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178篇红山文化与商族起源研究4

(续)

   (二)商代

   玉器发展到商代,无论是种类还是造型工艺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融合了南北新石器时代琢玉技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更加丰富。

   商玉的种类更加丰富,生产工具有铲、斧、凿、锯、刀、刻刀、镰、锥形器、纺轮等;装饰品有环、璜、璧,管珠、玦、镯、坠饰、串饰、扳指、璇玑、玉人、凤冠玉人、阴阳人、人首形饰。动物形装饰品极为丰富,地上跑的兽类有:虎、象、熊、鹿、马、牛、羊、狗、兔等;天上飞的禽类有鸟、鹤、鹰、鹦鹉、雁、鸽、燕、鹅、鸭、鸬鹚等;水里游的有:鱼、龟、鳖、蛙、螺等;昆虫类有螳螂、蚱蜢、蝉、蚕等;蜥蝎、龟腹版形佩等;还有经过夸大幻想出来的神禽神兽类有龙、凤、兽面、饕餮、鱼龙、龙凤合体等。供祭祀用的礼器有盘、豆、琮、圭、戈、璧、环、璜、柄形器、矛、钺、戚、刀、石磐等;生活用具有杵、调色盘、挖耳勺、梳。商代玉器不仅种类繁多,且在制作工艺上也达到一定水平,纹饰技巧在玉器上的应用也更为繁琐和大胆。有直线纹、斜线纹、菱格纹、弦纹、折方纹、圆圈纹、三角纹、勾云纹、龙鳞纹、兽面纹、饕餮纹,还有各种人物动物纹饰。在众多的纹饰中,以勾云纹最多见。

   勾云器形与红山文化最为相近的当属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柄型的勾云器(图5),与前面提到的红山勾云器乙型在形体上大体一致。这件器物,呈黄绿色,长9.1厘米。宽1.9厘米。勾云形在商代的主要应用还是在纹饰上。


5:殷墟妇好墓出土。

   商代另外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器物便是玉龙。商代的玉龙在造型上更加多变,有C形卷尾龙、s形卷尾龙、玉猪龙、猪龙鸟合体龙和平雕龙等形制。(图6)

   1、C形卷尾龙。这种形制的龙,在商代分为龙尾内卷和外卷两种。

   第一种,C形内卷尾龙。

   内卷尾龙之一(图6.1)。青白色,最大直径5.3厘米,厚1.1厘米。局部有沁斑。整体呈“C”字形,头尾分离。头部上方有平行两耳,向后伸展,鼻子前突明显,嘴部张开,有上下相对的牙齿。两个圆洞代表眼睛,周围刻有阴线与边缘处相称平行四边形,下颌稍微凸出,区分出颈部与头部。尾部向内卷曲,并刻有螺旋的线。器形整体从头部到尾部刻有与身躯曲线相同的一条弧线。在背部有一个穿孔,供佩系之用。

   内卷尾龙之二(图6.2)。青绿色,高4.3厘米、宽2.6厘米、厚1.2厘米。局部有黑、白沁斑。耳朵直立竖起与头部上方,类似于动物的角。眼睛是内凹的两个圆洞,眼周用线刻出平行四边形,前额竖直到鼻子处形成比较凸出鼻子,头部呈现向下俯视的角度,而在头部和躯干的相接处有明显的内收形成颈部,躯干和尾部几乎呈直角,尾部为方形,在上面刻有螺纹表示卷曲的尾巴。从头部开始有一条弧线随着躯干的弯曲,一直延伸到尾部。背部有一个穿孔。

   内卷尾龙之三(图6.3)。淡绿色,最大直径4.2厘米、厚0.4厘米。有黑色沁斑,局部受沁严重。器形中头部要明显的小于尾部。两耳平贴在头部上方并向后延伸,从正面看,前额、鼻子嘴部有凸凹的几笔刻画出来,嘴部上方有一个穿孔,形成眼睛。头部和躯干处有一条刻线,代表两个部分,并从其正中延伸出一条弧线顺着身躯的弯曲而一直到尾部。背部没有穿孔。

