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说你懂古玉:直接颠覆你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中国人自古天生有爱玉的基因,玉文化绵延至今万年持续不衰,玉以其绚丽的外观和温润的内质受到人们重视和推崇,温润动人的美丽玉器承载着国人美好的精神信仰,从千古传奇和氏璧到当代台湾故宫珍藏翡翠白菜,黄金有价玉无价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

高古玉一般是指战国和汉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汉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高古玉以和田玉为主,历来千里挑一,留存至今大部分在博物馆及少数藏家手里。

汉 玉辟邪

高古玉器不仅有古朴的包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又有神韵鲜活的外表,而现代的仿品却缺少高古玉独有的神韵。收藏爱好者要多看一些权威人士的玉器著作,因为他们其中有很多人出自文物部门或博物馆,看真东西多,理论水平高。另外还可以到各地的博物馆、文物商店去看看真品,也能提高鉴赏能力。古玩市场也应该常去,在那儿可以掌握现代仿品的变化情况,了解赝品才能体会真品的可贵。

鉴赏古玉

高古玉鉴定有许多方法。除了传世品,高古玉深藏地下两三千年以上,会发生一些'质变',比如氧化白斑(俗称灰皮)、钙化、瓷化、晶状物析出、次生物出现。

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 玉玦

不同的物质沁入玉器里面,就给玉器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叫做沁色。有红沁、朱砂沁、土沁、水沁、金属沁、水银沁等。受沁程度要因土壤、气候、压力、温度等条件而异。这些色沁一般都由表及里地去分布,有一种层次感、灵动感和通透感,看上去很自然,很舒服。

那么古玉鉴定的步骤有哪些呢?

1、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2、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汉 玉九窍塞

3、玉质:

新疆和田玉:是最美观,文化承载量最大的一种玉。商代以后的贵族器物多选此玉。其以今天的俄罗斯玉分子结构一致,仪器无法判别是和田料还是俄罗斯料。俄料多山料、和田多子料。西汉和田料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常见黄玉、羊脂玉等。

汉 玉蝉

辽宁岫崦玉:红山文化器物多采用此玉。古玉多料精工细。(注意区分岫崦黄玉、和田黄玉的区别)

西周 玉牛

河南独山玉:主要有两种颜色,白青色和白绿色,白青色多做仿古器,白绿色多做抵挡仿翠件。古器中少见此玉。

国家博物馆藏 商妇好墓出土几何纹玉簋

地方玉:各地产地方玉,多半石半玉。常见于高古器、良诸器、葬器等。

良渚玉琮

阿富汗玉:密度、硬度低,很像玻璃。古器少见此玉。(缺少素材)

玻璃料器:料器装饰物(多战国)有大量出土。说起来是笑话,现在料器做的很像玉,很多行家打眼。(普通试硬度的方法必须在古玉鉴定中删除。古玉有包浆不能破坏之。)

战国蜻蜓眼 琉璃胎

4、形神:

如果说神是艺术之魂,那么古人之魂必不同于现在之魂。故再好的工匠也仿不出古人之魂。此魂必丛真品中领悟,不可自以为是。

“中华第一龙”玉猪龙

5、腐蚀:

某些介质对玉表面有腐蚀作用。土中玉器的腐蚀痕迹多为点状分布,像天上的星星或星星的集中;而非连续片状。汉墓中的铁器腐烂后形成的硫酸铁、亚硫酸铁,对玉的腐蚀作用最大。

6、文饰:

文饰千变万化且易仿,不宜作为判断真伪的依据。对文饰的了解有助于断代。

7、刀痕:

刀痕的研究对古玉鉴定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刀痕不是刀工)。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

高古玉的辨伪误区:  

高古玉的真伪最终检测,就是拿去拍卖行拍拍看。市场可以检验真伪,如果你的东西10万元买的,卖了100万元,那你的路子对了;如果你10万元买的高古玉,行家都摇摇头不要,那你就得检讨一下自己。古玉的鉴定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时代,一个是真伪。如果只辨时代,不辨真伪相对容易,真伪的鉴别其实是很难的。

根据中国古玉出土的数量以及我们研究的水平,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至汉的玉器类型学还不完善,我们发现的数量更有限,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都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艺术风格、新的类型。下面便是辨别古玉真伪最容易产生的四大误区:

(一)造型辨伪

有些资料很强调这一点,其实原始艺术出自于民间,历史上所有的玉器的造型,对于现代科技及民间艺人来说,仿制还不算太难。造型及某些艺术风格现在并不能作为辨别真伪的内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别精湛的造型的艺术品特别难仿,这就是所说仿品的“有形无神”了。难仿的是艺术水平,而不是造型。

玉虎形佩

(二)玉质、玉材辨伪

其实,玉的质地与真伪并没有直接关系,“千种玛瑙万种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古玉材都十分繁杂,每个时代,玉材都很复杂,《山海记》记载玉的产地有二百多处。只能说明的是:商周至秦汉,重要礼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绝对,也常伴有其它不明产地的玉类出土。特别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罗斯、阿富汗白玉。玉材不可用辨伪依据。

(三)纹饰辨伪

千万不要一遇到同种纹饰数量较多的玉器即认为是伪器,同一品种,甚至珍贵品种集中出土一批,也在情理之中,有些人眼中的古玉精品好象世间只有一件,只要看见第二件就说这是仿此制做。不要忘记,在商周秦汉数千座王侯贵族墓葬里,我们只由政府发掘了屈指可数的几座完整墓葬。由各种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还都散存于民间,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不碎的。

读者有谁能看得懂

我们知道:当前古玉的高科技作伪都已利用电脑成像,玉器纹饰并不复杂,都比较容易仿出来,但也有未知新的纹饰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当前以“纹饰”不能做辨伪依据。

(四)风格辨伪

很多人一眼望见形制特殊风格的精品,就不再细看,就不屑一顾地妄断“伪品”。其实,不是形制超越时代局限所为的风格玉器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它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能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观察玉器,很多朝代玉器类型学的建立目前还不成成熟。

商 玉鸟形佩

再重复一句:“数千座垄断玉器的王侯贵族墓,我们只发掘屈指可数的几座。由政府所掌握的玉器数量大概还不到古玉总数的千分之一。”这是不可争辨的事实。每次发掘,我们都会看到新风格玉器出土,今后还会发现新的风格玉器作品,当然每个时代,有其特定风格,但这早被作伪者掌握。

千百年来,在古玉那温润端方的流光溢彩中,古玉承载着了国人太多的深厚文化情感。而古玉器之所以能引起国际社会上的关注,是因为有文化内涵和思想精神双重层面的原因。

本期就分享到这里,本文仅是老林对高古玉的简要总结,诸多细节未能长篇大论作详细阐述,仅一笔带过。希望能给收藏跟喜欢古玉的藏友一点帮助,老林还是是那一句,若有藏家手里藏品需要出手可在私信或直接联系笔者。若问笔者何处寻,细看图中有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玉器收藏知识
古玉鉴别
(转帖)长眼有诀巧吗?长眼靠什么? - 玉器 - 雅昌艺术论坛 - Powered by ...
古玉鉴定 | 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
鉴玉心得——必看必收藏必关注!
逸民谈玉-良渚玉器的真赝对比(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