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泠秋拍:·文房古玩部分精赏


木易居·文房古玩专场



2016西泠秋拍

1305 清·田黄石薄意寒梅江景闲章

印文: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白)。 

高:6.7cm 印面边长:3.2cm 重:121g

RMB: 1,800,000-2,800,000

『薄意雕』是寿山石印章的一种独特表现技法,为『雕技在薄,而艺在意』之解,即用极浅的浮雕刻饰石材,雕刻层虽薄,但刀功宛转流丽且富有画意,因而备受金石家们的欣赏和推崇。因田黄贵重,加之外表裹皮,为惜其材,薄意工艺是最为理想的修饰方法。此件拍品即因石随形,巧施薄意,构成精妙画面;印石本身之纹路肌理温润可人,也借薄雕手法得以完美衬托展现。细细观之,印章雕琢线条细腻流畅,景物疏密有秩,置之案头,使人忘忧。

此方印章之材质、颜色、尺寸亦是难得。田黄石质极美,质地细腻而通透油润,抚之温嫩无比,石材本身的萝卜纹隐蕴于肌理之下,呈色为熟栗黄色,色泽艳丽,匀澈动人。且田黄多随形状小料,无规正形态,似此印将底部削磨为方章,又有此大小重量的,极为少见。印文以白文篆刻,行分四列, 大小错落左右平衡, 线条劲挺、古拙朴茂、气息典雅。贵比黄金的佳材与名家篆刻的完美结合,可谓是材、工、形、意、神皆备。



2016西泠秋拍

1300 汉·铜制南郡守虎符

铭文:与南郡守为虎符。

说明: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南郡就是其中比较大的一郡。西汉时期南郡基本上沿袭了秦朝南郡的地盘,有人口七十四万,地域囊括现今湖北的大部分。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般为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军队不执行执皇帝金符节者行兵令,除皇帝亲临现场调兵。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此件伏虎形,竖耳瞠目,四足蜷伏,背部有铭文。形制精巧,造型朴拙,神气内敛。带黄杨木原座。

高:3cm  带座高:4.5cm  长:7.5cm  宽:2.6cm

RMB:30,000-50,000


敬请关注《收藏家俱乐部》兄弟号:收藏家大部落



2016西泠秋拍

1321 战国·白玉红沁勾云纹璧

说明:玉璧作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属重要的瑞玉。此件玉璧局部有红沁,璧内外边缘各刻一周阳线形成边廓,两面均琢勾云纹,中间突出部分琢刻规整,排列密致有序,古趣盎然。

直径:6cm  内径:2.5cm

RMB: 20,000-30,000



2016西泠秋拍

1333 汉·白玉雕辟邪兽把件

高:2cm 长:6.5cm

RMB: 30,000-50,000



2016西泠秋拍

1326 良渚·兽面纹玉琮

说明: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绝伦的纹饰、重要的历史价值、巨大的艺术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此枚玉琮玉料呈青黄色,质地细腻,图案分布规整,雕琢细腻流畅,皮壳熟美,实可宝之。

