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百一十八篇太阳神探讨

   由于太阳的特殊地位,自古以来世界各国人民都对太阳充满了感情,人们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崇拜太阳,把太阳当作神灵来祭祀。太阳神崇拜,乃是远古时代遍及东、西方(包括美洲在内)各大文明区的一种原始宗教形态。如希腊,埃及,印度,爱尔兰,中国神话中都有称为太阳神的神祗。

   希腊文化中的太阳神有三位,最早的是十二提坦神(Titans)之一的许配利翁(Hyperion),他是乌拉诺斯该亚之子,司长光明与日光之力是原始太阳球体的化身。第二位赫利俄斯(Helius)是真正的驾着太阳车的太阳神。他是许配利翁(Hyperion)与提亚(Thea)之子,月女神塞勒涅(Selene)与曙光女神厄俄斯(Eos)之兄。他是太阳的化身和人化,赫利俄斯的形象为高大魁伟、英俊无须的美男子,身披紫袍、头戴光芒万丈的金冠。他每天驾驶着四匹火马拉的太阳车划过天空,给世界带来光明。第三位名叫阿波罗,他出生于阿斯特利亚的一座浮岛提洛岛之上,他和月亮女神阿尔特米斯是天神宙斯的孪生兄妹。他被视为司掌文艺之神、人类保护神、光明神、预言之神、雄辩之神、迁徙和航海者的保护神、医神以及消灾弥难之神。阿波罗从小在奥林匹斯圣山上学习各种武艺与技术,长大后既英俊潇洒,又威武健壮,还有一身过人的好本领。他能为人们医治百病,还用他那百发百中的神箭射死了为害一方的巨蟒,最后终于取代了最早的太阳神赫利俄斯,成为受到人们尊敬的太阳神。

   拉(Ra)是古埃及太阳神,中王国和新王国时代握有绝对的权威。

   印度中的“大梵天”是四张面孔。《禅定点奥义书》说:“有一莲花座,大梵绯红色,四面为大父。”大梵为太阳,“大梵天”即太阳神。《唱赞奥义书》就说:“太阳,大梵也。”所以,《薄伽梵歌》里的“梵”有如太阳之烛照的意思。

   Lugh是爱尔兰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有艺术才能和各种人类技能,是神系Tuatha DeDanaan*的第2代领袖。巴比伦文化中都有称为太阳神的神祗。

   太古华夏文明的太阳神崇拜阶段,时代贯穿了自伏羲至炎黄帝的数千年时代(据《帝王世纪》),跨越自渔猎发明(传说为伏羲发明)到由采集而种植(神农时代),直到大规模畜牧及垦殖(黄帝、炎帝)的一系列经济时代,从而伴随着太古华夏文明的整个起源。

   对太阳和光明的崇拜观念密切关联。而历来被崇奉为华夏民族始祖的伏羲、黄帝,就其初义来说,亦都是太阳神的称号。伏羲即“大曦”,黄帝即“光帝”。至于炎帝,《炎帝世纪》说神农“以火德王,号炎帝”。其初义虽是火神,但古人以为火与太阳同源,日是火之精,所以便函推崇神农为炎帝,进而神化为火神或太阳神。(《白虎通·五行》中曾谓:“炎帝者,太阳也。”)。

   但我认为,黄帝为太阳神的说法更为可信一些,首先,黄,《说文解字》指出其字从古文“光”字,也读作光声。实际上黄、光不仅古音相同,而且都有光的语义。《释名》说:“黄,晃(日光)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易传》说:“日煌煌似黄。”《风俗通义·皇霸五帝》:“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施得四季,与天同功。”也就是说,日光本色即黄色。所以古天文学中,日行之道,称作“黄道”。又黄帝是土地神,是“中央之帝”,其色尚黄,黄颜色(土)也成了中央之色、中央元素之色了。古代皇帝之袍,不用红,而用黄。封建时代,以黄和杏黄作为五色中最尊贵的颜色,其俗应皆本于此也。

   其次,黄帝在《尚书》、《吕氏春秋》及《庄子》书中又记作“皇帝”。古代铭刻如汉武梁祠画像石等,把黄帝写做“皇帝”,“皇”是光芒四射的太阳置于圣坛之上,“皇帝”就是太阳般辉煌灿烂的帝神。这样,居中的大太阳神黄帝就有四张面孔,向“四方”发射光芒了。黄、皇二字古代通用。而所谓黄帝或皇帝,其本义正是太阳神。

   再者,黄帝名轩辕。《淮南子·本经训》:“玄元至砀而运照。”“玄元”即轩辕,亦即元神。“砀”通“阳”。楚帛书:“王正乃明,元神是享。”元神,又作圆神、浑沦神——都是指太阳。帝为神之最古称谓,而神却是后起之字。甲骨文中只有帝而无神字。黄帝是太阳神,所以黄帝别号“云阳真人”(《道藏》)。《汉书·郊祀志》注:“云阳,黄帝。”马王堆帛书《十六经》中黄帝别名高阳,此也可证明,黄帝实际就是太阳神。

