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雕神人首又现江湖!谁能杀出争夺重围?


|商 卷尾形高冠神人首玉饰|

高4.4厘米

香港苏富比春拍  2024.4.9

估价:1,500,000 - 2,000,000港元

来源:嘉艺工艺品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3月7日

高古玉器中,作人形者极罕。迄今为止,成千上万发掘出土的古玉中,可辨认为人像题材者,不过数十,当中侧面之例,更是屈指可数。上承新石器时代羽人特徵,此品琢凋精巧入微,装饰图案与当时青铜礼器有不少相通之处。

臣字巨目,炯炯有神,头顶高冠,翎毛卷曲出廓。如此羽冠,绝非凡夫俗子可戴,或乃神人头饰。考古出土仅见晚商殷墟罕例,佐证珍玉如此,必乃皇室权贵专属,是崇高身分的象徵。

这件卷尾形高冠神人首玉饰此时现身市场有着非常大之优势,前有北京保利黄玉凤首神面人形像斩获2357.5万!后有史无前例的石家河玉文化大展“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在湖北盘龙城开幕不久,所谓市场、学术正当时,万事俱备,东风正盛!

如此珍罕卷尾形高冠神人首玉饰,将于4月9日强势登陆香港苏富比2024春拍,以仅高4.4厘米之娇小尺寸让拍行订出150-200万港币的估价。藏家在兴奋,市场在燥热,最终会斩获天价几何,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文化精神的载体,后石家河文化玉器是形而上的观念产物,其制作是为满足社会上层建筑的构建。在原始宗教氛围浓厚的后石家河社会,玉器的造型承载了彼时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能反映彼时群体的精神和文化。

其中“母题”类造型的玉器更是群体文化的标识,最能体现出文化内涵与属性。因此,探究玉器的造型母题,是了解后石家河玉器造型艺术风格特征的重要方式,且分析母题的发生与演变轨迹,能帮助厘清文化的发展脉络,整合艺术的沿袭路径。

后石家河文化玉雕有四大母题,是谓人、虎、鸟、蝉。我们就根据目前所知出土品与传世品的材料信息,分类进行图像排比,概括一下本件拍品所相关的神人造型母题的基本表现形式,为大家解读这件重磅拍品的重要性,期待更多藏友看完后大胆出价,勇敢入藏,也别忘了多多转发本文。




神人造型


具象式写意神人首

具象式写意神人首像具有完整的五官、冠饰刻画。冠部通常有居中的介字冠,及旁侧的对称鸟形饰,根据冠形特征,可将根据象神人首鸟形饰造型做如下划分:

(1)侧面戴冠神人首

本件商代卷尾形高冠神人首玉饰即属于侧面戴冠神人首,臣字巨目,炯炯有神,头顶高冠,翎毛卷曲出廓。

这类神人像仅有晚商遗址中的两件出土品。两件神人首都呈现为沿后石家河正面神人像正中所切分的一半。

玉人  龙山文化  山东大学博物馆

2010年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M141:1)

高5.7宽3.6厘米,绿色,器表受沁略泛白,局部呈褐色,冠饰部分略有残缺,双钩阴线勾勒出眼、耳、鼻、獠牙及冠饰。

大辛庄遗址所出土者具两层鸟形饰,冠顶饰有钩齿状扉牙;安阳小屯遗址所出土者具比例较小的鸟形饰和夸张伸长的顶冠,冠部饰扉牙。

玉神人首    现存台北

安阳小屯墓 M331 出土(干 401:R9118)

前者的鸟形饰、耳饰及面部特征均和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同类器相当,而冠顶扉棱为同类器中所未见,很可能是商代时的加饰。后者则具有商代特征的眼型与扉牙,应是后世的仿制品,因后世工匠不谙其造型原意,只求其形,故其造型在比例上略显怪异,且遗漏了圆环形耳饰、獠牙等造型要素。

目前,后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尚未出土侧首神人像,但存在数件以中棱线对称分隔神面的立体形器。立体造型若沿中线折合,即为片状侧面人首造型。这类侧面人像应是后石家河文化玉器发展到后期出现的,由正面人像演变为侧面人像的过程值得探讨。

