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长治“城”
说说长治的“城”
城本身的意思,大家应该是都知道的,城指的是墙,高大的墙,也就是城墙。比如著名的长城。这里要说长治的城就是要谈一谈长治的城墙。现在的长治是没有城墙的,要谈只能谈过去的旧城墙。
长治的历史,不用多说了,夏时,境域谓潞,属冀州。殷商时,属黎国。西周时,归黎侯国。春秋时,归潞子婴儿国。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潞子国灭,属晋。战国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归韩。“长平大战”(前259)时,冯亭献城17座,现在市区部分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认为那时已经是有了一定摸样的城池。但联系到所献的其他十六座城,在后来的历史当中,发展最好的也就是个乡镇规模。可以推断出那时的长治也就是个有城墙大村。这一点从随后的壶关县县治几次迁移并没有将他列入第一选择可以看出。
“长平大战”后,属秦。秦置上党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上党郡。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置壶关县属上党郡。到这时,壶关的县治先是在长子,继而又迁到了现在的黄碾古驿一带,最后才迁到了如今的城区地带。
魏晋南北朝,仍称壶关县,属上党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壶关,始置上党县,属上党郡。就这些资料来看,直到隋朝时期,在上党郡辖下设立了上党县后,长治的基本城市规划才固定了下来。这时修建了上党郡署,如今著名的上党门就是在这个郡署大门经明代翻修后留下的遗迹。
到了明代,据《潞州志》记载:“潞州城,历代无考。国朝洪武三年,潞州卫指挥僉事张怀,因旧土城加筑以砖,包砌四门,四门外各建小月城。城高三丈五尺,隍深一丈二尺,宽三丈,周迴一十九里有奇。城有四门,东曰景阳,西曰通晋,南曰陵川,北曰拱德。门之上各建楼,四隅各建角楼,沿城敌台五座,窝铺四十七所.....”
另据清代《潞安府志》记载“旧为土城四门,四隅俱有楼,西门之北有看花梳洗二楼,南有长子楼,旧有门通长子县。坤隅稍东有八义楼,旧有门通八义镇。皆曰应山楼,谓城西山远建列诸楼,与东山相应也,而看花更高耸,与唐故飞龙宫辇道相接,基址髣髴尚存。唐元宗别驾时,常借以为游览之地。明初指挥张怀始用砖砌四门,各建小月城。嘉靖初,知州周昊乃发公帑兴役,三时告成。围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阔二丈。隆庆初,敌破石州,阖省修浚城隍,而潞之四周俱掘及泉,深四丈,阔如之其流,潺湲有声,会于西水洞,流入黑水河。两岸栽植杨柳,森森密布隍之东南隅,种莲种鱼为一郡胜,概其后,泉既壅淤不流,而树复斫伐殆尽,非复当时景象矣。皇清顺治九年,西城门楼内贮火药,为雷火劈去,知县王功成复为鼎建,整顿旧观。今南城隍内水泉复通,菰蒲藻荇,掩映水湄,但无人疏浚,未得如昔日之周流停汇耳。今知府杨复植杨柳于堤畔,踵事者,从此培养数年,便是榆关之保障矣。四城原额垛口四千七百八十,今止存六百四十六。四门东曰潞阳,南曰德化,西曰威远,北曰保宁。”
通过对比,我们知道长治古城的四个城门名称在明清两代是不同的,那么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
东城门向城内对着东街,按《长治地方图谱》地描述应在市民政局附近,城墙向北沿市供水公司、安古东四、东五巷、一直到新营东街广电小区附近与艮楼连接。城墙向南沿新民巷、长治医学院东家属区到长治十六中西墙外与巽楼连接。
南城门好找,向城内对着南街,向城外对着南关桥。因为南护城河还在,护城河上的桥梁还在,南护城河在英雄南路这里转了个弯,围着的就是南城门的月城,太宗庙刚刚好在城里。南城墙顺着南护城河走,就不会错,一直到二院西侧的西南城连接到坤楼。
当年日寇在南城门
西城门位于西大街上,位置在人民公园东侧长治银行附近。据西街马贵生 老师回忆西城墙不在一条直线上。从西城门向北通过回民化学厂和卫星化工厂的东墙,一直延伸到果品市场的北墙外的乾楼。向南部分稍微偏西一点顺着人民公园的狮虎山一直到西南城的西墙外,连接住坤楼。
北城门在北大街,位置在财苑大厦到市委东大门附近,向东顺着新营街到广电小区接住艮楼,向西过潞州剧院、分水岭到果品公司北墙外接住乾楼。
刚解放时的北城门,弹痕密布
