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抑郁症--名医屡效方

郁证——菖蒲郁金温胆汤(吉良晨方)

    (组成)石菖蒲10g,广郁金10g,清半夏10g,化橘红10g,云茯苓10g,荷叶梗6g,炒枳实6g(打)。

    (功效主治)解郁条肝,清化痰热。用于抑郁症。

    (加减)气郁不舒两胁胀痛加醋柴胡10g;制香附10g;兼有化热者,加炒栀子10g;大便秘结加全瓜蒌30g;心神失养而夜寐不宁或难以入寐者,加炒酸枣仁30g;心烦口干,加麦冬15g;若属忧郁伤神脏躁不安者,则以甘麦大枣汤合之;如见肝阳上扰,头晕且胀,目赤者,加甘菊花15g,生白芍12g,去云茯苓、荷叶梗;兼血虚面色无华者,加全当归15g;气虚而见气短乏力神疲者加台党参12g。

    (验案)李某,男,62岁。初诊日期1992年3月27日。患者因精神抑郁来诊,症见终日不语,面无表情,喜静恶动,胆怯易惊,时有幻视幻听,不欲饮食,大便偏干,数日一行,小溲调畅。舌苔白滑厚腻。脉沉细稍弦滑。此属情志乘僻,痰闭清窍,致成痰郁之症,治宜解郁宣窍、清化降浊之剂。以基本方加全瓜蒌3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复诊时患者自述服上方一二剂后,开始心情渐悦,余症日见好转,服第4剂后其言谈如病前,表情自如,自思饮食,但仍时感头晕,心烦,幻听,夜寐不安,大便通畅,舌苔白滑而厚,脉沉细稍弦。又以上方加淡竹茹10g,继服5剂。2个月后患感冒来诊,述其前病服药后已痊愈。

    (方源)郭钟良.吉良晨治疗郁证举隅.北京中医杂志,1993(6):4

    郁证——白金散(钟明远方)

    (组成)白矾9g,郁金21g,九节菖蒲6g,朱砂4g,人造牛黄1.5g。

    (用法)将上药研末,分为21包。体壮者1日3服,体弱者日1服,小儿酌减,温开水送服。纳呆者用粳米粉调白糖少量蒸糕服。7天为1疗程,连服6~8个疗程。一般无副作用。

    (功效主治)清热,豁痰开窍,安神。症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或喃喃自语,出言无序,或时悲时喜,哭笑无时,不知秽洁,饭食少思,舌苔薄白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方解)白矾性味酸寒,清热豁痰,燥湿为君;郁金辛苦寒,行气解郁清心为臣;川菖蒲开窍,朱砂安神为佐;人造牛黄清热化痰开窍为使。共奏清热、豁痰开窍、安神之功。

    (加减)便秘脉实者加大黄6g(醋炒);久病元虚者加西洋参10g;痰多者加蛇胆川贝末2~3支。

    (验案)陈某,女,19岁,1951年3月17日因患精神病4个月入院治疗。其父代诉:因看电影人多挤拥,突被狂徒拦腰紧抱,大声呼救,力争获释,奔走回家。自此之后,出现神志失常,百问不答,低头不语,有时泼药掷物,瞋目而视,有1天竟欲吞服农药,意图自杀,家人见状,莫可奈何。即于同年6月23日送某军医院治疗。住院24天,病仍如故。且时有冷笑、暗泣之状,故要求出院回家,请钟老治疗。除上述见症外,患者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而腻,脉弦滑。钟老据证诊为痰而兼郁之“癫疾”。处方:白矾5g,郁金10g,川菖蒲、川贝母、法半夏各6g,朱砂4g,共为细末,分12包,冲米汤服,饭后每次服1包,每日3次。4天为1疗程,服至第4疗程后,原方去川贝母、法半夏,加入人造牛黄1.5g,继续服用。至同年9月上旬共服药11剂后,诸症悉除,要求上班工作,追踪至今一如常人。

