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军队的纳粹化

1918年11月11日上午9时,在法国首都巴黎近郊贡比涅的那节从此闻名于世的火车车厢里,空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划上了一个不怎么圆满的句号。和平再度回到了已经饱受战火蹂躏达4年之久的西欧大地!然而,正如美国人潘兴所说的那样,这只是一个“谈判而来的和平”。
  德国的投降是有条件的。尽管受到了割地、赔款、限制军备等种种惩罚,但其赖以发动战争的各项基础没有被剪除,而且德国上上下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挑起战争的不义。这种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的感觉在军队中尤为强烈,他们根本不承认自己是失败者,因为自己是在敌人国土上结束战争的。
  这种屈辱感与不服气为当时还是普通一兵的希特勒提供了可乘之机,并最终导致了这个战争狂人的

上台。


  
                        西克特与德国国防军

为每个军官培养成未来的统帅。在濒临灭亡中保存了火种,故被誉为“国防军之父”、“国防军的杰出缔造者”。曾是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他给蒋的帮助主要不是在军事指挥上,而在德国的军国主义的建军方针和思想。他明确地提出所谓的“中国建军的三项中心思想”:一、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二、军队之威力,在于素质之优良。三、军队之作战潜能,基于军官团教育之培养。他专门使蒋认识军事强权在国家政治中的巨大作用。他提倡“坚强的、一心一德的领导”,声称只有这种一元化的领导才能够“对涉及经济、财政,首先是民众教育与宣传等每一项国家措施加以通盘考虑。”
  
  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解散总参谋部,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不准有主力舰和潜艇,不许建立空军,禁止拥有飞机、坦克和重炮等武器。
  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感到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但有一个人却把它变成契机,为德国打造了一支短小精悍的现代化军队。他,就是日后被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的汉斯·冯·西克特将军。1920年6月,西克特被任命为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在德语当中,“国防军”不仅包括陆军,还包括那支拥有单独指挥体系的海军。
  西克特认为,国防军在规模上受到严格限制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可以在7:1的基础上进行精挑细选。那些能够有幸成为国防军一员的人都符合最严格的身体素质标准,他们的服役期将长达12年;当然所得到的报酬也是相当高的,同期法国军人的收入只是他们的1/7。在国防军中,功绩是日后升迁的唯一标准,帝国时代的那些残酷非人的惩罚手段被废止了……
  为了规避《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备的限制,西克特可谓是绞尽脑汁。他下令组建军队办公室行使总参谋部的各种职能;在军中开设“特别训练课”以取代军队院校;让德国军官秘密到苏联去接受坦克、飞机等新型兵器方面的培训;扩建警察队伍作为国防军的后备军。西克特还创造性地提出了“领导者的队伍”这句口号,赋予每个国防军成员以其他任何一支军队所不能给与的责任。一旦转入战时,每个校官直接被晋升为将军,军士被提拔为尉官。由于《凡尔赛和约》并没有对军士的人数做出限制,这意味着西克特麾下的4万名军士随时可以加入军官的行列。


  到了西克特因身体原因而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时,他已经为日后希特勒将德国国防军扩大10倍的计划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蓝图。


  
                                                  希特勒对德国国防军大抛媚眼
  
  “啤酒馆”政变让希特勒认清了这样一个现实:如果得不到国防军的强力支持,单凭冲锋队那些乌合之众是无法取得政权的(或许冲锋队头子罗姆认为这样可以)。于是,他利用一切可能的场合向国防军大抛媚眼。
  希特勒最精彩的表演莫过于1924年初在莱比锡法庭上的那番说辞了,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忽而声嘶力竭地谴责那些所谓的“十一月罪人”,忽而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审判席上的法官,却只字未提国防军在这次镇压中所起到的作用。到了最后发言的时候,希特勒表露出与国防军修好的强烈愿望:“我相信,时候总会来到。到那时,今天站在“卐”字旗下的群众就会同向他们开过枪的人团结在一起……我听说开枪的是绿衣警察,不禁感到高兴,因为玷污清白的不是国防军;国防军仍一如既往,白璧无瑕。总有一天,国防军官兵将站在我们一边。”
  起初,国防军的上层人物对希特勒的频频示好不屑一顾。他们试图维持在魏玛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中立”这一立场上。但是,希特勒这位前一战的陆军下士毫不气馁。他许诺,一旦上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枷锁,重整军备。逐渐地,国防军被这幅动人画卷所打动了……


