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奉文堂珍藏中国古瓷精选








作为一名非常有实力的收藏家兼古董商人,奉文堂主人陈淑贞为人低调,相比之下她的丈夫——思源堂主人何安达可能更为人熟知一些。夫妇二人同为收藏大家,他们的收藏各自独立,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作为伉俪藏家书写了一室两堂的收藏史佳话。




新石器时代彩绘足形陶罐


高14.7cm


此类陶器的装饰风格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常见纹饰。




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棱罐


高14cm


北宋为耀州窑的极盛时期,宋初以烧制碗类为主,器多光素无纹。宋代中期以后,出现釉色更趋于稳定,种类更加繁多,刻花线条更加活泼流畅,刀锋更加犀利等特点,而此均符合以上特征,或为宋代中期以后作品。耀州窑以石灰釉作青釉,釉料黏度高,容易在刻画凹处积存。宋代陶匠刻花时使用斜锋落刀,因此花纹一边为斜口,一边则为直口。又由于青釉在凹凸处堆积深浅不一,形成恰似双色的效果并使得纹饰更加突出。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双耳瓶


高28.5cm




五代耀州窑花式碗


宽12cm




北宋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盘


直径22cm




元龙泉釉玉壶春瓶


高15cm




北宋钧窑天青釉小碗


直径9cm


此类小碗又被外国人称“泡泡碗”。




北宋~金钧窑天青釉紫斑小碗


直径8cm




西晋越窑青釉熊形尊


高7cm




北齐青釉贴花莲瓣蒜头瓶


高33cm




北齐青釉贴花莲花兽面风鸟花樽


高65cm


北朝时期青瓷胎体厚重,但少有如此精美装饰。此花樽装饰风格显然受到了中亚波斯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影响。因当时佛教的盛行,并受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因此出现将莲瓣纹、飞天、菩提、宝相花等图案移植到陶瓷上的现象。




唐~五代邢窑白釉鹦鹉杯


宽14.5cm




唐白釉褐彩鞍鞯纹皮囊壶


高19.5cm


皮囊壶,其器形是仿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容器而得名。




隋~唐白釉塑贴狮纹凤首壶


高21cm


此类把壶是萨珊、粟特银器中流行的一种器皿,传入中国以后这种富装饰性的器形成为邢窑、定窑的模仿对象。




晚唐~五代白釉双鱼形穿带瓶


高21cm


双鱼状瓶是九世纪后期常见题材。




唐白釉长颈瓶


高21cm




北宋定窑“官”字款莲瓣纹倒装壶


宽15cm


把壶倒置后从底孔注酒,此孔同连接隔水管,将壶正置时,利用连通器液体等高的原理,酒从流嘴流出,但不会溢自壶底孔,故称倒装壶或倒流壶,盛产于宋代,是一件集合古人智能及美学之作。




定窑白釉印花龟鹤齐龄图百褶盘


北宋~金,直径14.5cm


此种折沿盘以十个褶曲为饰,故称百褶盘。




定窑白釉划花莲塘双凫纹折腰盘


北宋~金,直径21.3cm




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盏



黑釉木叶盏是吉州窑中的特色,是把天然树叶贴在胎上,上釉后再入窑烧成,树叶经高温挥发后,留下之痕迹便成了木叶纹,是运用天然纹理成装饰的工艺。




南宋吉州窑黑釉过墙木叶盏


直径10.7cm




南宋吉州窑仿玳瑁釉剪纸文字盏


直径11.7cm


此茶碗同时使用剪纸贴花及窑变两种装饰技法烧制,且能达到如此完美及清晰的纹饰实为难得。剪纸贴花需要使用两种不同颜色釉料才能形成,而釉玳瑁釉为窑变釉,其原理是在胎体上使用两种氧化铁含量不同的釉,燃烧时产生交融及流淌的效应,如同玳瑁纹理。而如此碗能同时达到双重装饰效果则很不一般。




南宋吉州窑黑釉仿剔犀纹盏


直径12.3cm




南宋吉州窑仿剔犀如意云纹梅瓶


高22.5cm


剔犀本为中国漆器中的一种装饰工艺,因其层层环绕之纹饰酷似犀牛角断面层肌理而得名。这种工艺多见于宋代漆器上,银器装饰中也见有模仿。而能在陶瓷装饰上得到模仿,更显出吉州窑陶匠独具慧心的创意及工艺技巧,先施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釉料,再以含铁量不同的浅色釉料仿饰剔犀纹饰,可谓吉州窑黑釉瓷中独树一帜的装饰工艺。




南宋吉州窑黑釉描金茶碗


直径13cm




北宋磁州窑黑釉油滴白沿碗


直径13cm


此种以白釉装饰口沿的方法在日本被称为“白覆轮”,曾在宋代北方地区比较盛行,打破了单一釉色的装饰,别具一格。在磁州窑器的传世品中,以白釉装饰口沿并的油滴纹碗极为少见。




金磁州窑黑釉剔花卉纹玉壶春瓶


高28cm


此玉壶春瓶采用难度极高的白地黑釉剔花技法,即在胎体上先涂白色化妆土,再涂黑色化妆土,施两层化妆土后再以刀在器身表面小心剔除花纹周围的黑色化妆土,产生白地黑化的效果,最后在施一层透明釉。此技法多出现于十一至十二世纪的磁州窑上,并在之后对邻近的瓷窑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北宋磁州窑白釉剔牡丹花卉盖罐


高14.5cm


此类采用深刀雕刻法的大画面花朵及卷叶纹装饰多见于北宋风格的磁州窑系器物上,如河北磁州观台窑出土的白釉剔花枕,其雕刻技法与此盖罐类似。




北宋~金磁州窑白釉剔花罐


直径13cm


在十世纪晚期的磁州窑产品中,这种以深峻刀法在白色化妆土上剔花并露出较深颜色胎骨的装饰手法尤为突出,而因为其白色化妆土中的高岭土成分,使得剔刻后的花纹对比更加强烈。




宋吉州窑褐彩河虾双鱼纹梅瓶


高20.5cm




南宋~元青白釉刻花花卉卧狮壶


高17cm




南宋青白釉瓜棱壶


高20.5cm




北宋青白釉花口菊瓣碗


直径11cm




元青白釉观音公道杯


直径11.5cm


杯内有一立柱式莲蓬头,莲蓬头中空,中间置小观音,当注入酒时,利用吸虹原理,小观音便会随随升起,是结合科学与艺术之作。




南宋青白釉刻花胆瓶


高26.5cm


青白釉是景德镇在宋代的主要产物,因釉色白中带青,故称青白釉、影青或隐青。其形式或受北宋御用定窑白瓷影响,之后因元代祟白,更成为宫廷及民间重要产物之一。




南宋青白釉菊瓜棱盖盒


高12.5cm


此类盖盒又作粉盒,南宋时期的沉船多有发现各式盖盒,可以此为对照。




南宋青白釉印缠枝莲花笔插


直径10.3cm




北宋青白釉褐彩胡人吹笙壶暖杯


壶高20cm




唐~五代长沙窑褐彩凤首壶


高37cm


六朝至唐代,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波斯的一种鸟首壶传到我国,影响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现了凤首壶。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与世界大博物馆藏品媲美的高古瓷都是个人收藏,相信吗?
奉文堂珍藏中国古瓷精选(高清图)
苏富比首拍日结果揭晓!
宋瓷 - 2
纽约艺术周|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专场高古瓷拍卖结果
2023年纽约佳士得春拍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拍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