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通过青料的不同来鉴定青花瓷器

一、进口青料

1)苏麻离青料的特征:青花色彩蓝艳,色泽浓的地方有点发黑,有明显的铁锈斑并且有晕散现象。




苏麻离青料从元代开始使用,大部分精美的元代青花瓷器上(至正型元青花)都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



元代也有苏麻离青料与国产料(石子青料)混合使用的青花瓷器,其色为蓝中偏灰,也有铁锈斑,但铁锈斑小而稀疏。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官窑瓷器大量使用苏麻离青料。



民窑也有用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使用的,色泽要比元代显的偏蓝一些。以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一般都把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使用。进口苏料一直使用到成化早期,就消耗殆尽。



(2)  回青料:始于正德晚期,大量流行在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其特点是色泽蓝中发紫,色彩艳丽。


在使用时,回青必须与适当比例的石子青相配才能取得理想的浓翠效果,上等回青亦称“佛头青”,发色蓝中透紫(A)回青在与石子青配合使用时,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则青花便呈色浓艳红紫,纹饰看上去显的模糊(B);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蓝中偏灰(C)



嘉靖用回青料色泽艳丽,有蓝中泛紫或蓝中泛红的,也有用回青料比例过高的,可见色晕散纹饰模糊。



隆庆的回青料发色蓝而稳定,一小部分显的灰淡。

万历早期用的回青料呈色好,蓝中带紫(A),晚期由于配比回青料用得少颜色明显灰暗(BC)



天启用回青料的很少,一般都蓝中偏灰。


3)珠明料:明代末期始见,大量流行在崇祯、康熙。呈色特点为鲜明亮丽,色泽纯正。特别适合于勾线绘画人物,在康熙时用珠明料渲染山水可以分出浓淡层次,颜色青翠蓝艳,有“翠毛蓝”之称。


4)洋蓝:流行于光绪,色泽泛紫刺眼,青料看上去很单薄,就像紫药水一样的颜色。



二:国产料

1)石子青料:从元代开始一直用到清早期。在青花瓷器上体现的色泽有很多种,颜色的纯正来自于都青料的研磨的精细度,精细研磨出来的色泽比较蓝,差之的会青中偏灰,青中偏黑,青中偏暗等多种特征。


元青花使用国产料的呈色青中偏暗,偏灰。都为(延佑型元青花),铁锈斑少,有铁锈斑的呈褐色。



洪武使用石子青料,一类青花发色浅淡,色调稳定少有晕散,纹饰当中常有明显的小点无规则的散布在其中。洪武另一类青花色泽泛灰,釉面呈灰乳色,纹饰中有见少量较大斑块状的黑青色铁斑,呈凹凸不平状。



永乐、宣德的石子青料呈色青中偏蓝,淡雅。空白期石子青料色泽不一,大多数青中偏灰 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石子青料呈色多样,有青中偏蓝,偏灰,偏暗等多种呈色。

天启崇祯,石子青料大都颜色蓝中偏黑。


2)平等青料:流行于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特别是在成化弘治时期官窑民窑都在使用,呈色特点蓝中泛青灰,色泽淡雅,成色稳定。青花渲染有见“棉絮”状(图)。



3)浙料从明代万历始见,但用的较少,清代顺治开始使用较多,大量流行在整个清代。其中以雍正、乾隆使用浙料为“最”,这个“最”字就是说明雍正、乾隆两朝的色泽最好,蓝艳,青花发色亮丽。

 


在清代其他时期广泛使用浙料,呈色不一,嘉庆、道光青料渲染,颜色深的地方蓝中偏黑,咸丰、同治、光绪青料渲染颜色深的地方蓝中偏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论青花瓷器常见六种青料的发色效果与时代特性
明代各时期青花鈷料和釉面特征简析
教你读懂:明清代,青花瓷的色泽和胎釉
明瓷青花呈色辨识
明清瓷器鉴定与收藏3
青花料常见种类及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