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有在台北博物馆才能看到的北宋汝窑瓷器,我们这辈子就这次一次!

请在WiFi环境下播放,土豪随意!




台北故宫博物院八十周年庆「大观」特展,规画了「大观」的三大主题展:包括【大观-北宋书画特展】、【大观-北宋汝窑特展】以及【大观-宋版图书特展】。此次【大观】特展将会是毕生难得一见之精华展览,内容包含北宋汝窑47件、北宋书画87件、及宋版图书30件。


  【大观-北宋汝窑特展 Grand View : Ju Ware from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汝窑瓷器以其温润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被视为青瓷之冠。因烧制时间短,传世品极少,历代视为稀世珍宝,目前全世界仅存约70件,其中21件藏于本院,此次将首度全数展出。为配合展览,同时商借中国河南省文物局的考古出土文物、英国伦敦大学戴维德基金会收藏之原清宫旧藏汝窑,以及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的高丽青瓷,也将一起展出,呈现北宋汝窑在陶瓷发展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为配合台北故宫博物院八十岁的生日,器物处特别规划北宋汝窑特展,此次的展览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自开馆以来,首次在一个展览中同时展出收藏中的所有汝窑瓷器。


汝窑瓷器


      汝窑是中国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初所产烧的瓷器。它的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它的釉色,根据宋代《咸淳起居注》的记载,是一种「天青色」,和明代鉴赏家心目中的柴窑相当的接近。加上大雨过后、天空放晴的颜色自然深奥,并非一般仿品所能复制,因此在柴窑无法确实获得掌握的情形下,汝窑遂取代柴窑,成为明清鉴赏界眼中的首席青瓷。


      汝窑的烧造,充满着各种传奇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莫属「玛瑙入釉」的传说。此项典故来自南宋人周辉的笔记小说-《清波杂志》的记载。以此结合现代人的研究,发现汝州一地在宋代确实出产玛瑙,有宋一代官方也曾多次开产玛瑙矿石,而以宝丰清凉寺出土的瓷片所作的化学分析中,同时也观察出釉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似比其它瓷窑来得高,凡此种种皆说明传世汝窑瓷器在口缘和棱角之处隐约浮现的淡粉色光泽,或是「玛瑙入釉」的结果。除了「玛瑙入釉」之外,汝窑使用满釉支烧法,也是陶工为了烧出端整的器型和美丽的釉色所做的努力。一般汝窑的盘、瓶、碗和较大的洗,有五个支钉痕,小圆洗和碟用三个支钉,水仙盆用五或六个支钉。这种满釉支烧的烧造方式,在北宋耀州窑、南宋官窑、哥窑,以及宋至元的钧窑,甚或十二世纪的韩国高丽青瓷也看得到,但汝窑使用的支钉特别考究,烧后留下的痕迹更是细小如芝麻,成为自晚明以来鉴赏家判断真伪汝瓷的标准。

       由于汝窑为宫廷造瓷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是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086-1106)的二十年之间而已,故传世品极为稀少。据学界统计,目前全世界所存或不超过七十件,而台北故宫以拥有二十一件汝窑瓷器的典藏,堪称世界收藏之冠。兼且这二十一件汝窑瓷器又都是清宫的传世品,其中十一件作品的器底刻题有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具体的说明它们曾经清宫收藏的史实。


借展计划


      台北故宫的汝窑收藏虽然首屈一指,然而多数作品因属宫廷用瓷之故,许多器形重复出现,为使观众能够全面认识北宋汝窑瓷器的创作与产烧,以及它们丰富多变化的形制,甚至在十二世纪时与韩国高丽青瓷窑业的交流等;本次特展除了展出台北故宫收藏的汝窑瓷器以外,同时也向中国河南省文物局、英国伦敦大学戴维德基金会和日本大阪市立陶磁博物馆等三个单位,商借一些相关的出土品及文物前来展出。

  台北故宫向中国河南省文物局商借2000年汝窑窑址考古新发掘出土的破片和窑具一批,藉由出土文物与传世实物的对照,让观众能够了解汝窑的产烧背景。向英国伦敦大学戴维德基金会商借三件汝窑作品,这三件作品分别是汝窑碗、盏托和奁式炉,它们原来亦属于清宫收藏的一部分;却因晚清皇室为舒困财政,遂将包含这三件汝窑作品在内的一批文物一起抵押给北京盐业银行,最后被英国戴维德爵士所收购,而辗转成为今天英国伦敦大学戴维德基金会的收藏品。此次汝窑特展若能够将这三件文物借来展出,不仅能够弥补院藏之不足,同时亦能与本院清宫传世汝窑共同呈现皇室珍藏的面貌。