  
                                                             意味深长的宣誓
  
  当然,要想让国防军立即俯首听命于希特勒并非易事。至少,在纳粹党旗下进行战斗的冲锋队就是一个障碍。国防军将领们担心,有朝一日,那支为数多达200万之众的“褐衫军团”将会取代自己的地位。希特勒很快就觉察到这一点,立即做出了反应。他再三向将军们保证:国防军是德国唯一的武装者;同时决心对罗姆及其手下干将进行清洗。
  1934年6月30日黄昏,血腥的清洗开始了!对于来自交往多年的“老战友”的背叛,从睡梦中被拖到刑场上的罗姆心寒到了极点。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赤裸上身,笔直挺立,“满脸轻蔑的神色”。据说,他临刑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是请对我开枪吧”。在接下来的48个小时内,希姆莱带着他的党卫队处决了包括约150名冲锋队长在内的一大批所谓的“帝国敌人”,数量庞大的冲锋队被强令遣散。
  在这次臭名昭著的大清洗中,国防军难逃其咎!尽管他们表示“不想名誉受损”,拒绝直接参与,但还是为党卫队提供枪支弹药、运送兵力来剪除自己的潜在敌人。这个不光彩的行为让国防军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们将来永远也不能反对纳粹党的任何一种恐怖行为了。
  尽管如此,希特勒的“铁血手腕”还是让国防军高层深为折服。87岁高龄的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之后,国防军的新领导者勃洛姆堡遂下令国防军宣誓效忠于希特勒本人。1934年8月2日下午,老总统尸骨未寒,全体国防军就已经向新主子宣誓效忠了。他们高举右手,发誓“无条件忠于德意志帝国和人民的元首,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而希特勒也对此给予了丰厚的回报!1935年3月16日,他向全世界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
  德国国防军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从一支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国家军队一步步沦落为希特勒的私人军队,最终成为其野心破灭的殉葬品。


  
  勃洛姆堡和弗立契的相继倒霉
  
  接下来的两年多是国防军和纳粹党之间的“蜜月期”。在这段日子里,军队彻底打破了《凡尔赛和约》的桎梏。陆军的规模扩大到50万人,受到严格限制的空军和海军也得到自由发展;以前被协约国占领的莱茵河以西地区再度出现了德国士兵的踪影;由于西班牙内战,新的武器和战术思想得到了实战检验;帝国南部边境以外的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地区,又重新回到了“日尔曼大家庭的怀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对各怀鬼胎的“情人”之间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最为典型的事件就是1938年初两位国防军最高领导勃洛姆堡和弗立契的相继倒霉。
  “一个女人——即使本人并不意识到——对一个国家从而对全世界的历史,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啊!”当时还是一名上校的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对勃洛姆堡元帅丑闻事件发出了如上感慨。冯·勃洛姆堡是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军人,为人正派、做事严谨,在协助希特勒改善与国防军关系方面居功至伟。对此,希特勒将其晋升为元帅以作回报。曾几何时,勃洛姆堡身居高位,俨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问题出在了这位老人的秘书兼新婚妻子埃娜·格鲁恩小姐身上。老元帅在发妻去世后不久,就对格鲁恩小姐发动感情攻势并最终赢得了其芳心。1938年1月12日,两个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希特勒、戈林等人都专场前来祝贺。然而,喜宴上的笑声还未散尽,有关新娘曾经作过妓女的传言便及时传到了希特勒的耳朵里。元首勃然大怒,他不能容忍帝国的“最高级军官和一个婊子结婚”。1月25日,忠于爱情的老元帅被免了职,其名字从陆军名册中永远勾掉了。一直到死,勃洛姆堡都对那位使他身败名裂的妻子忠贞不渝。
  相比较而言,陆军总司令瓦尔纳·冯·弗立契男爵的失势充满了玄机。本来,弗立契是继勃洛姆堡担任战争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最佳人选。同样是一桩桃色丑闻,让老人名誉扫地。2月4日这一天,希特勒召集内阁会议,宣布免去弗利契的职务,因为他受了有关鸡奸罪状的控告,必须接受审讯。以前的“防卫厅”已经被改为“国防军统帅部”,由元首亲自指挥,凯特尔将军充任统帅部的参谋长。
  1938年2月4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它是第三帝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希特勒全面控制德国军队、走向战争道路的里程碑。勃洛姆堡、弗立契以及其他一些可能会妨碍希特勒全面控制国防军的老派军官被清除了。当然,还保留有一个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充当傀儡而已!即便是作为傀儡,布劳希奇也如履薄冰。1942年初,希特勒以莫斯科会战失败为借口,解除了布劳希奇等一批高级将领的职务,自任陆军总司令。到1944年的7.20事件之后,德国国防军完全沦落为希特勒的个人工具及其个人野心的殉葬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看希特勒如何干掉“挡道”的国防军元老
纳粹德国沉寂的第一元帅——冯·勃洛姆堡
纳粹德国最强的将领有多厉害?
帝国密令 - 1936年希特勒闪击莱茵兰 - 星虎军政参考 - xnz - 和讯博客
二战中唯一死于盟军枪炮下的德国元帅冯·博克 战功赫赫
希特勒上台不到3年,就让德国瞬间脱贫致富,钱从何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