高:2.5cm  长:6.2cm  宽:6.2cm  内径:4.6cm

RMB: 160,000-250,000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点鉴藏



2016西泠秋拍

1373 清·翡翠雕睢阳五老图笔筒

说明:明清时期的文人非常重视文房用具与陈设,笔筒是文房必备的用具,其中以竹雕笔筒和玉笔筒数量较多,翡翠笔筒并不多见。明代张岱《夜航记》:“宋冯平与杜衍、王焕章、毕世长、朱贯,咸以耆德挂冠,优游桑梓间。暇日宴集,赋读云:‘醉游春圃烟霞暖,吟听秋潭水石寒。’时人谓之睢阳五老”。由于他们德高望重,德、才、寿兼备,备受人们敬重,为弘扬其美德和长寿之福,睢阳的画家(宋人)以他们为原型,为他们画了《睢阳五老图》。此笔筒用材为缅甸老坑翡翠,种头好,色泽艳,体量硕大,不惜耗材,仿竹刻陷地阳雕的技法雕琢而制。笔筒平口,直腹,平底,下承如意足。器外作松石楼阁,互相辉映,山崖岩石盘踞四周,流水淙淙。松干曲折盘绕,局部呈紫罗兰色。五名长者隐于其中,舒眉展目,怡然自得。整图雕琢层次分明,刀法坚实有力,线条流畅繁复而不杂乱,构图繁密,意境典雅古朴。其通景图案的设计布局、刀法之刻划均融以画意,选材经典,制作谨严,气韵恢弘,简洁而大气,又不似黄金般流俗,摆在书房之中,既有紫气东来之意,又增添了文化气韵,为翡翠类传世文玩中难得一见的珍贵器物。

高:18.2cm 口径:18.3cm

RMB: 500,000-800,000



2016西泠秋拍

1339 清·翡翠雕石榴形笔洗

说明:匠师取翠料将笔洗琢成石榴形,局部泛红沁。洗内通体平滑,内挖精细,洗外枝干见筋见骨,枝盛叶茂,打磨光润。把手处镂刻石榴枝,并雕数片树叶相衬,叶片翻卷,颇具动感。石榴身形饱满,似果香袅袅。其侧取大块翠色巧雕一天牛,栩栩如生。石榴形态饱满,雕工细腻,搭配和谐美观。

石榴在我国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其籽粒多而丰满,因此象征多子多福,是清代常用的吉祥纹饰。整件作品寓意美好、吉祥。 此件翡翠水洗不但造型丰富多彩,趣意盎然,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作为文案小品,不但实用,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高:4.5cm 长:18m 宽:13cm

RMB: 400,000-600,000

出版:《清代玉雕艺术》P148,国立历史博物馆,1982年。



2016西泠秋拍

1375 清乾隆·铜鎏金凤形水盂

说明:水盂铜质精纯细腻,立体圆雕凤回首状,昂首挺立,长尾曳地,双足并立,姿态挺拔优美,双翼翎羽刻画细腻,脑后翎羽飘飘,神采非常。内膛中空用以贮水。凤凰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亦有喻才华横溢之意;中国的古代文房用具历经唐宋元明之后,至清代到达了鼎盛时期,除了被誉为“文房四宝”外,更精心设计“文房四宝”的辅助工具,水盂就是文房中的“第五宝”。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因其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房类的工艺品中成为“文玩”,既实用又有观赏价值。此作品形象生动鲜明,格调高雅,寓意美好,陈于雅室,立增清瑞。

RMB: 50,000-80,000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路收藏



2016西泠秋拍

1377 清乾隆·镶白玉嵌银丝紫檀围棋盒一对

说明:嵌银丝原本是青铜制作工艺中的“金银错”,清代工匠通过改良这种工艺后,把它应用于木器装饰上。这对棋盒以紫檀木制成,直口溜肩,鼓腹,器身呈倭角四边形,盒盖与盒身子母口相接,咬合紧密。盒身嵌银丝装饰,表面嵌银丝平滑细腻,文绮秾华,打磨光细,线条简洁,器型稳重典雅。此对围棋盒装饰风格华丽,整体图案分布对称,构图疏朗,精美异常。盒内衬旧黄锦。

高:8.5cm 口径:6cm 数量:2件

RMB: 160,000-250,000



2016西泠秋拍

1318 清乾隆·紫檀雕书匣式包袱形文具盒

款识:清爱堂。

说明:以锦袱包裹为装饰题材肇始于清雍正年间,乾隆年间获得进一步发展。包袱纹饰颇为特殊,其形制一般是在器身上饰一包袱巾或者绶结。包袱因与“包福”谐音,且“绶”与“寿”同音,故寓意幸福吉祥,此等设计当与宫中风尚有关,是用来包扎名贵物品以作呈献用。将包袱式纹饰于宫中器物之上缘于雍正,后盛于乾隆,乾隆承接其父之爱好,使之更为多样化。故宫博物院藏有各式以包袱为纹饰的文玩器物。

