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愈疑难病的启迪(四)
江西中医药大学 姚梅龄教授

当归四逆汤以通经和营为主,微具外发之力,以解厥阴经脉营血之表寒,主要针对的是厥阴营血分风寒痹阻的表证。何谓厥阴之表?此处所谓的厥阴伤寒表证,是指寒邪主要痹阻于厥阴经脉,当然包括一部分体表的组织,但主要痹阻在经脉,而尚未入里伤及厥阴肝脏和心包。也就是说,相对于居人体之里的脏腑而言,经脉属表,更何况《伤寒论》所阐述的寒邪是由外寒所致。这个时候就不宜用四逆汤,不能用附子、干姜、吴茱萸、花椒这些药,而要用解表的药,否则不但事倍功半,还会变成坏病,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出来,相火旺盛、燥热伤阴,什么都会生出来,更谈不上稳定的疗效。
那么厥阴表证如何确立呢?既然讲厥阴表证,那为什么不讲是太阳表证?或者讲它是手太阴肺的表证?注意,太阳表证“脉浮,头项强痛”,她一个都没有,主证不具备,虽然有一部分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或者巅顶痛,也会出现头痛,但绝不是像第四例那样一感冒就额角痛,它不是循太阳经脉所出现的症状。她也不会像太阳经以及手太阴肺经的表证,初起就鼻塞、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完全不一样。也不像少阳篇的第二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少阳经脉循耳前后,入耳中,所以少阳中风就耳鸣耳聋,到目外眦可以眼睛红,就像西医讲的口眼咽感冒综合症,厥阴表证不是这样的,不会两耳无所闻,所以也不是少阳之表。它不是太阳之表,不是太阴之表,也不是少阳之表,甚至全身恶寒的症状都不突出,只是全身有点怯寒,像第二例的精神分裂症穿棉衣,第一例身着厚裤厚衣,它不会表现成我们现在所讲的恶寒。
那么它也没有厥阴里证,从《伤寒论》350条的记载来看,当归四逆汤所治疗的患者有手足厥冷与脉细欲绝两症,与厥阴虚寒里证的临床表现非常相近;同时,脉象到了“欲绝”的地步,一般也不可能浮,而只可能沉,临床事实也证实适应于当归四逆汤治疗的厥阴伤寒表证,多数脉沉,例如前面所举病例,即使是相对单纯的厥阴表证的例一和例二,其脉亦沉,这就更像里证,那么,如何与厥阴伤寒里证相鉴别呢?鉴别的要点就是《伤寒论》301条麻黄附子甘草汤所说的“无里证”,也就是说,适用于当归四逆汤治疗的厥阴伤寒表证,不具备对应的厥阴里证的主症。比如与厥阴里寒的吴茱萸汤证相鉴别,厥阴表证没有呕逆、干呕、吐涎沫、烦躁欲死,也无胃痛、腹胀痛、下利,无阳虚或亡阳之症,如果有呕吐、下利的话那就是合病了,那就是厥阴里寒了,就要加吴萸、生姜了,要加附子、干姜了。
它也没有厥阴之里的阴阳错杂这个特征,阴阳错杂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烦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烦躁欲死”(308条)如何解释?“躁不得卧”(243条)如何解释?“躁无暂安时”(337条)又怎么解释?其实烦和躁是不同的。阳就烦,如张仲景讲乌梅丸证的蛔厥,厥阴病的蛔厥,静而复时烦,厥阴病经常出现烦。阴躁是什么呢?躁是手足躁扰,好象手脚都没地方放,四肢躁扰不安才叫躁。阴盛的就躁,阳盛的就烦,厥阴病阴阳错杂,常见的就是阴阳相争,它不但可以烦,而且可以躁,也可以同时出现,还可以烦躁欲死、烦躁不得卧。张仲景从临床事实,从学理来分析,少阴病的吐利本来就是一个阴寒证,它突然转得又烦又躁,是从少阴转到厥阴了,这个时候用四逆汤就不如用吴茱萸汤,很多病人只要一两天不死,少阴阳脱不出现,就会转到厥阴的阴阳错杂上去,像中毒性休克多数都是阴阳错杂,四肢厥冷,高烧不止,舌苔焦黄。这个病人没有阴阳相争的烦躁证,所以就跟厥阴里证鉴别出来了。
那么它的诊断要点就是具备风寒痹阻经脉与营血痹阻之症,而无明显的里症。
①寒痹厥阴经脉营血之症:有受寒史;肢厥(包括手足厥阴冷、肢厥、手足清冷、指头冷等);手足皮肤色暗(包括手足皮肤暗红或紫暗,指趾暗红、手足或指趾暗黑等);手足痛,或指节、足趾、腕踝、甚至肘膝痛。以上等等诸症,轻者遇寒则作,得热则除;重者病终不除,然遇寒则症剧,得温则症减。