    (按语)钟老认为悲怒气逆则伤肝,肝属木,喜条达,肝伤则郁而不疏,故瞋目而视。心藏神,神有余则多笑,神不足则多悲,心神被杖,故俯首不语。本病起于七情之内攻,所谓“五志遽发,七情之交攻,一水不胜五火之火,出自人为”。《素问·举痛论》曰:“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解篇》又曰:“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颠疾也”。指出了恐惊气机逆乱、火邪扰心和阴阳失调均可致发癫狂病。本例因惊恐太过,气机逆乱,肝气受郁,痰气郁结,蒙蔽神识而致。以白金散清热泻火、祛痰解郁、宁神定志而收功。本方曾治多例此类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

    (方源)黄淼松.钟明远运用白金散治疗抑郁型精神病简介.新中医,1992,24(7):1 

   百合病、脏躁——生地百合知母汤(姚培发方)

(组成)生地黄10g,百合10g,知母10g,茯苓10g,炒酸枣仁15g,南北沙参各10g,淮小麦30g,粉牡丹皮10g,五味子4.5g,首乌藤30g,活磁石30g(先煎),合欢皮15g。

    (功效主治)滋阴清热,养心安神,镇惊定魄。主治: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失眠健忘、心烦意乱、情志抑郁,善悲,惊悸胆怯。类似百合病、脏躁证等。

    (方解)本方从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化裁而来。方中生地黄、百合、知母、牡丹皮、沙参补肺肾之阴,兼清心经之热,使得阴阳平秘,更以甘麦大枣养心安神。再以磁石、五味子、合欢皮镇惊定志,养心敛汗。

    (验案)尤某,女,55岁。初诊日期:1994年7月18日。2年来失眠,心烦,无故抑郁,不欲与人交谈,兼有健忘,盗汗,面热升火。舌质红,苔薄白腻,脉细散。处方:生地黄10g,知母10g,百合10g,合欢皮10g,灵芝草10g,川桂枝6g,炒白芍15g,炙甘草6g,粉牡丹皮10g,姜半夏10g,茯苓20g,北秫米15g(包煎),开心果10g。14剂后患者心情好转,睡眠改善,言语增多。继续服药3月余,诸症皆消而愈。

    按:中老年抑郁症多因情志不遂,又因五脏虚损,气血阴阳失于调合(尤以心、肝为主),脏气失养,内热化燥,上炎于心,神明受扰。姚教授抓住此案之枢,取生地百合知母汤辨证加减,方中加用桂枝、白芍意在调和营卫。诸药相合,滋阴宁心,安神定志,阴阳平秘。

    (方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著名中医学专家学术集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妇科郁证——六郁舒解方(蔡氏妇科方)

    (组成)川芎4.5g,当归9g,制香附9g,枳实4.5g,郁金9g,红花4.5g,生山楂9g,瞿麦9g。

    (功效主治)舒气解郁,活血调经。用于七情郁结,经水不通,纳少嗳气,脘腹胀闷。脉弦略滑,苔薄黄腻。

    (方解)《济阴纲目》谓:“人有隐情曲意,难以舒其表,则气郁而不畅,不畅则心气不开,脾气不化,水谷日少,不能变化气血,以入二阳之血海,血海无余,所以不月也。”痰火湿食气血六郁,尤以气为百病之长。方中香附疏达调经,以开气郁;当归、川芎柔肝养血,以解血郁;枳实、郁金顺气化痰,以祛痰郁;山楂健运化食,兼能祛痰散积,以消食郁;瞿麦利水化湿,兼能活血通经,以除湿郁,利水以清热,兼泄火郁;红花养血活血,以佐当归、川芎活血调经。本方侧重理气、活血、化滞,使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再配以心理疏导,使之情舒意畅,郁开气行,而月候自调,诸病自瘥矣。

    (加减)气滞腹痛,加川楝子9g,乌药6g。喉间痰滞,加白芥子3g,莱菔子9g。湿郁小便不利,加卷柏9g,童子益母草9g。食滞胀满,加焦六曲9g,谷芽12g,麦芽12g。热结便秘,加生大黄9g,全瓜蒌12g。

    (方源)《蔡氏妇科经验选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川芎、炒酸枣仁(知母).
老中医解读加味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的经方,都加什么怎么加?
百合地黄汤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消黄散
百合固金汤
心阴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