此盒整体呈长方形,主体材质为紫檀,上面阴刻百钱纹。盒子表面用黄花梨木镶嵌出包袱的形状,包袱由四条布带扭结而成,在盒盖中央系一扣,布带交织缠绕,婉转自如。包袱面褶皱处过度极为自然,如行云流水自盖顶蜿蜒而下,覆于盒身,缝处严丝合扣,浑若天成。盒盖棱角处雕琢细腻,线条刚劲饱满,使人能感受到包袱紧绷裹物的状态。盒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以盛放笔墨等文房用具。下层设计颇具匠心,盒边设有抽板,抽板内为暗屉,可以放置书信等比较隐秘的器物。此品构思巧妙,费时费工,匠心独运。巧妙地结合紫檀、黄花梨木制作,其艺术及收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高:18cm 长:31cm 宽:18.5cm

RMB: 80,000-120,000

款识说明:“清爱堂”为刘墉先祖刘棨堂号。圣祖御赐匾额。刘棨,字弢子,山东诸城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初为长沙令,擢知宁羌州。时关中大饥,启“假仓粟以赈”。山多槲树,教民编织,州人利之,名日“刘公绸”。又创义学,亲为请解。官至四川布政使。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趣闻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专场



2016西泠秋拍

1233 北魏·砂岩雕释迦牟尼及弟子造像

带座高:62cm 高:50cm

RMB: 1,200,000-1,800,000

出版:《增订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P239,图版P59(b),松原三郎著,吉川弘文馆,1966年。



2016西泠秋拍

1234 北魏·王丘生造石雕释迦牟尼立像

铭文:延兴五年,三月二日,王丘生为七世父母,敬造释迦门佛一躯。

说明:此尊立像质地缜密而尤显厚重。法相慈美端庄,脸作方圆形,发髻高束,发丝刻划仔细,梳理整齐。胸前璎珞自然垂坠,帔帛于膝前呈双U形,其宝缯的波纹状褶皱颇具北魏中早期犍陀罗遗风。简约的线条表达了大舟形火焰纹背光。佛像所立覆盖莲莲座,瓣瓣丰厚,中间起棱二分,两边凸起呈核形,瓣尖略翘,莲心突起,极具三维效果。

按延兴为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一个年号,时为公元475年。北魏崇佛之风气极胜,造像者既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也有卸任官吏、地方豪绅,而供养者更是遍及各个阶层。《洛阳伽蓝记·序》云:「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实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佛教发展的最虔诚与最强烈时代。此件原为信徒所虔诚供养,故物尺寸体量适中,适宜厅堂供奉;且纪年、供养人、发愿对象清晰,底座保存品相上好,实鲜见于市、难能可贵。

高:52cm

RMB: 500,000-800,000



2016西泠秋拍

1219 乾隆御题·汉水波纹陶罐

铭文:穆然外发内蕴真,经岁火消土性存。为陶诗题皆长助,三代千秋泥古香。乾隆甲午春御题。印款德充符。

说明:尚古之风,本是缘自对古今之别的体认,即是以溯源的方法令古为今用。因而表现在器物之用上,常见有古彝器、陶瓷用于日常把玩,甚至被改作当时实用器之用,这件御制诗文波纹古陶罐即为一例。陶罐本为古物,圆口,口老磨,似改为水洗,器身刻御题诗并带印款。腹部上下分饰两道水波纹,高足外撇。整器包浆莹润,经长期婆娑把玩,质地如石质一般,古朴内蕴。因乾隆好古,常于喜好的器物之上留下把玩痕迹,就现在资料已知,台北故宫、北京故宫及世界各大博物馆,存有乾隆御题诗的古陶罐数量极为稀少。据《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和《搏泥幻化、院藏历代陶瓷》两书中介绍,只有两件御题诗古陶器,其中一件为残器,系15到17世纪的泰国灰陶长颈壶。此件虽只剩下颈部,但得乾隆皇帝御题诗32字,可见其珍爱程度,甚至远超其它官窑瓷器。