   内卷尾龙之四(图6.4)。浅绿色,最大直径4厘米、厚1.4厘米。局部有沁斑。龙背受沁比较严重。头尾相连,但用一凹槽来表示区分。龙头与躯干处有明显的颈部轮廓。头部上方是竖直的平行两耳,在根部有一条水平刻线,来突出耳部。头部整体呈下俯角度,前额凸起,鼻子前伸,眼周有平行四边形刻线,同样有一条随躯干而行的弧线,尾部由螺旋纹来表示,背部没有穿孔,但在“C”形的身躯中央留有一个孔。

   第二种:C形外卷尾龙

   外卷尾龙之一(图6.5)。青白色,最大直径5厘米、厚1.4厘米。龙头和颈部受沁比较严重。头部上方有一对耳朵平伸向后,耳根部有刻线,以强调耳朵的弧线,耳上有两条刻线。额部在侧面有明显凸起,鼻子前伸,嘴部有几道刻线表示,眼睛为两个圆形洞,四周有刻线。尾部末端向外卷曲,有一条弧线从颈部贴近脊背处按躯干弧度延伸

至尾端,背部有一穿孔。

   外卷尾龙之二(图6.6)。青绿色,最大直径4厘米、厚1.2厘米。一面受沁较重。头部较大,两耳贴于头部之上。并在耳尾处卷起,耳朵根部有一条刻线。头部呈下俯之势,额部到鼻子成一条直线,只在鼻子处前伸,下颌平直眼周有平行刻线。尾部末端向外卷曲,并且在躯干与其卷曲部有一条凹槽,突显尾部特征。同样有一条与身体弧度一致的弧线从头部延伸至尾部。背上有一个穿孔。

   外卷尾龙之三(图6.7)。淡绿色,最大直径3.3厘米、厚1.3厘米。头部和尾部受沁。整体匀称,头部上方的耳朵直立竖起,两耳对称相连,中间有一个凹槽。前额圆滑,鼻子前伸,眼睛上方有几条刻线,其中一条是从耳朵的根都一直延伸到尾部,并且在眼睛向后的地方有一条比较明显的刻线区分出头部和躯干,尾部向外向后卷曲。背部有一个穿孔。

   外卷尾龙之四(图6.8)。青白色,最大直径3.7厘米、厚1.4厘米。周身布满沁斑。造型前一个类似,只是耳朵有所不同,这件形制的耳朵是平贴于头部,且向后延伸的。背部同样有一个穿孔。

2、S形卷尾龙(图6.9)。青白色,高5厘米、宽2.8厘米、厚1.3厘米。整体呈字母“S”状,头部相对较小,呈俯视角度,头部上方的耳朵是直立的,并且与身躯之间有一道凹沟,和下方下颌处的凹沟对应形成颈部曲线。额头到鼻子的位置中间有刻线,鼻子前伸,眼睛为左右对称的坑洞。四周伴有平行四边形刻线,颈部位置有刻线以形成头部和身躯两部分。并且在“S”形的中间部分有分割弧度,以形成曲线,下半部分为尾部,但只在上面用螺纹来表示尾巴由外向里的卷曲,同样有一条随形弧线,由颈部延伸至尾部。在上半身的背部有一个钻孔。另外一件无论是形制还是大小都与它相似,青绿色(图6.10),唯一的区别在于打孔的位置,这件的打孔位置在尾部下端。

   3、玉猪龙(图6.11)。青白色,高5厘米、宽3.3厘米、厚1.4厘米。器物大部有沁色,整体呈字母“c”形,头部肥大,无耳,面部轮廓清晰,并且用凹槽将其勾刻出来,前额到鼻子,呈光滑的弧线,只在前伸的嘴部上方有裙皱,两只眼睛用线刻出,圆瞪且略微凸起。躯干几乎垂直,与尾部形成一个直角,躯干上刻有云纹。尾部向内弯曲,并在尾梢处刻有一条线作为标志。没有穿孔。

   4、猪龙鸟合体龙(图6.12)。灰绿色,长4.3厘米、高3.5厘米、厚1.4厘米。这件器形之所以称为猪龙鸟合体龙,是因为它的头部与之前的c形卷尾龙和S形卷尾龙相似,身躯又类似于鸟,头部与身躯的分界也比较明显。有爪,平伸在腹部下方,支撑整个身体。尾巴形同鸟尾。整体就如同站在地面上的鸟,身躯上刻有勾云纹。眼睛呈菱形,鼻子雕刻明显,并且凸起。在下颌部有一穿孔,形似嘴部,周围伴有平行四边形刻线。