②风犯厥阴经脉营血之症:多有汗出当风史,或平时常卧寐吹风;肢麻(包括手足麻、指麻、指头麻、臂麻、全身肤麻,甚至微痹而木);窜痛(包括肤、肢、体窜痛,或掣痛,或闪痛)时作,或时重时轻;少数现筋惕肉瞤,甚则筋急拘挛;脉常弦。
③厥阴经脉血痹之症:脉沉细(重者脉细欲绝,次者脉沉细如丝,轻者脉略沉细);面色及手足肤色欠华(萎黄者居多,少数面色微黄,或面暗滞);爪甲欠华不坚(包括爪甲薄、起棱、厚如石灰、爪甲易折、爪甲难长);或皮下赤络隐隐而色暗,或青络较暴露突起;常有肢痛或循经脉痛;或手足皮下肿,其色或白或红;素略眩晕;或素月经量少色暗。
④病属厥阴之表:血痹的现症(肝藏血、主疏泄);寒风之象(“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且肝多实证);兼证多合并厥阴里证(如第二、第三例);治疗多兼以养肝血及活血,善后多以养肝血及活血为主;现症基本上均属体表组织、器官的异常,且以经脉现症突出,而无里证。
疾病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更不能一成不变地来处治,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临床上不宜一成不变地用一个固定的方剂,来治疗一种病或证。我们在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厥阴营血分的伤寒表证时,常常需要根据病变性质的变化,来加减运用。
营气痹阻较甚者,即可涉及到统营卫的太阳经,进而影响皮毛,引起肢冷,肤痛,甚至触摸即痛甚;进一步皮肤失营之养日久,即可变性如无毛、失皱、光亮、变紫、变硬、变厚(如硬皮病)——治宜重用桂枝,当归改用当归尾,芍药用赤芍,且加川芎,片姜黄等。
寒邪凝结营气——冻疮而肿——加皂刺、乳香、没药。
营痹发展为经脉血瘀——痛甚不除,或皮下结节、按之则痛,或局部变暗——加乳没、甲珠、田七。
寒偏重——则肢厥甚,患处恶寒明显——重用桂枝、细辛、减芍药。
风偏重——则麻甚,或兼现肤痒,或掣痛筋惕明显——加川芎、羌独活、紫荆皮。
风寒挟湿——可兼现四肢漫肿、按之如泥,肢重,或关节痛甚,脉涩(如第四例)——加重木通,加羌独活、海桐皮、桂皮、丝瓜络、松节。
若兼厥阴里寒——兼现胃痛,腹痛而喜温,呕逆,下利——加吴茱萸、生姜、花椒、干姜等。(如第三例)
若兼厥阴里热或郁火——可兼现口苦,心烦不寐,多语,骂詈不休,惊狂等——加左金丸、黄芩等。(如第二例)
若血虚重——则眩晕明显,兼现心悸、爪甲变质——重用全当归,加大量鸡血藤。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出现以下情况:
营痹血瘀发展为阴凝——可兼现局部紫黑发木、塌陷萎缩——去木通与白芍,加鹿角霜、天雄、桂枝改肉桂。
血瘀阴凝发展为瘀毒阴毒(兼少阴)——可兼现局部紫黑痛甚,溃烂至骨,长期不能愈合——去木通与白芍,加雄黄、川椒、鹿角、附子、桂枝改肉桂,大量生黄芪,外加654-2静脉缓滴。
血瘀阴凝发展为瘀热毒及阴阳毒——可以厥冷的同时,自觉手足内里灼热疼痛,或喜冷,或喜热,局部红、紫、黑、白间现,溃烂难愈,流水流脓,流血或红或暗、或浓或稀——去白芍与木通,合“升麻鳖甲汤”,加附子、鹿角、犀角(或羚羊角代)、黄连、重用丹皮。(与乌梅丸证的阴阳错杂有同有异。
尚可兼它经为病,变化亦多。
当归四逆汤证,一个简单的证候就涉及到这么多种病,所以说身体的很多基本变化都是一致的,这就造成异病同治的基础,病种的疾病分类法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初级阶段,综合变化性才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大家一定要站稳这个立场。那今天就谈到这里,时间紧张,才疏学浅,精力不济,请大家原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梅龄 | 当归四逆汤治精神分裂症的诊疗实录
厥阴病小结
伤寒广要,厥,阴阳不相接,手足逆冷。阳衰阴盛,热厥冷厥;倦卧,表证,桂枝附子;三阴里证,下利厥逆,四逆类
经方辨治痤疮的常见方证是?
胡希恕讲伤寒论271条~300条
【中医】八纲辨证学习要点总结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