有趣的是在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样亦同样普遍采用侧面图像,不可忽视这类玉雕造型艺术手法在青铜艺术中的移植。

(2)“上钩式鸟形饰+介字冠”神人首

这类神人首的两侧冠饰都具有似“S”形的边饰轮廓线,两侧对称。形似一组侧身相对的鸟,勾转的线条由上至下分别表示鸟首及勾喙、翅羽,尾羽轮廓。

目前所见后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品中,这类神人首有三件,分别出自肖家屋脊、谭家岭、孙家岗遗址。

玉人头像   后石家河文化   荆州博物馆

玉神人头像    天门市博物馆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谭家岭9号瓮棺出土

玉獠牙神面牌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149号墓出土

在后世西周墓如陕西长安沣西17号墓、山西曲沃羊舌晋侯墓中也出土有这类鸟形饰。沣西与羊舌出土品面形比例接近,但后者除了侧面鸟形饰之外,上端还有展翅立鸟形饰。

玉神人面   中国考古博物馆

陕西长安张家坡出土

玉神面  肖家屋脊文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高6.5厘米,厚0.6厘米

2005年山西省曲沃县羊舌墓地1号墓出土   


国内外博物馆藏传世品中,具这类鸟形饰的神人首,也有一定数量。

神祖面纹玉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

勾云耳戴珥獠牙玉人面 

大英博物馆

石家河文化人面玉饰 美国芝加哥博物馆

玉神人头像   弗利尔博物馆

玉神人面   哈佛艺术博物馆

玉神人面   史密森研究院美国艺术博物馆

玉神人面     史密森研究院美国艺术博物馆

这些神人首,按照旁侧鸟形饰与中部冠饰的高度关系,可分为略低或平齐两种,其中,以与冠高平齐者为主。除谭家岭遗址出土的和大英博物馆藏的玉人首两旁对鸟饰比中部冠饰平台低,其余均于中部冠饰的高度持平。

上文提及的北京保利斩获2357.5万的黄玉凤首神面人形像亦属于“上钩式鸟形饰+介字冠”神人首

|明 黄玉凤首神面人形像|

高6.4cm

北京保利秋拍   2023.12.14

LOT 号:5523

估 价:3,200,000 ~5,200,000

成交价:2357.5万

出版:“探寻玉人像”,载于《文物天地》,2023年12月期

备注:1.北京瀚海,2001年07月02日,编号1423;
2.CCTV2 国家地理《艺术品投资》特别节目,2004年11月17日,竟拍古玉。

(3)“外折式鸟形饰+介字冠”神人首

具有这一类神人首造型的,有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宫室基址出土品,以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件传世品。

石家河文化玉人头像   岐山西周宫室建筑基址出土

玉神人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玉人首  石家河文化   故宫博物院

高3.7厘米,宽4.2厘米,厚1.7厘米

玉人首残件  故宫博物院

这三件器物,侧鸟形饰的首端都是向下都是下折后再回钩的。其共同点还有中间的介字形冠所占比例小,且冠部台面均高于侧面鸟饰。从面形比例来看,两件传世品面形特征更为接近,獠牙与眼部距离很近。

(4)“贴耳式鸟形饰+介字冠”神人首

这类人首有侧饰边,但与耳部平齐,未呈现出明显的鸟形勾转轮廓。这一类型的人首未在出土品中出现,现仅有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赛克勒美术馆中的几件传世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件器物都是后世的改制件。北京故宫的后石家河文化风格人头像,正反两面均加改了春秋风格的兽面纹饰,明显反应出不同时代信仰主题的变换。该器两侧鸟形饰缩小至几乎不显,很有可能是春秋时期治玉工匠将原有的鸟形饰进行了改制缩小。

