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正非回应华为HR胡玲:发现不合理很容易,平衡全局很难
  • 作 者丨GHR观察员Joey

大家好,全民双十一

请允许观察员

先执行下老板安排(强压)的任务

打个GHR双11的广告!

一年仅一次 史上力度最大

公开课55折、企业会员低至4折、内训买一送一

现在买,买到就是赚到,认真的

获取2020全年课表或报名双11

请后台回复关键词:“双十一”

闹的轰轰烈烈的华为HR胡玲实名控诉HR部门事件,终于在昨天,得到了任正非的亲自回应。

以下是任正非回应全文:

前天,针对胡玲事件,我们发布了白睿老师的一篇《正告华为HR:遭遇值得同情,但你不是一个合格的HR》,广受争议。

后台留言区仿若《奇葩说》现场,站白睿老师的和站胡玲的,两军对垒,好不热闹。

借着任总回应胡玲同学的当口,观察员也来凑个热闹,讲几句大实话。

这次,让我们平静的来聊一聊HR胡玲,或者说以胡玲为代表的职场新人们的几个问题。

胡玲有错吗?首先一定是没有的。脱离社会,以一个自然人的身份存在、发声,没有任何不正确。

但在社会中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存在、发声。观察员认为,是的,错了。

错有5点。

个人英雄主义

胡玲通篇强调研发“兄弟”,她的“救世主”行为,她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都是为了2.5w在前线“浴血奋战”的研发兄弟。

她带着“优于”所有HR的共情能力,站上道德的制高点,为研发人员扛起一把捍卫员工主权的钢枪,豪情万丈,自觉荣耀不已。

感动了自己,却不见得感动了她的2.5w研发兄弟。

截止本文发出,没有一个研发“兄弟”为她的“救世”行为发声。

沉默。

是给她的职场第一课。

胡玲符合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职场人全部的样子。

勤奋而“笨拙”,满载情怀却也被情怀所困。

满脑子都是教科书上的金科玉律,以教科书上的道德评判标准来评判现实社会,坚信着绝对的正义、绝对的公平、绝对的正确……

但这个世界上最不存在的就是“绝对”两个字。

非黑即白,是“胡玲们”对职场最大的误解。

刚入职场的“胡玲们”,总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对抗阶段,总以为自己能做不被现实同化的“例外”,但现实会告诉你,没有例外。

现实社会复杂多变,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五颜六色的大染缸里摸爬滚打,跌倒后再站起来才会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书本上的非黑即白,现实社会自有五彩斑斓的一面,也有乌七八糟的一面,大多数时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模糊地带。

尊重灰色地带,是每个职场人都必须学习的法则。

尊重“灰色地带”不见得多低级,反抗“灰色地带”不见得多高尚。

理解这句话,就理解了什么叫“尊重灰色地带”。

“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为HR,却从来没把自己当HR。

“工程师改变世界”是胡玲同学的信仰与梦想。

那么HR在她眼里是什么呢?

不诚信的庸碌之辈,夜夜笙歌“吸人血馒头”的企业毒瘤。

而她正在从事的职业不是工程师,而是HR。

控诉书通篇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胡玲同学愿意转岗到人力资源部门做员工关系,也是为了她的2.5w研发兄弟。

干一行,却不爱一行,“身在曹营心在汉”,对职业的不忠诚,是职场第二大忌。

以偏概全

仅仅调研了2.5w研发兄弟中的100位,就以为触及了研发人员工作状态的全貌。100位中仅仅只有一位同事表示了对胡玲工作的感谢,就自以为得到了全部的研发“兄弟”的支持。仅仅因为一两位HR与她不合,就将所有HR“打入地狱”,安上“不诚信”的罪名。

其错三。

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中说:

暴力沟通地来源是:道德批判,一味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混淆了HR和研发的工作。两者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状态、绩效指标、薪资待遇等等本就不同,如果像为研发“兄弟”们做访谈那样认真的给HR们做一次访谈,相信胡玲同学会有和任总相近的感受。

任正非:“三十年来公司从一毛不毛发展到今天走向世界前列。我们的员工,特别是研发员工,都是干得非常好的;我们干部和HR也是非常努力的,这是基础。

蓝军只攻其一点,红军要统筹全局,顾及方方面面,又要进攻又要防御,要困难得多。

例如,给19.4万人发工资、评奖金、配股票、调整职级、进行分类分级的考核,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然也有不尽公平,我们要换位思考一下。

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岗位,再优秀的人放到这个岗位上都显得没有那么优秀。应该要去包容和理解的。

可惜,胡玲在没有了解HR全貌的情况下,就选择了暴力沟通的方式,在冲突中没有做好情绪管理,把事情推向了最坏的局面。

观察员建议“胡玲们”遇事时采取“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怎么做呢?