参考:《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P50、P193, 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年。

《搏泥幻化、故宫博物院藏历代陶瓷》P22,国立故宫博物院,2014年。

高:8.5cm

RMB:280,000-500,000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视野



2016西泠秋拍

1237 宋·胡人驯象摆件

说明:象历来被视为瑞兽,有“太平有象”的寓意。胡人驯象图样在历代艺术品中皆有所见,是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的生动体现。南阳出土的“胡人驯象”画像石证明了早在汉代,此类图像已成形。唐代胡风极盛,与中亚等地区的交流十分频繁,因而如此件拍品所呈现的胡人驯象形象一直流行,直至宋代依然颇有影响。

此件摆件与其他时期的“胡人驯象”图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增加了象足踏与口衔莲花的形象,有着典型的时代风格。佛教东渐传播后,象与莲花作为佛教中的重要祥瑞代表,在各时期的金银器、瓷器中都有所表现。此尊摆件,象衔莲花作回首状,四肢直立于四朵莲花上。象头配缨络,背披鞍毯,饰物刻画细腻,花纹繁复。象上胡人手持训鞭,胡子卷曲,高鼻深目,形象生动传神。型态优美,制作精良,值得细细欣赏。

高:21cm

RMB: 220,000-300,000



2016西泠秋拍

1238 明·铜持如意菩萨像

说明:观世音菩萨具有三十三相,如白衣观音、提篮观音、水月观音等,「持如意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之中位列第三十二尊,是三十三身中的执金刚神身。这尊持如意观音头戴宝冠,头发向后梳起,并同时在耳后结有两细辫。每绺发丝细细刻划,发丝在肩部打弯垂下,十分婉约细致。额部饱满,面部富含肌肉感,五官端正,唇边隐隐含笑,牵动两颊与眉眼。观音胸膛厚实高耸,身披汉式袈裟,胸前垂挂璎珞,下身着长裙。袈裟看来些许厚重,边缘有各种卷草纹路,并有细致的边褶。观音左手紧持如意,右手托在底部。游戏坐于神犼背上,神兽身形壮硕,肌肉鼓胀,大眼粗眉,但神情温顺,趴伏于地上,口中衔一支莲茎。整体而言,观音衣纹规整,装饰华丽,透过衣褶轮廓,隐露出其躯体雄健,结构匀称,观音面容优美,衣纹、宝冠与发丝皆细细刻划,塑造极具艺术个性,无图案化之感,生动传神,精美绝伦。

高:16.3cm

RMB: 80,000-120,000



2016西泠秋拍

1252 清早期·何瑗玉藏刘起制竹雕甪端摆件

款识:刘起制,何援玉。

说明:甪端,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兽,与麒麟相似,其形怪异,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头生一角是其最大特征。《宋书·符瑞志下》载:“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耶律楚材谓为旌星之精,灵异如鬼神”。以甪端护卫在侧,显示皇帝为有道明君,身在宝座而晓天下事,做到八方归顺,四海来朝。故甪端崇拜在明清两代均为皇家所重视,内府专置有司负责制造事宜,以供内廷之用。此竹根雕甪端香熏材料硕大精美,质地古朴。甪端四足粗壮有力,腹部浑圆饱满。头部有角,双目圆睁,表情生动喜人。形象亲切随和,雕琢细致流畅,体量硕大,母兽身边攀爬幼兽,甚为可爱。

高:27cm

RMB: 300,000-500,000

作者简介:刘起,字韩抒,号昌复,晚年自号可笑道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补博士第子员,雍正二年(1732)贡入太学,工诗善画,兼善竹刻,年八十四岁而卒。《竹人录》中记载其“所刻笔筒秘阁,行书婉丽遒逸,花卉偶一为之”。

