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组高清精美,老光尽显的古玉大片!(八)

“玉文化空中大讲堂”是玉文化线上知识科普平台,是一个玉文化领域垂直知识库,系统性更新课程,成为会员,享全部优质课程。

·平台会员福利,

·课程修满,可领取结业证书及纪念品。

·授课老师不定期上线答疑,与会员互动。

·在平台会员期限内,可同等享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员权益,将有机会参加研究会组织的线下会员活动。

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立即成为会员


一组高清精美,老光尽显的古玉大片!(八)

石跪坐人像
长8.73、宽10.63、高22.7厘米
金沙遗址出土
摄于:@金沙遗址博物馆
该人像眼睛以雕刻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表现,眼睑涂红彩,眼仁为白色,口内涂满朱砂。其奇异的发式、脑后的发辫、绑手的绳索交待了人像的特殊身份与地位;匀称的造型及成熟的雕刻技艺反映了金沙石雕艺术的发展水平。

山东济南长清博物馆藏济南市长清区双乳山汉墓出土西汉玉枕

山东考古所藏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宋家哨汉墓出土汉代小玉壶.很小的一件,浮雕了熊噬羊的纹饰,环钮为铜质,金玉复合的小器

山东临淄齐文化博物馆藏临淄区郎家庄1号墓出土东周玉髓串饰

扬州市博物馆藏1972年邗江西湖公社胡场出土战国云雷纹玉环

扬州市博物馆藏1981年邗江甘泉军庄汉墓出土的春秋夔龙纹玉璜, 又是一件“古人收藏古物”的器物,春秋到西汉也是经历数百年,多次战乱,保存不易啊

扬州市博物馆藏1991年邗江甘泉巴家墩出土西汉大玉璧

扬州市博物馆藏1991年邗江甘泉巴家墩西汉墓出土战国刻纹玉觽. 西汉藏战国

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博物馆藏巨野县红土山汉墓出土西汉玉璧

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博物馆藏巨野县红土山汉墓出土西汉玉璧

秦 · 云纹铁芯玉带钩
摄于 :@河南博物院
秦 · 云纹铁芯玉带钩
泌阳县官庄村出土
1978年,在泌阳县城东北1.5干米的官庄,发现古墓4座,出土鼎、壶、鍪、盘、奁、玉璧等文物51件,其中铜器26件。据出土器物类型及纹饰分析,应为秦代贵族墓葬。

商·青玉鸱鸮佩
摄于:@河南博物院
商·青玉鸱鸮佩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4.9厘米。
妇好墓中共出土有6件鸱鸮佩,它们均作站立状,形象各异。
这件整体为青玉圆雕出站立状鸱鸮,双脚及宽尾支撑身躯。头两侧有对称弯钩形角,似羊角,两眼圆凸,胸部微鼓,双翼并拢紧贴于两侧及背部,宽尾下垂。身饰云纹、鳞纹,均以双阴线雕刻。头顶中部有一对穿斜孔可悬挂。玉佩造型以写实与夸张手法相结合,技法娴熟,雕刻精致,整个纹饰图案显得刚劲有力。
(文字介绍来自河南博物院官网)

西晋 · 夔龙玛瑙璧
摄于:@洛阳博物馆1958
西晋 · 夔龙玛瑙璧
直径9.7厘米
1978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出土

西周·黄玉线雕鹰
摄于:@洛阳博物馆1958
西周·黄玉线雕鹰
长5.7厘米,宽4.8厘米,厚0.3厘米。
1980年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
@平顶山博物馆  藏
玉鹰用料出自新疆和田,呈黄色,略泛青,温润光洁,微透明。整体造型为三角片形,边沿勾勒出鹰的首、冠、羽、尾、爪等部分。鹰首高昂,钉头状喙,大圆眼,垂冠于背,双翅贴近身体上收,屈腿爪勾地,鱼形尾后垂,胸部有穿孔用于系挂。
两面图案相同,均以粗线条阴刻的手法雕刻。

宋·夔龙双耳乳丁纹白玉卣

摄于:@孔子博物馆

宋·夔龙双耳乳丁纹白玉卣
通高6.2厘米,口径长3.3厘米、宽2.3厘米
白玉质,直口,敛颈,深鼓腹,矮圈足。颈部出脊,饰夔龙纹,腹部饰乳钉纹,足部饰弦纹。器体两侧雕镂两夔龙形耳。全器模仿商周青铜卣,其上装饰的夔龙纹、乳钉纹也常见于商周青铜器之上,玉器上的乳钉纹也称为榖纹,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透雕出廓双凤穀纹小系璧
摄于:@孔子博物馆
战国·透雕出廓双凤穀纹小系璧
通长6.9厘米,厚0.3厘米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58号墓出土
中为玉璧,肉上浅浮雕刻榖纹,上方有一穿。两侧出廓饰透雕背向而立的凤鸟纹,鸟身线刻竹节纹。有褐色沁斑。

西周·鸟形玉佩
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西周·鸟形玉佩
2013年随州叶家山墓地28号墓出土
本组出土于墓主下腹部,青白色,半透明,局部受沁。鸟作昂首状,头顶冠羽向后卷曲,双翅上翘,尾下垂分叉,腿呈蹲卧状。眼、翼、尾以阴线雕刻。

西周·龙凤合体形玉佩
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西周·龙凤合体形玉佩
2013年随州叶家山墓地28号墓出土
本件出于墓主头部东侧,青白色,半透明,局部受沁。头顶花冠高耸,冠羽向后弯曲,双翅后展,尾下垂分叉。冠、嘴及冠羽各有一单向穿孔。

战国·龙形云纹玉佩
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龙形云纹玉佩
2002年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


石婷婷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理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博士

《晚明宫廷用玉风尚——以定陵出土玉器为中心》

刘辉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史前玉器最后的高峰 石家河文化玉器》

吕伟涛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理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 征集部

《乾隆时期玉雕风格及社会背景》

栗媛秋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理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玉石科技检测方法与实践》

鲍丽娟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理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 保管部

《二里头牙璋及相关问题研究》

PART3.

敬请期待

尹作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院长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

刘国祥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吉琨璋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历史考古研究室原主任

北京大学古代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

陆建芳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

南京博物院 研究员


作者: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宣传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周虢季墓几件生坑玉器
中秋佳节,请您品尝“玉饼”大餐!
学习资料 | 古玉纹样掠影(百张图集)
国宝档案:中国十大传世玉器!
中国历朝历代玉器鉴赏(二)
鲁国故城遗址出土战国玉器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