1、观察,说出事实而非评论。

要懂得区分观察和评论,即区分事实和观点。

印度有这么一句名言: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对方反弹的,所以我们首先要陈述事实。

2、感受,表达感受而不是想法。

表达感受,总是比表达想法更容易击中倾听者的内心。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满足。

3、需求,说出引发感受的需求。很少有人能够不带任何情绪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因为我们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卢森堡博士说每个人的成长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情感的奴隶“,感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被迫的,觉得自己为别人牺牲了很多;第二阶段是”面目可憎“,总是推卸责任,让别人很讨厌;第三阶段是”生活的主人“,我们只有成为了生活的主人,才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而正确掌控情绪,才能更好的表达好自己的需求,也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没有全局思维

没有理性的精神叫幼稚,

没有格局的勇气叫莽撞。

没有全局思维的HR……

是不配做HR的。

任正非在总裁办电子邮件中警示“胡玲们”:

发现一件事、一个人的不合理是容易的事,解决全局平衡的红军要动许多脑筋。大家要互相宽容、互相理解,协商沟通调整。

言下之意:发现不合理很容易,平衡全局是很难的。要互相理解和宽容。当你从全局角度去考虑事情时,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只能做相对优的选择,无法面面俱到的将每个人照顾妥帖,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

这里警示“胡玲们”,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发现问题时,不要先下结论,要懂得换位思考,考察事件全貌后再发声。

华为员工曾投诉公司伙食差、定价高、服务不到位。对此,轮值CEO徐直军回复:为民请命的干部不成熟,可以抽调去帮厨三个月,以去实践他的建议;我们研发人员不要做葛朗台式的入物,一个连自己每天的基本生活都不愿花钱保障的人,对别人服务百般挑剔的人,怎么会有人喜欢。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对该回复给出了高度认可的批示,并强调“员工应多贡献,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以任正非、徐直军对待研发部门抗议的态度中,有理由相信,研发部门中存在“自恃功劳,贪得无厌”的现象,那么胡玲调研的100位研发人员,反馈的情况是否片面,HR是有理由提出合理怀疑的。

胡玲同学对HR杨瑞锋的怀疑耿耿于怀,观察员不禁想问:怀疑的反面一定是不信任么?

合理的怀疑,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

HR本身就是长期怀疑主义者,只有长期怀疑,才能以敏锐的洞察力觉察到企业的问题。这从来不是一件坏事。

人力资源从业者除了基本的职业素质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原则是:公司利益高于一切。

胡玲有着许多基层HR共同的误解。

很多基层HR都以为自己是只为员工发声的,其实,HR真正的角色,是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要以经营的视角去看事情,以维持公司稳定运行。为员工发声是为了解决公司积弱已久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员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生活。主次要分清。

如果放在前几年,任正非对“胡玲们”的回应大概就一句:此人若无精神病,建议辞退。

现在,华为对此类控诉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说明改革道路上已有成果,个人认为,作为旁观者,应表示宽容和理解。

最后,希望胡玲同学从初入职场的第一课结业后,能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

《奈飞文化手册》八条文化的第一条为:“只招成年人”。

希望“胡玲们”都能参悟。

也希望HR们用任总回应胡玲的话共勉:虚怀若谷,闻过则喜,静水潜流。

不以非议为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HR实名投诉风波之后,任正非签发电邮:战时不宜大风大浪
华为胡玲事件任正非定调,企业老板们,该学学任总的管理艺术啦
任正非回复华为HR胡玲实名举报:三句话体现管理万人企业的智慧
任正非回复华为HR胡玲实名举报:三句话体现管理万人大企业的智慧
华为爆出胡玲事件,任正非做了批示,胡玲离职,华为真的不为了吗
五千字长文实名控诉,华为HR体系的“信任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