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是没时间,你只是没效率



/杨熹文


这段话下面收到最多的问题是,“那你晚上几点睡啊?”


重复的问题太多,我没办法一一解答。把大家的问题翻译过来,就是“大概只有起得早睡得晚,才能做完那么多的事吧!”这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绝对有详细解释的必要,“想每天进步一点点”却总是觉得“没有时间”,这好像是很多朋友的共同烦恼。


惭愧地说,除了那些不得不熬的夜,我每天的睡眠都在八个小时左右,和大家想象中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景象完全差得太远。但我对高密度生活的描绘绝对真实可靠,我每天的生活状态已经形成了一定规律:六点钟起床,工作方面可以写两三千字,读半本书,运动方面可以跑十公里,娱乐方面也没耽误,经典电影,热播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每天都看个一两个钟头。你说我是宅女?我露营,爬山,游泳,抓螃蟹,这些户外活动踏踏实实地填满着我的整个夏天。那不然就是孤僻症?放心,也没有,那个和一帮朋友烧烤喝啤酒拍着大腿哈哈笑的姑娘,也是我。


有聪明的朋友嘴角浮现了狡黠的笑容,“那你一定是不上班!”


说对了!


然后很多人落寞,“哎,就说的嘛!我是全职啊,即便想每天做点什么进步一下,也没有那个时间!”


我抱着肩,也露出同样狡黠的笑容——“有时间”不见得是高密度生活的重点。


在我进入社会的最初三年,经历的生活完全是“超全职式”的,最轻松的时候,每周也有着四五十个小时的工作量。即便在那样的状态中,我依旧可以每周跑四五十公里,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自学日语,用五个月的时间写了一本书。我遇见过太多的朋友惊讶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总是回答,“如何运用时间”,比“拥有多少时间”更重要。


那段全职的日子里,我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刷牙洗脸过后去健身房跑步,“五公里”是我对自己的最低要求。跑步的时候我会看电视里的新闻,或者边听手机下载的音乐边在心里列出一张“今日要做的事”的清单。我八点多从家中出发去上班,那条路交通繁忙,我会在车里准备一张日语碟,不至于在堵车的时候无所事事浪费时间。我会在每天晚上回家吃过饭后,固定拿出两个小时,期间不吃零食也不看手机,保证这时间踏踏实实地用在写字上。周末的时候,把这些周内晚上写好的文字编辑一下,就是一两篇新的文章,而这些之外的时间,就是我用来看书(如果你把它当做爱好的话),看电影,喝啤酒,和朋友出门的休闲时间。



很客观地讲,我并不是一早就知道效率的魅力,早些年认识我的人现在见到我,都说“你变太多了。”还好这种变化是正面的,我深知自己在这毕业后的几年里,完成了比之前十年还多的事情。在大学的时候,我是个拖拉十足的人,在很多事情上也尝试过“火力全开的奋斗模式”,却因为收获不到和别人一样的成绩而觉得碰壁。比如那时的自己,会和别人一样晚上去自习室坐上四五个小时,我用一个小时睡觉,一个小时看手机,一个小时分神,半个小时去接水透气上厕所,真正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大概只有可怜的半个钟头。现在想来,大学时代,那么多的好青春,其实都浪费在了“没效率”的前提下。


我记得大学时代的老师在我们快要毕业时说起这样一件事,她鼓励我们多看英文原版电影,并且告诉我们“我每天都看一个电影。”她解释说,“我不开车上班,每天选择坐校车上班,是因为坐校车的一个多钟头,可以用来看完一个电影。”我进入社会后对此深有体会,身边但凡比你优秀的人,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拥有更好生活的道理。刚刚出国的时候,见识过坐公交车随身携带一本书每两天就看完一本的朋友,也认识了早上为了避免堵车时段而提前一个半钟头出门去咖啡馆写字的朋友,包括前几天拜访的一个朋友,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妇,热爱超长的韩剧,却一边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一边织毛活,这些织出来的毛衣,玩偶等,就在第二天挂在她的网店里,这开创了她的第二职业。


我想起李欣频的故事,这个被称为“台湾广告文案教母”的传奇女人已经游历30多个国家,每年平均看200多部电影,每天读1本书。她说,“快速阅读是我的生产力。”在李欣频眼里,一天有很多剩余或零碎时间可以用来看书,“等人、等车、等餐、上银行排队……可以让你看好几页书了,所以我包里随时会有一本我正在读的书。”


“相信能做到”,比“不相信能做到”的人更容易接受改变,而“做得到”的人,就比“做不到”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就。正是因为了解到效率的作用,所以现在的自己,可以做到:


我追着热播的韩剧一集不落,在跑步机上边跑边看。


我和父母每周打几次电话,在脚上绑两个沙袋边走路边聊天。


我规定自己用固定的时间读书写字,把手机和ipad这类娱乐设施都放得远远的绝对不碰。


我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新闻阅读,邮件回复,决不把可以两分钟回复的邮件拖沓到最后一刻去处理。


……


效率这件事,其实就像是主妇告诉厨房新手的你,“见缝插针,合理分工,炖菜的时候利用空闲把米饭蒸好,而不是等待菜一上桌才去蒸米饭。”


如果能够细致地观察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我们无法做成某件事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时间不足而是因为效率不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利用两三年时间蜕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而有人却完全地把这时间浪费掉,到头来一生只能梦想着别人的梦想。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利用时间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和他人拉开距离的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呀,下一次当你对身边朋友充实的生活心生向往,而自己又感慨“可我真得没时间啊!”请停下来,仔细想想,真得是这样吗?


作者简介:杨熹文,网上人称老杨,常住新西兰,热爱生活与写作,相信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意义却在于分享。新书《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火热销售中,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杨熹文 ,微信公众号@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neversaynever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作业时间的黄金分割点,你必得看!
让孩子这样做功课,最有效率!
她5年从底薪800到月入3万
Deadline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引爆成功——成功法则
成功秘诀:把握每天的第一个钟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