己,对于这封信,他更觉得尤为棘手。几经考虑后,哈德罗决定这样回复:

亲爱的奎妮:谢谢你的来信。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很抱歉。

祝好,哈罗德(弗莱)。

他迅速把信装好,就去邮寄,并告诉莫琳,他很快就回来。

时间已经过了十一点了。路上遇到邻居雷克斯,胖的像木桶一样的男人。哈罗德第一次看到邮筒,感觉很失望。信怎么也投不出去,他自言自语地告诉自己,天气反正这么好,可以逛一逛。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就想把信等下一个邮筒再邮寄,等看到下一个邮筒,他又想再等到下一个邮筒……这么冲动,一点也不像他。他不是一个无动于衷的老男人,他有着对人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三)

哈罗德走得有点累且饿,然后去小商铺买小点心,遇到一个小姑娘在柜台打哈欠。小姑娘问哈罗德加油吗?哈罗德告诉小姑娘他不,他只是路过,是走路来的。接着他吃惊的发现自己竟然对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说起了心里话,说一个朋友得了癌症,他要寄信。

小女孩听了很镇静,说这病无孔不在,她阿姨也是这种病,然后她鼓励哈罗德,你要积极点。

听到积极点这句话,哈罗德有点吃惊了。女孩子说了一句话,应该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关键中心意思:

你一定要有信念。不能光靠吃药什么的,一定要相信那人能好起来。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哈罗德敬畏的看着这个女孩。他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但她看起来就像是站在一团光中央,好像太阳转了一个方向,连她的发丝皮肤都明亮清晰起来。

哈罗德以为小女孩给他讲信仰,小女孩说:

我并不是说要……信教什么的。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小姑娘的这段话,改变了哈罗德!哈罗德决定从南德郡走到贝里克郡。

也就是他从英国的最西南一路走到了英国的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完成了原本不可思议的朝圣之旅。

在旅途中,他不断回顾自己的一生,童年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自甘堕落,无数“阿姨”来到他家里。他16岁被父亲赶出家门,儿子抑郁自杀,自己与妻子形如陌路,父亲疯癫,母亲永远消失……在路上历经的人事和身体上的劳苦,让他彻悟了很多。

莫琳

莫琳是哈罗德的妻子。莫琳一头银发,身材苗条,走起路来轻快利索。他们刚认识时,哈罗德就喜欢逗她笑。

(一)

《一个人的朝圣》作者以女人特有的细腻,表达了莫琳的感情。莫琳是个勤快、喜欢干净的女人,总是在家忙家务,喷、擦、漂、洗。因儿子抑郁自杀,莫琳总以为是哈罗德对儿子不够关心(小时候的孤独,使得哈罗德不是善于关心别人的人),正是他的漠不关心,导致儿子的死亡。莫琳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所以他们二人的关系,已经形如陌路。

但在哈罗德退休好,本来一直在家不大出去,这次出去寄信总是不回来,莫琳开始担心。一时想哈罗德是不是除了车祸,是不是像他父亲患了老年痴呆,又想或者跟雷克斯聊天,结果不是。女人总是在未知的担忧面前,胡思乱想。

结果,莫琳收到哈罗德的电话,然后哈罗德心情很愉快的告诉她,他要到贝里克去。她觉得自己一定听错了:

“走路?”去特威德河那个贝里克郡?你?

莫琳告诉哈罗德,你不是医生,不可能治疗好别人的癌症。哈罗德笑了,好像莫琳说的不是他,他说遇到一个小女孩,是她启发了他。她坚信自己可以挽救她得了癌症的阿姨,她阿姨果然就好了。

莫琳开始慌了,哈罗德65岁了,不是年轻人,不能这么任性。当莫琳听见哈罗德叫她的名字,讨好她,却已经下定决心了时,莫琳又怒又无奈,哈罗德把在电话亭打给莫琳的电话挂断了。

(二)

夜幕降临时,莫琳只能遵循哈罗德的嘱咐——等他回家。在莫琳在家等待哈罗德这段时间里,也开始回忆他们之间的从前和现在,心结渐渐打开了。莫琳在哈罗德旅途过程中,她的心灵之旅也横跨了她的大半生。莫琳直面了这二十几年不愿意面对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相互爱着对方,最终得以化开隔阂。最后莫琳决定开车去接丈夫回家,也见到了老朋友奎妮安详离开。

国内外的文学目的和意义是一致的,就是宣传正能量,让人觉得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其实,没有一种人生不是历经艰难困苦的,正是有了这些阻力,人生才变得有意义。

让人感慨不已的是,当初奎妮离开酒厂时,摆脱莫琳为哈罗德一封信,而失去儿子的莫琳怕哈罗德从奎妮那儿得到安慰,就瞒下了这件事。在小女孩告诉莫琳,自己告诉哈罗德信仰的故事是“虚假”的时,莫琳已经开始懂得哈罗德。