   另外,我以为太阳神和太阳崇拜与农业文化有很大联系,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生长绝对离不开阳光的照耀,而太阳的四季变化导致植物的萌生、生长和成熟。先人在种植作物时发现了作物生长的规律却又不理解太阳的作用,故而把太阳看成威力无边的神祗。黄帝时期,中国农业已经起步并已有五谷,稻、黍、稷、麦、菽都已被发现,可见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因此崇拜太阳神是理所当然的,以黄帝对农业的促进,把黄帝当作太阳神也是情理之中的。

   从红山出土的(?)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牛面人身被专家一致认为是太阳神,如:

 

  高14.6厘米,宽6厘米,厚4.7厘米,玉料表黄色,局部有赭色沁斑。神人整体呈蹲坐式,头顶粗而长的双角,且自脑后向前弯。面部窄而凸出,赤身细腰。下肢呈水滴形,上肢扶於膝。这个牛面人身玉和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的太阳神有许多相似之处造型非常独特,极为罕见。如: 

  

  神人作坐姿,高13.6厘米,双膝曲起,身向前倾,两手置于膝上。面戴面具,双耳尖长,头上并有四直角。双眼间雕刻眉毛。整体造型对称,表面平滑,玉呈深墨绿色泽。

   在原始社会,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半人半兽的雕塑和原始人类的原始思维密切相关。原始人的思维具有混沌而统一的整体性。在原始社会里,由于原始人身体的弱小和工具的简陋,人类并没有能力战胜比自己强大且凶残的野兽,对凶猛野兽的恐惧与崇拜在原始人混沌未开的意识中糅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并不能将自己与一般动物区别开来,常常模糊地将自己和动物混合在一起,虽把动物当成自己的不能共存的敌人,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但是同时,原始社会里人类的观念中,天与地,人与动物,植物,一切大自然的事物都是有灵性的。既然他们吃了动物的肉体,他们就认为自己身上流着动物的血液,和那些动物有着不能分割的血缘关系,因而对那些动物隐藏一种亲切的感情,将自己同化于那些动物,同化的结果是把自己当成那些被杀掉的或者恐惧的动物。这种心理即使在人类产生区别意识时,甚至现在,仍然作为一种潜意识潜伏在人类心中。也就是常人所说的,在人类身上混合着三种属性,兽性、人性和神性。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攻击欲和死亡欲正是这种人类原始意识的延伸。

  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使用工具的翻新和改进,对自然的改造日渐加大。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的社会性和智性随之不断提高,人与此同时也认识了自己,把自己区别于其他动物,正如人的幼儿时期。拉康有一个理论称自我认识的这一个阶段为镜像阶段,人在摆弄各种物体时将主体和客体分开。在人类史的这个阶段,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动物的不同。这时人类最关键的一个时期,人把自己空间中独立出来,人类开始想象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的世界,并拥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凭借想象力,人类塑造了许多不人不兽、人兽混合的所谓“神”的形象。这些“神”具有强大、威严甚至狰狞、凶残的特征。这混合着人类恐惧和崇拜的心理。这些神也就是后来的巫术图腾,《山海经》中记载的那些怪异的形象,除了同物占的观念有关以外,还可能同巫术图腾的观念有关。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山海经》……记海内外山川神祗异物及祭祀所宜,……所载祠神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种种怪物,或许就是原始社会中众多氏族、部落的图腾符号,抑或是这种图腾符号在后世的某种演化。因为从母系社会往父系社会跨进,氏族部落之间相互兼并,国家形势胎孕于氏族之中,越来越多的图腾符号对于已经变化了的氏族、部落组合来说,便失去了原有的神圣作用和标志意义,有的消亡,有的因旧日的影响较大,或存期原有意义之一二,配置于从属地位,或是被赋予了另外的含义,又或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腾符号合并为一个新的图腾符号。与此平行的是神话在演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纷坛聚合的种种变动。这些图腾符号在其巫术的含义被历史的风尘掩蔽之后,便被人们徒然视作不可理喻的怪物了。

  在这种原始思维和原始审美的支配下,那些半人半兽的太阳神就诞生了。(2009.12.29许清佐)

   (注:该博文的配图不代表本博主的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山文化“太阳神”雕像之疑论
【中国神话 11】南方天帝是谁?他的辅臣又是谁?
华夏姓氏图腾大鉴赏,大家对号入座!!
人类最早的姓氏起源
上古战神身世之谜?被黄帝斩首代表太阳神的陨落
白话中国神仙谱(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