玉人首   故宫博物院

其他三件玉人首则可以明显看出侧边饰被削磨过的痕迹,神人所戴圆环耳饰的外弧边均有一部分被平直的削去,另,赛克勒博物馆藏品两侧边饰的浅阳线纹也被截断。可见,这几件器物原应有两侧伸长的鸟形饰,但都被后世改制者齐耳截去。

石家河玉人头像   上海博物馆

玉人头像   赛克勒美术馆

究其原因,可能是后世治玉工匠不解前人制作意图,为方便佩戴而去掉多余装饰。亦或是因后世更换了文化体系,为迎合当时统治集团的信仰观念而有意为之,若如此,这一特殊现象是值得关注的。

(5)“上钩式鸟形饰+介字冠+高冠”神人首

这一类型的神人首像,除有旁侧鸟形饰、介字形冠,还有立于介字冠上方台面上的高冠。高冠长度与其下方人面长度相当。这类神人首,在出土品中仅有新干大洋洲墓中的商代仿后石家河文化风格形器。

神人兽面形玉饰  晚商   江西省博物馆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高16.2厘米 

传世品中,有河南博物院藏的一件残器,上部原有高冠,但已断至冠底,断处被改雕为鸟首。

玉神人像   河南博物院

另有两件同类器分别藏于史密森研究院美国艺术博物馆和赛克勒美术馆。前者保存较完好,后者两侧鸟形饰已残。

羽冠勾云耳戴珥獠牙玉人面   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

背面无獠牙

羽冠勾云耳戴珥獠牙玉人面   美国塞克勒博物馆

三件传世高冠神人首的造型特征十分相似,面形基本一致,冠部特征也大体相同。两件海外传世器体现出高冠的完整信息,河南博物院藏神人首虽上部已残,但仍保留有与另两件相同的平行凸弦纹冠座。

2018年,孙家岗遗址新出土有一件冠形饰,其与两海外传世品具有的高冠特征完全吻合。这件高冠单独成器,似乎说明这类器物具有较为重要的象征意义。

冠形饰   孙家岗遗址出土

归纳来看,这类高冠的造型可分为冠座、冠身、冠顶三个部分。冠座用数条平行凸弦纹表示,弦纹的数量并不固定。冠身为中部略作内凹的区域,其与下方冠座与上方冠顶之间均有一道升高台面的分割线。

两件海外藏器的冠身均饰有对称的圈形纹饰,值得关注。冠顶整体有逐渐展开、向后仰卷的趋势,上面一般饰纵向的平行弦纹。赛克勒美术馆藏高冠神人首在纵向平行线纹中间还饰有简单的几何图案。

变形式写意神人首

此类神人面的造型更加简化,不表现具体的五官形象,而是用概括式的线条加以变形。在面部表现上,较多的强调眼部特征,而嘴、耳、鼻的表现有时会被省略。变形式写意式的神人首在造型中,仍然保留有剪影式的象征神人身份的介字形冠和旁侧对称的鸟形装饰。故在外观轮廓上,其和具象表象的神人首相同。

这类型器,有片状和柱状两种,加工方式有透雕、阴刻、浮雕等。以下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将这类变形神人首分为四类。

(1)片状透雕神人首

按照透雕样式,可细分为三类:第一类仅在眼部有对勾状的镂空孔洞;第二类除眼部镂空外,在眼周、额部也有镂空孔;第三类在眼部镂空并佐以阴线纹。

具第一类特征的神人首,谭家岭、六合、肖家屋脊遗址各出土1件,陶寺遗址出土2件(两件形制相同),另有战国时期的改制品1件,西雅图艺术博物馆藏传世品1件。上述中,除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1件下部为弧形轮廓,其余的均可见介字冠、鸟形饰,与具象的神人首有一致的外观轮廓。

