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博物院典藏文物(陶器篇)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发明了陶器。仰韶时代的山西彩陶以花卉图案最具特色。除日用陶器外,各地不断出土历代陶艺作品。北朝胡人武俑豪放豁达,陶牛雄健威猛,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时代精神。山西是琉璃的故乡,千百年来,相承不衰,代有佳作。除装饰于富丽堂皇的建筑外,也有色彩斑斓的香炉供器之类琉璃艺术品。益运居现将山西博物院典藏部分陶器做一简单介绍,以飨众多读者。



彩绘蟠龙盘 新石器时代 口径40.5厘米,高8.8厘米。1984年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泥质黄陶,敞口,折腹,平底。内壁磨光,涂褐色陶衣,在其上以红、白彩绘制蟠龙图案。头在外圈,圆眼,头两侧突出如耳似鳍,张口露齿,长信外吐如麦穗。身向内卷,尾部在盘底中心,周身饰双排鳞纹。该龙形实际以蛇为原型,综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为一体,表现出沉稳、神秘与威严,颇具礼器性质,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属庙底沟二期文化遗物。



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泥质红陶,器表磨光。侈口,圆唇,短颈,宽肩,上腹突出,下腹内收,小平底,上腹部以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体型硕大,器形完整无缺。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



饕餮纹模 东周 长42厘米,宽18厘米。1957年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鉴类腹部模,图案长眉巨口,锋牙外露。属高浮雕饕餮。晋国遗址发现了规模庞大的铸铜作坊遗址,面积达5万平方米,考古出土的铸铜陶范数以万计,反映了相当先进的铸铜工艺,展现的器形和纹饰种类,几乎涵盖了东周时期晋式青铜器的全部装饰内容。



杂技俑 北魏 高20-26厘米。山西省大同市曹夫楼村出土。由7件胡人俑组成,均为深目高鼻的胡人。一件俑伫立仰首,额正中有圆孔,头顶长杆,上有两个儿童正在做惊险表演,这种杂技叫缘橦。其余六件神态各异。



红陶牛 北齐 高35厘米。1981年太原市王郭村武平元年(570)娄睿墓出土。陶牛体格雄健,牛头高昂,脖颈坚挺,犄角冲天, 佩戴有络头、璎珞和杏叶等。四肢有力的叉开、支撑着强壮的躯体。神态威猛,生动写实,匠师对牛的刻画,除了卓越的造型能力,还显然得益于对动物的细致观察。



竹马戏砖雕 金 高19~20厘米,宽38~39厘米。1965年侯马市出土。共4件。画面表现儿童表演的两军交战场景,欢快热闹,颇具童趣。竹马戏是一种饶有情趣的民间歌舞,历史悠久。



社火表演砖雕 金 高19~20厘米,宽28~39厘米。1965年侯马市出土。共6件。内容有蛮牌舞、乔妇人、村田乐、变阵子、扑旗子等。以儿童为主的社火表演,场面热烈欢快,构图朴拙,充满生活气息。宋以来民间乐舞百戏兴盛,从晋南金元墓葬丰富的砖雕中可见一斑。



八仙人物砖雕 金 高52~54厘米,上宽17.5~19厘米,下宽42~43厘米。1965年侯马市牛村出土。共8块,大小相同。八仙分别雕于八块梯形砖上,是墓内藻井部分的主要装饰物。颔下长须,袒胸露乳者,为八仙之首的铁拐李,以下依次为汉钟离、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张果老、曹国舅和徐神翁。八个人物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八仙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神仙题材,寄托了百姓向往吉祥长寿和逍遥自在的美好愿望。金元时期,其成员构成尚未固定。这套砖雕是较早的八仙人物形象资料。



二十四孝故事陶塑 金 高10~28厘米,座长21~28厘米,下宽42~43厘米。1979年稷山县马村出土。置于墓室四壁回廊下,共24组,塑造有57人,原刻有编号数字,少数有题名。自东边南端按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列如下:1. 舜耕历山;2.闵损单衣顺母;3.郯子鹿乳奉母;4.曹娥哭江寻父;5.郭巨埋儿孝母;6.王祥卧冰求鱼;7.刘殷泽中哭堇;8.杨香搤虎;9.赵孝守舍己救弟;10.鲁义姑舍子救侄;11.内容不详;12.董永卖身葬父;13.鲍出贼营救母;14.田氏兄弟哭活紫荆树;15.丁兰刻木奉亲;16.孟宗哭竹生笋;17.杨乙乞养双亲;18.韩伯愈泣笞伤母;19.崔孝芬事婶如母;20.王武子妻割股奉亲;21.原谷谏父;22.蔡母噬指痛心;23.刘明达卖子孝父母;24.陆绩怀橘遗亲。全套作品造型生动,人物传神,情景交融,是迄今发现的二十四孝题材中唯一一套陶塑作品。孝道是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孝子故事的绘画和雕刻汉以来屡见不鲜。“二十四孝”盛行于金元时期,内容组合大同小异。