   5、平雕龙(图6.13)。青绿色,局部有沁色。长6.2厘米、高1.4厘米、厚0.5厘米,整体呈弓形。头部与身躯宽度相似,只在尾部变小,并且上翘,头的上方有类似前面所说的直立的耳朵,耳根部有一条短刻线,下面有一条长刻线与其余两条将代表眼睛的穿孔围在其中,同前额以及鼻子一面形成平行四边形。正面用几道凹槽表示出鼻子和嘴巴。头部与躯干之间用一条刻线区分开来,脊背处1/3处有间隔不等的三个凹槽。有三组勾云纹刻在躯干上,两面纹饰相同。整体富于流线之美。另外一件平雕龙(图6.14)。青白色,长7.8厘米、高1.5厘米、厚0.4厘米。整体呈弓形。头和躯干宽度相似,只是有一个多出来的向外卷翘的尾巴。头部有一个竖起的耳朵,眼周有刻线,眼睛是一对坑洞。用一条刻线将头部和躯干区分开来。下颌处有弧度,并且其后还有一个圆滑的凸起,类似爪。整个身躯的脊背上有八个大小不一的凹槽,一条弧线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还有一件白色的为平雕鱼龙(圈6.15)。局部有褐色沁斑,长8.2厘米、高2厘米、厚0.4厘米。这条龙有明显的龙爪头部与躯干的分界不止是一条刻线,脊背上还多了一个凹槽。头部呈方形,耳朵贴在躯干部位向后延伸,眼睛是对穿的孔,周边有三条刻线。躯干部位只有简单的几道刻线,尾部薄如刃。

   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上可以看出,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勾云形玉器到了商代主要应用在了纹饰上。1976年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755件各类玉器,其中大部分的器体上都刻有勾云纹饰,如:S形卷尾龙的卷尾部分与红山文化玉器中甲类玉器中间的镂空云纹相似,青玉平雕龙的龙神部分纹饰是有两组勾云纹组成,合体龙的龙身部分雕刻的便是几组勾云纹,还有在玉琮、玉璜上均见勾云纹饰。

   发掘报告显示,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玉龙也不仅仅只有一件,只在一个地点。这充分说明玉龙在红山时期不单是简单的玉饰,同时应该已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对于研究红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山文化发现的玉龙也说明这个时代人们不仅靠想象去雕塑或绘画龙形,而是把自己的丰富想象寄托在精美的玉龙雕刻上了,并且把这种玉器作为一种象征,开始赋予它较深刻的内涵。尤其是玉猪龙的出现,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独具特色的器物,也是红山玉器典型器物之一,因为其头部与猪相似,而躯干又比较像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而得名。前面提到的红山文化玉龙(图4.13、14),它们出土时并排倒置于尸体胸部之上,背对背,脸部朝外,从外形上看为一大一小,它们是目前唯一的一对以这样形式出现在墓葬中的玉猪龙。

   商代出土的C形卷尾龙、玉猪龙与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形制十分相似,只是在线条的雕刻上越加精细,刻线大胆而准确,几笔就可以突出想要表达的主题。红山玉龙整体看起来比较抽象,而商代玉龙则变得立体丰富许多。相对于红山玉猪龙的做工粗糙来说,更注意细节上的处理。猪龙鸟合体龙便是艺术风格上的又一次大胆突破,但仍可以看出红山玉猪龙的影子,猪的特征依旧很明显。S形卷尾龙是在C形卷尾龙的基础上的变形,突出尾部的特征。而平雕龙从外形上看,与红山的玉鱼很相似。玉鱼:呈扁锥形,颈部有一周阴刻弦纹,体左侧有一竖道浅槽,双目对穿成空。仅只那斯台遗址出土1件。胡头沟M3出土2件小型绿松石质鱼,体扁平,有鳍、尾,头部穿一孔成目。(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古玉——玉蝉的用途与辨别
谈先秦时期古代玉器中龙纹的演变(组图
(转)古代玉器的装饰纹样
红山文化玉器知识大全!
在中国,有“福”气
一学就会,国画牛的绘画技巧,图文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