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下半句才是经典,蕴含古人智慧的结晶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敬神、拜神的习俗,在每一个重大节日里,都会用非常隆重的方式来表达虔诚。
烧香、拜佛、上供,每一个仪式都有条条框框的规范,而这一切的做法,唯一目的就是期望自己可以获得神明的护佑。过去的古人没有读过书,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科学,所以他们的迷信很正常。
到了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喜欢在生活里膜拜神灵,还用“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古语告诫自己,在生活中一定要端端正正,不要做出见不得人的事情。
烧香拜佛我们在生活里都见过,可大家知道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神明的吗?神明文化在我们国家有哪些阶段,这句耳朵听出老茧的古语,下半句到底是什么?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图片:烧香拜佛剧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沉淀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在历代相传的文化里,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做事的准则和礼仪,其中不乏很多劝诫人的古语。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学习老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几乎是传统,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遵守古人所留下来的道德规范。除了这些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神明、传说组成的。
在中国庞大的文化系统里,神仙文化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基础了。自这种文化产生以来,就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很多重要过程。
起初,人们对自然现象非常恐惧,渐渐的,这种恐惧转化成了对日月星辰的崇拜。从那个时候起,古人就逐渐有了神仙文化的认知。
图片:学习老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剧照
我们大家都知道,天地之间有万物,风雨雷电,星辰日月,一些自然现象的变化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只不过是科学规律。
但对于古人而言,他们认为一切都是有主宰的,在这位主宰的指挥下,天气才会有阴晴的变化。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渐渐有了神话故事。
到了先秦时期,我们国家开始进入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人们从这个时候开始,希望自己能与自然的沟通。人们不满足遵循自然规律,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达到风调雨顺的结果。
渐渐的,也就出现了占卜和符咒,其实这一切都是人们掌控自然的想法,希望大自然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图片:出现占卜现象剧照
到了战国后期,古人开始对医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个发展期间,人们又产生了人也可以修炼成仙的观念。在这样的群体里,皇帝成了最有权利追求的人,爱好追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封建统治者在天下寻求能够冶炼不老丹药的高人,这在民间引起了很大的波动,一次性影响了许多人对神仙的信仰。直到皇帝遭受许多道士和炼丹人的欺骗后,人们对成仙的信仰才有所减弱,最后又回到对神仙的祭祀上。
时代一直在发展,民间的神仙信仰也一直在延续,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对神仙的认定更加具体化。在这个时期,古人开始有了玉皇大帝的说法,并且延续至今。
图片:祭拜神仙剧照
对于很多人而言,信奉神仙只不过是因为落后迷信,遇到困难时,求神拜佛根本没有任何用,还是要靠自己解决。可现实生活中,百姓对于神明的信仰却有着关乎道德的意义。
我们经常听见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这件事最重要的佐证。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神灵与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但它的含义却是教导我们不要做坏事。
就算其他人看不见,我们身边的神灵却知道的一清二楚。在我们内心萌生恶念的时候,这句话就会像戒尺一样,教导我们不要再继续犯错。
因为这句话背后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这句俗语至今被人们口口相传。很多人都把这句话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但却不知道,这句话有着很深远的来历,而且它的下半句蕴藏着极大的智慧。
尽管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半句话是什么,但这7个字里的智慧却很有意义,可以说得上一辈子都用不完。
图片:信奉神灵剧照
东汉时期的杨震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臣,正是因为他中国才多了这句古语。
杨震在荆州担任刺史的时候,因为功绩不菲被调任到东莱做太守。在他上任的途中,一位被他帮助过的县令悄悄探访他。县令为了表达自己对旧友的感谢,专门带了一箱银子做谢礼。
杨震见到这份礼物后,坚决表示不愿意收取,所以非常生气的问他:我那么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县长却说:这大晚上的,根本没有人知道我送过你什么啊。
图片:县令带的一箱银子剧照
听到县长的话后,杨震更加生气了,他义正言辞的告诉他,今天发生的事情我们头顶的天和神都知道,你我二人也知道,并不是你所认为的无人知晓。
听到老朋友这样说,县长瞬间明白了杨震内心的真实想法,心里感到非常羞愧,头上也冒出了许多冷汗。
这件事被人们得知后,大家既佩服杨震的清正廉洁,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坏事做得再隐蔽,依然有神明在监督我们。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不可以有不道德的想法和行为。
其实,“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并不是完整的。这句话还有非常经典的下半句,看似简简单单的7个字,恰恰是这句俗语的精华。这句话的下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表面上是在告诉我们,做了坏事不是担心别人知道,最担心的是自己心里知道,每天都过的不踏实。其实却是在告诉我们,要想活得光明磊落,就要告别所有坏事,哪怕没有人知道自己也不可以做。
图片来源于网络:东汉名臣杨震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君子,慎独”,这句话虽然只有简单的4个字,却在告诉我们,道德高尚的君子,最应该注意自己言行的时候,恰恰是独处之时。
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即便没有人看到,也要想到我们头顶三尺的神明,做出让自己良心舒服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不畏惧祖先,不在乎神灵,任何规则都无法约束他,接下来就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图片:孔子漫画
在我们国家的古代,一个人的身份越是尊贵,就越要守住一层一层的规则,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高,才能被更多的人重视。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虽然有法律约束,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学会约束自己,珍惜这句话里一生也用不完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经典,学学老祖宗的处世智慧
俗语“举头三尺有神明”,下半句蕴含古人智慧,然而几乎无人知晓
老人言:"举头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经典!可惜大多数人不知道
古人言:''举头三尺有神明'',后半句才是经典,蕴含了上千年的智慧
“举头三尺有神明” 后半句十人九不知
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明”,它的前半句更是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