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道德经》(20)—— 第十七章:…

大家好,本期我们来看《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

“太上”,在古代,常常将最高的、最上乘的称为“太上”。

“之”,“有之”、“亲之”、“誉之”、“畏之”、“侮之”,一共用了五个“之”,这五个“之”代表什么呢?

代表道,用于治世,就是治世之道;用于治身,则是治身之道。

治世之道解读的很多,这里就不赘述,直接与大家分享我所理解的治身之道。

“不知有之”,“不知”,没有知见的攀附叫“不知”。“之”指身中的道的流行,或者是流行所产生的觉受。不在胸中一气上攀附任何的知见,即对本性的造化所产生的觉受不赋予任何的好或不好的意义,在人事的进与退中,不被情绪所绑架,这样的作为,老子就称其为“不知有之”,换句话说,懂得无为之道的人的作为就叫“不知有之”。

比方说一个做臣的人,其作为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非为了获得君王的赏识,获得某种英名或功劳,那么这样的臣就是一个懂得无为之道的臣,因此也就是最上乘的臣。

也就是说“太上”不一定是指君王,只要其心性修养的境界达到了无为,那么其作为就可以称为“太上”。

而其次呢,就是“亲之”、“誉之”。亲近、喜爱某种感受,比如一个人因为贪爱那种获得功名的感受,或者是喜欢那种别人认为自己有德有才的感觉,因而就会不断的去为了获得这样的感受而有所作为,这种作为就叫“亲之”、“誉之”这里老子是在比喻人们对身中道的人为造作。

“其次畏之”,“畏”就是害怕,抗拒,因为害怕、抗拒身中的某种感受,因而在外在作为上就抗拒、害怕失败和挫折,抗拒、害怕不如意的事情的发生。

“其次侮之”,“侮”就是伤害的意思,就是干扰、障碍道在身中的造化。比如十二章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其中的“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等就是“侮”。

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信”,如约而至就叫信。比如春天到了,草木该发芽了,那草木如约发芽就叫信,反之则是“信不足”。

因此“信”就是那股生生不息之气的自然造化,即该生发的时候就生发,该收藏的时候就收藏,该白天就是白天,该黑夜就是黑夜,该刮风就刮风,该下雨就下雨等等,这是大自然的“信”。

那么放在人身来说,无论身中的道如何造化,胸中一气无论产生怎样的觉受,都任其自然而不加以干扰、障碍就是“信”。因此“信”的外在表现就是遵道而行,遵循事物的理而行。

所以老子说“故信不足,焉有不信”,说人之所以会“亲之”、“誉之”、“畏之”、“侮之”,而不能做到“不知有之”,是因为做不到“无为”,做不到对胸中一气所产生的觉受不贪不嗔。

“焉有不信”,“焉”,乃的意思,才有不“信”的意思,即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不能如约开启。

而若要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有“信”,即如约开启,那么就应该:

犹兮其贵言

若要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如约开启,那么就需要像“犹”那样小心翼翼的观察自己内在的声音,这个内在的声音就是指攀附在胸中一气上的各种知见、念头等。

人正是因为在胸中一气上攀附有各种的好恶分别知见,因而才有对感受的贪嗔,而正是对感受有所贪嗔,因而才有了“侮之”这种伤害本性造化的事情发生。

因此,像“犹”那样小心翼翼的观察自己内在的声音,不让自己被这样的声音所绑架,才是开启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的前提条件。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功成事遂”指达到太上不知有之”的境界,即无为的境界,而无为就是不人为造作胸中一气,就是让身中气机回归其自然清真,所以叫“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说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让身中气机回归自然清真,就是放下人为造作。

因此本章老子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无为与有为的区别,以及如何持守无为之道。

好了,本章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7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指微 -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道德经 哲理名句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郭店楚简《道德经》
道德经圣解(三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