黄绿釉琉璃莲蓬蹲狮香炉 明 通高57厘米,口径24厘米。1982年离石县出土。红坩土塑形,质地坚硬,束颈,鼓腹,双耳稍外撇,兽首形三足。腹部雕龙戏牡丹,寓意“龙串富贵”。耳下牡丹怒放,颈部缠枝花纹。炉盖荷叶莲蓬,束腰如蒂。莲蓬上蹲狮张口吐舌,抓带戏耍,造型别致。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色彩淡雅,凝重大气。炉口内沿刻有:“已丑年壬申月已酉日辛时朱成造”铭文,耳刻有“呼延”二字。是明代琉璃佳品。



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高23.6厘米,口径35.3厘米。1977年方山县峪口村采集。泥质红陶,口沿及腹部用黑彩绘以圆点、直线、三角等组成的图案。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物。



葫芦口双耳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 高36.1厘米,底径12厘米。1957年垣曲县下马村出土。泥质红陶,肩部绘有两组对称的黑彩涡纹,腹部有刻划倾斜状线纹。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物。



灰陶绳纹卵腹三足瓮 夏 高72厘米,腹径60厘米。1956年太原市光社村出土。泥质灰陶,通体饰绳纹。又叫蛋形瓮,其渊源应是仰韶文化尖底瓶与河套地区土著文化蛋形瓮。该器着地平稳,又利于通风防潮,非常实用,很有地域特色。山西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沿用很久。



胡人舞俑 北齐 高25厘米。1972年寿阳县贾家庄村出土。出于太宁二年(公元562年)厍狄回洛墓。一胡人老叟,头戴赭红色船形胡帽,赭红色左衽敞袖紧身长衫,白裤,船头形鞋。高鼻深目,络腮长须,满脸皱纹,笑容可掬,似在尽情歌舞,洋溢着豪放豁达的精神。



陶骆驼 隋代 通高47厘米,长30厘米。重4875克。骆驼昂首伫立方底板上。骆驼上骑人。



弧腹平底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高21.1厘米,口径14.7厘米,底径10厘米。泥质红陶,侈口,束颈广肩。下腹内收,小平底。口沿内壁绘黑彩宽条纹,唇边绘一道黑彩。肩部和腹部有四组黑彩花卉纹饰,下腹未经磨压,显得粗糙。



灰陶绳纹甗 夏 高22.8厘米,口径16厘米。灰陶,侈口,窄沿,深腹,上腹两侧有“鋬耳”下腹缓收成鬲分裆,三足外撇,甑与甬之间附加堆纹一周,整个器物拍印绳纹。



铜镜范 春秋 直径13厘米,厚2.8厘米。陶范花纹呈圆形,由内向外有四圈纹饰,分别是:中心空白,一圈水禽(鸭子),二圈四鱼,三圈七走兽,四圈贝纹(连成一圈),圈与圈之间有双玄纹过渡。



彩绘骑马武士俑 北齐 通高30.7厘米,马高26.5厘米。广额丰颐长圆形脸,头戴卷边长裙红帽,有围脖。身穿细长袖内衣,外罩短袖黑甲盔,甲表缀十五枚桃形饰,白色细裤口裤。红络头,颈系桃形红樱,络头齐全,黑鞍,马背上铺有黑色障泥。镶红边鞯,前有攀胸,后有鞧,均缀黑花。



举手人物范 东周 长9.8厘米,宽7.3厘米,最厚5厘米。1957年侯马晋国遗址出土。复合范。形象为一人站立,双手上举,十指并拢,似托物状。头戴月牙形“冠”。着长衣,长及脚面,衣上饰宽条,内填纤细斜角雷纹。系腰带,打双蝴蝶结,穗下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前……飞碟……|山西博物院
博物馆文物介绍——山西博物院镇院之宝的庙底沟彩陶罐
仰韶细泥彩陶罐 纹饰动感有韵律
中国陶器发展史
陶器的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陶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