玉神面  石家河文化    天门市博物馆

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谭家岭遗址出土

玉神人像  湖北省博物馆

 上下长1.8厘米 宽3.3厘米  厚0.7厘米

肖家屋脊W6:60出土

玉神面    山西博物院

高3.5厘米  宽6.5厘米

2002年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

玉神人面    原藏荆州博物馆

上下长2.5厘米、宽4.1厘米、厚0.5厘米

湖北六合w9:1 出土

玉神人面   西雅图艺术博物馆

这几件器物均在表示眼睛的部位有镂空孔,镂孔多呈钩状,钩首则多在外眼角处(肖家屋脊遗址出土品除外)。战国九连墩楚墓的出土品,被后世工匠根据原器外形,构思改琢出对称的凤鸟纹,原神人首像眼部的镂孔形状被改动,中部也增加了新的镂空孔。

双凤纹佩  战国中晚期  湖北省博物馆

九连墩2号墓出土

长5,宽2.8,厚0.55 cm

上述器物均有大致相同的造型,呈现出范式化特征,应是后石家河文化中一类具独特象征意义的玉器。

第二类神人首,目前发现有3件。谭家岭遗址出土的镂空片饰与赛克勒美术馆的一件藏品有着相似的造型方式:均有介字形冠,旁侧鸟形饰下折内勾,额部中间具小面积的十字形镂孔,眼部镂刻旋形勾转线条,眼周有辅助性线形镂空。

玉神面  石家河文化    天门市博物馆

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谭家岭遗址出土

玉神人面   赛克勒美术馆

谭家岭遗址出土的另一件镂空玉片饰造型则更为复杂,相较前两器而言,增加了器物下部的镂空。其下部镂空出两反向钩翘的局部造型,似象征性的表现獠牙。此器虽镂空范围更大,但仍具有与前两器一致的共性特征,有介字冠与鸟形饰,眼部镂孔处理为螺旋态,眼周具有辅助性线形镂空孔,额部带有十字形镂孔。可见,这类器形也具有基本的范式。

镂空玉佩   石家河文化  天门市博物馆

谭家岭遗址出土

第三类神人首目前仅见一件,出土于谭家岭遗址W8。该器呈片状,正面有中棱,表现为具介字冠、下折式鸟形饰的神人首。其在眼部有圆形镂空,围绕眼周有断续阴刻线连接的方圆形图案,表现出圈目特征。

玉神人首   孙家岗遗址W4:26出土

(2)片状阴刻神人首

这类型神人首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件馆藏传世品。此器大形轮廓与具象神人首相同,鸟形饰、冠台及耳部圆环清晰可见,但五官为变形写意态。其双目为宽阴线刻出的对向旋转的螺旋线形,鼻部与嘴部用具后石家河风格的纹饰线简要概括。

神祖玉人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类图像可与数件具象式写意人面图像相比照。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藏的两件双面人像形器(神人连虎首形饰、高冠神人首)的背面人首图像,均具有重圈形眼加梯形轮廓式嘴的特征。该片状器上的人面纹图像应是这类具象写意人面图像的简化变形态。

羽冠勾云耳戴珥獠牙玉人面   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

背面无獠牙

一面有獠牙的勾云耳戴珥巫师御虎玉器

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

片状阴刻神人首拍场上较为多见,一般成交价也在百万左右。时间较近且品质颇高的见于去年的北京鸿盛祥春拍2023.7.8德古聚珍专场,一件长2.95cm、宽2.3cm的Lot  102片状明代黄玉神人面以135万人民币落槌,颇为可观!


|明  黄玉神人面|
L  2.95cm  W  2.3cm   T  0.43cm
北京鸿盛祥春拍  2023.7.8  13:00pm
Lot  102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落槌价:RMB   135万


(3)柱状浮雕神人首

该类造型器目前仅见于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两件。这两件玉雕外观均呈短柱状,面纹被棱线由中间分割,眼部被磨成低洼平面,分饰于立面两侧,眼部与鼻部相通至底端。

玉人头像  肖家屋脊遗址W6:38出土

玉人头像  肖家屋脊遗址W6:9出土

此类人首造型极简,仅突出“重圈眼”与介字形冠这两类造型要素。可将这类型器视作以立体形式表现出的简化写意神人首。





普通人首像造型


普通人首像在造型要素上去掉了神人像中獠牙、介字冠和鸟形饰,但仍保留有耳部的圆环饰。普通人首像在面形表现上,一般为具象表现型,五官均被琢刻出,并且更合乎客观实际的比例。其鼻部特征与神人首像相同,眼部通常表现为斜向上的梭形眼,嘴部或椭圆微张或下撇紧闭,少数具嘴部吐舌的造型。其分类,可根据冠部特征的不同而归纳为四大类:

玉人头像  谭家岭遗址W8:2出土

(1)方平冠人首

这类人像表现于块状平面上或立体柱状器上。具方平冠特征的平面式玉人首,以罗家柏岭出土的数件为典型代表。它们均为尺寸接近的长方块状形器,由上至下分为冠、面、颈三部分,冠部同颈部均为长方带状,宽窄相当。

这些片状平面化人首的造型接近原始坯料轮廓,加工形式简略。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两件平冠人首也具上述特征,其中玉人首W6:14琢刻较精细,冠上加饰螺旋线纹图案。

谭家岭遗址W9出土的一件平冠人首为立体型,人首造型以浮雕形式琢刻于三角柱状上,平冠部分内收,与下部人面由一凸起台面分割。

玉人头像   石家河文化  天门市博物馆

谭家岭遗址W9 出土

谭家岭W8出土的一件人首雕刻于圆柱状管上,平冠呈弧形只表现前端部分,背面不表现,并未形成闭合圈状。

玉人头像   谭家岭遗址W8:2出土

另有一件安大略博物馆藏品,也为管形器,以圆雕形式展现了平冠人首。

石家河文化人首饰件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3.4 x 2.4 x 0.8 厘米

James M. Menzies 博士捐赠

见于拍场上的造型接近原始坯料轮廓、加工形式简略的片状平面化人首有例优质拍品,属北京鸿盛祥拍卖2023年释出的黄玉神人面,以598万成交,这件远古玉饰是先民们独特的内在审美情感与原始宗教信仰的意识符号再现,价格亦可谓捡漏,十分适合作为文化研究和收藏佩戴。

神人面为黄玉质,玉色匀净,质地幼细,不规则分布絮状褐红色,色泽鲜艳沉郁。整体片状,截面呈三棱形,正面以浅浮雕与阴刻技法勾勒带冠神人面,人面戴平头单层发冠,斜梭形目,宽鼻,鼻尖外凸,长廓双耳,打洼耳孔,喇叭长颈;后脑打洼,光素无纹。

|明·黄玉神人面|

L  3.6cm  W  3cm  T  1cm

lot  136

估价:RMB:2,000,000-3,000,000

落槌价:RMB 520万

成交价:RMB  598万

(2)“覆舟形”冠人首

除平冠外,后石家河文化玉人首冠部常表现为两端下钩的造型,形似“覆舟”。这类冠部表现形式具范式化特征,可视为后石家河人像特征之一。

具这类造型的玉人首,在六合、枣林岗遗址各出土1件,谭家岭遗址出土2件,另有春秋时期河南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3件。其中,若干人像除覆舟形冠,还表现出脑后的圆髻,或是耳旁伸出的卷尾披发。

玉人首    谭家岭出土

玉人头像   原藏荆州博物馆

长2.6厘米 直径1.2厘米

六合W18:1

玉人头像   荆州博物馆

上下长3.2厘米、宽2.2厘米、厚0.8厘米

枣林岗WM4:1出土

玉连体双人头像      天门市博物馆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谭家岭9号瓮棺出土

人首形玉饰      河南博物院

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

人首蛇身形玉饰      河南博物院

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

分析来看,“覆舟”造型更可能是发形表征,而不是冠饰。如数件玉人头顶的覆舟形饰上,均阴刻有分撇于两侧的平行短线,应是表现中分短发。玉人脑后,或是有椭圆发髻,或是伸出尾端卷翘的披发,似乎是与前额短发相配合的发形。

在绍兴市漓渚中庄村坝头山出土有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鸠杖,杖镦为一跪坐人像,人像头顶对分短发至耳,脑后则有一椭圆发髻。