另,向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磁博物馆商借三件高丽青瓷,它们分别是香炉、水注与水滴。十二世纪的韩国高丽(918-1392)与中国北宋(960-1127)窑业的交流,不仅具体的反映在青瓷作品上,透过北宋徐兢的著作-《宣和奉使高丽图经》(1124)的记载,更能清楚的见识到高丽皇室所选择的精致风尚竟意外的与中国皇室相同。其中,高丽青瓷香炉适足以与徐兢出使高丽,在高丽皇宫中看到的香炉:「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物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相对照;而另一件瓜形水注,其器形恰与徐兢所见陶尊相彷。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中,曾经描述一件与众不同的酒尊:「陶器,色之青者,丽人谓之翡色。近年以来,制作工巧,色泽尤佳,酒尊之状如瓜,上有小盖,而为荷花伏鸦之形,复能作碗、碟、杯瓯、花瓯、汤盏,皆窃仿定器制度,故略而不图,以酒尊异于他器,特着之。」虽然,大阪市立东洋陶磁博物馆收藏的高丽青瓷瓜形水注缺盖,但其器身正是「状如瓜」,加强说明高丽与北宋相彷的器形与釉色。

展览规划


        在此次的展出中,规划有三个子题,它们分别是釉色的故事、精致的风尚和卓越的技术等三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釉色的故事」中,主要是从陶瓷美学的角度切入,探讨汝窑天青釉色烧成的背景因素。整个主轴一方面回顾它在整个青瓷窑业发展脉络中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探讨人们对青瓷的向往,从千峰翠色到雨过天青的转变,不仅关系着美丽釉色的追寻,同样也揭露各地窑业兴衰交替的现实状况。特别是,当汝窑被评为「青瓷之魁」以后,仿汝釉的作品随着晚明文本的炒作、宣传,一直延烧至清朝。因此,为了让观众对青瓷发展的脉络有一个较清晰完整的概念,本单元除了展示传世汝窑之外,同时将展出五代越窑、北宋耀州窑和南宋官窑,以及北宋定窑、南宋至元的哥窑和钧窑等相关的代表作品,以观察汝窑在中国青瓷发展脉络中的角色。为了加强说明汝窑在明、清鉴赏家眼中,独占北宋青瓷鳌头的地位,本单元亦同时展出明、清两朝的仿汝作品。


      第二单元:「精致的风尚」中,主要述说作为宫廷用瓷的汝窑,形制上具有来自金银器和玻璃器影响的特征,甚至和北宋的漆器也存在同中有异的趣味。最重要的是,汝窑瓷器的形制仅管变化不大,如圆洗和圆碟一般仅有尺寸大小的差别而已,而纸槌瓶、莲花式温碗、奁式炉和盏托虽然在其它瓷窑也曾出现,但是仔细观察后,颇能从修坏与造型中,感受到潜藏于器物之后的一股精致的风尚。而这股风尚不仅存在于北宋的宫廷,同时也出现在韩国的高丽王朝。北宋宣和五年(1123),以人船礼物官身分出使高丽的徐兢,回国后在其大作《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具体地见证十二世纪的中、韩两国窑业交流情景。本单元将展出台北故宫收藏的传世汝窑、英国伦敦大学戴维得基金会借展的汝窑碗、盏托和奁式炉,以及日本大板市立东洋陶磁馆借展的三件高丽青瓷,以透过形制的观察,来展现存在十二世纪宫廷中的精致文化。


      第三单元:「卓越的技术」中,主要述说绝妙好瓷的烧造技术,除了形与釉之外,其器底在烧造之后所留下来的支钉痕,其细小如同芝麻的特殊形状,不仅足以作为判断真伪汝瓷的凭据,同时也宣示汝窑与其它瓷窑不同的卓越技术。本单元将展示向中国河南省文物局借来的破片和窑具,及前往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址实地拍摄的数字影片,一方面连结研究上考古的新发现,同时也以实物来说明汝窑瓷器的产烧与创作。而科技室运用现代科技-XRF荧光分析及显微照相取得的细部放大图像,也将陈设于此一单元中,以探索深藏于瓷釉底下,关于年代和釉层的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级富豪们收藏的汝窑
台北故宫汝窑瓷器收藏欣赏——北宋汝窑青瓷橢圆小洗
台北故宫传世汝窑瓷器:青瓷碟、青瓷椭圆洗、青瓷水仙盆
河南省博物院馆藏珍品瓷器
汝窑
汝窑现在为什么那么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