关于长治古城墙的遗迹如今是很少很少了,据了解到在府后西街的红枫理想城小区内有一段西城墙遗留,南护城河边有一块古城墙遗址碑,东城墙已经没了踪影,只是留下了一个城壕沟的地名作了小街巷名称上了住户居民的户口簿,北城更是难找,但还是有点留存在分水岭西侧的果品大院北墙外。
红枫理想城
除了城墙上众多的战备窝铺和四个月城(瓮城)、四座角楼外,还为通行方便在坤楼北侧的西墙开了一个通往长子的小门,人称长子门;在坤楼东侧不远处开一小门通往八义镇,称八义门。
如今老城墙已拆除殆尽,残痕微弱;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高楼林立。历史远去成淡淡驼铃,只留下老百姓口中越嚼越浓的老故事和一些不变的乡音,如今许多城外的老人仍然喊市里边为城里头,喊去市里为进城。市里边的老人喊市周边的人为:门外家(jie),喊郊外为北门外,南门外、西门外,只有东边例外,为东山。
角沿村还有一个门。十六中门口向西一点还有老城墙的遗址。
独自向隅评论了文章《说说长治的“城”
民政局东边就是东城墙,小时候还有,后来就拆了
我一直有个疑问,潞安府比大同府,比济南发,和太原一样大,周长24里。
城垣城门长治大城,始建于隋开皇三年(583),是当时的潞州州城。城依地势而建,呈长方形,整个城池向西南倾斜约30度,东西宽5里,约2500米,南北长7里,约3500米,城周24里,总面积约8.75平方公里。建有城门四座,东西门直贯东西大街,南北门却不对称,北门偏东。四座城门各有门楣,东门曰潞阳,位于东大街今民政局往东、城壕沟巷往西之地,旁有崔府君庙。南门曰德化,位于今英雄南路距城南东街百米处,即今长雷研究所附近,旁有太宗庙。西门曰威远,位于今西关街与西大街交接处,即今西郊公园东墙附近(西郊公园在城墙之外),旁有二郎庙。北门曰保宁,位于长兴中路(大北街)今财苑大厦处,旁有真武庙。另外,依后天八卦图在城墙四角各建一楼,西北角为乾楼,东北角为艮楼,东南角为巽楼,西南角为坤楼,而北、东、南、西四个正门暗合坎、震、离、兑四卦,四明四暗,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八卦图。
除了四个正门外,在州城的西南角另有两个小门,一是西墙偏南的长子门,有路直通长子城;二是南墙偏西的八义门,直通(长治县)八义镇,通过八义而达泽州。唐朝时,李隆基别驾潞州,住在子城(后文叙及),曾在西城墙上修建二楼,一曰看花楼,一曰梳妆楼,以一条辇道相通,方便往来玩赏。
隋朝的州城奠定了长治古城的基础,虽然以后历代多有修葺,但其基本格局并未改变。明洪武初,指挥张怀砖砌四门,并在四个城门外修筑月城(即瓮城,作掩护城门,加强防御之用)。嘉靖初,知州周昊四面兴役,砖甃城墙,墙高三丈五尺,宽二丈,增修敌台37座,窝铺121座,望去如壁立千仞,有虎豹在山之势。隆庆初,朝廷为加强防御,通令各省修浚城隍,当时潞安已升州为府,遂沿城墙掘壕成河,因古城地平水浅,掘地见泉,不多日,护城河建成,深四丈,宽四丈,流潺有声,称为金汤。两岸栽植杨柳,城之东南,种莲养鱼,称胜一时。护城河沿城循环,会于西水洞,注入黑水河。今长治城西、南,西郊公园南出之水,沿长子门再拐入城南东街,即为当初护城河(如图),沿东、北城墙之护城河现已不存,但东街有地名曰城壕沟,即为当初之护城河,今财苑大厦东(原日月星辰大楼处)仍可辨当初护城河之痕迹。
清朝又多次对古城进行修葺,数次通壕清淤,确保护城河经年有水。
城中有城长治古城内还有两座小城,一座是位于上党门及其北的州府衙门,名曰子城;另一座是与上党门相对的皇城,即今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处。
子城建于何时,现无确切之说。明、清《潞安府志》也含混其词,“传为隋创”,但对大城却言之凿凿,“则大城亦自隋创无疑也”,这说明,数百年前,这些纂史者对大城有据,而于子城无凭。
那么,子城究竟建于何时,综合各种史籍,笔者认为,子城当是秦、汉壶关县城旧址,子城之称,是在州城建成之后才有的。《汉书·地理志》说:“上党郡有壶关城。”《魏书·地形志》:“上党郡,秦置,治壶关城。”光绪《山西通志》:“长治县,古黎国也,秦置壶关县。”这里含有两点信息,一是壶关在秦时已立县建城,二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治壶关城。那么,壶关城是否就是子城呢?唐《元和郡县图志》说:“(潞州)秦为上党郡地,后汉末,董卓作乱,移理壶关城,即今州是也。”今州,即潞州,也就是现今长治城这块地方。光绪《长治县志》也说:“(潞安)府城,汉壶关县故址也”。
