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考,买入=持有?

注:本号仅为个人投资记录,谢绝券商开户、热门基金发售推文等商务合作及吸粉互推活动。

小知最近看到几篇关于类似“买入=持有”的文章推送过来,有来自雪球的,有来自各大群的,“买入=持有”是个问题吗?小知看到此观点后也有些思考,于是记录下来。
小知有几个疑问:
  1. 为什么要将“买入”和“持有”的两个动作强行联系起来?
  2. 为什么“买入”就会等于“持有”?
个人是不认同“买入=持有”的观点,甚至认为不应该将“买入”和“持有”硬性的联系起来,“买入”仅仅是“持有”的一个前提动作,仅此而已。从投资的角度看,小知认为:“买入”就是买入,“持有”就是持有。不存在“买入”就是“持有”的投资逻辑。
首先,“持有”意味着投资的公司可以实现基业长青,而从世界各个市场去看,真正能够实现基业长青的企业凤毛菱角,《基业长青》书籍中举例表述的各基业长青公司案例绝大多数都未能实现基业长青。
另外,“持有”意味着企业能实现永续经营,而从世界范围看,百年企业最多的产出国家是日本,但这些百年企业绝大多数并没有给日本投资者带来非常好的回报,一方面多数百年企业没有上市,另一方面多数百年企业仅仅只是存续下来,并未能获得很好的成长。再从国内市场看,百年品牌企业多数质地一般,投资者不应该以回报很好云南白药、泸州老窖等的投资个例推及全面。
其次,如果第一条观点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客观现状进行主观判断,但是第二条,小知认为恰恰是投资者根本无法实证的。投资者买入一个公司的时候,总是以长期持有的心态买入的,不过这种心态是个变量,客观性而言,人一直在变,主观性也可能随时变化。
一方面,投资者无法确保通过几个月的跟踪研究就能非常全面透彻的熟悉公司,公司的发展轨迹或许可以参考,但是如果认为公司就将按照历史轨迹的脉络进行发展下去,那么线性思维往往会导致投资者在将来损失惨重。几个月,甚至两三年的跟踪研究,或许可以大概率押注公司在未来两三年能有较好的业绩表现,但是无法更长远的确定未来。另一方面,投资者无法保证三年后的自己与三年前的自己是同一个人——必然不是同一个人,那么未来的自己对自我和世界的看法是如何的?当下的自己是无法知越的,因此公司在变,自己也在变,多个变量如何产生“持有”的不变量?
另外,“买入”的动作只是片段的时间,或者一分钟,或者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这是客观存在,但是“持有”确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年的周期,这也是客观存在,因此用短暂的时间推测未来,时间上的不对等,却追求结果的完美,是奢求也是苛求,毋庸置疑“买入”的思考深度远远达不到“持有”的深度。
最后,持有“买入=持有“的观点往往会导致投资者过于自信,这是小知最想表达的,也是最想要提醒自己的。毕竟即便是公司管理层或者大股东们也都无法看清公司的未来,我们又如何在如此复杂的商业环境下,就凭借片面的信息及公司历史财务数据,就能对公司的未来做出决断性的准确的判断呢?这显然是投资者高估了自身的远见而低估了市场的复杂性。低估了投资的难度。小知经常听到太多投资者认为“投资知易行难”,真的是这样吗?“知易”吗?
——不禁自问!
何必要定义“买入“或“持有“,对不同的投资者,“买入”和“持有”终有不同的解释,各自解读就行,没有必要影响他人,所以写到这里,小知又不禁自问,自己写这篇文字又想表述什么?又有何意义呢?确实回到当前,对于”持有“和”买入或者“卖出”的理解,也只需记录在个人的笔记之中,仅此而已。就如小知认为的投资一样,终是知难行难,有多难?——很难很难。。。没有边界。
21.2.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该做的,才是基业长青的远航基因
基业长青4月项目回顾
我们为什么要投资指数基金
优秀领导力的共同基因
崔瑞逻辑考前论文说20篇-17
财迷书典丨基业长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