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道德经》(86)——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读《道德经》的第六十九章。
首先“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意思说善用兵者所留下来的话:我不敢主动挑起战端,而宁愿被动应战;不敢为了得一寸之土而战,而宁愿退让一尺之地以求和平。
很多人据此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是在讲兵法,教人如何用兵,讲用兵之策略。比如“不敢为主而为客”是教人用兵要以逸待劳,“不敢进寸而退尺”是教人打仗要以退为进等等。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不少的人认为老子是一个阴谋家,因而读《道德经》最大的收获也就是学习了如何玩阴谋耍手段而已,不仅没有在明道上有所进步,反而是更助长了内在的贪嗔痴,岂不惜哉!
读《道德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太执着于文字本身,而往往忽略了老子所言皆是借用当时人们能看得懂的文字来阐释无法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来认识、理解的道。
因此读《道德经》,若只是在文字上作文章,那我们就始终没办法体悟到藏在文字背后的道。
好,我们还是回到主题,那老子这段话究竟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不敢”二字,只有真正明白了“不敢”的内在含义,才能真正明白老子这段话究竟在讲什么。
“不敢”,为何不敢?害怕什么?恐惧什么?
一个人,或一个军队、一个国家,若要主动挑起战端,其行为背后的必然有内在的私欲在发力,因而人一旦能对内在蠢蠢而动的私欲有所觉知,对其运作模式有所害怕,有所恐惧,那外在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有所顾忌,因而也就有了“不敢”。
其实儒家《中庸》也有类似“不敢”之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私欲在人身中如何运作,如何决定人的外在作为,没有人看得见,摸得着,它藏在人身中最隐秘的地方,非常的隐微。因此,对君子来说,注重的不是外在的作为,而注重的是外在作为的源头——心。
心中有没有私欲在运作,在如何运作,这种对内在发生的警觉,就叫“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就叫“慎独”,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敢”的内在含义。
因此“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表面好像是在说用兵,其实是借用用兵来阐释什么是无为。
”,有主导的意思。“客”,起辅助作用的意思。
这段话的内在含义是说:不敢让我(私欲或小我)来做人身的主导,而是让我(私欲或小我)跟随真正的主导(本性)。不敢让我(私欲或小我)上前半步来控制我的人身,而是让我(私欲或小我)后退百步,以还我人身真正的自由。
所以什么是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让我们的人身实现真正的自由,让圆满具足的本性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本来的功效,如此才可以称其为“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无人能与之争”。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这有点像《金刚经》中的句式:某某,非某某,是名某某。
比如:
“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
《金刚经》中这样的句式有很多。它在表达什么呢?
它在表达不能对某某有执着之心,一旦对某某有所执着,某某就不再是本来的某某,而是人们贪嗔好恶下的某某了。
贪嗔好恶就像一面凹凸不平的镜子,任何东西用这面“镜子”去观看,均已变形不再是其本来的模样。
而人的执着,就如这面凹凸不平的镜子,让人无法看到人事物的本来面目,导致其作为与道相背。
古代因为受客观条件影响,用字非常简练,因此不能像现代人这样随心所欲用很多的文字去表达,所以让现代的我们很难理解。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老子的“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其中“”,指打仗时排列的军阵。“”,奋臂却敌,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的意思。”,敌对双方相互对抗,对战的意思”,手握兵器的意思
虽有军阵,但好像并无军阵;虽正在奋臂却敌,但好像并未挥臂;虽正在与敌方对战,但好像并没有敌人;虽手持兵器,但好像并无兵器。
外在的军阵、奋臂却敌、双方对战、手握兵器这些是实实在在有的,而老子为何又要以“无”来否定呢?
其实“无”所否定的不是外在的有,而是否定人们对外在有的执着,因为一个明道之人内心是没有凹凸不平的镜子(贪嗔好恶)的,所以其外在的作为只是当下的一种与道相合的应对进退,而非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常常是为了满足内在的私欲。
因此“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是“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所呈现的结果,所以老子用了“是谓”来作上下连接,表明了“不敢”的结果就是无为。
《易经》蒙卦的上爻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其实讲的也是无为而为。
“击”是一种作为,相当于老子所说的“行”“攘”“仍”“执”,而“御寇”则是说人的这种作为有度,虽然采取的是一种非常手段——“击”,但其目的只是为了终止对方的侵害行为,所以言“利御寇”,即因为尊道而行,所以有利之意。
“不利为寇”,如果一个人的作为是受贪嗔好恶之心的指使,那其作为就一定会失去度,因而与“寇”也就没有什么区别,即背道而驰,所以“不利为寇”。
因此理解“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的落脚点就在于无为,就在于无为而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字面意思是说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
要弄懂老子这段究竟是在表达什么,我们先来看一段《荀子·议兵》中的一段: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
这是荀子回答孝成王及临武君关于如何做将军的提问,其大意是说大部分事情的成功必定在于心中对这件事情有所敬畏,而失败必定在于心中对这件事有所怠慢。所以一旦内心的敬畏之心胜过怠慢之心,则事情就能往好的方向变化,一旦内心的怠慢之心胜过敬畏之心,事情就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变化。当充分的筹算胜过内心的欲望时,事情就会变得顺利,当内心的欲望胜过充分的筹算时,事情就会变得不利。
这里荀子所言的“慢”“怠”与老子所说的“轻敌”的含义有相同之处,即缺乏戒惧之心,而缺乏戒惧之心的根本是由于内心的欲望占据了上风,从而使其外在的作为背道而驰,所以才会言“凶”,也相当于老子所说的“祸”。
因此,老子这里的“轻敌”不是指对敌人的掉以轻心,而是表达前面所说的“不敢”的反面,即对内在的发生缺乏应有的警觉,不能做到戒慎恐惧,不能慎独因而告诉人们,一个人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轻敌”了。
轻敌几丧吾宝”,轻敌几乎丧失自身中的的宝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轻敌”即对内在缺乏应有的警醒,其结果必定是内在的欲望不断膨胀,内在的欲望越膨胀,内心的匮乏敢越强烈,因而越好争。人的内心越好争,致使精气神越匮乏,而精气神越匮乏,内心的慈爱则越缺乏所以称之为“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说文》曰哀,闵也,而,也就是悲天悯人的意思。因此“哀者”指因悲天悯人而战者(而非一己之私而战
因此这句话是说两军对垒,悲天悯人而战的一方会获得胜利。
为何悲天悯人的一方会获胜?
因为能够悲天悯人的人,其内在充满慈爱,而充满慈爱的人,内在的浩然之气必定充盈,因而精气神就无比充足,而精气神充足的人,则越不会被挫折与困难所吓倒,因而越是勇敢和顽强,所以能最终获胜的一定是“哀者”。
慈,源自人的本性,能产生无比的力量和智慧。比我们内心充满慈爱的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内在无比宽阔的心量,而正是这种无比宽阔的感觉让我们感到了自信和勇气,而正是这种自信和勇气让我们在经历各种挫折和困难时越挫越勇,最终获得成功
因此,本章其实是对第六十七章的三宝作进一步的诠释,“不敢”是对“俭”的诠释,为客而不为主,退尺而不进寸是对“不敢为天下先”的诠释,“抗兵相加,哀者胜”是对慈的诠释。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我们下期再接着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九章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李涵虚《道德经》注释(《东严正义》)——第六十九章
《道德经》69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