子城,位于古潞州城内西北高岗地带,古有城墙城门,城周三里有余,气势雄伟,俯瞰全城,历来是古代州府衙门办公的地方,内设有试院,即今长治二中处。近年来,二中历史教师郭新虎先生在二中大搞基建之时,于挖出的土墟中捡拾了大量的历史瓦当,从周朝到明清,未曾断代,组成了一个无容辩驳的证据链条。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瓦当不是平民百姓所用之物,只有宫殿建筑可用。而潞州城内的子城上何来如此众多而且历朝历代都不曾断缺的宫殿建筑瓦当呢?联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子城之后分水岭出土的战国车马坑,大量的战国文物,无声地印证了战国时“前宫后寝(陵寝)”之格局。
但是,壶关城建于秦朝,为什么此地还会出现周、春秋、战国的瓦当呢?是否春秋、战国时的上党郡也是建于子城之内的呢?综合《汉书》、《魏书》和《山西通志》等古籍的记载,“上党郡治壶关城”是可信的。
然而,郦道远在其《水经注》中却说“上党郡治长子”,或许是春秋、战国时的上党郡先治长子,东汉末年,董卓作乱,才移理壶关城的。曹操征高干时,“起土城而围壶关”,应该就是这个地方,光绪《长治县志》记载:“界城,在府治西北,城特隆起,故基隐然。《上党记》:曹操之围壶关,起土城于城西北,内筑界城以遮之。”如此说来,于子城出土的周朝、春秋时期的瓦当又作何解释?或者正是《中国历史地图集》所说的铎辰所在地?孰是孰非,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考古发现。但起码有一条,子城即是秦代的壶关城,距今至少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建城史。
也许有人会说,子城太小,城围仅三里有余,怎么可能做县城呢?须知,古代的县城大概都是这个样子。据《潞安府志》记载,明清时的屯留县城,城围四里零二十步,襄垣县城,城围六里零三丈二尺,黎城县城,城围四里,潞城县城,城围四里零八步,壶关县城(今址),城围二里零一百二十丈,平顺县城,城围二里。作为一个秦代县城,城围三里,已经不算小了。
至于皇城,原是唐、宋年间的节度使署,唐开元年间的大都督府即设在此处。明朝初年,朱元璋的第二十一子沈简王朱模先封沈阳,后改封潞州,永乐年间就藩,将原节度使署改为王城(百姓俗称皇城),前为端礼门,后为广智门,左右及四隅皆有楼,覆以琉璃碧瓦,城围三里,高二丈五尺。长治解放后改建为烈士陵园。
门内有门长治古城的四座城门之内还有四座市门,为清同治年间长治县知县丁嘉琳建。东曰宜春,南曰迎熏,西曰延秋,北曰来思。两门之间为居民区,进入市门即为商业区。清时,四座市门之内东为果子市,西为缸市,南为煤市,北为杂货市场。但由于历史变迁,这四座市门的具体位置已亡其所在。
明清时的长治古城是上党地区最大的城池,古城以四条大街为主轴,按不同性质和环境派生街巷100余条,呈棋盘形。城內布局充分反映了敬佛、崇儒、尚文,彰显忠孝节义,明示尊卑贵贱的宗法礼教。按照星辰、风水、阴阳八卦之说,州府公署建于西北隅子城內,长治县署设在东北隅高墻地,典史仓廒自成一体。沈藩王府建于西大街路南之平坦高地,其余教谕署、训导署,典史署、都司署,参府署、副将署、千总署等数十座宫署围绕州府县署择吉地而设。养济院、普济堂、皇华馆等公益慈善机构亦随署而建。 全城有寺庙50余处、祠堂10余处、社学10余处,牌坊20余处。城隍庙在东,关帝庙在西,真武庙在北,二仙庙在南;北建社稷坛,南建八蜡庙,东设先农坛,西设演武场;书院集中于东南、西南街巷;人物祠堂因事而设,名宦节女牌坊分设于大街小巷。明代,城內西南部回民聚居区先后兴建了6座清真寺。清代城内东南隅建有大型天主堂,大北街建有耶稣大教堂。明代有私人花园6处,分设城內比较幽静之处。各种手工作坊如磨坊、油坊、纸坊、炉坊、锡坊等分布于各小街小巷。
1938年2月,侵华日军攻破东阳关,兵临长治城下,守城川军(27军)与日军展开激战,战事残酷,北门尤烈。苦战三昼夜,川军守城部队三千余人大部牺牲,长治陷入敌手。4月,朱德指挥东路军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收复县城18座,长治为其一。为了防止古城再入敌手,第十八集团军组织民众拆毁城墙。1939年7月,日军对晋东南发动第二次九路围攻,长治城再次沦陷。日军出于侵略需要,强迫百姓修复城垣。1945年8月14日,日军宣布投降,22日,守城日军退至太原,同日,阎军史泽波部抢占长治。10月8日,长治古城以史泽波遁逃而宣布解放。八路军工作团进驻长治,随即组织民众拆除城墙,同时拆除的还有潞城、壶关、屯留、长子、襄垣等县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泰州(海陵)古城墙及护城河(一)
无锡城墙古今
铁打的襄阳古城墙,百米宽的古代第一护城河
河北邯郸:永年有座四四方方的水上古城,护城河宽140米
为什么城门失火一定会殃及池鱼?
西安城墙是这样保留下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