绍兴漓渚中庄村出土春秋青铜鸠杖底座人像

古越人断发文身的风俗在多部古史文献中都有记载,肖梦龙先生根据文献和数件具古越人形象的考古实物资料,指出吴越先民流行断发,同时也有脑后挽髻的风尚。这一风尚也与后石家河文化玉人首所体现的造型相吻合,如谭家岭、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玉人,均具额上中分短发,脑后圆髻。

习俗风尚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相关,古越人近水而居,在湖沼河网密布的湿热环境下生产生活,而后石家河文化分布区与古越地区自然环境近似,其地先民或许与古越人在一定程度上同风共俗。

后石家河文化跨时空与古越文化产生关联的缘由还待考,但此处可推断的是后石家河文化人像中的覆舟造型表现的不是冠饰,而应为发式。

(3)绳纹冠人首

在出土品中,具这类冠饰特征的见于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玉人首W7:4。其头发在脑后挽成髻,再用绳纹织物箍住固定。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复合造型人形饰,人首额部也有一圈绳纹,耳下呈现外卷长披发。佩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白色斑,片状,镂雕人兽复合图案。佩上部为人首,较大,头部饰一周绳索纹并饰双鸟形冠,长发后披,于两耳侧外卷,耳下有佩环。佩下部为兽首,短而宽,呈横向的条状,兽嘴略宽,眼为孔洞形。佩中部为镂雕的人身与兽身,相互交错,不易分别。

玉人兽复合佩   石家河文化   故宫博物院

高8.2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

弗利尔博物馆藏一件束腰牌形饰,中部饰浅阳线雕人首,其额部显示绳纹、绳纹上方刻平行短阴线,似表示用绳纹带状物将头顶短发箍起。

玉神人头像  弗利尔博物馆

这类绳纹冠饰应是表示缠绕于头顶的织物。《淮南子·齐俗训》:“三苗髽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越人劗鬋,其于服一也”。许慎注:“髽,以枲束发也”。即以麻束住头发。弗利尔博物馆藏品中的人像所展现的覆舟形短发以织物束起的造型,或是发映了后石家河地区本土的风俗习惯。这类绳纹饰,在三星堆古蜀文化青铜人像上亦有所见。

戴冠顶人头像  商晚期   三星堆出土

“髽首”常与“鐻耳”(穿耳戴环)同出现与古史文献,用以形容上古蛮夷地区的部落酋长装扮,如《文选·左思》:“髽首之豪,鐻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阙。”可以肯定的是,髽首鐻耳与上述的断发造型一样,均不是中原地区传统。

(4)高冠侧面人首

高冠饰玉人首,见于罗家柏岭遗址和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两件。两器均呈现以浅浮雕方式刻于璜形玉片上的侧面人像造型。罗家柏岭出土者呈现了梭形眼,以及上唇稍短的宽厚唇部,未表现耳部,其冠为长方形高冠。

肖家屋脊出土者也为梭形眼,该人像鼻梁隆起明显,嘴部微张,双唇宽厚,耳带圆环,头戴锥形冠,冠上饰短线段式纹样。这两件器物一端均有钻孔,似均为坠饰。


回到本件卷尾形高冠神人首玉饰,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有特别备注其来源于香港嘉艺工艺品有限公司,购入时间为1997年3月7日,如此生坑状态之重器,在有着近27年的购买记录下,早已经过了追诉期限,成为当下可合法拍卖、购藏及展览、出版的绝上嘉品!

本季香港苏富比2024年春拍定于4月2-9日,并于2024年3月8日至9日在上海、3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内陆巡展,纷繁品类,非凡珍藏,不知是否会携此重器入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出乎震
这里的“穿孔石钺”是国家一级文物 这个博物馆馆藏极为丰富
(190)“中华第一凤”,见证凤文化起源!
商代玉器的祖师爷 ,距今5000多年的部落玉器了解下!
一周一研——从石家河文化与龙山文化出土玉器看其之关联及对夏商周之重要影响(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原文链接)
馆藏古玉欣赏——神玉时期的玉神人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