藏者简介:何瑗玉:何昆玉之弟,字蘧庵,号莲身居士,官翰林待诏,富收藏亦精鉴别,少负奇气,曾游历吴、越、燕、齐,登罗浮、泰、华、天台、天目绝顶。写墨梅秀逸天成,花卉学上海叶敷,亦明艳。善摹印。著有《书画所见录》。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美藏社



2016西泠秋拍

1218 清乾隆·子正铭贴黄卷草纹开光式多宝柜

铭文:木天接藻,如丝如纶,挥毫佐治,墨花生春。子正铭。闇古氏。

说明: 贴黄又称“文竹”、“翻簧”,是取大型的楠竹为材料,将新鲜的竹筒分节截开,劈去竹青和竹肌,仅留下薄薄的一层竹黄片,经过水煮、晾干、压平等工序,粘贴到各种形状的器物上。贴黄器色泽光润,清淡幽雅,表面毫无接痕,被誉为“天衣无缝”、“宛若天成”的艺术品,此种将粘合,雕刻技术结合一气的工艺,在乾隆时期非常盛行。清代文人纪晓岚有《咏竹黄箧诗并序》云:“瘦骨碧檀栾,颇识此君面。谁信空洞中,自藏心一片。凭君熨贴平,展出分明看。本自汗青材,裁为几―上器。”对贴黄器的制作做了一番形象的描述。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清代内廷对贴黄器物的喜爱。此件小柜身近似一封书式方角柜,正面柜门安铜胎掐丝珐琅吊牌,柜身四面满贴竹黄,饰卷草、兰竹纹饰,工艺异常复杂,实为不易。

高:32.5cm 长:28cm 宽:14cm

RMB: 80,000-120,000



2016西泠秋拍

1253 明末清初·养拙款竹雕莲藕摆件

款识:养拙。

说明: 竹,虚怀劲节、刚正不阿、一隅而安、四季常青,有“君子”美誉。且平安吉兆,能食能用、可赏可玩,故历来深得国人喜爱,尤其是文人雅士,把竹视为品格修炼的标杆和精神涵养的榜样。由于这种东方特有的审美心理驱使,因此人们种竹、赋竹、画竹、刻竹,乐此不疲,以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藕节把件取竹根为材,圆雕而制。整器圆润生动,形态逼真,包浆厚实,色似黄杨,把玩于手,可爱至极。

长:24cm

RMB: 80,000-120,000



2016西泠秋拍

1254 清·哈少夫旧藏钱载铭枯木竹石竹臂搁

铭文:丁未夏日八十老人钱载。

袋上铭文:枯木竹石图,钱载绘,少夫珍藏。

说明: 臂搁竹制,覆瓦式。表面阴刻一幅竹石图,山石取细皴,竹叶随风摇曳,笔划分明,工细如画,充满自然灵活之气。此作精雕细镂,运刀如笔,有工笔划的风韵,耐人寻味,是一件精致的文房用器。原配老盒。

长:25.5cm

RMB: 120,000-150,000

铭者简介:钱载(1708~1793),字坤一、殳炘,号箨石,晚号万松居士,浙江嘉兴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礼部侍郎。学问渊博。擅花卉。

藏著简介: 哈少夫(1856~1934),字少甫,号观津老人,回族,江苏江宁人。少年因家道贫寒,弃学经商,从事古玩业,掌握金石、书画鉴定知识。宣统二年(1910年),上海书画家、收藏家发起成立上海书画研究会,被选为协理,并与西泠印社同仁创海上题襟馆。民国元年(1912年)集资建馆于西湖孤山之巅。民国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期间,他将所藏精品供陈列展览,荣获美国及中国工商部奖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20西泠秋拍:一波文房清玩精赏
西泠印社今日开展:一室书斋,长物不俗|退藏
古今水晶
一两沉香一两金,沉香为何这么贵?史上最贵的30件沉香
福建运通拍卖厦文集珍拍卖会预展(高清大图全)
古董珍玩及工艺品专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