奎妮·轩尼斯

奎妮是哈罗德在酿酒厂工作时的同事,后来因替哈罗德顶罪被解雇,他们之间再也没有联系。多年没有联系,突然给哈罗德发过去告别信。

徒步走87天,徒行627英里,若不是心中有执念或者爱情,换谁也可能坚持不下去,何况已经是60多岁的退休老人。哈罗德与奎妮不是,他们是同事。自卑的奎妮在酒厂上班,众人对她并不友好,唯有哈罗德因偶然的机会与她相识,对她还算友好,最初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友谊。

后来奎妮知道哈罗德因儿子抑郁自杀的事,天天酗酒,开始关心照顾哈罗德。奎妮会和他谈谈天气,递给他一杯加糖的茶,只有一次她似乎劝告他,不要再喝酒了。

有一晚哈罗德喝酒失去了控制,把整个花园棚架都拆了,还做了其他破坏酒厂的糟糕事。结果奎妮替哈罗德背了黑锅。奎妮当场被解雇,然后永远消失了。哈罗德从此戒酒了。

好多人以为哈罗德徒步看望奎妮是他们之间有一段罗曼史,其实不是,而是奎妮救了哈罗德,他从来没对她说过一句感谢话。奎妮已经癌症晚期,哈罗德看望她的时候,她已经不能说话了。但在奎妮临去的时候,想起来小时候的事情。

而奎妮对儿时无限怀念,也正是哈罗德到来带给她的欣慰和温暖。作者在《一个人的朝圣》中写到:

她触碰过生命的实质,也曾经游戏人生,终于有一天,我们都将关上门,把一切都放下。

作品主题:活着与死亡

历代文学作品,关于死亡的话题很多。比如古人关于“死亡”的解释:

  1. 《左转成公十一年》:吾不能死亡。
  2. 《汉书王吉传》:不畏死亡。
  3. 苏轼《乞常州居住表》:但未死亡,终见天日。

《一个人的朝圣》的作者在访谈录中说的,自己父亲患病是书灵感的一部分。而书中许多人物都是作者自己见过的。

作者打破了传统英雄冒险的单线性叙述,用一种双线平行、时空交错的手法来展示现实生活的全貌。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平凡、琐碎、无奈、坚韧的生活状态。

关于死亡,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向死而生,也是生的状态。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到,人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死叫做走;在开始的时候,走,却等于死。

《一个人的朝圣》中面对的是死亡,《活着》面对的也是死亡。有人说《活着》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一个人的朝圣》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

朝圣,指教徒朝拜圣地的宗教活动。而哈罗德不是教徒,甚至哈罗德平生对这个也并不关注。但哈罗德的行为却有着朝圣的意味,坚持信念。用自己微博的力量去守护自己的承诺。并且在行走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放弃,甚至不投机取巧搭过路车。他内心坚信用自己的诚恳之心能够感动一种让奎妮活下去的力量。

在《一个人的朝圣》中时常出现一个词语“信仰”,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观点。事实上,小女孩告诉哈罗德的信念,并不成立,她的阿姨并没有在她的信念下活下去。哈罗德内心被点燃,坚信通过自己的至诚,能得奎妮活下去。在看到奎妮奄奄一息的一刹那,哈罗德就像被抽空了似的,几乎无法承受。但他自己不知道,这个“疯狂”的举动,让他脱胎换骨,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充满活力的、有新鲜的生命感的人。

《活着》把富贵这个曾经经历富裕繁华的“少爷”,自己一步步地把家业赌光,以至于最后一无所有。在一无所有的同时,却拥有世间最难得——亲情。富贵的亲人们在意外中一次一次的离他而去。他痛苦得没有任何办法,却并没有因此放弃生命和生活本身,面对苦难,而是平和、坚定的活下去。余华用零介入的方式,展示《活着》的悲剧美。富贵心中也有信仰,就是对生命本身的信仰。正是这种个人性命与命运无常的悬殊,让读者体会强烈的命运感。

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

桑塔亚那说,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期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托出生命的光彩。

结语:我们对生活态度就应该像《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和莫琳一样,他们想起年轻时一个笑话,两个人笑得简直控制不住。哈罗德对莫琳说:

那就是爱的威力!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一定是我们太快乐了,所以才觉得那么好笑。

他们有一次牵起对方的手,走向海岸,身影越来越小。不知谁又想起那句可笑的话,他们再次狂笑起来,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参考文献:

《一个人的朝圣》

《自卑与超越》

《活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必读的30本书之《一个人的朝圣》| 领悟孤独,接受孤独
读书笔记:一个人的朝圣(上)
当代作家-《那么,我是谁?》◆高桂云
张庆杰|一个人的朝圣,暖了彼此
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人都有痛苦,只是形式各有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