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颇具元人健壮豪迈气魄的元代玉器之解析

  


      元是蒙古族进据中原,并以其强悍的铁骑和极端的民族压迫方式建立起的一个强大的帝国。领土广阔,统治残暴。汉人贵族由于不堪压迫和民族歧视,纷纷深居简出,流落下层。这种社会政治上的急剧转化,带来了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异。文学美术有了特殊的发展,并更加强调和重视情绪意境的抒发和表现。继而元曲和文人画崛起。但是在玉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可能由于材料和工艺的不同,变化不甚明显。不过元代玉器比较讲究作品的气韵和粗放性,与宋代纤细秀丽的风格迥然不同,颇具元人健壮豪迈之气魄,不求具体描绘,不讲究细部的刻划。这可能也是元代玉器中较为特殊之处吧。


        据目前考古资料可知,元代墓葬出土玉器较少,只有无锡钱欲墓、苏州张士诚母曹氏墓和安庆范文虎等墓出土了少量玉器。主要有桃形洗、玉带钩、玉佩饰、玉带板、玉押印、玉瓶等。

        钱欲墓出土的海东青掠补天鹅饰,以粗犷豪放的技法,分别碾琢出镂空湖水、荷叶、荷花和天鹅与海东青搏击的生动场面,是墓葬出土此类玉器唯一一件的标准器。可见元代玉器有一部分是继承了辽金时玉器的内容风格和题材。

元代,“春水”玉饰。长8.3厘米、宽6.7厘米、厚2.2厘米。江苏省无锡市钱裕墓出土。

        同墓发现的桃形玉洗,也是迄今所知的以桃形作为玉洗器皿的最早出土物。杯体如对剖的桃子,蒂部透雕桃枝为柄,底托桃叶,精巧别致,对同类传世玉器的鉴定有重要价值。

青玉桃形玉洗,元代。长11厘米、宽6厘米、高3.2厘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钱裕夫妇合葬墓出土。青白玉质,通体沁泽呈褐色,间有杂斑。形态与众不同,以对剖的桃身为器身,以桃叶作把,构思巧妙。

        安庆范文虎墓出土的一件玉瓶,似模拟商周青铜器造型。体扁平,质细腻、盖钮隐起四个如意形云头纹,瓶径琢出双贯耳,并饰四道弦纹,腹宽丰满,浑厚古朴,可能是仿古器的一种。

白玉贯耳盖瓶,元代。通高7.1厘米、口径3.2-2.7厘米。安徽省安庆市范文虎夫妇合葬墓出土。

玉佛,元代。通高19.5厘米。浙江省海盐县镇海塔地宫出土。灰绿色叶蜡石质地。由跏趺坐佛像和莲花须弥座两部分组成,佛像造型饱满,面目安详,左手掌心向上放于腹前,右手触地,作降魔印,莲花须弥座由可拆卸的四层叠放而成。

玉佛,元代。通高21.8厘米。浙江省海盐县镇海塔地宫出土。灰绿色叶蜡石质地。由跏趺坐佛像和莲花须弥座两部分组成,佛像造型饱满,面目安详,双手叠放于腹前,结禅定印,掌心上放一方饼形物,莲花须弥座由可拆卸的四层叠放而成。


玉双人耳杯,元代。通耳高7.5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4.5厘米。故宫博物院。

        从这些出土和传世的元代玉器中,基本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

(1)出现反应蒙古族人生活习俗的画面。



(2)山林野趣题材较多。

青玉佩饰,元代。长5.3厘米、高3.2厘米、厚1.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天鹅水草纹玉带环、带钩,元代。环长8.3厘米、宽6.7厘米、厚2.2厘米;钩长7.4厘米、宽2厘米、高2.4厘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钱裕夫妇合葬墓出土。环、钩由同一块料设计雕琢而成。青白玉质,通体遍布土沁河灰班。环以镂空技法,正面雕琢惊心动魄的“春水”场景,背面以一圆环衬托浮雕的画面。环的一侧附一带钩,不仅玉质一致,花纹也完全吻合,应是同时琢磨与环配套使用。

玉炉顶,元代。高3.6厘米、底宽3.2厘米。浙江省海宁市智标塔地宫出土。玉质青白莹润。整体采用多层立体镂空雕工艺,上部雕出舒卷的两片荷叶,下部为交织穿插的苇叶和水草,苇草之中雕鹭鸶,或栖息或觅食。底部有两个孔。

(3)普遍采用多层透雕的技法。

青白玉镂空凤穿花璧,元代。

螭纹带扣,元代。通长12厘米、宽5.1厘米、厚2.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4)粗犷豪放,善用重刀。

玉虎纽押,元代。通高2.7厘米、边宽3.5厘米。安徽省安庆市范文虎夫妇出土。

琵琶形玉带钩,元代。长12厘米。陕西省西安市小寨南乡瓦胡同村出土。

蟠螭纹带饰,元代。高6.6厘米、宽6.3厘米。故宫博物藏。

白玉凌霄花嵌饰,元代。长12.8厘米、宽7.4厘米。北京小西天出土。

玉双人耳杯,元代。通耳高7.5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4.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螭纹玉带扣,元代。通长7.6厘米 款6.2厘米。江苏省溧水县城南柳家村出土。青白玉质,表面带沁,利用一椭圆形料子,先琢出一直径为1.8厘米的半环孔,然后从侧面剖成两片,连接处琢成扣环,使两片玉张合自如,张开时形状犹如“8”字形,在两玉片的正面用高浮雕的手法各琢一螭龙,大螭龙口衔灵芝,小螭龙面对大螭龙,形神兼备。

扭丝纹玉环,元代。直径3.72厘米、孔径2.3厘米、厚0.74厘米。1对。白玉油润,为羊脂玉。器物呈圆体环状,如绞拧巴的绳索,都呈扭丝纹。其线条规整,抛光精致。两件大小相同。

桃形玉饰,元代。左:高6.22厘米、宽6.6厘米、厚0.81厘米、孔径1.50厘米;右:高3.8厘米、宽4.15厘米、厚0.66厘米、孔径0.8厘米。2件。左件白色。器物桃形,有边廓,蒂端有一圆形大孔。孔周饰弦纹,背面粗糙,有切割痕迹和三对牛鼻孔。表面抛光润亮;右件青白色,局部黄褐色沁。形质与大件略同,背面顶部有斜切割面。

心形玉饰,元代。通高8.6厘米、宽5.55厘米、厚1.22厘米。白玉质,体扁平作心形,边廓凸起,略残,边壁圆弧。心尖部琢平钻孔安装榫头,再接活链子、环。通体抛光,光泽。

元 龙形带饰

        从朝代更替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宋辽金与元应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阶段,不可混为一谈,但从玉器制作工艺,发展传承的情况分析观察,宋代中原汉文化玉器与北方辽金乃至元代草原文化的民族玉器又的确分属两个不同的系列。

        辽金元玉器更具有北方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别是在工艺上,更加着重突出作品的整体效果。例如那些多层次的、穿枝过梗的立体玉器,不但主题纹饰突出,精美,而且枝条翻卷自如,穿插得体,别开生面,叶茎衬托花果,景致衬托人物、动物,远景衬托近景等技法,使画面前后掩映,虚实相依,使花草与禽鸟、动物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本文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古玉脉络看中国的玉文化历史(十)元代玉器——侯彦成
名家谈玉—浅谈明益王墓出土的玉器(下)
明代玉器及其特征
古玉界:太仓博物馆藏玉石器特辑
市场玉的识别和鉴别玉器的方法
一组战汉玉铺首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